追溯童年,重塑自我的奇迹课程

> 追溯童年,重塑自我的奇迹课程

凯文•李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12
9787564070458
29.80

第二章  曾几何时的男孩女孩,你依旧是……

一致性原则又一次掌舵

我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有一次我东倒西歪地爬出家门,爬到门廊外边。那是一个礼拜日的清晨,家人们都还没有睡醒。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爬到外边,毕竟逻辑思考能力并不是一个三岁小孩的强项。也许是报童刚巧来投掷早报,引得我爬出去勘察到底是什么声响。也许我爬出去只是单纯想看看纽约水牛城郊区的肯摩街区里有什么新鲜事。于是我就在那儿,盯着脚边那一厚沓的周日版报纸,盯着通向人行道的那三个混凝土台阶,突然这个时候,我听到大门在我身后咔嚓一声闭住了。

我转过身来想爬回去,大门却锁上了。如果对于一个小不点来说这还不够糟糕的话,我开始感觉到肚子“咕咕”乱叫,形势紧急,急需上大号!我用尽一个三岁小孩全部的力气,猛敲大门,呼喊着我的家人,但没人听得见我。我还能记得当时那种无助、惊恐和恼怒的心情,我恼火没有一个人听见我猛敲大门。他们怎么可以听不见我呢?!我记得自己一直纠结这个问题。如厕之急势不可挡,终于,我再也憋不下去了,拉在了裤子里……就在门廊上方便了。

在那些成百上千个值得铭记的成长片段中,为什么偏偏这一段记忆会力压群芳凸显出来呢?我敢打保票,我有很多很开心的童年经历,像是在圣诞节早上拆礼物,在潮润的夏日骑自行车到户外玩耍,还有生日宴会上吃蛋糕。尽管我小时候有过这么多开心惬意的时光,让我铭刻在心的竟然是在门廊外拉便便弄脏裤子,呼喊着某个人让我进门的糗事!

自那个时候,我的整个人生都在猛敲大门!以下面几件事为例:

(1)整个中学时光,我都在无数次地撞大门哗众取宠,好让同学和老师们注意到我。

(2)我一扇门一扇门地敲,贩卖杂志。

(3)我敲了160所大学学府的大门,均遭到碰壁,直到北帕克大学最终撤下防线,放我进门。位于水牛城的纽约州立大学夜校甚至也拒绝了我的申请,区区一个夜校啊!

(4)我敲了《菲尔唐纳休脱口秀》的大门整整14次(有拒绝信为证),才终于被准许登上他们的节目。

事实上,我的一生都时常感到自己身处在围墙外面向内看,总感到受到他人的压制,期待着可以挣脱束缚。

是的,那段回忆、那颗记忆的珠宝是我最早的童年记忆,我相信它储藏在那儿是有原因的。一直以来我都很难找到自己人生的立足点,很难“走进门里”,老是觉得我必须让别人听 到我的声音、我的观点。那段被锁在门外的记忆与我的人生理念是一致的。

我的意思是,当我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就活蹦乱跳、精力充沛,所以我的妈妈就算是脑袋后面长了眼睛,也常常弄丢我,我会跑出屋子去附近街区疯玩。我是个走路东倒西歪的小逃犯(估计这就是为何在那个星期日清晨我会跑到门廊外的原因)!这让我想起我另一个很早的童年记忆,我被皮带拴着,被放到一棵榆树和一棵枫树之间的宠物狗活动场地,为的是让我别惹麻烦。几十年后我问妈妈:“你说我是不是有爱尔兰开拓者的血统啊?”很多年后的另一件事情又加深了我的渺小感和挫败感,学校区总监有一回把我女朋友的父亲拉到一边,劝他不要让他的女儿跟我交往,原因是我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这段评语在我一生中一遍又一遍地响起。

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了一种“我倒要让你瞧瞧看”的姿态,以此还击我生命中的皮带和锁着的门。这种姿态成了我生活的主题曲。这种态度模式始自我的童年,一直延续到我的成年。

一、一致性原则

当然,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谢天谢地,我的那些敲电视台、敲广播站大门的日子已经远去了。现在,人们会友善地打开大门,迎接这个从土桑市来的矮胖的心理学家。不过偶尔的一瞬间,当我以为这个世界就要对我关闭大门的时候,我还是会感觉到那一如旧日的或战或逃的反应就潜藏在表面之下,都怪这样的感受实在是太根深蒂固,紧紧盘绕着我的过去。

无论今天的你有怎样的世界观,无论你已经经历了多少改变,你的内在总会携带着那个旧日孩童的视角,即便你已经摒弃了退回那些早期模式的强烈倾向,也依然会存有一点点的残余。人的幼年是一个成长、构成的阶段,在那段时期你发展起一种理解世界、理解你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的方式,如此形成的私人逻辑会作为你的指南针,指引你所做的每个决定、你嘴里冒出的每句话以及之后你所采取的行动。你的内在动机不会一天一变,不会毫无缘由地随机转换。事实上,我们都走在各自熟稔的路上,我们都受着“一致性原则”的支配,也就是说,今天的你理解世界的方式,与孩童的你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

我举例说明一下。一位女士与我分享了一段她早期的童年记忆,她和一个小男孩并列坐在汽车后座上,她的父亲开着车,一个急转弯,小男孩在惯性作用下倒向她,结果他压到了她身上。让这位女士记忆深刻的是,她重新坐好的时候,看到了前座父亲那不满的目光。

才是一个小女孩的她,就已经感受到父亲对她与异性接触所持的批判眼光了。她的父亲本来应该是整个世上与她最为亲近的男性,但在那个时刻,他们之间却隔着冷酷的距离。怪不得这位女士后来一直与异性有着亲密障碍。显然,在她眼里,她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独裁者,这使还仅仅是个小女孩的她就已经对与异性亲近感到非常不安了。成年之后的她,仍然习惯对人设防,极少主动与人交谈,害怕跟人有身体接触——这种现状从她几十年前发生的那段童年往事里就可以预测出来。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童年记忆会主宰我们一生,这当然不是必然情况。但是我们都很熟悉自己那种陷入惯性的倾向,一不留神就返回到那些陈旧用滥了的模式。也许你一直在为自己习惯性地取悦他人而纠结,想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唯独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当然了,你很擅长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助人一臂之力,甚至还得了一个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好名声,但你一帮起人来就完全不计成本了。假设你的个体在经历一些成长,你开始感受到做一个取悦者对你的亲密关系和承诺责任产生的影响,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在失去某些东西。于是你就开始做出一些改变,对别人的要求开始说“不”,允许自己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不总是将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听起来好像你已经战胜了旧日的私人逻辑了,是吧?

不过,要是一个邻居过来恳求你照顾一下她的两个小孩,“就几个小时”呢?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根本没时间帮她,因为当晚你还要赶写一篇夜校布置的期末论文呢。同时你也知道这个邻居是可以去让其他人帮她的忙的。但这时,你开始寻思,你是不是可以一边写论文一边照看隔壁房间的小孩。

难道此情此景没有一下子就把你带回到旧日的私人逻辑吗?

再举一段情景。假如你出生于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家庭,有时可能会显得太有表现力了,你觉察到自己说话偶尔会越界冒犯了别人,尽管你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但是在伤害过朋友、教友和家人的感情后,你很明智地意识到你需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你开始留心起自己的一言一语,说话前也会先过过脑子。但是某天的一起突发事件让你热血沸腾,对你的一句评论分明就是在捏造事实。

置身于以上两个情景,你心里会作何感受?即使你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有了不错的进步,但在每一个类似的情景中,你难道不是感觉到那些深埋着的、本能层次的情绪反应一下子回来了?那些屡试屡错的反应在你身上卷土重来了?在压力的挤撞下,你在童年时期培养起来的私人逻辑其实离你并不遥远,对不对?

即使时光流逝,你对自己的行为也做出了重大改变,但那个曾经的小男孩或小女孩难道不仍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吗?

二、关键参考点

在我的高中生涯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真真切切要毕业了,这一事实,像一阵冲击波击中了我。“一直以来我都在做些什么?”我自问。当周围其他同学准备好了申请名牌大学,对未来事业跃跃欲试时,我却觉得我快要掉出我的已知世界,一脚踏入幻灭了。对于我来说,学校就是我去娱乐他人的地方,现在我的观众要散场,不光是好戏要收场了,我很大一部分的自我身份也摇摇欲坠。

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一生中,总有一些时间点,我们会来到一处交叉路口,在那个时刻,我们的自我认识以及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被置于详细勘察之下。我把这些交叉路口叫做“关键参考点”。说它们是参考点,是因为这些时间点往往会把我们引回到我们熟知的私人逻辑;说它们关键,是因为它们常常涉及重大的人生事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些关键参考点通常包含了与父母分离、上学的第一天、结识新朋友、青春期的来临、对异性不断增长的好感、毕业日、搬出父母家、开始新的工作、结婚、生孩子,等等。你有多少次听过某人这样说,“高中时候我吊儿郎当的,但一上大学我就踏实下来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一个关键参考点的例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这个时段里,重大的改变发生了(“我就踏实下来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与此同时,旧日私人逻辑的后果也被清楚体会到了(“我吊儿郎当的”)。

你会发现,这些关键参考点无一例外地会激发你心灵深处的私人逻辑,往往也会触及你那些幼年习得的行为,可以说,关键参考点是对你这些年来所做改变的一种压力测试。这些关键参考点给我们传递的是一个非常一致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童年时对事物的反应,其实根本没有离我们远去,即便我们后来学会了与之对立180度的成熟、成人式的处事方式。

三、是什么就说什么

可能你会纳闷了,为什么我们只是在关注童年记忆呢?难道关注一下更近些的记忆不好吗?比如说“这两天让我夜夜失眠的记忆?”“或是青少年时期的记忆?”为什么偏偏要关注童年记忆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小孩不会绕弯弯,他心里是什么样儿,外表就表现出什么样儿。

我曾经给一对夫妻做过咨询,他们有一个女儿,年纪不大,却有一个很让人尴尬的毛病,她喜欢在公共场合抚摸她的私处。为了纠正她这个毛病,他们告诉她,不可以在便利店的蔬菜摊附近抚摸私处,也不可以在图书馆听故事的时候抚摸私处。

某个星期日,参加完教堂晚间的活动后,他们邀请牧师到家里坐坐。三个大人正聊着天呢,突然隔壁房间传来一个声音。

“妈妈,”小女孩银铃般的声音,“你猜我的指头在哪儿?”

小孩子不会矫饰语言,尽管这个特点有时让人感觉很清新,有时又让人感觉很恐怖,但是小孩子确实是非常诚实的,有时候诚实得有点残忍。你见没见过小孩子指着一张你的家庭团圆照问你,“你的牙为什么是黄色的呀?”不然就是你们在快餐屋买汉堡的时候,你的孩子冒出一句,“妈妈,那个女的真胖!”你肯定死也不会承认你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小孩子不一样,他们的想法、观点、情绪是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的,他们会如实说出那些成年人不会说出的话。

因此,小孩子脑子里想的,跟他们外在表现出来的,几乎没什么差异。当然了,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很丰富,他们可以一天中有半天时间都在幻想王国度过。但是,小孩子的外在行为与内在记忆折射出他们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一种深刻的理解。小孩子不会玩大人玩的那些头脑游戏,也不会戴大人戴的那些假面具,把真正的自己藏在面具底下。

喜剧演员比尔•考斯比说过:“回顾我的过去,我有这样一个发现,我最开始是一个小孩。”一点不假,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孩。心理学家的唯一一个共识就是,那些早期的童年时光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起着关键的塑造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赤裸裸的坦率与直接的地方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心灵不会撒谎、不会矫饰。如果真存在那么一个时刻,可以让你抓拍一张照得出原本的你的照片,我会说,童年就是这样一个时刻。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许多人变得很虚伪,虚假待人,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面具,来掩盖我们的缺陷。

然而,拥有健康的成人的行为之关键,是去全心接纳一种新的私人逻辑——而不是退回到你的梦幻岛上。

四、你住在梦幻岛上吗?

没有人会否认,迈克尔•杰克逊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和艺人之一。他的专辑《颤栗》一直位居有史以来最热卖专辑榜单。意料之中的,迈克尔•杰克逊的一些最早期的童年记忆,是跟他的两大兴趣——唱歌和跳舞有关的。

“自从我接手了音乐事业,开始做我自己的音乐以后,我的每一张专辑,或是乐队的每一张专辑,都是献给我的母亲——凯瑟琳•杰克逊的。”迈克尔在他的自传《太空步》里写道,“我的第一段记忆是,她抱着我,唱着《你是我的阳光》和《棉花田》。她经常给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唱歌。”

这样一段记忆似乎跟我们的“流行音乐之王”很配,是吧?

然而,这种备受他珍视的童年记忆,也有其阴暗的一面,他承认说:“我记得,小时候我高声地唱歌、快乐地跳舞,但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我工作得十分辛苦。”

“但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我工作得十分辛苦。”这句令人警醒的话,让我们瞥到迈克尔显赫的明星地位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他的童年。

我们来听听他的另一段记忆,这段记忆更能说明问题:“跟摩城唱片隔了一条街的地方,就是一个公园,我记得我会望着那些小朋友在公园里玩游戏。我会心存诧异地盯着他们看——我想象不出竟然有这样的自由、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最最让我期待的是,我也可以有这样的自由,我也可以变得跟那些小朋友一样。”

怪不得这个失去了大半个童年的人长大后会成为一个试图重新找回童年的人。成名之后,迈克尔在圣拉斐尔山买了超过2800英亩的地,修建了属于他的梦幻牧场。在那里,他建了一个动物园、一个游乐场,里面有摩天轮、旋转木马和其他玩耍项目。作为一个童年时就活在公众视线中的人来说,他承认,“最最让他期待的”就是可以离开工作室,到外面玩耍——迈克尔长大后成为这样一个幽寂、遁世的人,难道不是必然的吗?长大后,他修建了一个避难所,试图在里面找回一些他的童年,这难道不是必然的吗?

然而,他对童年的渴望,并不能为他的某些行为开脱。迈克尔在应对明星生活时所表现出的无能,不仅极大地破坏了他的私人生活,也破坏了其他人的生活……

“梦幻牧场”这个名字,当然是出自那部经典的儿童故事《彼得•潘》,那是一个永远都不想长大的男孩的故事。故事里,梦幻岛是一个让小孩子永远是小孩子的地方,在那里,玩耍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成长的压力永远被挡在门外。

这些描述听起来挺像许多成年人的内心状态,对吧?

我们都会不时地向往回到梦幻岛……在那里,年少的你我永远不会长大。从很多方面来看,坐回我们童年私人逻辑的旋转木马,乘着它旋转飞舞,相信着我们告诉自己的那些谎言,从而让我们退行到儿童行为,这一切其实都很容易。

但如果这是真的,从前的那个小男孩、小女孩,仍是今天的你,我们何时才能“长大”?

五、从前的那个小男孩、小女孩可以长大!

往自己的内心深处看去,不总是一件舒服的事,所以我要祝贺你!你能跟着我读到这里,已经显示出了很大的勇气。

现在看你的了,面对这一章的挑战,你可以有两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应对方式,对于“从前的那个小男孩、小女孩,仍是今天的你”这句话,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公告,它明确地告诉你,你逃不出这个必然,你不能讨价还价。

针对本章你还可以做出的反应是,相信你能改变,这是真理。你一直在对自己说谎——大家都是如此——现在你正在寻觅真理,而真理就是:改变是可能的。

确实可能!我清楚,不仅因为多年来从成千上万我所劝诫和交谈过的人的生活中我看到了改变,而且因为从自己的生活中我也目睹了改变,我的办法就是直面这个谎言:曾几何时的那个小男孩——那个叛逆的小骗子——明确界定今天的我是谁。没问题,我能听到那个小男孩告诉我向何方去的回声,不过那些回声在我选择拥抱真理——有关我对自己撒谎的真理——的时候,已经渐行渐远了。

所以,从此我们走向何方?我们将继续前进,回顾归去,探究为什么我们会记住我们记住的东西,探究你是如何将那些造就了今天的你的关键时刻牢记心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