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圆:一个心理学家的红学探秘

> 红楼梦圆:一个心理学家的红学探秘

朱建军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9

三、金陵又叫石头城

自传中的特征,不足以圈定“疑作者”,那么,让我们用侦探的手法,先去圈定一下地点和时间。“有谁去过作案地点?在案件发生的时间,你在哪里?”

《红楼梦》故事发生在哪里?

虽然楔子中,说“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但是,从书中寻找迹象,判断此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却也不是很困难。我们能看到有很多迹象表明,《红楼梦》故事原型发生在江南的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首先,《红楼梦》中多处明确写出地点是金陵,如 “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这是非常明确地说宁荣两府在金陵,当然,所有的故事也都发生在金陵。故事发生的时间,必定是“六朝”之后,所以说叫作“六朝遗迹”。

正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金陵,所以才有金陵十二钗的说法。以至于红楼梦这本书,本来也另外有个名字叫作《金陵十二钗》。太虚幻境中的警幻仙子也说那些正册、副册都是关于“金陵”的女子的。金陵这个地方另外有一个名字叫作“石头城”,刚好这本书另外有一个名字叫作《石头记》。虽然说,《石头记》也许未必是说石头城中的事情,也许只是因为主人公在故事中是五色石化身,所以书叫作《石头记》,但是,如果加上“金陵”这个词,两相辅证,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南京,是有相当大的可靠性的。

实际上很早时,就有顾颉刚说:“说大观园决不在南京,也是不能。(1)书名《石头记》,当是石头城中事。(2)是书屡说‘金陵十二钗’,贾王史薛各家,因是可说金陵籍而住在都中的,逃不了金陵二字;至于黛玉、妙玉与南京一点没有关系,何以也入‘金陵十二钗’之内?”如果我们假设说,《红楼梦》故事就是发生在金陵,那么,黛玉、妙玉和南京关系就大了,她们就生活在那里,爱在那里。

另外,根据《红楼梦》中的描述,林黛玉父母都在扬州,在写林黛玉母亲去世时,明确写了她所在的地点是扬州。而她母亲去世后,仅仅五岁的林黛玉就来到了外祖母家。假如,外祖母家是在北京,林黛玉在没有飞机和火车的古代,走这样远的路到了外祖母家——就算是坐轿子——她那娇弱的身体不大病一场才怪,还怎么可能从容地拜见大家。从故事的描写,显然还是说明荣国府是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市。扬州到南京的距离短得多,所以林黛玉才能来来去去。

如果林黛玉是扬州出生,而外祖母家却在北京,那么,她到了外祖母家必定要面临一个“适应北方气候”的困难。这个困难对她来说,不会很小。现在江南那边的女学生,到北京来上学,抱怨的最多的都是北京的气候太干燥,她们难以适应。林黛玉显然比她们要娇气,怎么可能并没有这个适应问题?而王熙凤在安排林黛玉生活的时候,也只字未提这个问题?这显然不合理。如果说是作者忘记了这个问题,我想也不大可能,我们看到这个作者非常细心。比如,有外人来的时候,他会担心气味影响到女孩子们,而去挡着。怎么可能对自己最喜爱的林妹妹的气候适应问题不关心——我们可以有相当大的把握,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必定是在江南,肯定不是在北京。

也许有朋友问,为什么你要特意否定故事发生地点是在北京呢?

因为,故事中多次说道:“都中”,而在现代所认定的作者曹雪芹生活的清代,都城一直是北京,如果我们承认曹雪芹是作者,那么,这个故事似乎应当发生在北京。

而故事如果不发生在北京,那么,我们就可以再次说明,作者不是曹雪芹。

俞平伯的红学研究俞平伯:《红楼梦辨》,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中,当然也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他也说:“且看大观园的布局颇具江南园林的特点,而与京城宅院相异,这反参照江南园林颇多了”。

他指出在红楼梦中,直接提到地点的几处为:

(1)黛玉宝钗到贾府去,都说是入都;而京都是专指北京而言。 (第三、第四回) 

(2)贾雨村选了金陵应天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第三回)

(3)贾雨村对冷子兴说:“去岁我到金陵,……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大门外虽冷落无人……”(第二回)

(4)贾敬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羼。(第二回)

(5)凤姐册词有“哭向金陵事更哀”之语。(第五回)

(6)贾母说:“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第三十三回)

其中第(3)条,明确表示红楼梦故事的地点是金陵,而(5)、(6)则似乎表明故事不是在金陵,但是也并没有指出故事地点是在北京。俞平伯先生以为第(1)条是故事发生在北京的证据,我觉得不然。“京都是专指北京而言”,这句话是不可靠的,只有我们确定了作者生活的时间是清代,才可以说都中是指北京。实际上,南京也就是金陵曾经做过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初朱元璋以及朱允炆当政的时期、明末南明、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的都城。因此,如果我们说《红楼梦》故事发生在金陵,也就是都中,也不是不可能。而这又带出一个线索,也许原作者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初朱元璋以及朱允炆当政的时期、明末南明这些时期生活在金陵的一个人。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时期当然不可能,那时《红楼梦》早已流传很久了。当然,考证一下写作时间,我们也可以排除前面一些朝代的人写作这个故事的可能性,至少不可能是东吴时期的作者——这个后面再讲。

《红楼梦》中对园林植物的描述,也证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南方,因为许多书中的植物不适合在北京生长。俞平伯先生引述的部分就有:

第四十回,贾母众人先到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上苍苔布满。后来刘老老被青苔滑倒。

第二十六回,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正是潇湘馆。同回,林黛玉也不顾苍苔露冷,独立花阴之下。

第十七回,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同回,贾政等过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蔷薇院。又,怡红院中满架蔷薇。

第三十回,宝玉到了蔷薇架。此时正是五月,那蔷薇花叶茂盛之际。

第四十一回,妙玉对贾母说,喝的是旧年蠲的雨水。

第四十九回,目录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本文是“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

第五十回,宝玉乞红梅,大家做红梅花诗。

第二十八回,行酒令时,蒋玉函拿起一朵木樨来。

俞先生说:“看他写大观园中有竹,有苔,有木香、荼蘼、蔷薇,冬天有红梅,席面上有桂花,喝的是隔年雨水,怎么能说是北方的事情?第二十八回点木樨,或者可以说是盆景中的;但栊翠庵却有梅林,潇湘馆布满苔痕,又将如何解释?竹子我在北京还见过;至于梅林却从来未见,只听见人说某旗下亲贵有一株梅花,是种在地下的,交冬时须搭篷保护。他自己很以为名贵,名之曰‘燕梅’。这可见北京万不会有成林的红梅存在。至于北京居民亦万无以雨水为饮料之理;因北京屋顶,都是用灰泥砌瓦,且雨水稀少,下雨之时,颜色污浊,决不可饮。这是住过北京的人同有的经验,不是我信口开河。而且我所举的也并不全备,以外这类事例还多。如第七十八回,说‘蓉桂竞芳’,第七十九回说‘蓼花菱叶’,说‘夏家把几十顷地种着桂花’,都不很像北方底景象。”

这的确不像北方,记得不过是三十年前,我小的时候,在北京尚且没有见过桂花,更不用说几十顷的桂花了——直到今天北京也没有几十顷桂花。我第一次见到桂花,还是20世纪80年代到南方读书才见到的。竹子北京固然是有,但是北京的竹子,至今也多是细瘦枯干,不能和南方的相比。我记得小时候的北京也是有青苔的,但是青苔都是在墙上,顺着下雨时泄雨水的泄水口生长,几乎从来没有在地上生长的。因为青苔需要潮湿,而北京很干燥,不可能在地上有青苔。“土地上苍苔布满”,这个情景我童年在北京也从未见到过,长大后到气候潮湿的南方才亲眼见到。除俞平伯先生已经说到的这些之外,其他南方特征在书中也比比皆是。比如,第七回,大观园的描写中,“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看起来已经不像北方,因为北方风沙大,所以墙不能都是“雪白粉墙”。即使是承德避暑山庄那种着意模仿南方建筑的地方,墙也不能做成粉墙。雪白粉墙,正是我们今天在江南还能看到的景象。大观园中溪水、泉水处处是水,也分明是江南风景——当然,你可以说,北京也可以有泉水、溪水,但是你注意到没有,《红楼梦》里的水冬天没有提到结冰。如果是北京,冬天的故事中,一定会有大量湖水结冰的记载才对。还有,书中几次提到芭蕉,包括第七回中专门讲芭蕉和海棠种在一起如何如何。那时候的北京,怎么会有芭蕉呢?

当然,红楼梦叙述情景中,也还有可以证明似乎是在北方的。如顾颉刚说:

“贾家如在南方,何以有炕?炕于书中屡见。如第三回黛玉到王夫人处,写‘临窗大炕’上怎样怎样。如第八回宝玉到薛姨妈处,听说宝钗在里面,他‘忙下炕来……掀帘一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又如第六回刘老老到贾琏住宅,‘刘老老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又说,‘听得那边说道摆饭……忽见两个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摆列。……’又写凤姐坐处,‘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条毡。……’又如第十六回宝玉到秦钟家,李贵道:‘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头不受用。……’”

“其他所说像北方房屋样子的,就记忆所及,也有几处。(1)第十四回说,‘宝玉外书房完竣,支领买纸料糊裱’,可见房屋是纸裱的。(2)第七十九回说,‘咱们如今都系霞彩纱糊的窗格’,可见窗格是用纱糊的。这些在南方都没有。房屋结构尤其像北方。不过我对于这上的名目制度不甚明了,不敢提出来判断。”

顾颉刚先生看到的南方的窗格不是用纱糊,并不能说明故事不在南方。为什么呢?因为贾家不是别人家。一般百姓家当然不会舍得用纱糊窗户,但是贾家不一样,他们家富有,所以用纱糊窗户,也是可能的。当然,南方没有炕是不假,所以描写炕的,应该是写北方。

俞平伯先生最后也弄不清楚了,只好说“从本书中房屋树木等看来,也或南或北,可南可北,毫无线索,自相矛盾。此等处皆是所谓‘荒唐言’,颇难加以考订。”

俞平伯之后,研究者们热烈讨论,有的说应该是北京,有的说应该是南京,还有其他一些观点,迄今为止尚无定论。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大学者都弄不清楚,是因为他们缺少好的假设,如果有了好的假设,这些混乱就可以迎刃而解。书中南北的环境都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写南方情景,是更多的,也是和故事情节联系密切的。潇湘馆的竹子,是南方常见的植物,是故事中第一女主角生活的环境。没有了竹子,就没有了和黛玉有关的许多故事,所以,竹子是不可或缺的。红梅,是史湘云踏雪寻梅的基本道具,没有了它,史湘云的故事就没有了着落。

而写北方情景的,不但少,而且和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关系。顾颉刚所举几个提到炕的例子中,如果把其中的炕改为其他家具,比如桌椅床铺等,情节并不会受到影响。这说明故事是发生在南方,而不是北方。

上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给出的最好的假设是,《红楼梦》的原作者生活在金陵,而后来的某个改编者生活在北方。所以书中描写金陵情景的,都是原作中所有,而写北方生活的,是改编者所添加。

“疑作者”之一曹雪芹个人生活的地点是北京,虽然家里曾经是江南织造,但是他自己的生活区域并非在江南。因此,曹雪芹所写应当以北京的生活为主。我觉得,说他是改编者,甚至猜测书中那些写炕的是他的手笔,是合理的,如果说他是原作者的话——这个笑话还是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