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新论

>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

常若松 郭本禹 车文博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7
9787544472753
600.00

本卷前言

本卷是车文博郭本禹任总主编的《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第二卷。本卷主编是郭本禹。本卷循着弗洛伊德主义内部发展的逻辑,对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第一章至第七章)、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第八章至第十三章)、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第十四章至第十九章)、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第二十章)以及关系精神分析学(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二章)等学派或取向的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和临床实践作较系统的阐述,并进行评析。

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指的是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之后,精神分析内部的不断分裂与重组、演变与发展。其内部逻辑线索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学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Carl Gustav Jung)、阿德勒(Alfred Adler)等人的早期过渡与转向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客体关系模式、自体模式和关系模式,分别对应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和关系精神分析学等,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继续向前发展。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与其内部整合是相一致的,其内部整合是指精神分析内部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即驱力或本能、自我、客体关系、自体、关系等模式之间的不断整合,包括雅可布森的自我理论整合、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整合、科胡特的自体理论整合和米切尔的关系理论整合等。

一、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

一般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称为经典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的早期精神分析提出两个基本主张:一是宣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二是宣称性的本能冲动在引起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过程中起着极大作用。潜意识是整个经典精神分析最基本的命题,而性本能是潜意识的根源,也就因此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因此,潜意识和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大基石,构成弗洛伊德学说的本能驱力理论模式。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特别是性驱力理论,是其理论中最有争议的。他对生物本能论的夸大,特别是其泛性论,在他在世时就遭到荣格、阿德勒、兰克(Otto Rank)等早期追随者的反对,这直接导致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荣格、阿德勒、亚伯拉罕(Karl Abraham)、费伦茨(Sándor Ferenczi)和兰克都是早期精神分析运动的核心成员,但他们与弗洛伊德关系的命运却不同。荣格、阿德勒、兰克因无法调和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分歧,先后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各人自立门户,另创自己新的学说。而亚伯拉罕、费伦茨则始终没有与弗洛伊德决裂,只是对他的某些理论进行修正,弗洛伊德也容忍了他们的变革性观点。所以,他们的理论观点可以看成是对精神分析的早期过渡或转向。本卷之所以按荣格、阿德勒、亚伯拉罕、费伦茨和兰克的顺序来安排章节,主要是依据他们参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运动的时间先后、弗洛伊德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各自学说的影响力。

荣格与弗洛伊德分手之后,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与弗洛伊德相去甚远的理论。他们决裂的主要原因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将性本能(即力比多)视为唯一的性能量。荣格把力比多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力,他后来用“心理能量”一词取代了“力比多”,并以此为中心创立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学说。此外,在人格结构方面,荣格也摒弃了弗洛伊德对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代之以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他认为个体经验仅仅是潜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原型内容。虽然他们都承认潜意识的存在,但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的生物本性,而荣格强调潜意识的象征本性(即原型),原型的贮存构成了集体潜意识,这是荣格的核心概念。

后来,荣格思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大有与弗洛伊德理论并驾齐驱之势,而且其本身也有不同的发展。一般把荣格之后发展起来的分析心理学学者称为后荣格学派,它与荣格学派既有所区别,彼此又前后承接,相辅相成。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理论与临床方法上,荣格之后的分析心理学也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塞缪尔斯(Andrew Samuels)使用三种理论倾向的标准(分别是对原型、自性和人格发展的不同程度的强调)和三个临床诊断方法的标准(移情与反移情的分析、对于自性之象征意义的强调和关于原型意象的解析),将分析心理学分为三种学派:经典学派、发展学派和原型学派。

弗洛伊德对生物因素和性本能的强调同样引起了阿德勒的不满和批评,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其理论体系包括人格发展动力观、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个体的发展、心理治疗观等内容。他认为力比多不是心理生活的决定因素,只有社会因素和个人生活经验才能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在对意识和潜意识的看法上,阿德勒在重视潜意识的同时,更强调意识的作用,因而在人格结构中也更强调自我。在阿德勒那里,自我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人能通过“追求优越”来补偿自己的缺陷,以获得一个创造性自我。阿德勒强调的社会性和自我,直接与弗洛伊德强调的力比多和本我相对立,从而将弗洛伊德的性驱力模式转向朝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方向发展。

阿德勒逝世之后,个体心理学的阵营不断壮大,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学术群体。我们将阿德勒逝世之后坚持个体心理学基本原则,积极推动个体心理学理论、临床实践和教育探索的研究群体,统一称为“后阿德勒学派”。之所以不用“新阿德勒学派”这一名称,是表明个体心理学思想的前后继承性和连续性,而并不像新弗洛伊德学派对弗洛伊德学派那样具有反叛性和分裂性。“新阿德勒学派”这一称谓最初是由维特尔斯(Fritz Wittels)提出的,而且的确有相当多的经典弗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赞同这一提议。后阿德勒学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阿德勒逝世后至20 世纪60 年代末为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今为第三阶段。后阿德勒学派在组织建设、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拓展等方面均有深入的发展。在组织建设方面,后阿德勒学派在许多国家建立了个体心理学协会,美国是后阿德勒学派的发展中心;国际个体心理学大会成为后阿德勒学派开展交流的国际性组织,《个体心理学杂志》是个体心理学协会的刊物。在理论研究上,后阿德勒学派着重探究个体心理学的自卑及其补偿、社会兴趣、早期记忆、出生顺序和生活风格等主题,深入探讨其主要内涵,并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在实践应用上,后阿德勒学派大大丰富了心理治疗的内容,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形式。在教育领域,后阿德勒学派提出了系统性、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理念。在其他应用领域,后阿德勒学派在职业发展、教牧咨询(pastoral counselling)、文学创作、组织行为、心理传记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亚伯拉罕可以称得上是弗洛伊德所有学生中最为忠诚和正统的一位。弗洛伊德曾称他为德国首位精神分析学家,还称赞他是“寻求真理的模范领导”。亚伯拉罕是研究力比多发展的先驱,他重点关注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发展的前三个时期,将其中的每个时期又细分成两个子阶段,进而提出了性格形成理论。亚伯拉罕是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认同和内投等概念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还在弗洛伊德提出的梦理论的基础上,对神话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丰富了弗洛伊德的梦理论,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1978 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乐伯维奇(Serge Lebovici)在就职演讲中这样评价亚伯拉罕:“我们早已从其过早结束的研究中获益良多……他虽然是一位先驱,但仍旧是当代精神分析师的典范。亚伯拉罕是滋养我们大众的人物之一。”

在精神分析的早期开拓者中,费伦茨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可以说仅次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曾视他为“特别喜爱的儿子”。费伦茨明确提出了内投、自我发展阶段和言语的混乱等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理论。他认为,内投是指把环境元素引入有机体的心理过程,内投过程不应该与其动机或结果相混淆,内投之前或之后的心理事件值得进行推理性的追问。在费伦茨看来,自我从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发展,儿童通过对自然力量的确认而替代了夸大狂,构成了自我发展的本质内容。他将幼儿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无条件的全知全能期、神奇幻觉的全知全能期、借助神奇姿势的全知全能期、神奇思维和神奇言语期。费伦茨在扩展并深化弗洛伊德早年所抛弃的性诱惑假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创伤的一种新范式,即言语的混乱。在治疗技术上,费伦茨是一位极具创造性的改革派,他提出了著名的相互分析技术。他建议治疗师和病人之间进行相互分析,倡导治疗师的自我披露和作为聆听者的必要性。为了保证主动技术中分析师的权威,他还提倡灵活和放任的技术。费伦茨培养的一大批学生后来成为负有盛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对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兰克追随弗洛伊德长达20 年,弗洛伊德视他为“精神分析之子”,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弗洛伊德,自创心理分析学。他把精神分析理论拓展到对出生创伤、意志、创造力神话、传说以及艺术的研究上,第一个把精神分析理解的重点由儿童期男性取向的恋母情结以及作为冲突中心的阉割焦虑,转向最初的母子关系、分离焦虑和个体化,开辟了通往客体关系理论和自我心理学之路。同时,他对文学作品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对自体心理学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另外,他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疗法、格式塔疗法和超个人心理学等领域的先驱。但是,长期以来,兰克因为离经叛道而被他所处的专业团体误解,更不为普通公众所知晓,正如尼恩(Anais Nin)在评论兰克的《艺术与艺术家》时所说的,兰克的思想是领先于他那个时代的,他因与正统观念的背道而驰受到无情的被开除“教籍”的处罚,并被从精神分析史上和对精神分析运动的公开评价中划掉。直至20 世纪50 年代,才逐渐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兰克的思想,研究他的著作,发现他的价值,并对他作出了较为恰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