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金伯利·罗斯
金城出版社 2011-8
9787802518940
26.80

第四章 内疚、责任与原谅

内疚,这是边缘人格父母的成年子女在采访中常说的一个词,但这个词指的究竟是什么?人们常常把内疚和羞耻混为一谈,但事实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你在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内疚。按照约翰·布莱德肖的说法,“正常的内疚感是良知的核心。它是我们做出违反个人理念和价值观的事情之后的反应。内疚缘自于我们内在的价值观标准,并且不像羞耻感那么基本……内疚并不是个人对其身份或个人价值被贬低的直接反应。”按照这种说法,如果你认为入店行窃不对,但你还是做了,那么内疚就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因为你的行为违反了你的价值观;你践踏了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

为什么会内疚?

内疚可以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不正常的内疚却是另一回事。无法消化的内疚,在心中不断发酵的内疚,不是你的错但你仍然会感觉到的内疚,这些类型的内疚在边缘人格父母的成年子女那里都很常见。那么,这种内疚感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种内疚感可能来自于以下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对控制力的需求。感觉自己需要对所有事情负责,这表明你想要在自己无法控制的场合里感觉到力量和控制力。例如,一个女孩儿觉得自己对父亲多次企图自杀负有责任。这可能是因为她还太年轻,无法意识到父亲这样做是基于他自己的选择。她还可能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之中,因为她担心不知道哪一天自己放学回家后就会发现垂死的父亲躺在地上,或者更糟。内疚感和对此负有责任的感觉会使她觉得自己对这种不稳定的生活还拥有某种控制力。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你在家里扮演或曾经扮演的角色。当你不再扮演指定的角色,并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时,你可能会因为打破了表面的沉静,将一切都暴露在他人面前而感到内疚。比如,边缘人格的母亲眼里的乖孩子可能会在接受心理治疗谈起自己的童年之后而感到内疚。儿时,他是家里的管家,是母亲的朋友,因此,在和治疗师谈话并批判性地谈论自己的童年时,他会觉得自己背叛了母亲。

过弱的界线意识,投射性认知。如果你的界线划得不够清晰,那么在与父母相处时,就很难说得清你的责任和义务到哪里为止,你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又从哪里开始。父母可能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内疚感投射在子女身上;边缘人格患者很容易感到愧疚,为了避免这种感觉,将内疚投射在子女身上,让子女们内疚就成了一个很直接的选择。这种现象被称作投射性认知,举一个例子:一天,一位女士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快并失去了耐心。当孩子说,“我饿了,什么时候吃午饭呢?”时,女士一下子叫了起来,“真不敢相信你这么自私。你没看见这还没到饭点吗?”这位女士实际上就是在投射;她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累了,不想再动了,什么做午饭之类的,再等等。但我这样想很自私,我无法接受这种想法。因此,我就说这种想法来自于你,都是你的错。”孩子总是相信妈妈告诉她的话,他努力想要搞明白,为什么妈妈会对饿了就需要食物这样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发雷霆,他可能会得到以下几个推论:(1)妈妈发火都是因为她;(2)她提出这个要求很自私。认识到这两点之后,不健康的内疚感就开始积累起来了。

内疚的原因

成年子女可能会想要知道,他们的边缘人格父母是否在有意识地把内疚当作一种工具,因为他们感觉到的就是这样。稍后我们将会谈到父母的责任,不过不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患者总是会通过各种方式诱发他人的愧疚感,他们会:

◆控制所处的环境并最小化未知因素。

◆指责别人的愿望或别人所希望的结果不道德。

◆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拒绝接受自己的感受,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想法。

鉴于你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每当回顾这些经历时你都会觉得五味杂陈,弄清楚内疚感的根源也就显得更加的困难。内疚感可能会以一种很微妙的方式在家中出现,少数几个难以忘却的瞬间并不足以说明它在家庭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事实上,正是那无数段还算正面的经历加强了你的感受。

成年子女会感到自己有愧于他们的边缘人格父母,感觉他们对父母负有责任,以下是他们感觉内疚的几个原因:

对现实的认知不同。认知不同是不行的;边缘人格父母会把他们的认知作为正确的认知强加给别人。例如,米卡告诉他的父母,如果他那个周末有空并且不太累的话,他愿意帮他们粉刷房屋。而他的父母听到的是(他们希望的就是这样),“我一定会帮你们粉刷房屋。”周末到了,米卡决定不帮父母这个忙,并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母。他的父母回答,“哦,但是米卡,我们就指望你了。你说了你会来的。没有你我们可怎么办?”

非难和指责。无情的指责和错误的责难也会引发内疚感。如果你不断地听到别人告诉你是你把事情搞糟了,你的行为不合适,你不应该这么做(或者本该做什么但没做)……你就会开始相信你辜负了他们,并应当为此负责。你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忘记了自己真的作过,所以才觉得他们的指责不对。父母的观念在你的内疚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发现自己处在双输的形势中。不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例如,如果你为自己辩护,父母可能就会说,你怎么这么“倔”,或者让你不要这么看不开,不要这么敏感。如果你不为自己辩护,他可能就会觉得你默认了他的指责。不论怎样,受到损害的都是你。你也就会因此而开始觉得责任都在你,并感到内疚。丽丽还记得自己好几次因为自己没做过的事而受到指责。每当她为自己辩解,而父母又不相信她的话的时候,她都会因为伤心而哭泣。这时她的母亲就会嘲笑她,“哭什么哭?被抓了个现行才伤心了?宝贝儿你还挺知道羞的嘛。”

在另一个例子里,雪丽还记得她母亲的最近一次生日。“她告诉我不要给她买礼物——她想让我把钱省下来装修房子用。生日那天,我寄给她一张贺卡然后打电话给她。她在电话那头闷闷不乐地说,‘卡片不错,不过我有些失望。要知道,你妹妹送了我一大束鲜花。’”

否认与投射。边缘人格父母否认自己行为的影响,并反过来指责你。例如,父母可能会拿你开一个很残忍的玩笑,如果你不笑,他们就会说,“你觉得我的笑话不好笑吗?你怎么总是这么严肃?”或者当你抓住父母正在做某件不好的事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射感情,说出诸如“你觉得我不好相处?如果你不是这么自恋,你就会发现难以相处的人实际上是你。”

扮演受难者的父母。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话,“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你不知道我牺牲了多少……”“早知道你会这样对我……”“不论你怎么对待我,我都会爱你的。”

压抑感情。因为觉得你要对某事负责,你的父亲或母亲可能会对你很冷漠,或暴怒异常,直到你承认错误、认错道歉为止。

停下来,想一想:负罪感

想一想负罪感在你的生活中和你与父母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你对什么事情感到内疚?把这些事情列一张单子,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自责,也不要想“我知道我不应该为此而自责……”你可能会因为以下的情况而感到内疚:

◆没有和父母共度佳节

◆拒绝了父母拜访或交流的请求

◆父母这些年来对你的付出

◆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

◆父母在上个感恩节时所爆发出的愤怒

◆接受他人的帮助或馈赠

◆希望父亲或母亲死亡,“滚得远远的”,或者从自己的视线里消失

为了帮助你思考,你也可以做一做下面这个改编自《不再如履薄冰》一书的练习。用你自己的经历填空补全下面的句子。

◆我为自己想要/不想……而愧疚。

◆我为自己做了/没有做……而愧疚。

◆我为自己感觉到/没有感到……而愧疚。

◆我为自己说了/没说……而愧疚。

◆我为自己相信/不相信……而愧疚。

◆我为自己质疑/没有质疑……而愧疚。

◆我为自己有/没有……而愧疚。

◆我为自己表现出/没有表现出……而愧疚。

◆我为自己对……做了/没有做……而愧疚。

◆我为自己本该/本不该……而愧疚。

想一想你自己为什么会对单子上的事物感到内疚(再次提醒,是“为什么”,而不是“该不该”)。内疚感在你的家庭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又如何加强了你那种要对某事负责的感觉?

承认自己的感受,仅此而已

内疚感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正常的内疚感可以帮助你改正错误。但你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内疚感是否正常,你的内疚是否是由你的作为(或不作为)所引起的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边缘人格父母的指责当中可能确实有一些真实的因素存在。例如,你的父母可能会说,“你和我说话的时候怎么总没有好脸色?为什么对我生气?我哪一点对不起你了?”父母的问题表明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对你的愤怒负有责任(他们把否认和投射当作防卫的工具)。但他们的话中关于你和他们说话时“没有好脸色”的部分却很可能是真的。

停下来,想一想:我该感觉到内疚吗?

一件件地分析各个事例可能会使你感觉困惑,但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分析自己的内疚感,并搞清楚你否应该摆脱这种感觉。

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对我的批评是否与我犯的错相适应?(不论如何,你都应当承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有没有侵犯过别人告诉过我的界线?

◆我有没有承诺过什么事,然后又不信守承诺?

◆我是否真的要对此负责?我是否能够控制事情的后果?

◆我的目的或动机是什么?

◆我对情况的发展和我自己应负的责任有什么直觉?

◆假设一个相似的情况,想一想我的密友(或偶像)是否会认为我该对此负有责任?

◆我的言行是否是自卫或自我保护的结果?

还有一些问题你也可以问问自己:

◆尽管不该你负责任,但你仍然感觉内疚,这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这种感觉是否吸取了你的精力和能量,占去了你的时间,并影响了你的健康?

◆内疚感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你与父母的关系?这是否会使你觉得自己对事物拥有更大的控制力?内疚感是否在其他方面促进了你的生活?

◆你期望通过消除内疚感和需要负责任的感觉来获得什么?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内疚感是正常的,那么请考虑一下你该怎样改正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某些内疚感是不正常的,那么你就需要采取措施摆脱这种感觉,并且不要再承担不该你承担的罪责。

摆脱内疚感

摆脱内疚感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真正了解这个事实——你无法控制他人的想法。如果你的父亲因为你拒绝在家庭战争中站在他的一边就把你看作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子女,想想看,这不是你所能控制的。如果你的母亲告诉你不要为她买生日礼物,然后又因为你真的没买而感觉失望,你也不必为此而感到内疚。

你也不用总是向别人解释,或者回应每一条对你的指责和批评。简简单单的一句“真糟糕,很抱歉你会那么想”就已经足够。兰迪·克莱格和保罗·雪丽整理出了一份列表,上面列出了一些你在觉得需要解释一下或者需要为自己辩护时可以用到的话。我们对这张列表做了一些修改:

◆很抱歉,但我不能。

◆很抱歉这让你伤心了。

◆我就是不能这么做。

◆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还是只能拒绝你。

◆那是你的选择;我也有我的选择。

◆我知道我过去为你那么做过,但这次不行。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的答案仍然是“不”。

◆我理解你的感觉,希望你能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你可能想要在镜子、可以信任的朋友或治疗师面前练习一下这些话,以便能用合适的语气和肢体语言自信地按自己的方式将这些话说出来。真正面对这种场景时你可能仍然会觉得很难,并缴械投降道,“好吧,下不为例。”但如果不接受那些不该你承担的情绪,你的自尊就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责任

在讨论内疚感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问,“如果我不用为父母的行为或反应负责,那么谁该负责?父母本人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正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使这个问题变得复杂。这种病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极大的情绪波动,并使他们的感受和行为显得令人困惑,前后不一,充满矛盾。随后,他们可能会感觉到极端的内疚和羞耻,甚至会因此而自责,这就使得他们很难承认自己的行为。他们可能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羞耻感和自责,他们可能也缺乏那种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影响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你可能很想知道,你的父母是否意识到他们在你儿时(或成年后)对你说过一些很不好的话。你可能很想知道,你的父母在将你和你弟弟深更半夜赶出家门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尽管他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你可能很想知道,你的母亲有没有意识到每年冬天你的衣服都不够,尽管她在回忆时总是说自己将你看作是小公主。他们真的不记得了吗?他们真的重写了历史?他们那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危险、多么病态、多么残忍?

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答案可能会因人而异,也可能会因事而不同。在一个情景中,父母可能会对自己的愤怒感到极端的羞耻,并将这种感受投射到你的身上,然后又强烈地否认自己感到愤怒或者否认自己将情绪投射到了你身上。在另一个情景中,同一个人可能会真的陷入狂暴并在事后记不得自己砸碎了车窗。在第三个场景中,面对质问时他可能会告诉你,他不记得对你说了什么难听的话,但事实上他记得。

一位女士表示,这完全需要碰运气,当她指出母亲对她们几个孩子做了什么时,有时候母亲会痛哭流涕地说,“你们知道我爱你们,我已经尽力了。”另一些时候,面对同样的情况,她的母亲则会愤怒地大叫,“你们两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们知不知道你们俩有多难伺候?”那位女士还记得,有的时候,她的母亲会直接否认事情曾经发生过,即使她在之前的场合已经承认过同一件事。

不论你的父母有什么反应,结果都会导致你的经历不被承认。如果父母不愿承认他们自己的行为,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责任,就像我们在前文中讨论过的那样。你可能会很同情他们,并想,“她只是忍不住,她有病。”或者“他的父母对他就不好。”有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没有人希望自己得边缘性人格障碍;你的父母不是自愿患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这种疾病也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想想看,无时无刻不感觉到羞耻,感觉到人人都在盯着他,感觉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感觉你所爱的人随时都会离你而去,并且感觉脆弱而没有控制力。

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或其他影响与人交往能力的疾病的人有两种选择——无视这种疾病,或者想办法控制它。一位男士将他那不愿意承认病情的母亲比作不愿意放弃餐后甜点(或不愿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另一位女士在互联网论坛上写道:

想象一下,你认识一位残疾人,如果这位残疾人努力参加复健治疗——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最后过上一种相对健康的生活。他们很有可能会学会自己走路、跑步、做运动。再想象一下,这个人如果拒绝寻求帮助,只是终日坐在那里抱怨。希望别人来满足他的要求,照顾他。这时候你还有多少同情心?

我知道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种病会使人难以承认自己不完美,需要治疗。但是这种病也有治愈的先例。这是可能的。但我们的父母选择不采取行动。我为我母亲所要忍受的痛苦而感到悲伤,但我也知道只有她自己可以帮助自己,但她选择什么也不作。我什么也做不了,我对此也没有责任。而且我也不容许她将自己的痛苦强加在别人身上。

如果你的父母不承认自己的某项行为,那么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可能做出改变。密歇根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肯尼思·希尔克出版过两部人格障碍方面的专著,按照他的说法:

因为治疗方法有限,所以(边缘人格患者)需要相信,他们有能力来战胜挑战。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作为负责。我不是说他们是故意的,也不是说他们的症状是假的。但我们都需要决定自己释放压力的方法,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他们会倾向于为我们认为不可接受的行为辩解,并将其外部化、合理化。但如果他们不承认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们就不会改变。

对成年子女而言,他们最最看重的,就是他们的父母承认自己的行为,并承认这种行为对他们的影响,甚至为此道歉并做出改变。这是有可能发生的,尽管可能并不完全如你所愿,或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者你的父母只会承认其中的一部分但否认另一部分。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都面临着一个选择:盼望你的父母继续承认自己的感受和行为,事实证明这是没什么用的。或者,你可以接受这样的事实——父母在现阶段没有这样做的能力。然后专注于你自己的生活,看看你可以做出哪些改变。

自己做主

人在感觉到痛苦时很容易想要去问究竟要去责备谁,要让谁来负责。这种反应很正常,专注于“谁该负责”、“他们到底有多糟”会让你不那么介意不好的感觉。不过在指责别人影响了你的心情的同时,你也将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这意味着你将大把的权利交到了别人手上——鉴于你与你所指责的这个人交往的经验,这可不是个明智的举动。

重构

将你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解释为需求的不同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例如,你的父母需要将他们的感受投射出去,并否定自己对过往行为的责任,以便保护自我并将自己的羞耻感压缩到最小。而你,则需要别人承认你所受到的虐待,并拒绝再接受他们的投射(如果你想要过上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的话)。从这个角度来看,指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不再是“坏蛋”手里的无辜受害者。你可以自己控制局面。

下面是一些关于个体责任的理念。这些话初听上去可能有点激进,但请记住,这些理念并不是要否定你或淡化你的经历,而是要帮助你通过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清自己的心情。

◆与自己选择的人交往,获得怎样的满足感,责任完全在你。

◆如果你与他人交往的策略不成功,那么责怪别人是毫无意义的。

◆最该要问自己的问题不是“谁要为我的痛苦负责?”而是“我该拿痛苦怎么办?”

◆不要期望别人改变。

◆任何人际关系最后面临的都是两个基本选择:适应或放手。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从来都不是受害者(尽管在童年时你可能是,因为被那个本该照顾你、养育你的人背叛或无视)。

约翰·布莱德肖在他的著作《创造爱》中引用了一段治疗师弗吉尼亚·萨特尔的话,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健全的人都有五种自由:

◆问其所闻,见其所见,而非问其应闻,见其应见。

◆思其所思而非思其应思。

◆感其所感而非感其应感。

◆求其所求而非求其应求。

◆想其所想而非想其应想。

这五种自由不是你可以做到的,而是你有责任让自己做到的!

停下来,想一想:掌控

下面是几句关于掌控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和反应的陈述,将它们补充完整。这个练习没有标准的答案;填上你的真实想法就好:

◆我有权利想……,不论别人说什么。

◆我有权利感受……,不论别人说什么。

◆我有权利做……,不论别人说什么。

◆我可能没有去控制……,但我有权利去控制……。

◆我有能力做出……的选择。

◆当我……的时候,我感觉生活正握在我自己手中。

记下自己填空之后的感受。你感觉害怕、放松或者愤怒吗?在记事本里记下自己的反应。

原谅

在讨论不健全的家庭和消极的童年经历时,不提及“原谅”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具体来说,原谅到底是什么呢?原谅如何能够帮助你呢?如果你已决定,又该如何原谅你的父母呢?

《圣经》里关于宽恕、原谅的段落有很多,心理学书籍和新闻媒体上也常常会有相关的内容出现。也许,首先说明“原谅不是什么”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原谅并不是忘记或否认你的经历。原谅不是要忘却、淡化或否定你所受到的伤害。它代表的是对错误行为的承认,对相关感受的接受以及对他人责任的不予追究。原谅还包括放弃你对事情可能发生变化的期盼与信念。但是,原谅不等于忘记。你只不过是在降低事情对你的伤害。

原谅并不代表免责或既往不咎。原谅某个人,并不是说你认为他的行为可以接受,或认可他的行为。你也许可以对一些不太严重的问题既往不咎。原谅是一件大事,尤其当你被严重伤害时,它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听上去可能有点讽刺,但那些伤害你最深的人,恰恰是被你原谅的最佳候选人。

对于不正常的关系来说,原谅并不是速效药;原谅也不能帮助你避免自己被错误对待时所感受到的痛苦。你可能还记得朋友或亲戚曾说过“我不会责怪别人,我选择原谅”之类的话,尽管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很显然仍然胸怀愤怒。原谅并不是万能的咒语,说很多遍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让人相信。它也不是接受痛苦感受的代用品。事实上,你可以将它看作是事后整理好自己心情的奖励。

原谅并不一定意味着就要告诉别人你原谅了他。你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你的选择,但有时候你想要原谅的人已经去世多年,或者已经不再与你联系。这也没关系。原谅是你为自己做的事,别人不需要知道,你也没有义务告诉他们。

原谅也并不需要被原谅的人表现悔过或者做出忏悔。有些人决定要等到对方表现出悔恨,或者决定悔改时才原谅他们,但原谅与他人的行为和意图没有直接关系,它只与你有关。归根结底,原谅是你自己的决定。

原谅并不意味着你要站得比别人高,成为殉道者,它也不是你的义务。记住,你是为自己做出这一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别人觉得你应当原谅。

原谅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个过程。你可原谅某人的某项作为而不原谅其他。你也可以决定在几周、几个月、几年的时间里慢慢原谅。你也可以因为心情的变化或了解到新的信息而改变自己的决定。一切的决定权都在你。

关于原谅的看法

我们对原谅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也大都见识过不少相关的谚语,并从长辈、老师、朋友那里学到过不少东西。但你所知道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下面这些话你听过吗?

◆原谅就要忘却。

◆复仇是甜美的。

◆算了吧。

◆弱者才原谅;我不会缴械投降。

◆原谅别人,就等于放人一马。

◆原谅他就意味着要与他和好,我可没有准备好这么做。

◆现在就是你的机会,你要是不原谅,等你的父亲/母亲死后你就要后悔了。

你还听过其他的说法吗?

停下来,想一想:关于原谅的虚幻与真实

◆你对原谅抱有怎样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哪来的?

◆对那些看起来不太健康的想法,想想看能不能将它们变得更健康一些?

◆你如何定义原谅?例如,你可以这样说,“原谅就是我……的过程。”

为何原谅?

48岁的薇拉里决定原谅自己的父亲,因为愤怒使她“深陷流沙之中。”她原谅父亲之后,注意到朋友们都“说我现在看上去棒极了,他们都想知道我是怎么办到的。”

选择原谅可以使你从被否定的痛苦中解放出来。也正因如此,原谅才显得很不容易。你会感觉,在原谅的同时,一部分自己将不再属于自己。从某种角度来说,事实确实如此。但你却会因为丢掉那部分自己而变得更好,因为那部分自己里埋藏着愤恨、妒忌以及其他病态的想法(就好像发炎的阑尾会伤害身体其他部分一样)。确实,这些感情能够使你不受进一步的伤害,但它同时也会使你心理紧张、保持戒备,阻止你与别人交流,使你不再有新的体验。

原谅可以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平静。通过原谅,你承认了自己有时候也会犯错误,自己也不完美。原谅使你从自身负面感受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它帮助你继续你的生活,使你不再需要不断地为应对过去的经历而耗费精力。

准备好原谅了吗?

听起来原谅的好处真是太多了,但你怎么知道自己准备好了呢?薇拉里原以为她还没有准备好原谅父亲,但她碰巧遇到了一位佛教徒,并开始定期诵经来缓解自己的愤怒。刚开始时是一天两次,每次15到45分钟不等,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父亲快乐、健康、精神矍铄。“几乎每次我都会泪流满面。”她说。在一次诵经的过程中,她忽然觉得是时候原谅了,“但我说不出那些话。”又过了几天之后,她终于可以说出那些话了,她还想象自己给父亲送花,“天哪,那一刻我又一次泪流满面。”但同时,这一切所带来的平静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增加。

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原谅你的父亲或母亲?假定你已经决定要试一试,想想下面的问题。记住,并没有什么定式可以帮助到你。这些问题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你探明自己的想法。记住,你并不需要一次性地原谅所有的一切——你可以决定原谅某人做过的某件事,而不原谅其余的部分,或者只原谅那些伤害过、背叛过你的人当中的一两个。

◆你过去曾经原谅过别人吗?你当时的决定带来了什么正面结果,又带来了什么负面结果?

◆你有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机会来向自己、朋友或治疗师承认并表达你所受的伤害、你的愤怒和痛苦?

◆首先,你是否原谅了自己?

◆你的父母或你想要原谅的人是否准备承担责任?(在现实中,这可能是你决定是否原谅的前提之一——对方不愿或不能承担责任。)

◆原谅能否帮助你?你的感受如何?

◆你对原谅有何反应?

◆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原谅,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准备好?

原谅的方式没有正误之分。祈祷、冥想、具体的行为、单纯的愿望或者书信(以及其他形式的表达)都是不错的开始。在使用这些方式的时候,你可以先列一张需要原谅的人的名单,并注明原因。名单上也可以包括你自己、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例如,将你和你的兄弟们分配到不同寄养家庭的儿童福利机构,或没有为你的边缘人格父母提供足够援助的公共医疗机构)。随着准备原谅的心态的建立,想一想你是想要默默地原谅他们,还是需要让别人(包括你要原谅的人)也知道。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建立起那种心态,那也没关系。伤害占去了我们的一部分生命,这对你来说也许是很难原谅或不能原谅的。承认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承认自己永远也不会原谅,比假装可以原谅要好得多。假装只会使你再一次否认自己的感受,相信这是你最不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