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发展心理学

> 成人发展心理学

许淑莲 申继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

36.00

成年期智力发展理论

一、智力的含义

尽管心理科学中关于智力具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至今仍无法给智力提出一个令大家满意的统一定义。对智力专门进行过大量研究的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1949— )认为,智力是一个很难捉摸的概念。智力一词的含义看起来人人皆知,无论是心理学专家还是外行,都有意无意地对其拥有某种观念。当然,这些观念虽然多种多样,但也不乏相近或相同之处,而且心理学专家的看法未必比外行的看法更为高明。

在中国心理学家眼中,智力大体包括这样几种含义:(1)智力就是能力;(2)智力是一种先天素质,特别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3)智力是一种顺应或适应能力;(4)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持第四种观点的人占多数,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抽象思维能力看成智力的核心成分。

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的含义及本质的认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1921年,十多位心理学专家曾在关于“智力及其测量”的研讨中对智力给出了多种定义。如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认为从真实的或事实的观点看,智力是好的反应能力;伍德沃斯(R.S.Woodworth,1869—1962)认为智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虽然表述不一,但专家们首先都同意,智力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爱好、兴趣等其他心理特性;其次智力具有对现实的适应性。1986年,不少心理学专家也对智力的含义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斯滕伯格和德特曼丘(D.K.Dettermancu)对此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这些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即认为智力是:(1)社会适应能力;(2)学习能力;(3)知识;(4)元认知能力;(5)推理和想象能力;(6)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7)信息加工能力。不过,1921年的专家们强调学习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性;而1986年的专家们除了继续肯定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外,还非常看重元认知能力,或个体理解与控制自我的能力。1986年的专家们在智力看法上的变化还表现在,给过去专家们定义智力时使用过的不少术语赋予了新的意义。譬如,他们更多地站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智力。

由于智力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众所创造并用之于大众,所以了解外行人眼中的智力观对唤起社会对智力的兴趣,提高智力研究的实际应用成效,以及从心理学家所忽略的视角看待智力,均有重要价值。比较心理学专家和外行对智力看法的异同业已成为智力研究的一条途径。

斯滕伯格及其同事(Sternberg,et al.,1981)曾请一些对心理学不熟悉的外行列出在学术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聪明人和愚笨者的行为特征,并将这些已列出的特征提交给智力研究专家和另一群外行,要求他们评定各种行为是否反映了智力的特征,以及该行为对定义智力概念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专家和外行对智力的看法和描述显示出很高的一致性。他们都认为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solving ability)、言语能力(verbal ability)和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是构成智力的三种主要因素。问题解决能力体现为能够进行恰当的合乎逻辑的推理,辨识出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全面地看待问题及作出良好决策等;言语能力体现为言谈流畅,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词汇丰富等;社会能力表现为客观地看待他人,承认自身的不足,对世界充满兴趣及恪守信用等。

张厚粲和吴正(1994)调查了北京市普通居民的智力观和他们对高智力者重要特征的评定情况,结果表明,15项高智力成人的特征可归为三类:(1)逻辑思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性和适应性组成的特征群;(2)好奇心、洞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自信心组成的特征群;(3)精力充沛、有幽默感、兴趣广泛、独立性、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组成的特征群。

由于被试群体和调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此类研究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对台湾和香港的中国人进行的调查(Chen,1994)表明,中国人的智力概念包含三个维度:非言语的推理能力(nonverbal reasoning ability)、言语的推理能力(verbal reasoning ability)和记忆力(memory)。该研究还将中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的智力观作比较,结果发现,中国人把记忆力看成是智力的重要特征,而澳大利亚人则认为记忆力对智力不怎么重要。对此,斯滕伯格和考夫曼(Sternberg & Kaufman,1998)指出,个体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会影响其对智力含义的认识。

形形色色的智力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智力本质的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站在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认识智力的本质。皮亚杰(Piaget,1976)主张的“智力的本质是适应”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例如,斯滕伯格(Sternberg,1985,1986)等心理学家多次强调,不要单纯将智力看成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心理特征,而应看成个体在选择、适应或改变其所处的生活情景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

发展心理学的立场出发,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个体面临着不同的人生适应情境,其智力活动的重心也不断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在人们眼中,智力的构成要素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来说往往存在着质的差异。斯滕伯格(Sternberg,1985)就曾通过分析被试对30岁、50岁和70岁成人中的聪明者和愚笨者的行为特征进行的评定,证实了不同年龄段成人的智力构成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具体情况见表5-1。

表 5-1 30岁、50岁、7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

30岁

Ⅰ.解决问题的新颖性

 A.对获取知识与了解新事物很感兴趣

 B.表现出好奇心

 C.敢于对公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质疑

 D.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

 E.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

Ⅱ.晶体智力

 A.是自己领域内的行家里手

 B.能胜任工作

 C.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得出结论

 D.言语清晰

 E.讲话富于智慧

Ⅲ.日常生活能力

 A.良好的大众意识

 B.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

 C.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

 D.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

 E.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50岁

Ⅰ.解决问题的新颖性

 A.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

 B.能够知觉与贮存新信息

 C.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

 D.敢于对大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质疑

 E.表现出好奇心

Ⅱ.日常生活能力

 A.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

 B.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

 C.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

 D.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E.知道自己专门知识领域以外的事件

Ⅲ.社会能力

 A.举止得体

 B.高尚的价值观念

 C.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

 D.良好的大众意识

 E.是自己领域内的行家里手

70岁

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混合物

 A.词汇丰富

 B.阅读内容广泛

 C.能够理解反馈(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

 D.能从无关信息中筛选出有关的信息

 E.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得出结论

Ⅱ.日常生活能力

 A.思想与行动中都充满智慧

 B.对事富于觉察力

 C.三思而后行

 D.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

 E.知道自己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Ⅲ.认知投入

 A.表现出好奇心

 B.胜任工作

 C.正确评价青年人和老年人

 D.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感兴趣

(转引自白学军,1996,16~18页)

上述关于智力内涵与外延的诸种看法同样体现在各种成人智力发展的理论之中。研究者对智力含义的理解不同,有关成年期智力发展所持的观点或结论也不一样。各式各样的成人智力发展观大体可分为三类:心理测量学取向(psychometric approach)的智力发展观、新机能主义者(neofunctionalist)的智力发展观和皮亚杰主义取向(Piagetian approach)的智力发展观。

二、心理测量学取向的智力发展观

运用心理测量的手段考察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883年,英国的高尔顿(F.S.Galton,1822—1911)便利用自行研制的测量个体心理物理能力(psychophysical ability)的工具,较系统地探讨了智力的个体差异等重要的心理发展问题,对现代心理测量学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随着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等标准化心理测量工具的不断推广,“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不仅成为许多普通人的共识,而且成为不少心理学研究者进行智力发展研究的潜在假设。心理测量学的成人智力发展观就是以不同年龄的成人个体在各种标准化智能测验上的测试成绩为基础,通过横向比较或追踪分析,对成年期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呈现的发展态势所作的一系列描述或阐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率先编制了面向成人的团体智力测验,即著名的军队α、β测验(The Army Alpha and Beta Test)。α测验适合于有阅读能力的人,β测验适合于没有阅读能力的人。该测验虽包含了一般信息、词汇、抽象推理、理解和算术等测试内容,但基本上以一个笼统的总分来标示被试的智力水平。当时的研究者们分析了15 000名20~55岁的军队官兵在此测验上的测试成绩,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在智力测验上的得分不断下降,50岁组成人的测验分数只是20岁组成人得分的80%。当然,从现代的眼光看,此研究在测验的评分方式与取样的代表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可它毕竟为后续研究者采用心理测量法探究成人智力发展规律开了个好头。

韦克斯勒(D.Wechsler,1896—1981)推出其成人智力量表(WAIS)之后,出现了不少依此测验勾画出的成人智力变化轨迹。WAIS在评分上对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作了区分,这比先前的军队α、β测验的混合评分进了一步。

图5-1 不同年龄成人在WAIS的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上的得分

(引自WAIS Ⅲ,1997)

图5-1表明,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发展轨迹。言语智商变化幅度较小,50岁前还随年龄增长趋于提高,70岁后才有所下降,

而操作智商在30岁后即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虽然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影响极其广泛,且对人的智力作了言语和操作这样的富有建设性的区分,但是仍然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不少研究者认为,WAIS终归测量的是不同智力成分的混合物,它不能反映智力的基本组成成分,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以基本心理能力(primary mental abilities)测验为工具的成人智力发展研究受到一些发展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始于1956年由沙依领衔在美国西雅图进行的追踪研究。基本心理能力测验以瑟斯顿(Thurstone,1938)的理论为基础。他曾认为智力是由七种独立的基本成分构成的,这些基本成分就是人的基本心理能力。后续的研究者补充了一些新的成分,如有人(Ekstrom,et al.,1979)将瑟斯顿提出的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扩展到25种。沙依在研究中主要选用了五种基本心理能力作为测量的因素,即数字、词汇、语词流畅性、归纳推理和空间能力。

沙依的追踪研究在1956年进行第一次测试时是以1889~1938年出生的成人为被试,以后每隔七年对其中的部分被试进行重测,且每次补充一些年龄范围相当的新被试,从而在结果分析时能将横向与纵向的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表明,纵观整个成年期,不同的基本心理能力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空间与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语词流畅性、词汇与数字能力则保持稳定或稍有提高,如数字能力在40多岁时才达到顶峰,语词能力在39~67岁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大部分基本心理能力的显著下降都出现在67岁之后,并且个体之间的发展差异非常大,单一的年龄变量对各项能力变化的解释量也十分为限(从未超过总变异量的9%)。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年期智力变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申继亮等(2000b)也曾对中国成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发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数字和语词等基本心理能力在20~75岁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下降的显著程度在不同能力或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最明显的下降主要出现于60岁之后,语词能力比其他能力保持得更为稳定,下降的趋势与幅度均更小。

由于各种基本心理能力的发展变化轨迹互不相同,且基本心理能力之间也并非彼此独立,卡特尔(Cattell,1971)和霍恩(Horn,1982)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样两个概念来阐释各种智力成分的发展特点。流体智力是相对不受文化经验影响,主要依赖神经生理素质,在适应新情境时表现的能力,如知觉速度、归纳推理和空间定向等基本成分便是其例;晶体智力是通过经验积累或接受教育而获得的能力,也是个体文化知识水平的反映,如语词能力和数字能力等基本成分便是其例。以此理论为基础的发展研究表明(如Horn,1982),成人在流体智力测验上的成绩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明显趋势,可在晶体智力测验上的成绩不仅不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且会因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表现出上升的态势。这种变化模式在有关基本心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如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在受文化经验影响大的语词和数字等能力上远不如在那些属于流体智力的基本成分上那么明显。以一般智力测验研究的结果(见图5-1)同样可用此模式解释,如受文化经验影响大的言语智商和受文化经验影响小的操作智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三、新机能主义者的智力发展观

为了回应心理测量学取向有关成人智力发展的研究结果,以巴尔特斯(Baltes,et al.,1984,1999)等为代表的新机能主义者部分借鉴了卡特尔和霍恩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特点的论述,逐步确立了一整套成人智力发展的理论(如Baltes,et al.,1984,1999;Dittmann?Kohli & Baltes,1990)。

新机能主义者承袭了早期机能主义者的主导思想,即把心理或意识看成是个体适应其所处环境的有用的机能活动,强调研究心理活动的环境适应机能或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在新机能主义者看来,智力就是活生生的个体在现实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他们注重智力对人类适应和日常生活的作用,并认为智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不同的智力成分在生命全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轨迹与适应价值。

巴尔特斯及其同事提出的双重过程模型(dual-process model)(参见图5-2)是新机能主义者对智力发展的基本假设。

图5-2 智力发展的双重过程模型

(引自Baltes,et al.,1984)

在双重过程模型中,智力被认为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机械成分(cognitive mechanics)和认知实用成分(cognitive pragmatics),这两种成分在人的一生中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变化轨迹。认知机械成分可看成流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神经生理结构的认知操作水平,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负责基本的信息加工活动,如信息输入、视听觉与动作记忆、工作记忆,以及对知觉信息的比较、分析与归类。由于该智力成分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状况紧密关联,而人的神经生理功能从出生到青年时期不断增强,随后便渐次减弱,因此,认知机械成分的毕生发展轨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成人早期为从升至降的转折点。认知实用成分可看成晶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文化的作用,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为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积累的知识、信息或经验。由于受文化知识水平所决定,认知实用成分的毕生发展将随着知识经验的愈益丰富而不断增长。

虽然不少实证研究的结果大体上与双重过程模型相吻合,但巴尔特斯及其同事也清楚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找到纯粹的认知机械成分或认知实用成分(Baltes,et al.,1999)。这两种智力成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相互影响。例如,认知机械能力水平的降低会制约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应用。巴尔特斯等作过的一项实证研究也表明,以知识经验为主体的智慧水平在70岁之后便到了增长的极限,当年龄升到70岁左右,个体完成与智慧相关的任务的能力趋于下降(Baltes,et al.,1995)。

从机能主义的角度,巴尔特斯进一步指出,个体智力的毕生发展担负着三重功能:(1)成长(growth),即逐渐增强适应的能力;(2)保持与恢复(maintenance & resilience),即维持已有的适应能力与恢复曾失去过的适应能力;(3)对丧失的调适(regulation of loss),即在某些适应能力丧失时作出相应的调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成长功能越来越弱,而保持与恢复及对丧失的调适功能则越来越强。在巴尔特斯看来,成人发展的总态势就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愈益变得不完整(incomplete)。完整的程度取决于机能上的所得(gains)与所失(losses)之间的比例,不完整即表现为所失大于所得。人的发展是在先天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文化浸染不断变化的过程。成人发展的不完整恰恰体现在:年龄的增长导致生理机能衰减,进而导致对文化的需求增强;可是由于可塑性的减弱,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效能(efficacy)却在下降。总之,个体维持或增进自身机能的资源总是越来越少。为了利用好有限的资源,个体不得不采取选择(selection)、优化(optimiz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三种适应手段。为此,巴尔特斯提出了著名的SOC发展观(Baltes,1997)。

选择主要指个体从众多的人生任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发展的目标或方向。优化主要指个体不断强化可利用的、有效用价值的资源或能力。补偿主要指对某种资源或能力的丧失进行补偿性地调整。为具体说明其SOC理论对成人智力发展的意义,巴尔特斯常以钢琴家鲁宾斯坦的事迹作为例子。鲁宾斯坦在80岁高龄时仍然保持相当高的钢琴演奏水平。有人向他请教其中的奥秘,鲁宾斯坦的回答恰好为SOC提供佐证。他指出,第一,自己平时只弹少数几个曲目(选择);第二,他经常反复练习这几个曲目(优化);第三,为了对抗老化带来的机械速度的下降,他采取了一种调适措施,即在快节奏的段落到来之前特意将弹奏速度放慢,这样使得随后的快节奏段落弹起来更为容易(补偿)。

四、皮亚杰主义取向的智力发展观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提出后,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对皮亚杰理论的各种回应、补充或革新构建起了许多新的智力发展观点。这些发展观延续了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一些基本研究思路,认为探讨成人智力发展规律不能仅像心理测量学取向那样作定量的描述,或者注重个体在从事某种智力活动(如做智力测验)时给出的答案正确与否,而应该对智力发展过程中的认知操作上的模式差异进行定性的阶段性描述,重视考察个体通过思维等认知操作给出答案的心理过程。这类发展观往往被归结为皮亚杰主义取向的智力发展观。

结合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智力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个体的智力发展经过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一般在十一二岁之后便已出现,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形式运算也是达到成人思维水平所具有的特征,体现为个体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假借抽象概念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思考。然而,这种形式运算的观点能否恰当地描绘与解释成人的智力发展状况颇受争议。

一些研究(Papalia & Bielby,1974)表明,只有少部分成人能够达到形式运算的最高水平,并且青少年表现出的形式运算能力明显优于老年人。皮亚杰自己也承认形式运算并不具有普遍性,个体一般只在非常熟练的活动领域中才表现出来(Piaget,1972)。不少研究者认为,形式运算由于是严格按照形式逻辑规则进行推演的认知活动,具有去除自我、追求纯客观的理性化色彩,适合于在单一的系统内解决有明确答案可寻的问题,而对于解决在成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条件和答案均不明确的模糊问题或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则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Labouvie?Vief,1984;Sinnott,1984)。因此,研究者们构建了各种超越皮亚杰形式运算阶段的成人智力发展观。

佩瑞(Perry,1970)通过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研究指出,具有绝对主义和二元论特点的形式化的、抽象的思维往往产生认知歪曲,形式思维不能被看成最高水平的思维。相对性和约定性思维是水平更高的智力发展阶段,即个体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可以比较各种不同的观点,既能坚持某一种立场,得出某一种结论,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又能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且能够对具体场合如何行动作出选择。

里格尔(Riegel,1973)提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的思维形式是辩证运算。个体可以从皮亚杰划分的四种水平(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中的任一水平直接发展为与之相对应的辩证运算模式(感知辩证运算、前运算辩证运算、具体辩证运算和形式辩证运算),达到思维的成熟阶段。他强调发展心理学家应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分析个体的具体行为,认为皮亚杰的智力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成人的认知变化。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是为了消除概念上的矛盾,达到一种平衡(equilibrium)状态;里格尔则主张矛盾及非平衡状态是个体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更高水平的成人思维应表现为能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矛盾和有效地利用矛盾,而不是像形式思维那样将矛盾视为必须清除的障碍。

凯切纳(Kitchener,1983)认为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具有三种认知加工水平。第一种水平是一般认知(记忆、阅读、知觉、判断等一般认知活动);第二种水平是元认知;第三种水平是认识论认知(epistemic cognition)。认识论认知是关于其他两种认知活动的认知,属于后形式运算(postformal operation)的范畴,通常在青少年后期才出现,是成年期智力活动的重要形式。认识论认知具体包括个体对认识的有限性、确定性和相对性等特性的知识。它关心的是问题解决的性质、策略的局限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条件。

阿林(Arlin,1984)研究发现,成熟的问题解决者能接受问题固有的不确定性,并重新界定问题空间。在他看来,智力水平高的成人不只表现在会解决问题,而更表现在会发现问题,或者能有策略地扩大、综合、重组问题空间,以更好地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辛诺特(Sinnott,1984)提出相对后形式运算(relativistic postformal operation)作为成人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并与通常的后形式运算相区别。相对后形式运算的主要特点是:(1)自我参照(self reference);(2)形式运算的规则。自我参照的意思是,人的认知系统是有一定局限的,不可能完全自由。事实上所有知识都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是不完整的。人运用任何逻辑都离不开以自我为参照,即所有的认识包含着一个不确定的范围。这种自我参照的认知通过成熟的成人个体解决复杂的日常问题而发展起来,是后形式的,并且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有力补偿。一个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者总是能合理和有意识地利用自我参照的认知。当然,成人在解决问题时同样要考虑到形式运算的规则,但是由于其知识的有限性,一般不能完全依靠纯粹的逻辑法则去进行解答,从而难以避免地要参照自我的主观经验作出选择。

克拉莫(Kramer,1989)对有关后形式运算的文献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型有三个共同特征:(1)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2)接受矛盾;(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矛盾。她还指出,个体的世界观会影响其智力活动的模式,越是成熟的个体在世界观上越辩证,在评价问题情境时能作出更为全面的归因;特别在人际冲突情境中,那些辩证水平高的人倾向于采取更为关系化和情境化的因果归因,而反对单纯将事件的成因归在个体身上。

拉鲍维维夫(Labouvie-Vief,1984,1992)从多种角度考察了成人智力的发展特性。她认为,成熟的问题解决者的思维形式已超越了抽象的、去情境化的(de-contextualized)形式运算,而更多地转为对具体情景、观念以及情绪等主观维度的反省认知(reflective cognition)。成人的认知或问题解决能力是在适应各个具体情景的特定需求中发展起来的。成功的问题解决需要整合认知、情绪和身体特征等方面的因素。成人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必须有赖于如下条件:(1)能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结构不良问题的可能性有明确认识;(2)能对问题解决中逻辑上的不确定性有明确认识;(3)能对自我在理解和解决问题中的角色作用有明确认识;(4)能通过多重思考认识到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逻辑体系。

从上述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出,超越形式运算阶段的智力特性具有辩证性、相对性、主观性、反省性、整合性以及接受不确定性等内涵。这些也是衡量成人成熟性(maturity)高低的重要维度(Labouvie?Vief,1984,1992)。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进入成年期后,随着个体的年龄增加,认知的成熟性会线性增长。成人不一定成熟,如克拉莫等的研究表明,辩证思维模式并不是成年期的所有个体或大部分个体能够达到的;即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的程度也会有差异(Kramer,1986)。拉鲍维维夫也指出,一部分成人确实是不断地向最成熟的智力水平迈进,但仍有相当多的成人倾向于跟成熟的发展水平保持差距(Labouvie-Vief,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