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一辑)

定价 ¥26.00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一辑)

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下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中华文化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百年以来,华人社会心 理学者孜孜以求的正是这一目的。《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将系统地选刊这些学者的论文,借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多重视角以及学术积累。

在哪儿买《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一辑)》.....

卓越网:24.60  节省1.40
当当网:22.10  节省3.90
蔚蓝网:20.80  节省5.20

作 者:杨宜音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5
ISBN:7801905105
定 价:26

目录

跨文化自我透视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
中国人真是集体主义的吗? ——试论文化、价值与个体的关系
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
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与再生产
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
中国人的显我与隐我
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

前言

卷首语

心理学界一般都认定,1908是现代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一年有两本含有“社会心理学”一词的教科书出版面世。这两本著作分别出自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66~1951)和社会学家罗斯(E.A.Ross,1871~1936)之手,这不仅代表了两种学科视角和思想传统,也因对研究对象各有侧重而影响到研究发现的内容。这一差别,让社会心理学家分别走到“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旗帜下。在将近一百年的学科发展历史中,社会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性质一直保持下来。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出现让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都意识到文化的意义。文化作为一种组织心理活动的机制,为生活在文化中的个体建构出独特的心理过程,型塑出迥异的心理特质。因此,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心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性质:不仅是某一学科的分支,而且是一条编在一起的金发辫。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下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中华文化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一直为许多华人学者孜孜以求。我们愿以《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为载体,系统地选刊华人学者的论文,借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多重的视角,以及近几十年的积累。这一辑选择的研究论文,其作者分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学科训练背景,不同的生活体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论文发表时原文为中文或英文,然而,他们思想的交汇与对话却都是立足透过文化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在“文化与自我”这一主题的论集之后,我们还会陆续以“面子”、“社会认同”、“人格与社会情境”、“关系”等为主题选编论集,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也望同仁支持和指教。

标签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 杨宜音 跨文化 集体主义

评论0

最新评论

社会心理学 » 本土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