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心理月刊2012年10月

定价 ¥20.00

心理月刊2012年10月

出版社: 心理月刊杂志社; 第1版 (2012年9月24日)
平装
ISSN: 16736796
条形码: 9771673679060
商品尺寸: 27.6 x 22.4 x 1.4 cm

心理月刊 2012-10

[卷宗]学会作出选择

  编辑、文/张茵萍

  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选择,带来自由,也带来焦虑。那些了解世界也了解自己,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才能真正享受这自由。

  推门,在领导和同事的注视下,悠悠低着头走进会议室,在角落坐下,悄悄地喘着粗气,内心疯狂地责备自己:“时间明明是够用的,头天晚上已经把衣服都搭配好了,可我又为选择哪条围巾浪费了10分钟,又决定换个包包,倒腾了一遍又浪费了10分钟……”

  悠悠自称“选择困难症患者”。“经常因为做不了决定而陷入各种纠结。买东西时总是拿起这个,又惦记放弃的那个。确定了某样东西,还会为选择哪个颜色而苦恼半天。上周末买衣服,在一蓝一白两条裙子之间纠结了1个多小时最后都放弃,一起逛街的朋友终于崩溃了……”

  悠悠很烦恼,但并不孤独。她有很多同病相怜者。“由于选择障碍,我已经变成购物狂!同款鞋子,5个色,全收;同款衬衣,3种花纹,全拿下。”“看到菜单就手软,犹豫,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渴望拥有、害怕失去,可选择意味着拥有和失去同时发生,于是患得患失。他们最怕后悔,所以不断比较,结果却往往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悔之晚矣”。他们会希望别人帮自己做出选择,但是往往“别人帮我选好A后,我又会喋喋不休,觉得其实B比较好”,“有时只能用塔罗牌给自己一个答案”。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可不可以不选择?”

  当选择变成义务,自由变得沉重

  子莹就绝不会同意放弃选择的权利。她31岁时作出离婚的决定,在经历了好几年的无性婚姻之后。“如果不是他和双方父母逼我生孩子逼得太紧,我可能还在那段婚姻中,根本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选择离婚。”这是子莹人生第一次违逆父母的意愿,之前考大学、找工作、结婚,都是父母最后拍板。恢复单身她说:“我突然觉得世界广阔了很多,原来生活有那么多的选项。”现在她做大决定时都会尽量去多看到,自己到底还有什么选择。

  但,选择是越多越好吗?

 [练习]交换心水物,另眼看差异

  编辑/方方 文/谢滢 专家支持/汪冰

  有个性冲突?正在关系磨合期?说教和对峙不是好办法。向他/她推荐一份自己的心水之物吧,可以是一件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是种生活方式,让它成为一个媒介,他/她在体验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或者对你有了新的了解,从而刷新两个人的关系。

  陈冉冉和狮子座的妈妈一直是说三句就吵架。9月30日,冉冉大婚,妈妈居然花了1万元买了3整套厨房用具,从小的压蒜器到大的深烧锅,颜色鲜艳,造型别致——这是母亲自己的最爱。但在冉冉的新房,占地20平的大厨房,曾被冉冉动过邪念——取出一半面积改成一间更衣室,理由是:“厨房在我生活里只占不到10%的生活比重。”这个观念,曾引起冉冉和母亲、老公的强烈冲突。

  但只买嫁妆却不找女儿谈心,这让冉冉感觉很意外,原来,妈妈突然意识到女儿下班后不会回家吃饭了,心里不舍,于是决定不再和她争吵,取而代之,通过准备一份用心的嫁妆,传递母亲的心意。于是有了这套让冉冉感叹“烹饪真的可以成为一种艺术”的厨房用具。那天母亲踩着小凳子踮着脚,把锅碗一件一件取出来放到吊柜里时,冉冉一下子被触动了,“其中还有一件广告宣传说可以传家的铁锅时,我突然为自己以前总是和妈妈争辩感到愧疚,其实,妈妈每天都在为家里付出,就在这些锅碗瓢盆里,她只是没有告诉我们而已。”

  我们很容易发现,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夫妻、母子……往往也最容易引起各种冲突,现在电视上各种调解家庭纠纷的电视节目,比如最火的《老娘舅》《一呼柏应》等,无一例外,都通过唇枪舌战来调解纠纷,屏幕上,一对对亲人好像敌人,站在道德的两端各自捍卫着自己的真理,一定要把对方驳斥下来,这种效果有多大效果?冉冉母女发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说教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其实这是一种广泛用于企业、教育领域以及心理工作坊的理念:体验胜于说教。说教往往意味着企图控制对方,我们在陈述自己想法和要求的背后,其实也在同时传递一个对错的判断,这容易让被说教者感觉到侵犯自我,于是,容易产生争辩——自我防御。但体验却是不带判断的,自己得出来的结果比别人的灌输更有说服力,更少防御。对于关系来说,这是一种更温和,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沟通方式。语言沟通是贫乏的,因为情绪等干扰,存在很多被误读的可能,而体验则跨越了所有编码、解码的过程,更直接,更有说服力。体验,是一个说服自己的过程。

  于是,在10月,这个节日、聚会聚集的月份,我们请三对亲密的人:夫妻、母女、工作搭档,互相推荐一份心水之物,借此帮助对方发现、了解新的自己,升级亲密关系……

 [阐释]关于坏人,你需要知道的

  编辑/小屋 执行/麒轩 专家支持/武志红 部分资料来源/Isabelle Taubes 译/Lisbeth

  有没有觉得,我们遇到“坏人”的机率越来越高了呢?没错!心理分析师们发现,正是这个自由、宽容的社会“创造”了新的恶性心理模式和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接受我们的专访,他的回答将让你避免被坏人操纵。

  防火防盗防雨防井盖,我们还要防坏人。

  你一定遇到过特挂相的坏人,恨不得脑门正中就刻着“坏人”二字,我们的直觉也会帮助我们逃离可能的恶行与危险。其实这样的坏人,稍具智商情商,又谨记长辈苦口良药叨叨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就能绝缘了。他们也不是我们重点要说的,我们所说的,是这个宽容的、自恋的个人主义时代所孕育的“坏人”。

  其实早在10年前,法国心理分析师夏尔•梅尔芒(Charles Melman)就预测,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新型的恶性心理模式和人类关系。自从弗洛伊德1929年出版《文明的代价》(Malaise dans la civilisation)以来,我们就已经意识到,社会生活对个人的病症构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对于欲望的态度。如果说,说教的父权制时代让人们压抑欲望,对欲望感到羞耻、内疚,那么今天,人们早已经开始赞美欲望,表达欲望甚至走得更远了……还有“自恋”——在这个图像世界,看起来年轻、抹去岁月痕迹,成为了急迫的需求。这种自恋的理想化想法,让成年人也变得幼稚。

  过度的自恋、过度的欲望以及良知的底线总是被击穿,使得新型的恶性心理模式和人类关系不断涌现,我们每个人自己,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辜的,我们自己也有份参与推动了违法行为和施受虐关系模式的发展……

[两性]何时该分手?

  编辑/Consuelo 采访、文/Anna 

  一份充满爱的关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修复童年时期的伤痛,提供情感和力量的支撑,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但是,婚姻中的失望、冲突、差异,让我们不可避免地纠结于分手这个念头,当然,很多已经分了。但如何才能判断出,我们的关系已经没有了未来? 

  她们,持久战后才离开

  35岁的思思,最近刚刚从10年的婚姻中走出来。她看起来就像是获得了解放的那种快乐妇女。“和这个男人相遇,跟他生儿育女,又像上足了的发条一样忙碌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问彼此一些尖锐的问题。这10年中毫无快乐可言,可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思思说,“我不敢问自己是否幸福,因为,问这样的问题仿佛打开了一个盒子,看到里面满满的都是爬虫一样让人不寒而栗的东西。终于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到底为什么我不能放弃这段关系,我却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回答他。于是,我毅然决定分手。”

  5年,8年,10年,甚至20年——这是很多女人报告的,有了分手念头之后,到真正分开的纠结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都能打完一场卫国战争了。而在今年高考结束,一些地方的婚姻登记机关里,突然来了很多要离婚的中年夫妇——为了孩子,这些伴侣们竟然能够坚持这么久,让人心生敬意的同时,也心生悲悯。

  是什么,驱使着女人们在毫无乐趣可言的婚姻关系中,依旧停留?

  通常情况下,在童年和成长时期,没有得到多少爱、或者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的人,往往会害怕孤独一人。“他们宁愿忍受两个人呆在一起的痛苦,也不愿意去面对情感的空白以及由此而来的焦虑感。”英国心理专家玛丽斯•维兰特认为,“一个人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没有人爱自己,自己也不值得别人去爱,这种念头会激活他们过去遭受过的痛苦。”

  那些生活中充斥着争吵、无聊,很少有性生活的夫妇,往往会关闭自己的情感大门。38岁的徐莉就是过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的不快乐,她和丈夫的关系已经是局再也无法下的死棋。“我已经习惯把自己真实生活的样子藏起来,不仅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也对此视而不见。”40岁的Fenny一直以忙碌的工作来逃避自己对婚姻的失望。“我结婚的时候,还很年轻,他是个不错的男人。结婚15年来,我们拥有了所有幸福夫妇该有的一切:两个帅气的儿子,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跟婆婆一直相处很融洽,她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帮我带孩子,和我一起做家务,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聊透顶,感觉自己是为了方便生活而结婚的,而不是为了激情和爱情结婚。我和老公的性生活枯燥乏味,但这可以有各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比如孩子啦,经常加班等等。每当我对自己的婚姻有了疑问,就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想逃离婚姻的动力就没了。说实话,我不想把自己做了那么多牺牲才建立起来的的家毁掉,这个家就像草原小屋一样充满温馨。后来,我婆婆的去世打破了家里固有的平衡,成为我们分手的导火索。之后,我和我的初恋男友结婚了。”

  太多的女人都在这样的风景里,维持着这样的关系:她再也无法忍受跟这个男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然而,她依旧跟他住在一起;他也受够了她无休止的指责,却不想离开她。似乎大部分人要忍受多年的厌倦、无聊和争吵之后,才能最终下定决心收拾行装离开。心理咨询师董如峰说:“中国人有普遍的分离焦虑,以及被集体不接纳的恐惧感。好多离婚之所以拖太久,第一个因素,婚姻中的某一方一定要痛苦到让其他人认为,这个人,他/她不离就不行了,就要出人命了,然后集体劝离,这样,离婚之后能够得到社会的接纳。还有一个因素,延长离婚时间可以减少分离带来的痛苦。”

  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攻击对方,最终让其中一方因为无法忍受,而主动(实际上是被动)开口选择离开,是躲避责任的一种分手方式。“男人更经常使用这种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往往都是女性主动提出离婚。”英国婚姻咨询师吉斯兰•帕里斯说,“痛苦地拼命维持着既有的关系,还因为,分手会让贯穿婚姻始终的自恋倾向灰飞烟灭,两个人摇摇欲坠的婚姻维持的时间越长,就越难以分开。”……


评论0

最新评论

成功励志 » 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