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该领域三位权威专家共同编著,且被美国众多大学采用。它清晰、有趣、可读性强,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不但适合教学,也适合学生和心理健康从业者自学,更推荐每个关心自己和亲友的读者阅读。书中包含诸多完整的案例和名人的故事,读者可以从这些真实故事中感受到变态心理学与自己的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仅仅一线之间,并学会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或从心理异常中恢复。
变态心理学
作者:德博拉 C.贝德尔 (Deborah C. Beidel)中佛罗里达大学,
辛西娅 M. 布利克(Cynthia M. Bulik)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梅琳达·斯坦利(Melinda A. Stanley)贝勒医学院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7
平装:16开
ISBN:9787111429975
定价: ¥79.00
丛书:心理学精品教材译丛
编辑推荐
一部优秀的变态心理学教材
由该领域三位权威专家共同编著
被美国众多大学采用
戴安娜王妃是如何战胜神经性贪食症的?
想变性的男人大脑竟然与正常女性的大脑非常相似?
为什么自杀会传染?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该怎么辨别?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快翻开这本有趣又有益的《变态心理学》吧。
内容推荐
戴安娜王妃是如何战胜神经性贪食症的?
想变性的男人大脑竟然与正常女性的大脑非常相似?
为什么自杀会传染?
如果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该怎么辨别?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快翻开这本有趣又有益的《变态心理学》吧。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变态心理学教材,由该领域三位权威专家共同编著,且被美国众多大学采用。它清晰、有趣、可读性强,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不但适合教学,也适合学生和心理健康从业者自学,更推荐每个关心自己和亲友的读者阅读。书中包含诸多完整的案例和名人的故事,读者可以从这些真实故事中感受到变态心理学与自己的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仅仅一线之间,并学会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或从心理异常中恢复。
作者简介
德博拉 C. 贝德尔
(Deborah C. Beidel)
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和博士生项目主任,美国心理学协会认证委员会前主席。在中佛罗里达大学,她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变态心理学。
贝德尔教授是《焦虑障碍杂志》副主编,发表科学著作超过200篇。她多次获得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和孤独症基金会奖项,1990年,获得先进行为疗法协会的新研究者奖,2007年,获得美国心理学协会的Samuel M. Turner临床研究者奖。贝德尔教授因优秀的课堂教学曾两次荣获学生颁的优秀教学奖。1995年,她获颁医学院心理学家协会杰出教育家奖。
辛西娅 M. 布利克
(Cynthia M. Bulik)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系进食障碍方向约旦特聘教授,及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的营养学教授和UNC进食障碍项目主任。
作为受过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布利克教授自1982年开始做进食障碍的研究与治疗,发表了超过300篇关于进食障碍的科研论文和章节,并写了《进食障碍:发现与治疗》等著作。她是美国首位被授予进食障碍方向的教授。她是进食障碍学会前主席,进食障碍联盟前副主席,《国际进食障碍杂志》前副主编。她获得了进食障碍联合研究奖、赫尔卡创新奖、进食障碍领导研究学会奖、普莱斯家族国家进食障碍协会研究奖等多个奖项。
梅琳达 A. 斯坦利
(Melinda A. Stanley)
贝勒医学院门宁格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心理学部教授兼主任,曾任休斯顿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精神病学教授以及心理学实习项目主任。
斯坦利教授的研究兴趣涉及老年人焦虑和抑郁障碍的认定与治疗。她是超过150篇科学著作的作者,包括期刊论文、图书。2008年,斯坦利博士获得中南部MIRECC卓越研究奖。2009年,她获得了MIRECC卓越研究教育奖。她获得了许多教学奖项,并担任5个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奖的导师。
译者简介
袁立壮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河北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石家庄支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瑞士苏黎世大学心理系访问学者、首批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师。
自1995年以来,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尤其在催眠治疗技术上有独到之处,精通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与方法。于2008年5月11日创立支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并任中心主任。
目录
《变态心理学》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变态心理学:历史与现代的观点 1
1.1 正常与异常行为 2
1.2 异常行为与治疗的历史观点 9
1.3 异常行为与治疗的当代观点 17
第2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2.1 变态心理学细胞水平的研究 32
2.2 变态心理学个体水平的研究 40
2.3 变态心理学群体水平的研究 44
2.4 变态心理学总体水平的研究 50
第3章 评估与诊断 57
3.1 临床评估 58
3.2 评估工具 64
3.3 诊断和分类 75
第4章 焦虑障碍 83
4.1 什么是焦虑 84
4.2 什么是焦虑障碍 87
4.3 焦虑障碍的病原学 101
.4.4 焦虑障碍的治疗 107
第5章 躯体形式、解离与人为障碍 115
5.1 躯体形式障碍 116
5.2 解离障碍 127
5.3 人为障碍 135
第6章 心境障碍 141
6.1 什么是心境障碍 142
6.2 自杀 151
6.3 心境障碍的病原学 155
6.4 心境障碍的治疗 161
第7章 进食障碍 171
7.1 神经性厌食 172
7.2 神经性贪食 176
7.3 非特定进食障碍 179
7.4 性别、种族、民族和发展因素 181
7.5 进食障碍的病原学 183
7.6 进食障碍的治疗 188
第8章 性别与性障碍 195
8.1 人类的性 196
8.2 性别认同障碍 201
8.3 性功能障碍 205
8.4 性偏好障碍 214
第9章 物质使用障碍 225
9.1 物质使用、滥用和依赖问题有多严重 226
9.2 常用的“合法”药物 227
9.3 非法药物 232
9.4 物质相关障碍的病原学 241
9.5 物质滥用及依赖的治疗 245
第10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53
10.1 精神病性障碍 254
10.2 精神分裂症的病原学 265
10.3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 271
第11章 人格障碍 277
11.1 人格特质与人格障碍 278
11.2 人格障碍群 279
11.3 人格障碍的病原学 295
11.4 人格障碍的治疗 299
12.1 精神发育迟滞 304
12.2 学习障碍 310
12.3 广泛性发育障碍 312
12.4 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316
12.5 儿童期进食、睡眠和排便障碍 323
第13章 老年期与认知障碍 329
13.1 老年期的症状和障碍 330
13.2 老年期抑郁和焦虑 333
13.3 老年期物质滥用和精神病 340
13.4 认知障碍 345
第14章 健康心理学 357
14.1 健康心理学:定义 358
14.2 应激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359
14.3 医学疾病中的心理和行为 367
14.4 健康相关状况的心理治疗 375
第15章 变态心理学:法律、伦理和职业问题 381
15.1 法律、伦理和治疗问题 382
15.2 变态心理学中的隐私、保密和特权 390
15.3 许可和治疗失当问题 393
15.4 职业问题 394
15.5 研究与临床试验 396
图片来源 403
附录 自测题?
关键术语?
参考文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