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认知主义不自觉地以为发生在头脑中的认知过程对整个认知任务的认知实现是充分的,认知活动可以还原为可计算的物理符号间的作用关系,因此人脑就等同于一个内在的符号化的计算和处理系统。然而,在传统认知主义视角下的认知模拟与研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认知系统性的研究: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视角
作者:于小涵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8
平装:16开
ISBN:9787516123225
定价:28.00
丛书: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目录
致谢7-9中文摘要9-11
英文摘要11-13
1 引言13-18
2 从传统认知主义到外在主义18-24
2.1 传统认知主义与符号主义18-19
2.2 外在主义19-22
2.3 新的方向22-24
3 认知系统的前期研究24-46
3.1 情境认知24-26
3.2 具身认知26-30
3.3 延伸心灵30-46
3.3.1 积极的外在主义31-36
3.3.2 "常识性"观点36-41
3.3.3 认知代理41-42
3.3.4 心智的延伸与认知的分布42-46
4 来自荒野的认知46-66
4.1 从延伸到分布46-47
4.2 荒野中的认知47-54
4.3 走在边缘的认知人类学?54-58
4.4 分布式认知的历史来源58-66
4.4.1 文化历史视角58-62
4.4.2 联结主义62-66
5 分布式认知系统66-99
5.1 表征与计算66-82
5.1.1 外部表征与心智表征67-68
5.1.2 表征是必要的吗68-70
5.1.3 分布式表征与计算70-75
5.1.4 表征的量化研究75-82
5.2 工具如何认知82-85
5.3 动力系统-交互作用85-92
5.4 文化是剩余物还是过程92-96
5.5 几种认知进路的比较96-99
6 认知结构与社会结构99-108
6.1 认知结构99-100
6.2 社会结构100-103
6.3 认知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整合103-108
7 结语108-111
参考文献111-123
作者简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