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千心理:悦食悦己》适用于:太瘦、太胖或本重呈现两极波动的人。为了逃避情绪而吃东西或无意识地吃东西的人。有食欲时害怕吃东西,或者一吃东西就感到自责和羞愧的人。从小就很胖的人。刚生完孩子或者中老年期体重迅速增长的。已经对节食、暴饮暴食或者每天都称体重心生厌倦的人。想拥有正常体重,又不想失去饮食乐趣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饮食更健康的人。希望帮助饮障碍者的好心人。
悦食悦己
作者: 凯尼格
译者: 陈菲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6
平装: 32开275页
ISBN: 9787501963980
定价: 18.00
丛书:万千心理
目录
第1章 “正常”饮食的规则
第2章 改变的规则
第3章 改变信念、情感和行为
第4章 有关食物、饮食、体重和身材的非理性信念
第5章 “正常”饮食者的信念
第6章 情绪与进食
第7章 “正常”饮食行为
第8章 自我关爱
第9章 畏惧饮食的场合
第10章 悦纳自己的体形
第1章 “正常”饮食的规则
啊,规则,太好!
有位饮食强迫症病人在她早期治疗期间告诉我,在一次免费的自助宴会上,当她正思忖着可以吃掉多少甜点的时候,一位和她不太熟的同事却对她说:“我一点都不想吃东西。”我的病人为此而震惊并足足思索了一个星期,她简直无法理解眼前这位身材苗条、看上去完全不为食物热量烦恼的同事会拒绝诱人的食物,更何况这些都是免费的。听了这件事后,我的解释是:那位同事或许不饿,或许没有心情吃甜食,她应该是一位“正常”饮食者。
“正常饮食者?”这位病人边摇头边惊讶地问:“什么是‘正常’饮食者?”
什么是“正常”饮食者?
饮食失调包括强迫型过食、情绪型暴食和限制型厌食,任何一种都不是“正常”的饮食状态。强迫型饮食障碍者会不自觉地吃很多东西;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不停地吃薯片、一次次无意识地打开厨房的食物柜、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把一盒零食吃得干干净净。情绪型暴食者一不顺心就要吃东西。比如,和别人吵了一架后,你就猛吃冰激凌来平息怒火;或者为了排解孤独,你会在周六晚上把自己埋在最爱吃的食物之中。大多数的暴食者既是强迫型的又是情绪型的。
与暴食者相对的是限制型厌食者。限制型厌食者对热量和脂肪的了解可能比许多专业的营养学家还要全面。他们在食物面前会有羞愧感和负罪感,因为害怕体重增加,他们长期、甚至一辈子都毫不懈怠地遵循节食计划,如什么时候吃东西、吃多少东西。可见,这类人通过控制饮食来达到瘦身和调节某种情绪的目的。
许多患有饮食障碍的人会一下子吃得很多,又会一下子吃得很少。比如,他们可以在白天一粒米都不吃,却在晚上疯狂地饱食一顿;或者一个星期都严格节食,却在周末大快朵颐;又或者在节食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之后,出现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强迫型/情绪型暴食,这样不断反复循环。
如果你出现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症状,则表明你的饮食不正常。对你来说,“正常饮食者”好像是有神奇魔力的“外星人”,因为在他们眼中,食物就是食物,再无其他意义。这些“外星人”听从自己肠胃的指示,还会说一些很奇怪的话使你惊讶不已,比如:“我现在不饿。”“谢谢,我吃饱了。”“啊?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了?”他们怎么会一点都不惧怕食物,还认为它们很不错呢?他们怎么可以若无其事地说:“我快饿死了,我等不及要开动了。”“我不记得上次吃如此美味的东西是什么时候了。”“谢谢,我还想再来一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