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塞利格曼心理健康思想解析

定价 ¥28.80

塞利格曼心理健康思想解析

塞利格曼心理健康思想解析

作者: 邢采  俞国良

出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1

平装: 16开216页

ISBN: 9787553613154

定价: 28.80

丛书: 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塞利格曼的生平
第一节 塞利格曼简介
第二节 出生与童年经历:学术的起步
第三节 大学生涯:“习得性无助”——对行为主义的宣战
一 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
二 师从所罗门教授
三 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四 向行为主义宣战
五 “贝尔尼斯酱现象”
第四节 声名鹊起:无助理论的新发展——抑郁解释风格
第五节 研究的转向: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第六节 学术巅峰:竞选心理学会主席
第七节 开辟心理学新领域:积极心理学
第八节 生平评述与塞利格曼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一:塞利格曼生平年表
附录二:塞利格曼的主要著述
第二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篇选译
第一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一:《积极心理治疗
一 早期证据和探索性研究
二 理论背景
三 对积极心理疗法的测试
四 结论和局限性
第二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二:《悲观的解释风格是造成身体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一个35年的纵向研究》
一 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第三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解读
第一节 塞利格曼心理健康经典名著总览
第二节 塞利格曼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详解:《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一 名著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二 第一部分:“什么是乐观,什么是悲观”
三 第二部分:“乐观的人生为什么精彩”
四 第三部分:“如何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五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名著解读总结
六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心理健康思想评析
第四章 塞利格曼心理健康思想评述
第一节 塞利格曼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
一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心理学
三 积极心理学杰出的“祖先”和同时代的“表亲”
四 积极心理学的假设
第二节 塞利格曼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一 积极的心理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体验
二 积极的人格特质与性格力量
三 积极心理过程与身体健康
四 概念组织:愉快的生活、充实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五 积极心理过程的评估
六 积极的心理治疗
七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第五章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之一:积极心理学与认知疗法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问题分析
三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 结果与思考
五 点评
第二节 案例分析之二:人格力量的培养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三 问题分析
四 结果与思考
第三节 案例分析之三:积极心理学在朋辈咨询中的应用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心理咨询策略与过程
三 结果与思考
四 点评
第六章 积极心理学流派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
一 积极心理学诞生的必要性
二 积极心理学诞生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
第四节 塞利格曼在积极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节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一 积极健康
二 积极干预
三 积极神经科学
四 积极教育
五 积极心理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四)抑郁症的治疗:塞利格曼对认知疗法的推崇  

具有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难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水平和免疫机能会比较差,并且生活会缺乏情趣,最重要的是很容易抑郁。  

抑郁分为三种,一种是一般性的抑郁,来自苦痛和失落,会使人变得无精打采,并且一段时问后能够自愈。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这种一般性的抑郁,这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另外两种抑郁状态则被称为抑郁症,包括单极抑郁和双极抑郁(即躁郁症)。重度抑郁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思想消极。而根据塞利格曼的看法,消极思想的核心正是悲观的解释风格。二是情绪低落。三是行为上具有被动、犹豫不决及自杀倾向等特点。四是通常伴随着某些身体上的症状,如缺乏食欲、失眠等。  

与医学界的观点不同,塞利格曼认为抑郁症是由习得性无助引起的。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罗列了重度抑郁症的9项诊断标准:①情绪低落;②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③没有胃口;④失眠;⑤思维或动作迟缓;⑥无精打采,没有活力;(7)有罪恶感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⑧思考能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⑨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根据该手册,个体如果有这9项症状中的5项或5项以上,就可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而塞利格曼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实验室中习得性无助的人或动物身上出现了其中的8项症状,而有控制力的一组则没有任何症状。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如果将抗抑郁的药物给无助的动物吃,那么他们的表现会变得正常。这些实验结果都强有力地支持了他的观点,即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症的核心。根据这一观点,既然抑郁症是由习得性无助引起的,那么只要能消除病人的习得性无助,就应该能使其抑郁症状得到改善。此外,解释风格也与抑郁息息相关。一些研究则发现,悲观的人更容易抑郁。  

例如,他的一个学生在一项关于悲观和抑郁的研究中发现,30%的学生在考试受挫的时候变得抑郁,30%的悲观的学生也变得抑郁,但70%的既悲观又没考好的学生变得抑郁。另一项为时四年的关于小学生的纵向研究发现,在三年级时悲观的学生更有可能在之后的四年中变得抑郁,而乐观的学生则不会。  

由于悲观的解释风格与抑郁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将悲观的解释风格转变为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治疗抑郁症,这种疗法就是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重点在于改变人们看事情的方式,为发生的事情提供不同的解释。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和认知疗法都能有效抑制抑郁症,而两者并用的效果更好。并且,使用认知疗法的患者复发率比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复发率要低。  

有一种人被称为“反刍者”,他们的特点是会反复去想那些不好的事。反刍会加重悲观者抑郁的可能性。悲观的反刍者往往会感受到威胁,但却不采取任何行动来加以应对。因为他们在寻找威胁的来源时,会悲观地作出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的解释,认为自己是无助的,并且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也是无助的。不好的事情越是发生,这种想法就越常出现,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标签

塞利格曼 心理学大师

评论0

最新评论

丛书 » 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