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力量

> 自尊的力量

安德烈
北京科技 2014-3

我们都很好,我们都对自己很满意……

谁有可能上天堂?

当人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那是在1997年美国的一份调查问卷[1]中——得票率位于前列的名人有比尔•克林顿(52%)、戴安娜王妃(60%)、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65%)。特蕾莎修女的得票率最高——79%。是最高吗?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在被问到“你呢?你有可能上天堂吗?”这个问题时,有87%的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样的回答是对自我的一种调侃吗?可能对少数人来说的确如此。不过我们认为大多数人显然是认真的。这种自我满足的感觉常见于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比平均水平稍微好那么一点儿[2]”。正因为如此,90%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大学教授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超过96%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高于人们对人才所应具备的平均素质水平的界定[3]。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在能力、智慧以及社交方面比平均水平稍高一些,认为自己的行为更得体,品位更高,等等[4]。总体看来,此类研究认为,在水平相当的人之中,67%~96%的人对自己做出了过高的评价[5]。而这种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自我评价过高,却认为其他大多数人的自我评价过高。这种态度并未掺杂任何对他人的蔑视,也未掺杂对他人的贬低——他们并非贬低他人的价值,只是抬高自己的价值罢了[6]。由此看来,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我好,你也好,而且我们比别人更好。

万事大吉,顺风顺水。先别急着下结论!一切并非如此简单!

一切顺利,唯在风平浪静时……

首先,自我高估常常在面对简单轻松(而非复杂困难)的任务时表现出来。因此,在干燥的路面上你可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别人高明,而在结满薄冰的路面上你就不会这么有把握了。面对棘手的情况时,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尚未达到平均水平[7]。那么,这种一遇到困难就分崩离析的自尊又有什么价值呢?其次,这种心安理得的自我高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遭遇苦难、恶意或者敌意之时。假使我们故意让某人在执行一些被宣称十分简单的任务时遭遇失败,或者让他相信自己遭到抛弃,这时他不仅会开始自我怀疑,甚至还会贬低他人的价值,进而变得毫不宽容、严厉刻板,与最初的表现大相径庭。这些对自尊的伤害强烈地动摇了我们的自我评价。有时,动摇是如此剧烈,以至于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在风平浪静和远离困境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满足也许仅仅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内心极为脆弱的一面;只要环境或者状态发生变化(从纸上谈兵到实际行动、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陌生、从安全到危险、从理论到实践等),这种风平浪静的状态便会土崩瓦解。

自尊之上的暴风骤雨

在生活中一遇到不如意,自尊脆弱的一面就会毫不留情地显现出来[8]。情感脆弱的人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或者他们在社会上遭遇的不佳境况(与世隔绝、失业等)所造成的自尊的断层更会成为滋生痛苦的土壤。人们在进一步研究此类现象时还发现,自尊问题与大多数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如抑郁症[9]、焦虑症[10]、青少年酗酒和吸毒[11]以及各种饮食失调[12])存在显著关联。西方的普通民众真的有很强的自尊吗?没有什么是比这一点更不确定的了。

云雀之镜①?

那些如此自然地认为并且宣称自己“略优于平均水平”的人真的拥有健康良好的自尊吗?若果真如此,那我们该如何解释想要拥有毫无必要的更大、更快、更豪华的汽车的荒诞需求呢?而我们拥有了这样的汽车之后,又为什么控制不住想要炫耀或者想要开得比限定速度更快的欲望呢?我们该如何解释我们对时尚产品的需求呢?这种需求会使我们觉得一件几乎全新的衣服转眼间就过时了,会说服我们每年都添置新装。我们该如何解释想要拥有一堆并无实际用途的物品的需求呢?唯一可能的解释便是,我们消费是因为我们需要取悦自尊——“因为你配得上,你值得”“你随时可以拥有它们”……除了取悦自尊,我们难道就不能用其他方式为自我提供食粮吗?难道我们真的脆弱到无法抵挡时尚杂志和美容产品经销商对美丽、年轻和苗条等概念的宣传攻势吗?还是我们过于关注自我,以致如此轻易就掉入了广告的陷阱?

① Miroirs aux alouettes,原指诱捕云雀的工具,引申为诱饵以及先诱惑后欺骗的行为。——译者注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认为,我们会在自我的重压之下慢慢窒息。现代日渐盛行的个人主义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丧失公民责任感,放纵自己并且只会取悦自己。自尊说到底难道不就是自大和以自我为中心吗?或者是自恋?或者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副产品?或者自尊在用谎言与粗暴批量生产那些认为只有高于他人才能存活的人?这么说来,过于关注自尊就会导致自我崇拜,从而无视对一切社会群体的生存都十分必要的利他主义价值观。这些观点可谓由来已久。过度地关注自我向来被视为对个人和社会有害。帕斯卡尔(Pascal)说过:“(自)我是可憎的。”康德(Kant)也曾说过:“对自己的爱虽然不总是有罪的,却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既然如此,是否就要放弃自我呢?是否就要把一切对自尊的思考,一切

试图培养、改善和发展自尊的努力全都视为有害的呢?

自我认同还是自我迷恋?

“如果说你对自己思考过度,那是因为你没有正确地思考。”可能我们确实太关注小小的自我了,但更大的可能是我们在着手处理与自我的关系时心态有问题。首先是因为我们太容易屈从于人为的、矫揉造作的人生价值——成功、富有、外表美。这正是由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心理制造的三大祸害[13]。想把事情做好很正常,但不代表只看得见“挑战”,只想当“赢家”,搞得自己苦不堪言——这就是社会学家阿兰•埃伦贝格(Alain Ehrenberg)提出的经典概念“成为自我的艰辛[14]”。想满足吃、穿、住的基本需求很正常,但不意味着我们要疯狂地买(或者想要买)他人诱惑我们买的东西。为自己的美貌感到骄傲并且照顾和保养自己的身体很正常,但不代表我们要被几条皱纹或几根白头发吓得浑身发抖。其次是因为如今人们在自我塑造、形象护理上花费的金钱已经远远超出正常限度。在这个个人形象日渐重要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关注自我,以致自我膨胀到无处不在,依赖那些劣质的养料并且被喂得过饱。贪食症或者厌食症与自我评价如此紧密相连可能并不是偶然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打比方:一方面,无限制地给自我喂食以致自我膨胀且最终不得不呕吐,就像自我患上了贪食症;另一方面,在此之后自我还会经常出现厌食症的症状,即开始禁欲与克制,认为只有通过忽视与虐待才能变得强大。然而这些白白遭受的痛苦只能带来更深重的苦难与更严重的自我惩罚。

找回对自己的简单的兴趣

本书讲到自尊带来的痛苦时,我们会看到无处不在的自我是一个痛苦的自我。解决之道并不是对自我少一点儿思考,而是换一种思考方式。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我们不能缺少对自我的尊重,因为它是一种本能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用一种与当今流行标准有所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它。现在,让我们来试着了解如何体验自尊以及如何实现自尊;了解到底是什么使自尊摇摇欲坠,是什么使它坚强无比,是什么阻挡它前行,又是什么给予它真正的自由;了解应该如何看待我们与自我、与他人以及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总之,我们会谈到涉及自尊的一切重要问题,以便理解它,然后改变它。你会发现,一切并非如想象的那般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