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收录了克莱茵在两种心理位置(抑郁心理位置和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这一创新概念下的著作,并显示这样的理论架构如何扩展且深化了她的视野。这是克莱茵毕生中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更是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嫉羨与感恩
作者:梅兰妮·克莱茵
译者:吕煦宗,刘慧卿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16-7
平装:16开376页
ISBN:9787519210816
定价:62.00
丛书:克莱茵全集
出版社推荐语
“世图心理”克莱茵全集②:“客体关系之母”克莱茵毕生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克莱茵被视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之发展具卓越贡献的领导人物。梅兰妮·克莱茵基金会授权之完整版。
作者简介
梅兰妮·克莱茵,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1
第二章 关于焦虑与罪疚感的理论(1948)27
第三章 关于精神分析结束的标准(1950)46
第四章 移情的根源(1952)51
第五章 自我与本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61
第六章 关于婴儿情感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65
第七章 婴儿行为观察(1952)98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127
第九章 论认同(1955)146
第十章 嫉羡与感恩(1957)181
第十一章 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1958)241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及其婴儿期根源(1959)251
第十三章 对于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1960)268
第十四章 论心理健康(1960)272
第十五章 关于〈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279
第十六章 关于孤独感(1963)305
短论318
附录一注解327
附录二恩斯特·琼斯对梅兰妮·克莱茵作品之前版本的介绍343
附录三参考文献350
附录四克莱茵生平年表35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