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由著名的荣格承继者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博士 1959-1960 年在苏黎世荣格学院的冬季讲座精编而成,她相信永恒少年现象将日益普遍,这背后更隐含灵性问题。书中将透过另一部德国作品《无空间王国》(Das Reich ohne Raum)论及此灵性问题与纳粹政权的关系。
永恒少年:从荣格观点探讨拒绝长大
作者: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
译者:徐碧贞
出版:2018-11 心灵工坊
页数:464 页
ISBN:9789863571339
定价:580 元
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
内容简介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的故事脍炙人口,作者安东尼.圣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一生却谜雾重重。他热爱飞行、也以此为写作主题,但从他的作品与画作中,荣格派童话分析大师冯.法兰兹看见了不寻常的议题……
拉丁文 puer aeternus,意指永恒少年,典出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的《变形记》(Metamorphosis)。他是古希腊神秘仪式的孩童神,是神圣的少年,也是一个被母亲的疼爱所深深包覆而无法完成个体化历程、长大成熟的孩子。
对永恒少年原型产生认同的男性往往充满魅力,满脑创意,无时无刻不在追寻梦想;尽管早已成年,心态却仍彷佛青少年,充满活力但无法脚踏实地生活。他们在情感上无法进入稳定关系,在生活中则总梦想更好的未来,无法认真对待眼前的每一天。无论是一再换工作,或一再换伴侣,与现实格格不入使他们沮丧,也令旁人为他们遗憾。
本书由著名的荣格承继者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博士 1959-1960 年在苏黎世荣格学院的冬季讲座精编而成,她相信永恒少年现象将日益普遍,这背后更隐含灵性问题。书中将透过另一部德国作品《无空间王国》(Das Reich ohne Raum)论及此灵性问题与纳粹政权的关系。
目录
│推荐序│从黑暗涟漪到终极光明:一条永恒少年的不归之路◎洪素珍
│致谢词│
│第三版编辑说明│
第一部 《小王子》──安东尼.圣修伯里
│第一章│ 永恒少年原型
永恒少年的特征
工作就对了
安东尼.圣修伯里
感伤与残酷
《小王子》
被蛇吞掉的象
画出绵羊的考验
│第二章│ 箱子里的绵羊
孩童神的双面性
缺陷的自性?
成长与幻灭
绵羊的象征
创作与疗愈
│第三章│ 如果拒绝成长,成长就会杀了你
悲剧的虚弱性
过度生长的猴面包树
成双的星球:截然相反的命运
「总有一天」与无聊感
玫瑰与阿尼玛的双面性
│第四章│ 情感的价值
带着星星的属性而诞生
初会地球
蛇的象征与死亡诱惑
统计学对灵魂的毒害
独一无二的驯服
│第五章│ 死亡
劣势功能的魔力
我,无力动弹
负伤与疗愈
遭遗忘的口套
│第六章│ 一个年轻人的经历(上)
第一封信中的梦
双重性、依附与死亡
女孩与梦
永恒少年的中年危机
│第七章│ 一个年轻人的经历(中)
下方的星星
欠缺情感,没有踏实的活过
为生命做出选择
大地与骷髅
│第八章│ 一个年轻人的经历(下)
失去羽翼,落入死亡
亚麻油布地板
被动罪恶感
智性主义之害
被阉割的尊严与勇气
第二部 《无空间王国》──布鲁诺.高茨
│第九章│ 对新王国的期盼
梅尔希奥
冯.斯比德与佛
孤单的孩子与无意识
虚弱的爱洛斯
理解自己的投射
父子冲突
│第十章│ 权力欲
失序的宴会
爱与权力
陷入恶魔游戏
知识与权力
│第十一章│ 对立面的意义
冯.斯比德与他的分身
缺乏连结与罪恶感
狼与蘑菇
│第十二章│ 废墟上的华丽建筑
在变迁中连结内在真诚的信仰
日耳曼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连
屎疾镇之乱
再次物极必反
最后一幕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延伸阅读
│附录三│ 中英译词对照表
│附录四│ 英中译词对照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