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与诠释:精神病、边缘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疗

> 僵局与诠释:精神病、边缘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疗

罗森费尔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10

前言  

   近年来,精神分析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使得客体关系已然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发源于英国的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在众多流派中最为重视人际关系的背景,对于同样热衷人际关系的中国人而言,想必最能贴近其心智经验。由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开创的这一学派,率先关注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婴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往往习惯于间接、含蓄的表达,话语中常常包含言外之意,表达的形式也重于言语所直接传达的内容,这相较于西方人表达上的直言不讳,更像是前言语期母婴之间的沟通方式。

   继弗洛伊德发现人类的动力潜意识(dynamic unconscious)之后,克莱茵与她的追随者们,勇于探索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将一些远离我们日常经验的心智运作模式呈现给世人。这样的内容难免令初学者感到费劲,也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给人留下一种印象:这类深度心理学著作晦涩难懂,几乎无法译成流畅的中文。记得大约在十年前,我还是一名航天专业的工科学生,偶然在图书馆翻到精神分析的书籍,便受到深深的吸引。一些读不太懂的文字,却总有几句触动你的心弦,于是便有了想要继续深入下去的愿望。随着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日益浓厚,我决定收拾行囊,远赴英国,学习纯正的客体关系精神分析。海外学习的经验让我发现,并非所有的精神分析书籍都是难读的,甚至一些英文原版的入门读物,非常通俗易懂,比相应的中文译著要好读得多。2013年的某个午后,我在伦敦Tavistock中心的图书馆偶然看到繁体中文版的《俄狄浦斯情结新解》一书,译文流畅、精准,顿时领略到中文阐述精神分析思想的美,也打破了“精神分析书籍难以译成流畅的中文”的印象。

   再后来,读到同一系列中《内在生命》(Inside Lives)《谈话治疗》(Talking Cure)等著作,更加确信精神分析思想可以通过生动、贴切的中文表达。2000年林玉华教授从英国受训回来后,便开始致力于精神分析的推广,其中包括引进一系列Tavistock中心出版的经典著作,前文提及的几本好书便属于这一系列。2015年在北京遇见“万千心理”的编辑阎兰,我极力把这套丛书推荐给她。于是,在阎兰编辑的努力下,其中几本的简体中文版便陆续得以问世。

   安东尼·贝特曼(Anthony Bateman)等人的《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理论与实务》(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将带领读者一览当代几个主要流派,略述精神分析跨世纪以来的争议所衍生出来的几大学派在理论与实务上所强调的重点,包括古典精神分析、克莱茵学派、独立学派、.当代弗洛伊德学派、人际学派、科胡特学派、拉康学派及自我心理学(林玉华,2002)。

   《临床克莱茵》(Clinical Klein)一书首次从临床与历史的视角对克莱茵学派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克莱茵学派的概念来源于临床治疗的工作,鲍勃·欣谢尔伍德(Bob Hinshelwood)精心地挑选克莱茵所做的个案,介绍克莱茵如何架构其诠释,如何由病人的谈话中探测病人的心智内涵与历程,及如何借此了解病人所传达的潜意识(林玉华,2002)。

   英国的Tavistock中心成立于1920年,被认为是世界级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的训练重镇之一,以克莱茵学派为主。大卫·泰勒(David Taylor)所主编的《谈话治疗》一书,收集Tavistock中心的临床研究与个案讨论,论证Tavistock模式对于心智世界的了解,如,心智是如何形成的?在各成长阶段中,心智如何运作?“心”如何具有理性所不知的理性?谈话如何有治疗效果等(林玉华,2002)。

   马戈·沃德尔(Margot Waddell)是Tavistock中心的资深儿童心理治疗师,她所撰写的《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从精神分析角度阐述人的发展历程。她由临床实例及文献,巨细无遗地描绘由婴儿到老年的成长过程中,促进及妨碍心智及情绪成长的因素。沃德尔根据多年从事精神分析的经验,以当代精神分析的克莱茵思路为主轴,深入浅出地描绘人格的发展过程(林玉华,2002)。

   俄狄浦斯情结可说是精神分析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弗洛伊德之后,俄狄浦斯的概念经过几番修饰,约翰·史坦纳(John Steiner)所编辑的《俄狄浦斯情结新解》(The Oedipus Complex Today: Clinical Implications)收集了克莱茵及3位克莱茵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布里顿(Britton)、费德曼(Feldman)和欧夏尼西(O'Shaughnessy)对于俄狄浦斯的解释。克莱茵以她的个案,10岁的李察及2岁9个月的丽塔为例,描绘俄狄浦斯情结如何通过游戏呈现。其他3位作者则以他们自己的案例,描述当代精神分析对于俄狄浦斯的了解如何由克莱茵的主要概念衍生而来(林玉华,2002)。

   1948年,艾斯特·比克(Esther Bick)在Tavistock中心开始以“婴儿观察”作为儿童心理治疗师的养成训练课程之一。1960年伦敦的精神分析学院(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跟进,“婴儿观察”成为受训精神分析师的必修课程之一。目前许多欧洲国家、加拿大、美国、南美、非洲、澳洲及亚洲的许多精神分析训练学院,也将此作为精神分析训练的先修课程。《婴儿观察》(Closely Observed Infants)一书的作者们,皆为Tavistock的教师,他们以案例描述精神分析师或心理治疗师,如何通过观察婴儿学习早期的情绪发展及其内在世界的形成过程,了解婴儿与家人最原始的情绪互动,并观察自己在观察婴儿与家人互动过程中的情绪反应(林玉华,2002)。

   赫伯特·罗森菲尔德(Herbert Rosenfeld)在《僵局与诠释》(Inpasse and Interpretation)一书中,以鲜活的案例,有力地呈现精神分析对于精神病的治疗效果。他由临床案例解释在诊疗室中的“治疗”及“反治疗”因素,并以案例周详而细致地描绘如何借由了解自恋状态及投射认同,避免治疗僵局的发生。作者认为,能与病人最病态的部分接触,是治疗成功的要素(林玉华,2002)。

   《理解创伤》(Understanding Trauma)一书描绘创伤事件对于幸存者情绪及生活的影响,常常是持久而不被觉知的。作者们以理论及临床案例,描绘如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了解创伤事件对于每位当事者的意义,及帮助当事者寻回生活的意义的治疗过程。本书介绍多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如短期个体咨询、团体治疗及个体分析等(林玉华,2002)。

   林玉华教授建议将简体中文版系列命名为“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有意避开“客体关系”这一术语,是因为流传到美国的客体关系与英国本土的客体关系已经大为不同。正在流向中国,碰触到中国文化的英国精神分析,又将呈现什么样的面貌?

   精神分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分析师需要在长年累月的个人分析(精神分析的频率一般为每周四五次)与督导学习中慢慢积淀。翻译精神分析著作亦是如此,需要建立在对原著有一定体悟的基础上。放眼当今中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精神分析似乎也成了一种快速生活,即,快速出书、快速认证、快速见效、快速赚钱……这似乎违背了精神分析追求慢生活的本质与精髓。对此,客体关系视角的理解可以是:当人们没有遇到足够好的客体时,难以维持在抑郁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相应地,象征形成(symbol formation)的能力也会不足,即,人与人的关系连接无法较多地依靠互相了解、看见与被看见的形式来维系[比昂(Bion)的K连接(K link)],而不得不过度仰赖具体、有形或不变的事物,如:共同拥有的孩子与房产;学历、学位、职称等外在的名头;金钱、礼物等可以互换的现实利益。

   伦敦学习的经历,让我有幸结识林玉华、樊雪梅、魏秀年等前辈,她们对于精神分析的热爱与天赋,对于学习方法与分析设置的坚守,着实令我感动。她们作为主要译者参与了这套“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的翻译,参与翻译的还有许多专业资质和语言功底兼具的译者,在此不一一列出。最后,我衷心希望“万千心理”出版的这套经典丛书的简体中文版,可以让广大读者近距离感受英国精神分析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杨方峰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