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金伯利·罗斯
金城出版社 2011-8
9787802518940
26.80

第七章 新的过去、新的现在

在家里,你可能被分配了一个角色。你可能是家里的害群之马,总被排除在家庭谈话之外,了解到的都是二手的信息。你可能是他们最好的朋友,父母有什么秘密都会和你分享。你可能是他们的同盟,他们期望你在任何时候都站在他们一边。你也有可能是替罪羊,总是陷入父母的战场并代替他们表达他们对别人的不满。随着年龄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以及父母需求的变化,你可能扮演过不止一种角色,也可能需要同时扮演多种角色。

接受他们的观点

由于不断地参与进父母与他人的这种不健康、不可预知的关系,你可能也经历过家族隔阂或家庭纠纷,并被你的父母灌输进一些与你和他人的观点截然相反的理念。你可能看到过家里的成员被推崇或被贬低,或两者兼而有之。“我再也不会和你说话了”,可能是你的父母处理纠纷时最常用的手段。你可能也被要求要和他们采取一致的步调,以便证明他们是对的。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萨尔玛姨妈是个疯子,或者说你的哥哥即使在生下来之前就是个吃白食的大包袱。在不断地听到这些表述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逐渐在心里相信起这些话来,并很少对此发生怀疑。即使你与萨尔玛姨妈或你哥哥的交往经历告诉你事情并不是这样,你很有可能仍然会接受父母的观点以换取他们的认可,因为不论是儿时还是在成年后,你都可能不由自主地认为(并需要自己相信)父母总是知道得比较多。

拼出完整的图像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当审视自己的过往,从中过滤、辨别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并努力了解你周围的人。萨尔玛姨妈也许并不是个疯子。儿时的你觉得她是一位善良、温暖、有趣、另类的女士。你的哥哥可能本来是一个外向、慷慨的年轻人,但在十几岁之后却变得叛逆而忧郁(在被你的父母批评指责了十几年之后)。父母的信念里可能有一些客观真实的东西,也可能一点儿也没有,这都不是重点。作为一个独立证人,你应当尽量客观地依据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

家庭事务

家庭就是一个系统。在回忆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注意父亲或母亲行为的同时,也注意一下周围其他家庭成员(父母的另一方、兄弟姐妹、祖父母、姑婶叔伯以及家人的密友,当然,还有你自己)的行为,并思考一下这其中的模式。

停下来,想一想:家规

回忆一些你生活中的大事,比如一次家庭(不论小家还是大家族)冲突、有人离婚、过世、失业、搬走或患病等等。在记事本里记下这些事,并写下你当时的年龄。

回忆一下你是如何应对这些事的,你的家人(直系亲属或大家族里的亲属)又是如何应对的。你可以用以下这些问题来提示自己,不过也不要让这些问题局限了你的思路:

◆大家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没有开诚布公地讨论,或者为了保护某人而故意隐瞒了部分事实?在谈论此事时大家的语气、表情如何?鄙视?悄声细语?瞪着眼珠?气氛是否很紧张?有没有发生争斗?

◆别人是怎么告诉你的?他们是如何向你解释的?有没有告诉你应当感觉如何,应当如何反应?

◆你的感受如何?你是如何反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别人对你的反应又是如何反应的?他们重视/无视了你的感受吗?

◆你家族里的成员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回避了这件事?

◆你还能回忆起怎样的画面?你是否还记得一些词汇或对话的片段?

◆家庭成员的反应是否有什么规律?是否有人想要避免介入其中?有没有人义无反顾地介入到了冲突的中心?

◆你自己的反应有没有什么规律?

源头

你对事实的记忆形成于多年以前,除了依靠自己的记忆之外,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了解你的家庭生活。和亲戚们谈一谈,即使是那些你以为没有多少料好爆的远房亲戚也不例外。他们的回忆与判断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与家人的朋友和以前的邻居们谈一谈。(如果你想与之前失去联络的某人取得联系,网络绝对是个好帮手。)

不同的边缘人格患者会在各自不同的领域表现出异常,他们对不同人的反应也会各不相同。在某些情境下,面对某些人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极其正常;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的反应又会不那么尽如人意。他们可能会将生活中的一些人理想化,然后又极端痛恨另一些人。不同的家庭成员和朋友可能会对你的父母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你的家庭运作模式,你应当将自己的信息网张得尽可能的大。

接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使你从各个角度了解自己的父母。作为一个孩子,尤其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你只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待你的父母。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其视角将会有相当的不同。

你可能会感觉到(也许现在仍然会感觉到)极大的痛苦,因为你与父母的关系成了阻止你看到、记起一些美好事物的障碍。人类的生存本能以及我们面对创伤时的强烈物理化学反应,使得我们更容易记住危险、暴力以及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刻,而不是祥和美好的场景(你有听说过愉悦后应激障碍吗?尽管人们就快乐对健康的影响作了很多的研究,但没有什么证据表明愉悦会像痛苦一样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父母、近亲或其他你极其依赖的人造成了你的心理创伤,那么这种痛苦的经历就极易被你牢记在心。

结果就是,以后只要有什么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强烈的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与负面的联想就会喷涌而出。并不是说你的负面情绪有什么不对;生活里很少有什么东西是100%好或者100%坏的(记得有谁是这么想的吗?)。在回忆童年生活时,42岁的唐娜对母亲的感受总是在极端的热爱和极端的怨恨间摇摆不定。她说:“总是提醒自己,母亲不是自愿患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这对我帮助很大。不管是因为遗传还是后天因素,这都不是她自己可以决定的,而且她也不是故意要让我的生活凄惨不堪的。她尽了最大的努力,只不过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她总是鼓励我画画,她总是称赞我的这一天赋。所以我长大后才成为了一个画家。

停下来,想一想:美好的回忆

◆不论你的父母有多么忽视你或者虐待你,静静地坐下来,想一想你与父母在一起时的美好回忆,哪怕这段记忆多么短暂。有没有一首歌、一个故事、一段散步、一件礼物或者一个瞬间会让你觉得,与父母在一起很开心,他们很爱你?

◆注意你在回忆那个时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是否感觉到某种气味、某种触感,或者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感受是否会给你带来正面的情绪?

◆你在回顾与父母的美好回忆时有哪些感觉?在记事本里记录下这些感觉。

你的目标

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可能会想要知道你的家史,并了解你家的其他成员是否也有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精神分裂、边缘性人格障碍、在童年受到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因为身体或精神原因)住院等等的经历。你可能也会想要知道你父母的童年是什么样子,以及别人是怎么看待儿时的你的。

下面是一些你可能会想到的问题:

◆你家为什么会从……搬到……?

◆你妹妹为什么会被送到……去住?

◆为什么家里没有……的照片?或者为什么……在照相的时候从来都不笑?

◆为什么你的妈妈从来都不和……说话?

◆为什么每次别人提起……的名字时,……都会火冒三丈?

◆……是什么样子?他/她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别人都说他/她……;为什么会这样?

停下来,想一想:第三者视角

◆假装自己是一个记者,正在采写一篇关于(你的)家庭的报道。设想一下你的采访计划,你想要了解谁?想要采访到哪些家庭机密?想要深入了解哪些内容?哪些谜团引发了你的好奇心?这个家庭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经常出现的主题和互动模式?

◆决定你要采访谁,并决定你要从哪些来源获得信息。

◆你将提出哪些问题?

◆在调查的过程中,注意并记下自己的反应。

◆写出这个家庭的故事(假设你的编辑很仁慈——任何长度、任何体裁、任何格式的文章他都会接受)。

◆这个故事与你童年时及长大后所相信的故事有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的话,哪些地方不同?

◆你对你的家庭及家人的看法有没有需要被质疑的地方?这次调查有没有让你获得什么新的看法?

你在家庭戏剧中的角色

作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成年人,你对事物的看法肯定会与孩提时代有所不同。随着对之前所持信念的质疑,你可能会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人对事的看法可能并不公平。如果可能的话,你也许想要联系一下那些旧交,听听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向他们道歉,或者在新的基础上与他们重归于好。

里卡多还记得,在自己10岁时,母亲曾打电话叫警察来将父亲赶走(她正计划离婚)。母亲告诉里卡多,希望他能够支持自己的说法(而她的说法并不完全是事实),她希望里卡多能告诉警察,自己亲眼看到父亲在殴打母亲。里卡多按照母亲所说的做了,他的父亲因此被捕并在拘留所待了几天。等到父亲出狱时,母亲已经带着里卡多和他的兄弟姐妹搬到了大陆的另一边。此后的至少15年里,里卡多再也没有见过父亲。

“我内疚了好多年。”他说,“我对警察撒谎,给父亲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他在被捕后就丢了工作。和他分开也让我痛苦万分。他不是个完美的人,没有人是完美的。用这种长时间的分别来惩罚他有些太过分了。我知道那时候我还很小,我只是在做母亲要求我去做的事,但这并不能减轻我的内疚感,我还会忍不住去想,如果当时没有那么做,现在的情况会是怎样。这是个很难想出答案的问题。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你只能沿着过去的路径继续生活下去。

里卡多的儿子出生之后,他打电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终于又和好了。里卡多的父亲告诉他,他从来都没有因为里卡多向警察撒谎而生他的气;他知道是自己的妻子指使孩子这么做的,10岁的孩子不应当为此而负责。“有机会和他谈一谈,听听他的想法,这彻底改变了我对过去的看法。”里卡多说。

因为家庭成员的边缘性行为所造成的分离与冲突也会使你感觉哀伤,不能完整地重建过去也会使你感觉受挫。你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得到能令自己满意的答案。相关人士可能已经过世;他们可能不想和你联系。你可能会听到对同一件事的多种不同说法,并且搞不清楚哪种说法才是真的(事实上很有可能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真实性)。有时候,想要获得问题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接受哀伤与失去的同时,你也需要学会宽容。你可能不喜欢你所找到的答案。你可能不喜欢事情最后的结果。你可能会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感到后悔,或者为自己的遭遇而哀痛。但如今你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你有权利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现出真我

你是谁?这听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住址,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知道自己怎样度过每一天,知道自己是不是别人的父母、叔叔阿姨、子女或朋友。但你究竟是谁呢?作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或其他情绪认知障碍患者的子女,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有一面镜子,或者说一个评判的标准来帮助他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使他们能够通过健康而正常的方式感受、观察、认知这个世界。而边缘人格患者的子女成长的环境通常都会缺乏这种标准。没有作为参照的镜子,你就很难看清楚自己、了解自己。

其他一些因素也会促使你戴上面具。儿时,你想讨好别人。如果妈妈想要家里有一个小芭蕾舞演员,你就会在芭蕾培训班里挥汗如雨,即使在内心的深处,你想要去踢球或者只是在家看书。如果烂醉如泥的父亲需要有人扶着他从车库回到屋里,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压抑自我需求感受的好人。

你的父母在难以面对自己时,可能会将你当作他们情感和行为的投射器。例如,如果你的母亲经常发怒,但又不承认自己的愤怒,她很可能就会指责你经常发怒。作为子女,如果父母告诉你你有某些行为特征或者存在某种问题,你通常都会相信他们。

通常,在功能不健全的家庭里,压抑自己的感受会显得更容易一些。反正自己的感受也不会得到别人的承认,再加上那些混乱、规矩、前后不一、伤害、愤怒、挫败,没有感觉会使生活变得容易得多。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你丧失真我。

停下来,想一想:接收信息

回忆一下父母给你的信息,他们怎么看待你,希望你变成怎样的人。在记事本里写下来。下面的例子来自于一些成年子女,这是他们所回忆的他们的父母说过的话:

◆“你太聪明,做艺术家屈才了。你应该去法学院。如果你还想当艺术家,你也应该等到法学院毕业之后。你是个不错的画家,但你没有天赋,和你水平相近的人太多了。”

◆“我真心希望你在一个人住以后能够出得起天天下馆子的钱,你做的菜实在是太糟了。”

◆“你实在不适合养小孩,大概也当不成合格的父母。”

◆“你太冷酷了,不可能有一段美好的感情,没人会喜欢你的。”

◆“你很自私(笨拙、体弱多病)。”

◆“你就像我一样。”

◆“你一点儿也不像我。”

◆“你这个贱人。”

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听到这些话的?你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信这些话?你有没有发现,即使你知道有些话并不是真的,但你已经很难做出改变?

记住,你所收到的信息可能并不会像上面那样直接而明确。你可能会从其他人对待你的方式、他们的肢体语言、他们与人聊天时的只言片语等等细节中获得信息。例如,你知道别人说你冷酷,但你可能无法回忆起别人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告诉说这话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这一信息。

你就在某处

与表现出边缘人格症状的父母相处的一个基本技巧,就是学会筛选。想一想淘金。你将盘子插进水流中,捞起一大片石块和烂泥,然后轻轻地筛动盘子,淤泥和石块最终都掉了下去。最后,你很有可能会得到黄金或其他矿物(筛出的东西在你看来可能不像是金子,但每种矿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前面几章讲述的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的真实自我就像是矿石。内疚、自责、批判、愤怒、怨恨、恐惧和投射就是黏附在上面的泥土与石块,它们最终都会被筛掉。下面的这些练习和问题将帮助你筛出金子和有价值的矿物。 

筛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能完成),需要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持之以恒。一天,你可能会记起自己很喜欢开心果冰激凌,但你在家和在冰激凌店里时从来都不点这一款,因为你的父亲对坚果过敏,而且总是大肆宣扬这一点。所以,你重新为自己点上了一份开心果冰激凌。几周以后,你可能会在给朋友们做了一顿美味佳肴之后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厨师,尽管你的父母过去常常取笑你“毁掉了一整箱通心粉奶酪”。也许你从图书馆里借过几本烹饪方面的书研习过,也许你在社区大学或者通过电视烹饪节目学习过。几周之后,你发现自己正在和着广播歌唱,并发现自己唱得其实并不难听。这时你才记起二年级时,母亲曾告诉你你唱歌根本不在调上,完全没有节奏感。从此以后你再也没有在别人面前表演过歌舞。但现在你意识到,你其实可以做到。即使不能以此为业,这也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在车里、在洗澡时、在和朋友一起娱乐时好好放松一下。

你可能会发现,一旦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其他事物,新的发现就会经常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刻跳出来——遛狗时、喝咖啡时、与好友聊天时,甚至是在半夜的梦境里。你可能需要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你的想法。这可以使那些想法显得更加真实。然后,你可以去吃开心果冰激凌,做一顿大餐,或者去做其他各种能够加深这些想法的事。享受过程吧。把它当作是培养与自己关系的过程。每时每刻都能够发现新的事物,多令人激动!

停下来,想一想:约会日(约会夜)

在你的日程表或其他时间管理工具上,定期空出一段时间用来(独自一人)做一些特别的事。这种与自己的约会可以一个月进行一次,也可以一周、甚至一天就进行一次。在这段时间里,从事一些你自己喜欢的活动(去比较远的地方遛遛狗、在书店喝杯咖啡等等),或者独自坐下来静思一会儿,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在记事本里记下你为了促进健康的人际关系所需要的素质,例如尊重、理解、耐心、支持、宽容等等。你可以经常做这种记录,尤其是在独自静思的时候,并且确保自己确实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用了这些素质。 

停下来,想一想:检视……

筛选的过程并不是你所能(也不是你应该)控制的。有些东西根深蒂固,其中最难的部分可能就是,要弄清楚哪些部分需要被筛掉,哪些部分需要保留。不过,一旦你开始回想并质疑那些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于你生活中的东西,答案可能就会接二连三的跳出来。下面是一些你可能需要考虑的方面:

◆你的信念——精神、物质财富、政治、社会问题等等方面。

◆你的感受——使你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焦虑的都是什么?

◆你的观点

◆你的喜好

◆你的兴趣

◆你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或者你的义务)。在你要做的事情当中,哪些是你觉得自己应当做的事;哪些是你觉得重要或想要做才去做的事?

◆你的目标

◆你的优势

◆你的天赋

◆你的习惯

在记事本里写下那些跳进脑海的你想要质疑的想法——你收到的信息和你的信念。不论是什么,都把它们记下来。

注意区分你现在的观点和过去有什么不同。每发现一个不同点都在记事本里写下说明。例如,“我过去常常怀疑自己的嗓音。从二年级起,我就不在外人面前放声歌唱了。现在我意识到,自己不必唱得很完美,但事实上我的嗓音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唱歌,我甚至还加入了社区合唱团。”

停下来,想一想:圈里圈外?

本项练习改编自《界限:你的终点与我的起点》(凯瑟琳著,1993年出版)。你可以使用本项练习来更积极直观地发现真实的自己。你需要准备一根大概8米长的绳子以及一摞索引卡。用绳子在地上围一个圈。在索引卡上写上你的喜好,信念,习惯,天赋,目标,观点,兴趣,以及让你厌恶、开心、悲伤、发怒的事物(一张卡上只写一样东西)。例如,你可能会在一张卡片上写上“暖色调的房屋”,在另一张卡上写上“全麦面包”,第三张写上“有趣的人”,第四张写上“花更多时间与朋友在一起”、“每晚给比利读一个睡前故事”、“每个月去看一次父亲”、“每天按时送比利上学”……

写好所有卡片之后,站在圈子中间,然后一张一张地翻看卡片,如果卡上的内容能够代表你,或者卡上的内容是你想要保留在生活里的东西,就把它放在圈内。如果卡上的内容不能够代表你,或者卡上的内容是你想要从生活里清除出去的东西,就把它放在圈外。如果在仔细想过之后,你发现自己并不真的喜欢全麦面包,就把这张卡放到圈外。这样,你就可以一样一样地决定了。 

每当面对无法抉择的事情时,你都可以在心里进行此项练习。例如,一位同事要你协助他进行一项长期项目。你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但你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而且这位同事你也不是特别喜欢。这时你就可以在心里想象一张索引卡,上面写着此时的情景,“答应帮助罗杰完成他的项目,需要每天工作到较晚的时间,至少3个月。”那么,你会把这张卡放在圈内还是圈外呢?

停下来,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回真我?

每天,你可能都会不假思索地做许多事来让自己开心、镇静,抚慰自己的心灵,帮助自己更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使自己全神贯注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停下来,想一想这些事情对你意味着什么。哪些事物是你生活的基础?下面是一些例子:

◆瑜伽

◆徒步旅行

◆跑步

◆与朋友一起

◆开怀畅饮

◆精油沐浴

◆观看球赛,为母校的球队加油

◆烹饪

◆绘画

◆做爱

◆做木工

◆养猫或养狗

◆玩壁球

停下来,想一想:哪些品质构成了真正的你?

想一想哪些品质构成了真正的你。你的朋友们会怎样描述你?你是否热情、风趣、充满野心或者为人醇厚?你如何描述你自己?想一想,在记事本里写下来。

你觉得自己胜任什么?你觉得自己在教别人做什么时很有自信?你确信自己擅长什么?

积极的一面

对于在情绪化、不健康或功能失常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成年人来说,缺乏强烈的自我意识、缺少自尊是常见的现象。你自己可能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过,你也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经历里那些积极的因素。

韦恩·穆勒在《心灵的遗产:苦难童年的精神优势》一书中写道,“童年时受过伤害的成年人通常都会表现出独特的力量,他们具有深刻的内在智慧、非凡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伤口之下——隐藏着一个深沉的灵魂,他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真实的。由于童年的经历是那么黑暗痛苦,因此他们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寻找仅仅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之上。”韦恩在书里还说明了为什么你会比你认为的更加坚强。仅仅是经历你日常经历的那种生活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决心和力量。

你可能会变得很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以便预测何时需要钻进屋里躲避,何时可以出来,如何应对别人的问题。你的直觉可能也得到了锻炼,使你能够迅速适应充满变化的混乱环境。你变得极具韧性,并在心灵深处保留出一块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安慰自己的避难所。 

停下来,想一想:积极影响

花时间想一想你的经历使你具备了哪些好的素质。例如同情心、推己及人、敏感、观察力、风趣、能在不好的情况下发现幽默等等。或者是洞察力、思维敏捷、公正、自力更生、独立、善良、良好的鉴别力、欣赏他人的优点、在平凡中发现美的能力。在记事本里写下你思考的结果。

同时也想一想你的经历使你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什么。你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强、更聪明、更具洞察力的人的。

顾念自己

你的内在品质帮助你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而且它们很可能至今仍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即使有时候你觉得这些品质已经不存在了。重建并唤醒这些内在品质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强自我意识,经常顾念自己。越能随时弄清楚自己的感受、想法、知觉,你所拥有的力量与控制力也就越强,你所做出的决定也就会越加英明正确,你对自己的知识和认知也就会觉得越加地自信。

自我意识需要你注意当下,注意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所闻、所尝、所见以及下一步的计划。自我意识意味着关注现在。时刻关注自己正在做的事,这听上去好像是显而易见的,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有多少次你在淋浴的时候走神,最后发觉自己在浴室待的时间远远超过预期?有多少次你在与人聊天时心里想的却是待会儿去买点什么菜或者儿子回家后要记得跟他交待什么?有多少次你感觉到肚子在咕咕叫但你因为太忙而根本不去多想,或者干脆忘记了自己没有吃午饭?

停下来,想一想:顾念自己

使用下面的练习来学习如何顾念自己。你可以将这一练习应用到任何活动中。下面是三个例子。

散步

在屋里缓慢地行走,注意脚掌的每一部分与地面接触时的感觉——脚踝、足弓、脚背、前脚掌、脚趾。足部的肌肉有何感觉?皮肤呢?地面的质地如何?温度呢?脚踩在上面有什么声音?如果你穿着袜子,走在地上又是什么感觉?

叠衣服

在折叠洗好的衣服时集中注意力。衣服有什么味道?质地如何?温度?折叠时衣料与你的皮肤摩擦时是什么感觉?有什么声音?对折的过程有什么感觉?整个过程中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洗手

下次洗手时,注意一下水流流过手掌时的感觉。水温如何?压力呢?水流出水龙头的声音呢?流到手上的声音?香皂的质地如何?注意一下泡沫的形状、反光的颜色。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面对过去的遗迹

你长久以来形成的那些对父母行为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你。它们仍然在基本的层面上微妙地影响着现在的你观察与行动的方式。下面几页内容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检视这些领域。

被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父母养大,在精神和认知模式领域可能会对你造成如下影响:

◆难以信任自己和他人

◆羞耻感

◆罪恶感

◆在自我定义、自尊、自我认知、自我表达等领域的负面认知

◆难以设定合理的界限

◆过快地下结论;鲁莽地判定自己和他人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与他人认知不同步

◆情绪调节困难

◆自我伤害或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其中的某些领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好和坏。而且以上的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程度区别。你的问题可能存在于两个极端,也可能只存在于中间的某个程度。例如,你可能极端地自我保护,将自己包裹在围墙之中;也有可能你的隐私界线很模糊,极易与他人混在一起。你可能会在不同的情景中有不同的表现。

停下来,想一想:你的位置?

针对以下的每一条说明,标出你与该说明的近似程度——1表示与你完全不同;10表示与你极其相似。

难以信任他人

——如果别人对我很好,我就会想要知道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我要花很长时间才会信任一个人。

——我很难感觉到安全。

——我经常怀疑自己;我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很难做出决定。

——生活似乎很复杂。

——我很难接受事物本身的价值。

——我很难放松;我经常花费大量精力注意周围有没有什么潜在危险。

——我很容易受惊,不喜欢太大的声音,经常感到焦虑。

——我经常会被突然的接触吓到,即使是所爱的人也不例外,陌生人离我太近也会让我烦怒。

羞耻感

——如果我犯了个愚蠢的错误,我就会感觉很害羞。

——我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好心、爱与关怀。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存在的理由。

——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好。

罪恶感

——我觉得自己应该对别人的行为、感受、快乐负责。

——我经常会想,别人是不是在生我的气。

——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道歉。

——如果更努力一些,我就能改正……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负担。

——如果不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摆在我的之前,这就是自私的表现。

负面的自我认知

——我常在内心深处怀疑自己到底是谁。

——我很难判别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想法,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麻木,或者说是各种感受纷至沓来,很难将它们分清楚。

——我经常否认或压抑自己的感受,并说,“哦,也没那么差。”

——如果我的想法与感受与别人不同,我就会害怕他们不接受我。

——我对直接告诉别人我的感受并说明我的想法感觉不舒服。

——我喜欢待在幕后;如果处在舞台的中心,我会感觉不舒服。

——我觉得没有人爱我。

难以设定合理的界限

——我与他人的关系都有一个规律——我喜欢选择精神不健康或者在生理、心理上对我粗暴的朋友和伴侣。有时候我会(半开玩笑地)想,我的身上是不是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衰人”。

——我天生就是照顾他人的角色。

——我很喜欢帮别人解决问题——这让我感觉很棒。

——充满戒备时感觉比较好,这样别人就不能利用我了。

——除非有个很好的理由,否则拒绝别人会让我感觉很不好。

鲁莽地判定自己和他人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完全正确的方式做事。

——如果我犯了错,别人就不会那么重视我了。

——别人告诉我我是个完美主义者,这很可能是真的。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快速地判定他人(不论是在好的还是坏的方面)。

——比起优点来,我更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

——比起优点来,我更容易注意自己的缺点。

——对我来说,基本上我很难接受别人的本来面目。我发现自己总是希望他们会与现实有所不同。

——我很难接受自己,我经常希望自己与现实有所不同。

——如果我与别人一起,他们做了什么错事,这件事就会影响到我。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我很难发现事物的灰色地带。对我来说,事情非此即彼,不能兼得。

——我喜欢明确的东西。

——有时候我只能看到人们的优点,但随后他们就会让我失望。

——如果别人让我失望,比起解决这个问题来,疏远他们或者与他们断绝联系显得更简单。

与他人认知不同步

——我在某些方面比较迟钝;我发现有些我现在才学到的东西别人在儿时就都知道了。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比同龄人老很多。

——别人告诉我我比实际年龄要显得聪明得多。

——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所经历的事。

——我与别人不同。

——我觉得自己总是在追赶别人。

——我在全新的社交场合里很容易变得紧张。

情绪调节困难

——我是个极其情绪化的人。

——我的情绪波动在过去曾影响了的决断力。

——我的情绪波动曾影响过我的人际关系。

——我很易怒。

——我希望自己能再乖巧一些。

——我的情绪很容易改变。

——我的脾气很大。

自我伤害或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

——我曾经是个很放荡的人。

——我会通过亲密的生理接触来表示我对对方的好感。

——如果别人建议我不要做某事,我会把这当成一项挑战并反其道而行之。

——我不喜欢小心谨慎,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尽情享受。

——我会通过酗酒、吸毒、抽烟、性滥交、赌博、疯狂购物来使自己感觉舒服一些。

——我过去曾有过成瘾的问题。

回顾一遍你的评分。多注意一下那些评分是1、2或9、10的事项,因为这类评分通常都暗示了对中间地带的认知困难和失衡。这些可能就是你需要注意改变的领域。

关于接受的练习

在做上一个练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想:“哇哦,我有这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哦,不,我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尽量不要这么想。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接受并不意味着同意或认可;接受的目的是使你不沉溺于过去,将注意力投向未来。

接受意味着在看上去完全相反的想法之间取得平衡:在现阶段你的状态是不错的,而且你还有一些想要改进的地方;你不应该为童年的经历而受到指责,而且你有责任创造出你现在所选择的那种生活。

停下来,想一想:练习接受

写一份关于接受的声明,内容包括承认现在的你,你已经取得的改进,以及你想要改进更多的决心。例如,“我已经做出了很多改变,有些事情我正在努力。我就是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做出改变。”或者,“我开始理解我在家里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个家运行的机制了。我意识到,如果这些角色和机制不能适应我,我就不需要硬将自己装进那个套子里。我不再盲目地让自己去适应,现在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可以质疑它们。”使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写这份声明。

有时候,那些自我改善的目标很可能会显得很难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希望。47岁的莫林就是一个例子,她的母亲是边缘人格患者,她还记得自己20多岁时的感受,“我可以告诉你,我的心里有一个大坑,一个空洞。我觉得如果让别人看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觉得我不值得去爱。不过,现在我不那么害怕没人爱我了。我很满足自己的现状。我做出了很多改变,而且仍然在改变。这就是现在的我,也是我能够控制的我。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来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