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人格-人格心理学的认知革命

> 自我与人格-人格心理学的认知革命

[美] 兰迪·拉森,戴维·巴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8
9787115289001
25.00

从目标看人格

到目前为止,我们考察了人格中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和解释有关的方面。下面我们谈谈认知的第三个方面:个人目标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个人目标可以是很小的事情,如准备一周的日用杂货;也可以是重要的大事,如减少世界贫困人口。该人格研究取向关注意图,即个体希望发生什么,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目标因人而异,这些差异是人格的一部分,可以揭示个体的人格。

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术语,如个人奋斗、当前关注点、个人计划以及人生任务。所有术语都强调个体所相信的值得去追求的事,以及为了实现目标的各类目标定向行为。这一研究取向的重要性在于强调目标的年龄特异性、背景特异性、文化特异性,以及个体为了达到目标采取的策略的特异性。

个人计划分析

个人计划是个体所选择的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系列相关行为。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认为,个人计划是理解人格作用的自然单元,它反映了个体如何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如果被问起,大部分人都能够列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计划,如减肥、做家务、结识新朋友、开始并坚持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提交研究生入学申请、形成良好信仰、发现生活准则。个体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通常会制定很多不同的目标,某项任务今天很重要,而明天就会有另一个不同的重要任务,并且其他任务也会接踵而来。

利特尔提出了个人计划分析法来评估个人目标。首先,要求被试列出尽可能多或少的、他们认为有重要意义的个人目标。大多数被试平均列出了15 种当前生活中的重要目标。其次,被试从几个方面对每个目标进行评定。如,目标的重要性、目标的难易度、对目标的喜欢程度、目标的进度以及目标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个人计划分析对理解人格有许多有趣的暗示。研究者已经调查了“大五”人格特质与个人目标的关系。利特尔就曾报告过两者之间的一些有趣关系。例如,在神经质上得分高者很有可能将个人目标评定为压力大、困难、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超出个人控制能力,这些人同时也表示,他们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进步总是很小。很明显,一些在神经质上得分高者,在完成个人目标的过程中感觉到困难重重并且极不满意。研究者们对与总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的个人计划的特定方面也很感兴趣。利特尔(1999)的研究表明,总体幸福感与个人对计划的控制感、实现目标的无压力感以及坚信目标一定会实现的乐观主义相关最高。个人计划分析的各方面(低压力、高控制、高乐观)的确能够预测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总体水平。这一系列的发现使得利特尔推断:“是否能把我们的个人目标带向圆满的成功……似乎是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或彻底绝望的关键因素。”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该取向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它强调更广义的生活任务以及个体为了完成既定的生活任务而采取的策略。

生活任务、目标和策略

对一些大学新生来说,有的人认为重要的任务是培养离开家后的独立能力;对另一些人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考高分、出类拔萃;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结识新朋友。以上都是美国大学生中的常见任务。个体认为什么任务最重要与人格的个体差异有关。事实上,人格在一定程度上由组织和建构日常生活的重要任务所组成。对比一下这种观点与传统特质观的区别:特质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是个体具有的特性,强调人格的所有性方面。相反,生活任务是个体所做的事情,强调人格的所为性方面。

在西方文化中,青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自三个领域:学业、社会生活和家庭关系。这三个领域内的常见问题分别是:获得好成绩、结交新朋友以及从家庭中独立。

每个人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有自己的问题,或称人生目标。例如,培养独立性是一个普遍目标。对一个人来说,独立可能指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经济事务;而对另一个人来说,这也许意味着放弃高中朋友们的情感支持;第三个人则可能认为,获得独立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出一种不同于父母期望的自我同一性。生活任务是指受文化束缚的个人形式的目标,是个人日常生活的目标。

坎特的研究还关注个体为了完成生活任务而采取的策略。策略是指个体在完成特定生活任务时采用的应对挑战的独特方法。在遇到问题时,个体总是使自己的行为指向问题解决。例如,策略有不同的成分,包括预测问题、预期后果、监控行为、理解原因。以大学里的交友任务为例。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任务既简单又有趣。然而有些人即使一想到和陌生人交谈就感到紧张焦虑。对这种人来说,焦虑是一个主要障碍,会阻碍他们实现交友的目标。那么他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交到新朋友呢?怎样才能帮助这些人在该过程中将焦虑和压力降到最低?总而言之,什么策略可以帮助个体克服完成生活任务中遇到的风险、不确定性以及自我怀疑呢?坎特提出的一种解决交友困难、克服社会孤独感和无能感的策略是社会约束。采用这种策略,个体通过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响应其他人来克服焦虑。例如,当他人和你说话时,你应和其交谈;当他人和你交往时,你要有所回应。总之在社交情境下顺从他人,而不是主导他人。采用这种策略的学生认为交朋友是一件重要的、令人期望的,同时又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他们报告说感觉自己不如其他人受欢迎,并且消极地看待自己。

因此,他们的社交生活是他人导向的:让他人做决定、当领导,将注意力从自身转至他人身上。这些人没有自信,喜欢别人教他们怎么做。运用社会约束策略可以使他们参与社会交往,但是只能减少主动交往时的部分压力。坎特的学生,心理学家诺伦深入研究了另一种策略:防御性悲观主义。运用这种策略的个体往往在重要任务上表现良好,但缺乏应付新挑战的自信。悲观主义者总是认为最坏的事情将发生;而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期待最坏的事情发生,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焦虑和失望,尽管事情可能并不会那么糟糕。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以事先准备失败来控制焦虑: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很低,通常做最坏的打算。比如,考试前,防御性悲观主义者预期成绩会很差。他们会在事情真实发生之前再三深思,事先计划失败,这一计划会帮助他们克服与任务相关的焦虑。诺伦的研究表明,虽然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总是预想自己失败,但他们并不比其他人差。

第三种策略是结果聚焦策略。以学业任务为例,运用这种策略的人将任何情境,甚至是社会情境都当做关注学业的机会。

例如,他们会从朋友那里寻求学业成绩的肯定;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时仍然想着学习的事情,甚至在休闲的时候也不例外。这一策略都是为了寻求肯定。在面对学业压力时,运用该策略的个体通常会寻找过去曾经给过他鼓励和肯定的人。这种行为会把有意思的社会交往变成咨询机会,从而妨碍个体享受社交的乐趣。无疑,寻求学业肯定与低生活满意感存在相关。完成生活任务的每种策略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图5 列出了这三种策略及其特征。有些策略虽然能应付眼前的问题,但会产生新问题。例如,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总是做好结果会很差的准备,预期会有最坏的结果,这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什么情况下这些策略会弄巧成拙呢?不考虑成本问题,能促进个体在目标任务中的表现的策略就是有效的策略。但是,如果策略并没有带来成功,还需要较大的成本,那么就是弄巧成拙。尽管防制性悲观主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但会带来学业进步。因此,如果防御性悲观主义者能够学会品味成功,那么引发焦虑感的任务就会越来越少,他们就会越来越少地利用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