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假义解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时间:2010年06月28日|2376次浏览

2008-11-1 13:12:00
唯识学二假义
  唯识学旨在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落入非空非有中道观。中道由“假”名而立安,而“假”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为此唯识学用两“假”作为第一个维度,用我法的二相作为第二个维度来解释心相。于是演化为四个情景: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有体施设假、以义依体假。
┌———————┬————————————┬——————————————┐
|       |假说之言(无实体)  | 假说之义(非我法的实体)|
├———————┼————————————┼——————————————┤
|世间所说我法 |无体随情假(迷情的妄见)|以无依有假(随于妄情的迷解)|
├———————┼————————————┼——————————————┤
|圣教所说我法 |有体施设假(圣者的假设)|以义依体假(随于法体的义用)|
└———————┴————————————┴——————————————┘

  无体随情假,是对没有实体的的妄见而起的迷情,比如看见井绳而起的蛇之妄见。
  以无依有假,是指因为妄情而生的迷解不是实有的,犹如妄情产生“蛇”这个(非我法的)实体是不存在的。
  有体施设假,是对实体的假设,比如书中所画的蛇的图片影像,借助图片之见、相代表所指的蛇。
  以义依体假,是依据见相的法体作用,假说我法。犹如看到蛇的图片有了蛇会攻击我体的假感觉;由蛇引起的感觉同时是蛇的又是我的而不落入任何一方。

客体关系里的二假义

  来访者看到了井绳而生起“蛇”的妄见(无体随情假),而这妄见引起了被攻击的自动化思维方式(以无依有假)。这种认知过程并是非实有的。

  来访者借助能说之物讲述自己的所说的被攻击的妄想。

  而咨询师会将这个投射过来的“蛇”之妄见认同过来——蛇是有攻击性的(有体施设假)。
  由于咨询师镜映了来访者被攻击的妄见,来访者与之并列同行的认知过程就是我被攻击了,由于自动化思维依旧会起作用,来访者会自动的认为自己被咨询师攻击了,而攻击的主体是咨询师,此时,从来访者自身的角度看是有体施设假,咨询师看到是无体随情假。
  之后咨询师会坚持用井绳这个同时具有见份相分的法体,说明攻击的主体就是井绳(以义依体假),而不是咨询师。
  由于咨询师坚持的说不,不认同来访者将其视作攻击主体的实在之物,来访者一方面认识到井绳和咨询师作为攻击主体的不实性,另一方面会如实的体会到自己的攻击性,进而体会到这个体验是自我的活动。
  咨询师借助来访者能说的假设阐明来访者所说之实体。

标签: 客体关系  唯识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