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经典摘录(4)
时间:2012年08月21日|2119次浏览

60、哈特曼注意到,具有基本自发性(例如说话)的适应器官可能会继发性地卷入冲突之中(口吃)。而来自与冲突的防御,可以通过发展适应性能力,最终变得具有自发性。

61、即使在驱力被升华时,他们依然在伪装形式下保持着性和攻击本质。如果无冲突的自我功能是真正自发的,就似乎需要有一种能量,不带有上述性质。哈特曼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中和”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自我清楚了性与攻击的品质。

62、实际上,中和改变了驱力本身的性质,与升华不同,而是像水力发电站,把浑浊汹涌的河流转变成纯净可用的电能。

63、毫无疑问,无论人类天生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心理潜能,如果缺乏与另一个人的心理连接,潜能必将无法实现。

64、当弗洛伊德宣称剥夺是自我发展的一种刺激,迫使儿童发生朝向现实的关键转变时,斯皮茨关于“成长失败”的儿童研究生动地反映出,如果缺乏与有爱心的养育着的接触,“现实的砖墙”是致命的。

65、哈特曼已经指出,要使诸如客体理解和感知等自我能力得以浮现,平均可预期环境不可或缺,但是这种环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外界如何影响了内心发展?

66、弗洛伊德引入客体这一术语来指代本能冲动的目标,通过它,本能的张力得以释放。在这种理论图式下,力比多客体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因为它能有效地降低驱力张力,所以通过经验被铆钉在驱力上。

67、起初,母亲这个人对孩子来说并没有突出的重要性,而是被聚合在“多变的”客体类群中,其功能只是作为“本能可以在他那儿或通过它达到目标的东西” 之一。母亲变得重要,是因为孩子确信母亲提供了满足;人类的爱是建立在直接和伪装(目标受抑)的满足之上,随着自我找到一些方式对本能冲动进行抑制、生化、提炼,他们在更复杂的客体关系中寻找到安身之所。

68、弗洛伊德认为,认同过程在性质上没有界定为基本的心理动机,而是一种防御性动机,试图缓和丧死所带来的挫败体验。

69、只要满足能够经由真实世界中的客体实现,就与认同无关。当客体丧失或因冲突而不能获得客体时,满足就被阻断,客体将被内化以维持幻想的满足。在弗洛伊德看来,与客体认同是次选的解决方案,是当本能满足不能实现时勉强接受的补偿。

70、斯皮茨保留了弗洛伊德的概念,认为力比多本身是寻求快感的,打他为了寻求快感增加了新的维度,神话并补充了弗洛伊德关于早期客体关系发展的观点。除了力比多是目的之外,斯皮茨还为本我增加了一组能力,在自我中起源并发展,与力比多的寻求快感相平行,是个体能逐渐发展出关爱的感觉和深度愉悦的接触。

71、斯皮茨认为,拥有力比多客体是一种发展形成就,反映出个体的复杂心理能力,能够建立选择性的、非常个人化的依恋,即使当依恋对象不在场时也依然能够保持。

72、斯皮茨的力比多客体并不仅仅是一种达到驱力释放目的的手段,也不是指防御性内化的后果,而是本身就具有根本重要性。力比多客体提供了基本的人类连接,所有心理发展都将在这种连接中发生。

73、斯皮茨设想,出生后婴儿与母亲进入一种心理融合状态,延续着在子宫中时与母亲的心里寄生关系。婴儿与母亲像连体人一样依赖于彼此间的生命流动,如果突然分离或者以任何方式剥夺了让婴儿最终获得独立能力的这一渐进过程,都会有灭顶之灾。

74、婴儿的第一个社会反应---微笑反应,出现在三个月大;到八个月大时,出现第二个社会反应----陌生人焦虑;第三个心理纪事是对“不”的掌握,他促发了超我形成的发展内容的思考。

75、斯皮茨论证了事实上早期发展的每个方面都通过母亲的环境所调节,这种修正理论将注意力转换到:婴儿从与母亲的嵌合中逐渐脱身,建立独立身份和个人化感受。

76、马勒将斯皮茨提出的框架应用到童年体验中的某些更黑暗的角落:那些住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的家庭和医院。

77、弗洛伊德定义分析性治疗过程的设想是,病人将无意识的力比多渴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而这种渴望最初被指向被禁止的幼儿期客体。

78、透过马勒的眼睛来看斯坦利,与其说他对客体漠不关心,不如说他进退维谷,一方面他对人强烈的早期需求,另一方面满足这种需求所带来的致命危险感,儿童需要在自身和客体世界之间建立起可预期并必须的界限,而斯坦利在这方面的错乱导致了他的症状后果。

79、如果斯皮茨是正确的,认同感是从早期与母亲的关键性合并体验中发展出来的,那么在这种早期体验或其消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特定失败,就将导致人格认同形成中的特定类型的混乱。

80、马勒进一步思考共生机能中关键的遗传和素质因素,以及早期创伤经历的影响。

81、马勒描述了难以掌控的疼痛对儿童为成熟心理的类似影响:选择性退行无法发生,儿童被向内驱策,不再发生任何帮助整理和理解资深体验的能力。

82、马勒也强调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婴儿需要在共生范围内的“最佳快感水平”来保护“安全港”和心理成长。母亲为未来成熟的自我提供关键的“镜像参考框架”。

83、弗洛伊德把生命早期阶段称为“原始自恋”,认为其本质是无目的的;马勒认为,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儿童破开“自闭的壳”进入人类最早的联接,即“正常的共生”。

84、马勒把在儿童的躯体和认知成熟、心理发展以及与母亲伴侣发展认同中的关键功能之间,存在复杂而强大的交互作用,定义为“分离---个体化”并细化成明确的亚阶段,每个亚阶段都有特定的起始、正常结果和风险。

85、第一个亚阶段是“孵化”,其标志是儿童警戒性的增长和“典型两阶段视觉模式”,在两种模式间有规律地转换,大部分时间里警觉地注视外部,时不时把母亲作为原点查看一下。这一阶段大约在九个月告终。这时,幼儿开始学步,变得更有能力、他投入外部世界,对新能力兴高采烈,充满全能感:尽管事实上远离了母亲,但他感到自己在心理上仍然与母亲在一起的,分享她感知到的全能感。

标签: 经典  弗洛伊德  自发性  style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