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unconscious
时间:2019年09月15日|1264次浏览

无意识unconscious

 A)形容词无意识,有时被用于涵指所有未呈显于意识当下领域中的内容。此乃就“描述”意义而非“拓扑”意义而言,亦即,前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的内容在此处未被区分。

 B)“拓扑论”意义而言,无意识指称佛洛伊德在第一精神装置理论架构下所定义的各种系统之一它由被抑制内容所构成,这些内容由于抑制作用(原初抑制与后遗抑制)而被拒于前意识-意识系统之外。

 无意识作为系统(Ics)时,主要特征可摘要如下

a) “内容”是欲力的“代表”;

b) 这些内容受原过程之特定机制——特别是凝缩与移置——所支配

c) 由于受到欲力能量大量投资,它们企图在意识及行动中重返(被抑制物的复返),但只有在受到检禁的变形后,以妥协形成()的方式,才得以进入前意识,意识系统(Pcs-Cs);

d) 童年的欲望特别会在无意识中固着。

 法文缩写Ics,指作为系统的无意识名词形式ics 则是形容词无意识(unbewusst)之缩写,就严格意义而言,它形容上述系统的内容。

 C)在佛洛伊德第二拓扑论架构中,无意识一词主要被以形容词形式使用实际上,无意识不再专属某一个别审级,因为无意识同时形容“它”以及部分的自我与超我。然而,应注意

a)在第一拓扑论中被认为属于Ics系统的特征,在第二拓扑论中大致均被归为“它”的特征

b)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差异,虽然不再建立于系统间的区分上,但仍持续作为系统内的区分(因为自我与超我均部分为前意识,部分为无意识)

 佛洛伊德的发现若须一言以蔽之,非无意识一词莫属。因此,限于本书篇幅,我们无法就佛洛伊德之前的先例、以及佛洛伊德著作中的生成与先后理论建构,来追溯这个发现的轨迹。在为求明确的考虑下,在此仅强调该词因广为流传而经常被模糊的若干要点。

 1.佛洛伊德式无意识,首先是一个得自治疗经验,且不可分地既是拓扑论亦是动力论的观念。治疗经验显示,精神无法被化约为意识,并且只有当克服一些抗拒之后,某些“内容”才得以进入意识它并揭显精神生活是“……充满着有效但却无意识的思维所有的症状均源于此。此外,治疗经验也导致“分离的精神群”存在之假设,泛言之,认可无意识为一个个别的“精神场所,不应被想象为一种次意识,而是如同一个具有内容、机制,且或许具有某种特定“能量”的系统。

 2.其内容为何?

a)在论《无意识》一文中,佛洛伊德称它们为“欲力的代表。实际上,处于身体与精神临界的欲力是尚未达于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对立一方面,它绝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另一方面,在无意识中,它也仅由其代表——主要为“表象-代表”——所呈现。另外补充一点,佛洛伊德最早之一理论模型,曾将精神装置定义为一序列的符号铭记。这个观念在后续的论著中被重拾并加以讨论。无意识表象被编排成为一些幻想、想象的剧情,欲力固着其上。它们可被设想成真正的欲望场景调度(幻想)

 b)佛洛伊德第二拓扑论之前的大部分著作,均将无意识视同为被抑制物。然而应注意,此一视同并非全无保留许多篇著作均为一些非个体后天获得之种系发生内容另辟位置,它们可能构成“无意识核心

 这样的观点在原初幻想观念中臻于完善。此类幻想犹如一些前个体的图式,它们为主体儿童期性经验提供了形式(α)

 c)另有将无意识视同为我们内在的儿童成分(infantile)此种传统认定。但此处亦需有所保留,并非所有的儿童期经验均注定会——如同它们被以现象学所谓非反思意识模式自然地体验那般——与主体的无意识混淆不分。对佛洛伊德而言,是经由儿童期抑制作用造成无意识与Pcs-Cs系统首次分裂的运作。佛洛伊德式的无意识是被构成的——尽管原初抑制这第一阶段可能被认为像神话一般它并非是一段无差异化的体验。

 3.众所皆知,对佛洛伊德而言,梦是通往无意识发现的“要道”。在《梦的解析》中,这些从梦所析解出、并且为原过程之构成要素的机制(移置、凝缩、象征),亦出现于其他无意识形成物中(失误行为、口误等)。这些形成物的妥协结构以及其“欲望的实现功能,使它们相当于症状。

 当佛洛伊德尝试将无意识定义为系统时,他将其特征摘要如下:原过程(自由能量特有之投资可动性);否定、怀疑、肯定程度等之欠缺对现实冷漠不关心,以及仅受不快/快感唯一原则的调节(该原则的目标在于透过最短途径重新建立知觉同一)。

 4.最后,佛洛伊德曾试图透过每一系统均具有专属“投资能量”的经济论观点,来确立Ics系统本身的一致性以及其与Pcs系统的彻底区分。无意识能量应用于被该能量投资或撤回投资的表象某元素从一系统到另一系统的过渡,是经由前者对它的撤回投资与后者对它的再投资所产生。

 然而,这个无意识能量——此即佛洛伊德构想的难题所在——时而显得犹如一种施于表象的吸引力量,并抗拒意识的察觉(抑制理论即为一例,其中已被抑制之元素所发出的吸引,会与高阶系统的压抑合作),时而又如一股促使其“衍生物浮现于意识的力量,且唯有藉由检禁的警戒才能被克制。

 5.拓扑论的考虑不应致使佛洛伊德式无意识之动力论价值被取消——如他一再强调反之,拓扑论区分应被视为说明冲突、重复与抗拒的方法。

 *:我们知道,自1920年开始,佛洛伊德的精神装置理论被大幅修正,一些新的拓扑论区分亦被引进。这些区分不再与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区分重叠。实际上,虽然在“它”这个审级上可见到Ics系统的主要特征,但其他审级——自我与超我——亦均被认为是无意识之一起源,且部分属于无意识(”;自我超我拓扑论)

 (α)佛洛伊德本身虽未建立原初幻想(Urphantasien)与原初抑制(Urverdrängung)假设间的关系,但我们必然会注意到,在有关无意识最终起源的问题上,此两者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