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论的dynamic;拓扑论;拓扑论的topography, topographical
时间:2019年11月12日|1409次浏览

动力论的dynamic

 

描述一种观点,此观点认为精神现象来自于施加某种推力之力量间的冲突与组成,而这些力量最终源自欲力。

 

人们经常强调精神分析以动力论的构想取代所谓静态的无意识构想。佛洛伊德自己则曾指出,人们可以如此区分他与贾内(Janet)构想的不同:“我们并不认为精神的分裂来自心灵装置先天综合能力不足然而,我们以互相对抗之心灵力量之间的冲突动力地来解释,并认为它是两个彼此对抗的精神群活跃争斗的结果。在此所论及的“分裂,即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之分裂,但明显地,此一“拓扑论的”区别非但无法解释障碍,反而预设了精神冲突。佛洛伊德立场的原创性在例如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概念中显露出来贾内将禁制、怀疑及意志缺失等此类症状,直接关联于心神综合能力之不足、精神之衰弱或是“精神衰弱,相对地,对佛洛伊德而言,这类症状不过是对立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动力论观点并非只将力量观念纳入考虑(贾内的著作便已如此),同时包含以下的观念在精神之内,力量必会彼此冲突,此精神冲突(见该词)最终之原动力在于欲力的二元对立。

 

*: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动力论特别用于描述无意识,后者施行一种持续的作用,需要一股同样持续的相对力量来禁止它进入意识。就临床而言,此一动力特质同时在下列两点中得到证实进入无意识时会遭遇抗拒,以及被抑制物之衍生物的一再产生。

 

动力的特征也由妥协形成的观念阐明,对该形成之分析显示,其坚韧性来自它们为“两边所维持”。

 

这是佛洛伊德区分无意识概念两个意涵的原因就其“描述性”意涵而言,它意指所有意识领域之外的事物,包括佛洛伊德所谓的前意识“动力论”意涵,它指称的不只是广义而言的隐思维,而且特指具一定动力特质的思维,那些无论强度与活动总是与意识保持距离的思维

 

 

 

拓扑论拓扑论的topography, topographical

 

假设精神装置分化为若干系统之理论或观点,这些系统均有不同的特征或功能,并依据某种次序彼此关联地配置,这使它们可被喻为以空间方式具象再现的精神场所。

佛洛伊德的两种拓扑论经常被提及在第一拓扑论中,主要是无意识、前意识及意识的区别,第二拓扑论则区分三个审级、自我与超我。

 

拓扑论一词意谓场所理论,自古希腊时期便在哲学语言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古代人而言,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场所构成具有逻辑或修辞价值,并可从中得出论证前提之分类标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哲学中康德曾使用拓扑一词。他所谓的“超验拓扑论即是……以判断来决定每个概念应处的场所……它始终区分每一概念专属的认知能力”(α)

 

*I.佛洛伊德精神拓扑论假设根源于整个科学脉络(神经学、精神生理学、精神病理学)。我们仅指出其中最真直接决定性的元素。

 

1.十九世纪下半叶盛行之大脑区位解剖-生理学理论试图使极为特殊化的功能或特定种类的表象或意象,从属于极为严格区位化的神经学基础之上这些功能或表象可能分储于大脑皮质的某一部分。在1891 年一本专论当时流行的失语症问题的小书中,佛洛伊德批判此种他称为拓扑的理论他指出当时如韦尼克(Wernicke)及李希汉(Lichtheim)等作者所提出的复杂解剖图式之局限与矛盾,并主张应以功能类型的解释来补充对区位之拓扑与件的考量。

 

2.在病态心理学的领域中,一连串的观察促使下列想法产生以一种近乎现实论的方式,将主体无法持续、完全处置,却可指出其有效性的一些行为、表象、记忆联系于不同精神群上催眠现象、双重人格等案例(自我分裂)

 

这虽是佛洛伊德发现无意识的场域,但此发现并不局限于辨认不同精神场所的存在,它并一一指定这些精神场所各自不同的运作性质与模式。自《歇斯底里研究》开始,无意识的概念即涉及精神装置之拓扑差异化无意识本身具备一种分层组织,分析式探索的进行必然经由某些假设着表象群间某种次序的途径。以环绕着“病原核心”的方式排列成真正“档案”的记忆组织,并非仅是时序性的它亦有一逻辑意义,不同表象间的链接是根据不同模式所完成。另一方面,意识醒觉,无意识记忆重新整合入自我,被以一种空间式具象化模型描述,同时意识被定义为每次只让一个记忆通过以进入“自我空间的一种“隘道

 

3.我们知道,佛洛伊德始终将一种对精神拓扑理论而言重要的假设归功于布洛伊尔(Breuer),由于精神装置是由不同系统所构成,此种差异化应有功能上的意义。如此,特别是装置中的同一部分无法充当接收刺激与保存其痕迹这两个矛盾的功能。

 

4.最后,透过明证化无意识领域与其自身运作法则的观念,梦的研究强化了精神系统之间区隔的假设。就此点而言佛洛伊德指出费西纳(Fechner)直觉的价值——他认识到梦的动作场景,并非醒觉的表象活动以一种减弱模式的延长,而是一种真正的“另场景

 

Ⅱ.第一精神装置的拓扑论构想出现于《的解析》第七章,但此想法的演变可上溯《科学心理学大纲》——在其中它仍是在神经元装置的神经学架构下被阐述——以及随后致弗利斯(Fliess)的书信,特别是18961 1 日与12 6 日两封信(β)。此第一拓扑论(日后在1915年有关后设心理学的论文中被进一步发展)区分出三系统无意识、前意识及意识。每一系统各有其功能、过程类型、投资能量,并因表象性内容而殊异化。佛洛伊德在这些系统彼此之间放置禁制、管控从一系统到另一系统之通道的检禁。“检禁”一词,一如佛洛伊德的其他意象(“玄关”、系统间的“边界”),凸显出精神装置理论的空间面向。

 

拓扑论观点超越此一基本的差异化。一方面,在《梦的解析》第七章之图表以及189612 6 日致弗利斯的书信中,佛洛伊德假设具有不同联想法则特征之表象群所构成的序列记忆系统。另一方面,系统间的差异与一定的规则有关,如能量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过渡应遵循特定的连续次序这些系统可被以正常的方向——“前行”——或以退转的方向历经佛洛伊德所谓的“拓扑退转”可由梦的现象予以阐明,在其中思想可能带有甚至会产生幻觉的视觉特质,如此退转到某类最近似位于刺激历程起源之知觉的意象。

 

应如何理解佛洛伊德理论所涉及的精神场所观念?正如佛洛伊德自己所强调,将其视为另一种有关功能的解剖式区位尝试是不正确的“我将完全搁置以下事实在此所讨论的心灵装置也可以解剖标本切片的方式被认识,但我们很谨慎地避免尝试任意地以解剖学方式决定精神区位。然而我们发现,事实上并非全无解剖学关联在《梦的解析》中,所有精神过程都位处装置的知觉端点与运动端点之间佛洛伊德在此使用的反射弧图表,在具有“模型”功能的同时亦保留其表面价值(γ)。随后佛洛伊德不只一次在神经系统的空间结构中继续寻找若非精确的对应,至少也是模拟性或隐喻。举例而言,他依旧主张,知觉-意识系统收受外在刺激此一事实与大脑皮质的边缘位置有关。

 

但是佛洛伊德显得十分执着于他认为其尝试中的原创部分“……透过剖析精神运作,并将每一个别的精神作用都——归属到该装置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以便使精神运作的复杂性可被理解。如我们所见,“精神区位性的观念涉及部分彼此相对的外在性与各部分的殊化,同时也提供下列的可能性为一个在时间上展开的过程确立一特定的连续次序(δ)

 

最后,佛洛伊德在精神装置与光学装置(如复式显微镜)之间所作的比较,澄清了他所理解的精神场所,精神系统对应的应是位处两镜片间的装置之虚拟点,而非其物质零件。

 

. 系统间的区分以及——根本地——无意识与前意识-意识之间(ε)区隔的命题,与对精神分析而言同等重要的动力论概念不可分根据后者,系统之间彼此冲突(动力论,精神冲突)。这两个观点的衔接,造成了拓扑区分之起源的问题。极简要地说,我们可以在佛洛伊德著作中找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解答其一具有发生论特征,并受到第二精神装置理论所强化(特别见“它”),在于假设审级是由一本身根植于生物性质的无意识系统中逐渐分化而出(“所有有意识的最先都是无意识的”)。另一解答则致力于以抑制过程说明无意识的构成,此种解答导致佛洛伊德在初期提出原初抑制的假设。

 

. 1920年开始,佛洛伊德发展出另一套人格概念(常被简要地称为“第二拓扑”)。传统上据以解释此一改变的主要动机,在于对无意识防御之日益重视,因而不允许将防御冲突之各极对应于先前所定义的系统被抑制物对应于无意识,自我对应于前意识-意识系统。

 

事实上,我们无法将相关理论修正的意义限制于此种观念——此外,该观念长久以来便大致明显地存在于佛洛伊德著作中(自我)。促使此修正成为必然的主要发现之一,乃是人格构成中各种不同的认同,以及它们在其中所留下的永久形成(理想、批判审级、己像[images de soi] )所扮演的角色。就其概要形式而言,此第二个理论引介了三种“审级”: “,人格的欲力极自我,代表个人的整体旨趣且如是受到自恋力比多投资的审级最后,超我,由将双亲的坚持要求与禁止内在化而构成的判断与批判的审级。此一构想不仅操弄这三个审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在它们之中差异化出一些更特定的形成(例如,理想自我、自我理想),并因此在“系统间”的关系之外,引介“系统内”关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导致对存在于不同系统间之“依赖关系”的特别重视,并特别在自我中,甚至在其所谓适应性的活动中,重新认出欲力需索的满足。

 

在这个新的“拓扑论”中,精神区位的观念变得如何?就指称审级的术语选择而言,我们于此处所看到的模型不再借自物理科学,而是显然带有人形论(anthropomorphisme)标记主体内的领域倾向以主体间关系的模型被构想,这些系统被再现为个人内一些相对自主的人物(例如,人们说超我施虐般地对待自我)。如此,精神装置的科学理论倾向近似于主体构思自己甚或建构自己的幻想方式。

 

佛洛伊德并未放弃调和他的两个拓扑论。他曾多次赋予精神装置整体一个空间具象的再现,在其中,自我/“”/超我的分立与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分立共存。我们在《精神分析纲要》第四章可找到对此类尝试最精确的阐释。

 

(α)有人可能尝试将康德拓扑概念的运用,定位于一种属于古典逻辑或修辞概念,与一种佛洛伊德式精神场所的概念之间。对康德而言,概念正确的逻辑用法有赖于我们将事物表象正确地归属于我们的某种能力(感觉力与理解力)

 

(β)在第二封信中,佛洛伊德发展了日后成为《梦的解析》理论的精神装置理论,“拓扑论”一词仍如此地带有解剖学涵义,以致佛洛伊德坚持精神系统的区分……不必然为拓扑论的”。

 

(γ)仍须强调,所谓的反射弧图式——以运动的形式释出它在感觉端点所接收的同一能量——并未考虑从这个时期开始神经生理学已建立的与件,此种生理学是佛洛伊德身为一位有成的神经学家所深诣的。此种“忽略”之因,或许在于佛洛伊德尝试以单一图式,说明被称为“内在刺激”之欲力能量的流通,以及“外在刺激”的流通。就此观点所提出的模型,根本上应被理解为一种欲望的模型,佛洛伊德将其普遍化为整体精神生理学系统之模型,并认为在该系统中甚至有外在刺激能量的流通。然而,极可能存有一个比此伪-生理学及其所提供的隐喻更深层的真理,因它导致将欲望具象化为一由内攻击主体的“异体”。

 

(δ)对佛洛伊德而言,精神装置的广延特征是一种如此根本的与件,以致他翻转康德的观点,而将此种特征视为空间先验形式的起源:“也许空间性是精神装置广延特征的投射。其他推论似乎都不可能。非如康德所说的我们精神装置的先验条件精神是被广延的,但它却一无所知

 

(ε)佛洛伊德通常以前意识-意识系统之名,将意识与前意识联系在一起(意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