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性欲、催产素及性别转换
时间:2016年07月22日|3044次浏览|1次赞

 

时至今日,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仍然饱受攻讦。与一百年前一样,许多现当代学者依旧对俄狄甫斯情结的普遍性,以及更加宽泛的婴儿性欲理论持反对态度。然而,近二十年来的实验研究却或多或少证实了这位宗师的经典理论,甚至还有拓展深化之效。

通过问卷调查,心理学家发现:母亲爱上自己孩子的方式与爱上孩子父亲的方式很相似。很多母亲在哺乳时会产生明显的性唤起。也就是说,母亲对于婴儿的哺育欲望类似于性欲。

通过进一步的神经化学分析,实验者得知,上述相似性的奥秘或可归因于母亲体内的一种雌激素——催产素。

催产素产生于成熟女性的脑垂体,其用途较为广泛,在性行为、分娩及哺乳活动中都有显著分泌,能够促使子宫收缩以及刺激乳腺产生乳汁。除了生理影响之外,催产素对于个体心理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女性催产素分泌水平的高低与女性对婴儿的依恋呈正相关,与女性对配偶的依恋呈正相关,最重要的是——与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也呈正相关。

催产素极易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直接影响婴儿的行为。实验显示,一旦通过化学手段阻断幼体对母乳中催产素的摄入,幼体对母体的依恋水平立刻会显著下降。从生化意义上来讲,催产素堪称一切亲密之爱的源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催产素的大量摄入改变了婴儿体内的激素平衡,使雌激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也就使得口唇期婴儿的心理和行为都显出了某种“女性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早在性别认同(3~5岁)产生之前,儿童就已经被“女性化”了。不只是从胚胎发育角度,即便是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或曰“雌性”同样是唯一的“默认性别”。

缺乏自我意识的婴儿极易被母亲的意识同化。在感受到哺乳者性快感的同时,婴儿本身也会产生类似的快感。于是,婴儿不分男女,全都作为“女人”爱上了同样身为女人的母亲。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吊诡的事实:人生最初的爱居然是一种类似于女同性恋的爱!这多少可以解释,为何在观看女同性恋色情表演时,无论男女观众都会产生强烈的性唤起,而男同性恋表演的唤起效果却相对不甚显著。

最原始的“女同性恋”关系直到肛门—性器期之交才被打破。儿童营养结构的改变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作为过渡客体的父亲意象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是父亲的强行介入使得儿童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从而开始反思这种亲密关系,而这种最幼稚的反思必定是通过外部的巨型算筹——即父亲——来进行的。

通过观察父亲有意无意露出的大阳具,男性幼儿第一次发现了自己和母亲的不同点,进而意识到自己和父亲一样,是一个“男人”,而母亲则是无阳具的“女人”——这里的“女人”已然成了一种有缺陷的性别,与早期那种完满自足的女性意象已截然不同,但未必比有阳具的男性更加卑弱。在此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所有的男童都是被他们的父亲“从女人变成了男人”,与之类似,所有的女童也都是被她们的父亲“从最好的女人变成了不够好的女人”。

这种降卑式的“性别转变—性别认同”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创伤。女童被强行割去了阳具,成为不完满之人。而男童则是被强行赋予了阳具,成为一个赘物。正所谓“过犹不及”。带着对父亲的巨大仇恨,儿童们终于进入了性器期,而此时,经典的俄狄甫斯情结仍在酝酿之中,同样,由之而起的二度阉割情结也尚未成形。

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中,儿童对父亲的憎恨发源于性器期中段,起因是认为父亲夺走了母亲。而如今我们发现,事实可能更加复杂:对父亲的原初憎恨很可能发源于肛门期与性器期之间的过渡阶段,这种憎恨以及与之相伴的攻击性恰恰是自我意识(包括性别意识)诞生的表征,其缘起乃是父亲破坏了婴儿与母亲的二元暨同一关系,迫使儿童开始“认识她自己”。

在此基础上,可供进阶研究的空间极其宽广,远远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作为一代宗师,弗洛伊德的直觉惊人地深刻。时隔一个多世纪,经典的婴儿性欲理论依旧远未过时。

标签: 弗洛伊德  发展心理学  亲子关系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