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和智慧如一鸟双翼---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Psychotherapy微课笔记1
时间:2016年01月05日|2564次浏览|4次赞

 

此笔记系列属个人听课记录整理,有个人经验选择之偏颇处,文中蓝色字为个体感受,其余部分为李孟潮老师讲解的内容,如有误差请指正,并致谢李孟潮和朱一峰两位老师的翻译和悉心讲解。


《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Psychotherapy》,本书主要有十一个前沿问题在探讨:


一、慈悲和智慧慈悲有价值么?

二、慈悲和智慧是否能够被培养?

三、慈悲和智慧来自古代的传统(如佛教)是否适用当今治疗师?

四、慈悲和智慧对心理健康是重要性?

五、慈悲和智慧如何整合进治疗计划和过程中?病人能学会慈悲和智慧么?

六、慈悲和智慧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何进展,临床心理学学院派和实践者能从中学习什么?

七、慈悲和智慧有其独特的神经生物学支持么?

八、慈悲和智慧是否有测量的客观方法,咨询室中如何识别其?

九、慈悲和智慧是治疗改变的重要因子么,如何起效,改变模型是什么(重要度:*****)。

十、在工作中实施慈悲和智慧会遭遇何种阻碍,病人在生活中培育自己的慈悲和智慧会遭遇什么阻碍?

十一、慈悲和智慧和具体的障碍(比如抑郁、焦虑和PTSD 的关系?


 (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慈悲和正念的定义、关系在东西方之间的渊源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治疗师如何建立治疗性存在的模型,尤其是治疗师生活中遇见困难的时候。

第三章主要介绍正性的情绪(爱、慈悲)如何成为心灵和觉知的基础,如何建立正性情绪(慈悲和智慧),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如何?)

 

    篇首前言有代表藏传佛教界的达赖喇嘛的祝词:许多人来到心理治疗中寻找什么让自己不快乐,如果治疗师能够在治疗中保持慈悲和正念,那么就能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并且最重为世间更伟大的和平和幸福作出贡献,这表示了藏传佛教支持慈悲和智慧的实证研究的传统(藏传佛教是注重实证主义的)。

 

    随后是致谢,致谢地球和太阳,被砍掉的树木和砍掉树木的伐木工,听到这里我想起来的是2013的贺岁片《私人定制》的结尾,不过影片是站在相反的角度,致歉的角度去呈现的:向阳光道歉,因为雾霾,向林海道歉因为恣意砍伐,向大地道歉,因为乱施土木,向河流道歉,因为所有的污染,现在我会感觉这是两个元素,缺一不可,道歉反思和致谢感恩,包括对所有造成这一切的主体,也包括当下的自己。

 

   治疗师在遇见病人时,会接受到病人的期望,病人不仅期待治疗师有高学识,更期望治疗师具备两项人格特质:慈悲(带着良好的心愿,以共情的态度来接触人间苦难)和智慧(对如何生活得更好有深刻的人性化的理解),所以这也可以看到当下的来访者对临床心理治疗的期待,早已不再仅仅是解除症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隐含着一种需要:那是对发展得更好,更兼具社会适应性、人格趋向完善来期待,也就是被慈悲的对待,到学会对自己慈悲,从致歉到感谢,从习得吸收智慧,到自己生活智慧的不断提升。

对于慈悲和智慧的特质的期待和需求也是治疗师对自己的期待,从这一点上看,双方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提升慈悲和智慧的共识。

 

 

  如果治疗师只有共情而无慈悲的态度的话,是非常容易出现共情疲劳和治疗耗竭的,所以阅读这本书、一起上微课的意义就在于,将这样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运用好,来预防治疗师的职业病,并更好地促进治疗起效。



   作者的观点也是佛教的观点,慈悲是从智慧中互相交互涌现出来的,两者不可分离,但慈悲和智慧是否一体,各流派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此处略,略去原因,一我对佛教的知识还比较陌生,希望在微课中得以充实,第二个人经验层面觉得这两者是一体的,但是智慧高于慈悲)在谈到来访者是否提升激活治疗师的慈悲和智慧上,我的感受是慈悲的激活比较多,智慧的提升经验也有看到,但似乎是一段时间的提升的台阶似上升,这可能也基于我对慈悲和智慧层级有些微不同的定义。)


书中提供了一段祈愿词


May we be open to suffering, with wisdom and compassion.

May we accept ourselves and others, just as we are.

May we know our deepest nature.

May we be free.


    在实践中,在一个咨询与一个咨询的间歇,和回顾个案的时候,祈愿词对咨询师确有帮助,还记得在创伤聚焦的工作坊中,有印第安血统的酋长后裔治疗师Alexis Phillips and Shaun Phillips 击着手鼓,载歌载舞地邀请天地河流祖先的力量进来加持我们的力量的场景在聆听这段祈愿词时又重回胸中,抱持着那种暖洋洋的感受,继续。

 

  首先第一章,慈悲和智慧是一鸟两翼(大乘佛教、北传佛教常见比喻),有案例:治疗师遇见困难,改变的第一个步骤是治疗师先接受自己的困难和无力不行,产生自我悲悯,然后治疗师的智慧出现,接纳来访者的绝望感,保持共鸣,既不工作太多,也不是太少,建立起抱持温暖的接纳性的环境,可以对不确定性保持平静,以及相互认同对方的慈悲和智慧,接下来来访者因治疗师的慈悲而产生悲悯,接受了这个智慧,能够从更广阔的领域看待自己的疾病,发生改变。

 

   在这个案例里,有一个看似白话得不能再白话了的改变模型,真的有效么?我的感受是:治疗师能够在不确定性当中安在,稳住,通过类正念的各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来访者,和当下情境中的所有信息,既不工作太多,也不是太少的智慧,就能浮现,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而不仅是头脑层面的关怀和交流,对治疗师而言,不能对不确定性保持平静的最大可能性是,不确定性会激发我们的担心,担心在咨询中失去控制,包括我们对反移情的恐惧,这里我们对有序、控制都需更多地去观察和感受。

 

  慈悲的基础是正念mindfulness,这是温中堃老师最先翻译,(佛教界在运用中流派不同有不同定义,此处略),心理治疗中对mindfulness的特质有三个定义:觉知、活在当下、主动接纳,卡巴金专门讨论过(详见MBSR),作者认为正念已经成为跨理论的改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正念本身是改变模型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观点非常新颖和重要)。不但是一种治疗技术,也能改变治疗师的质素。

 

  有研究证明,治疗师运用正念是可以提升自我悲悯的能力。正念和念觉知的关系(建议讨论点),正念是慈悲和智慧的基础的论据是:

   正念训练中有三种成分:一、单一专注的觉知;二、开放领域的当下的全然的觉知(四念处)三、慈心和悲心(本书的特征Compassion 有广狭义之分,有时是慈悲,有时是悲悯,需区分,慈悲训练和悲悯以及北传佛教的大慈大悲都有区别)另,正念有调节情绪和注意力的功能(在第四第七章会详细讲)。

 

作者认为慈悲COMPASSION好定义,智慧WISDOM难定义

 

慈悲:COMPASSION


慈悲的操作性定义,体验到别人的痛苦,并希望消除之。Self  Compassion既往文献中不多,今年开始多起来,北师大的研究比较前卫。

 

首先:慈悲研究不多的原因:

1、慈悲compassion和,、爱love、怜悯pity 、利他altruism定义有关系

2、心理治疗界重视共情empathy,认为慈悲是其一种形式,专门针对痛苦suffering这种状态进行的共情,感同身受,并期望消除之特征,慈悲的前提是有苦难的存在,因此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中,慈悲是隐含在共情的大类之下的小类(此说法有争议)

 3sympathy 和共情empathy的区别,本书中认为共情中有更多正念性觉知,爱和慈悲的区别,慈悲中有平等舍心,在佛教修习过程中一般要先练习lovingkindess,然后才是悲悯心self compassion的练习;怜悯有居高临下的感受,有自恋存在,compassion建立在平等的共同受苦者的基础上,利他altruism相当于慈悲的行动化实现,所以慈悲中总是包含利他的。(李孟潮老师补充:同情没有拔苦愿望,慈悲因为有拔苦愿望,所以需要更多地平稳情绪。)

 

第二:慈悲的历史变迁:儒释道、基督教、哲学(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直至休谟、叔本华等)都谈到。

 

另:进化心理学、神经心理学都有依据证明慈悲是人天生而有之的本能(第八章有讲到其生物学基础);慈悲和幸福的关系(第六章)

 

 

智慧WISDOM

特点:多维度,难定义,这也是心理治疗中为何很难研究智慧的原因。

首先,普通和认知心理学都是研究能够在实验室中能复制的过程,基础心理学难以对高级人类智能进行可复制性研究。

临床心理学的实践中有相当部分中老年病人在寻求智慧的答案,但是由于许多治疗师的逃避态度,使得对智慧的研究很困难。

作者尝试提出操作性定义:深深地知道该如何生活,并指出东西方的智慧不太一样,西方重视认知功能,东方注重直觉功能。批判了西方心理学框架下从威廉詹姆士到弗洛伊德到荣格都不注重认真细致地进行智慧的研究。

 

其实我觉得弗洛伊德也对智慧的讨论,并不是持回避态度的,如果说作者指的是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这个人曾经在超验史上有一席之地,是SPR(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超验现象的科学机构,位于伦敦)的会员,在《缠绕的意念》一书中,谈到对超验观念的历史中,也有引用弗洛伊德的一封与友人论及自己对心灵感应的公开立场由保守转变,弗洛伊德认为在精神分析学家和神秘主义之间,必需要保持距离的策略方面的考量是应该被放弃的,而荣格就更加并不用说了,结合在本书作者对智慧的定义,对超验现象的认可,无疑是更大的OPEN,也会在提升慈悲和智慧上有更多的认识。

 

   作者又提到艾瑞克埃里克森,提到智慧是防御的成熟,防御机制里主要有幽默利他升华这些是体现了智慧的。关于对智慧的实证研究,作者(25-26页)中,提到很多,主要有


一、the Berlin Wisdom Project,柏林小组早在80年代开始,就提出智慧的操作性定义,能够对人生的基本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在多年研究后发觉:智慧是很稀少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且并不随着年龄增长。

二、1997,智慧有三个层面:认知、情绪和反思

三、十一章介绍: Robert Sternberg智慧是内在外在人际间各种因素的综合平衡

四、十四章谈到 Thomas Meeks and Dilip Jeste 智慧的六因素模型


综述以上,有公认的智慧模型:

MORE模型mastery,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 reflective attitude, andemotion regulation skills.

M:掌握感,O对体验的开放,R对人生的反思性态度,E情绪的调整

 

  最后:临床心理学界中的关于治疗智慧的理论正在开始,有关于临床的智慧、身体的智慧、无意识的智慧等等。对智慧能否培育,西方心理学框架下鲜有讨论,佛教中认为是可以的。


   作者提出正念在十一个方面可以来培养智慧,(基本是美传佛教的八正道思路):1、可培育走出思维之流的能力;2、可培养慈悲和不舒服的各种知觉共处;3,不再发生自动反应行为,刹一脚、停一停的能力;4产生超个人性的领悟,无我和空性(;5产生对心的把戏的运作,时刻观察;6看出心是如何制造出苦的;7拥抱对立,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整合;8发展出慈悲,9真正的获得所需要具有的各种世俗的能;10接近善知识,和有智慧的朋友交往;11读书可以引发智慧。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让我们转变了对治疗中来访者的问题的视角:为什么老人们不反思,那么我们可以在接受这个现状的基础上来看,怎么调试适应。而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又开辟了新的天地,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自己慈悲和智慧的增长来提升父母及重要他人的慈悲和智慧?

 

   我感触最深的是可以通过对身体智慧的探索来开展辅以各种读书学习对技能的提升来增进慈悲和智慧。


标签: 心理治疗  慈悲  正念  智慧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