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心理咨询师1---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Psychotherapy微课笔记10-1
时间:2016年01月14日|1829次浏览|1次赞

第十章 智慧的心理咨询师,这一章的内容非常重要,朱一峰老师讲了两个半小时,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研究者眼中的智慧、治疗师需要的智慧的属性以及如何超越常人的智慧(佛教的三法印)所以我将花三个篇幅来整理这一章的笔记,本篇是研究者眼中的智慧,照旧黑色是课程部分,蓝色是感受部分,致谢

 

   本章作者Ronald D. Siegel是《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的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在哈佛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5年,是禅修和心理治疗学院的教员,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林肯市个人执业

   

   开篇引用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同时提到一个悖论,也是孔子的观点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其实也许是不聪明的。而引申出来,在心理治疗师中,认为自己胜任的人,通常不如认为自己不胜任的人。2014年瑞典的一个研究也支持这一说法。对自己保持警惕、谨慎、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不足的治疗师可能正是体现正念中的“接纳的治疗师,可能也是更加胜任的。


   就心理咨询的伦理来看,保持胜任性是相当重要的,而一个对自己的局限持接纳和开放态度,时刻警惕自己的治疗干预是否恰切,自己的个人人格发展是否不断进展的咨询师,必将在保持胜任性上,强于盲目认为自己很胜任的咨询师。

   

   作者显然很欣赏孔子,再次提到人类从孔子时代持续思考什么是智慧。   


 其实我发现很多西方人都是很尊敬老子、孔子的,相反国人却对孔孟老庄敬而远之,实在是很无奈的现状。

 


   通过研究“内隐理论”,运用结构化访谈和量表来评估调查有关智慧,主要是以下步骤:


1、首先回想一位智慧的同行、督导或者治疗师,

2出他(她)有哪些最突出的品质

3、列举自己作为治疗师的工作中最不智慧行为

4、智慧的品质和不智慧的行为两者分别能凝练出各自的什么相关的主题

5、观察这些正反因素,考虑哪些因素在阻碍自己成为一位智慧的心理治疗师。

6、再列出自己在治疗师的职业生涯中有过哪些智慧的行为

7看看什么在支持自己成为一位智慧的心理治疗师。


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的智慧的品质和一个治疗师智慧的品质是大相径庭的,归纳之,有5个纬度:

1、 智力

2、 领悟

3、 反省的态度

4、 关心他人

5、 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一解析之:


   智力:


   虽然大家都认为智慧是超越书本的分析能力的,但东西方的关于智力或者智慧的认知有差异,西方强调智商,东方看重智慧,普通心理学中从认知功能角度将智力两种:流动智力结晶智力;前者主要指逻辑和推理方面,后者指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做出合理的判断,,但是会降低这两种认知智力的重要性,而强调超越常规的思维形式去看到永恒的真理。

 

  前两种西方的智力很有用,它意味着治疗师要用多种理论观点,从经验中学习,尊重个体存在,也利用实证研究结果等来思考来访者的情况不过实证研究也发现,治疗师越来越多采取正念取向疗法整合入自己的治疗中时,也将会更多地倾向于东方的这种超越性的智慧。但也要警惕不要太热衷于用超越常规的方法来训练治疗师,传统的训练、诊断的评估的学习对于治疗师都是很重要的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西藏有一个禅修的学生牙痛,去寻求智慧的导师的建议,在等待许久终于得见之后,导师却说,去看牙医。这就是世俗知识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也想起在西园的论坛中,王浩威老师说,在台湾有一个寺庙,也是修佛的人经常要去拜谒求教的,每年都有多起类似的事,主持会对来者说:赶紧去精神卫生中心吧。

 

另外谈及东方的智慧,其实我们是有很好的传统的智园行方、曲中求直、通达明变为贵,要有效地说服别人必须迂回,西方的智力可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是能力,然而我们中国人里仅仅有能力是没有用的,要的是本事,本事就是能力加上让人心服口服的欢迎,有道理也没有用,有用的是如何让别人接受我们的道理。东方的智慧更多地体现在关系中,是双人和多人关系,而早期西方是一人智力。

 

领悟


   从现有的知识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包括直觉,对他人的和自己的观点的一些想法和深入的理解。对治疗师来说,虽然可以从督导中学到新的方式新的观点角度来看待来访者的困惑,但是还是需要时间来反思,要带着兴趣去听,并准确地去领会他们的潜在意思(如疲惫的来访者可能是抑郁困惑的来访者可能是忍受了对女儿的愤怒),领悟也包括能敏锐地注意到反移情(广义),以一种开放好奇的态度去监督我们的情感反应,当我不情愿叫一位患者回来,或者当她迟到时给以关注并去讨论的时候,是什么阻碍了我,觉察反移情是一个好的治疗师的必要的技能(领悟的发展在23章还会详细讨论),不但可以避免治疗中的付诸行动,并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领悟关系的可能性,更神入理解来访者。

    

   领悟需要多次的累积的,方可对治疗师的治疗技术产生具有改变性的影响,让一个治疗师不断成熟起来,这里有一个积硅步至千里的过程,需要时间的催化。

 


反思的态度


    对咨询中来访者的现象,深入去思考,特别是在行动前思考,治疗师的错误经常出现在先行动再思考,有一句精神分析的格言:在错误的时候给出的正确的解释也是错误的解释。如同昨天的课程中提到的从随眠到涌出间,没有暂停,在潜伏状态到行动之间,如果能在现行的时候,(比如治疗中的压力、无能感,被挑剔的时候),如果能觉察,暂停并进入反思而不是立刻涌出,就不会付诸行动,比如为了自己的利益自我暴露、盲目建议患者挑战他(她)的害怕或者讨论患者还未准备好去感受的愤怒,而是会有一种经过思考后的恰切的的行动“现前”(呈现)的空间更大,就会有治疗中的智慧出现,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些有觉察,可能会阻碍有效的治疗。


    野蛮分析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治疗师对自己的胜任感有更多地关注,出于缓解自己的是否有用、能给出帮助的焦虑,而过早地对来访者的困难给出还原论的或起源学的解释(比如:这是你童年的遭遇性虐待的反应,或者是因为你有个自恋的父亲,或者是贴出标签:你是边缘来访者)治疗师这样的轻率给出诠释,只是源于自己对治疗有掌控感和安全感,但是忽视了患者的复杂性。相反,一个反思的态度会需要我们对那些不确定的可能性保持开放。


    我认为:在治疗中,反思的态度对治疗师是否能够智慧地展开治疗,更好地去同理感受来访者的困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当对自己的自恋水平加以时刻关注和警惕,在给出诠释前,保持一个停顿,反问自己:这是来访者当下需要的么,还是我对来访者渴望有力量帮助自己急于挣脱困境的认同。


   疾病和障碍标签是否能够明示来访者,要区分情况,具体可见南希的系列书籍,更多地时候我们对于来访者的人格水平或者障碍的评估是作为选择更好地疗法和更多地理解来访者而存在的,只能是一个工具索引,而不应该成为来访者的指代。


    另外在工作中也经常会发现,来访者也会认同被野蛮分析,这实在是令人无奈和遗憾的现象,一个创伤不是通过简单地重现往日,建立和诠释当下移情关系和早年创伤的简单的直线性的因果关系来修复的,更多地应该做的是,以慈悲的宽容的,好奇的,尝试理解的心态去感受来访者,哪怕是认同被野蛮分析下的那些需要和渴求,对于安全的依恋关系的渴求,对于边界的守护和不被侵犯的需要,这些理解都需要在反思的态度,停一停的空间中得以呈现。

 

关心他人


    智慧的治疗师会有关心他人这一品质,也就是慈悲,会去关注别人的痛苦,会将患者的需要放在自己的欲望之上这一点是心理治疗中特定的关心他人的表现:一般治疗师的行为是友善的,胜任的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比如因为个人的担忧而分神;或者因为自己被戳到痛处而退缩;或者只想接待自己满意的赚钱的患者;以及过于关注我们自己以及所爱的人,这些情况都会轻易阻碍我们去关心他人

调查中,很多治疗师表达了因为自己的害怕和不安全感,导致了“自我中心”的担忧。诸如“我表现的好不好?是不是被看成了不胜任的?”“是否受到了威胁、挑衅或者批评?”这些都会阻碍他们基于患者的利益去行动。(我原本以为这可能是新手咨询师的最大困扰,从这里看来,范围更大,是比较普遍的一个困难,所以可能也需要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时时警醒和保持觉察的部分)


   所以,如果要说什么会阻碍他成为一位智慧的心理治疗师?——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字:“我”


  作者的反思:

如果我们不再聚焦于自己的舒服和安全,我们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

  “我”会对治疗产生障碍所以要“无我”——当然这并不简单是佛学的“无我”,朱一峰老师认为是消弱一下“我”的强度,而慈悲正念就可以消弱,可以帮助做到“无我”。

 

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些治疗师对这个问题守口如瓶, 很多心理动力学或者接受精神分析、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师,认为自己并不是去帮助来访者,主动给来访者解决问题而是去促进他们反思功能,让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提供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案会被看成是肤浅的治疗

但在智慧的传统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智慧的一部分。

帮助患者寻找医疗、金融汽车、法律、家居、维修等解决方案,通常是基于自己在这些领域中的经验,但是有时候会有观察到自己跨越边界的可能,但是结合一些传统的方法,在一些领域切实帮助来访者,将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作者也提到:做这些要去反思自己的立场,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还是真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在自己的困难领域中得到帮助。

 

    我认为:当我们拘泥于治疗是否是肤浅的,而我所接受的训练是不能给予来访者直接的帮助的时候,我们早已经远离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来访者的困难为中心的治疗精神,即便这个治疗做得多么中规中矩,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足够好,如果是出于对来访者的关心,首先我们应当明白:

一个简单的建议和帮助是不可能被来访者接受的,否则他没有必要进入到咨询中。


有可能是这些建议或者是来访者自己已经无数次想过而卡在了行动或者不能行动中间,那么基于动机式访谈中介绍的翻正反射的原理,我们越是支持想要推动来访者去的方向,来访者反而会反其道而行之的。

另外一个可能是来访者的视角不全面还没有能够看到问题还有这样的处理方式,那我们可以温和地提供方向,并且陪伴来访者来确认和探索自己何以忽略了这种功能可能性,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体验有什么相关么,那么来访者有可能会突破固化的看待世界的模式,这正是动力学的或者人本的治疗可以发挥效用的时候了。所以不能把治疗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相当关注的地位,更多的根源其实也不来源于流派,而是这种流派的训练成为一种防御,阻碍着我们成为一个能够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的智慧的治疗师。



标签: 心理咨询师  justify  normal  style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