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很重要,你知道它有哪三大支柱吗? | 谈谈自尊#1「杭州心理咨询」
时间:2021年04月02日|1541次浏览|1次赞

è‡a尊很重è|ï¼Œä½ çŸ¥道它有å“a三大æ”ˉ柱吗? | 谈谈è‡aå°Š#1「æ-州心理咨èˉ¢」

小时候,父母总说,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又听话,成绩又好,不像你整天就知道玩,成绩还稀烂…

中学时,跟喜欢的女孩表白,女孩轻蔑地看了你一眼,然后轻飘飘地扔下一句:“你也配?”

工作后,上司气急败坏地冲着你吼:“这个月你的KPI又是倒数第一,除了会拖部门后腿,你还能干吗?不想干就滚蛋!”


自尊!

你感受到了吗?自尊是人格的最根本的组成部分之一,非常隐蔽和复杂,让人难以意识到。

可以用一个精炼的定义来表达——自尊,就是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

自尊越高,我们就会表现出对自己更多的喜爱,自尊越低,我们就会对自己表现出更多的厌恶和否定。

有这样三种人:

第一类人,自尊水平极高,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毫无缺点,自己永远是最优秀的;

第二类人,自尊水平极低,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什么事都做不好,自己比不上别人;

第三类人,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客观的描述自己的优缺点。

你会喜欢哪一种人?

俗话说,“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并不是自尊越高越好。如何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自我观、自爱是自尊的三大支柱,这三者的适当组合,才能让人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

自爱,是对自己无条件的爱,是自尊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自尊的基石。

自爱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虽然我不够完美,但我仍然值得爱和尊重;虽然我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但我仍能站起来,继续向前。

自爱是对自己生命、幸福、成长和自由的肯定,它根植于个体爱的能力。

缺乏自爱的人,会对自己有更多的否定,他们也往往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维持一段“爱”的关系,也会怀疑他人爱的动机。

有一位32岁的教师来访者,她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第一,她认为自己永远不会达到对方的期望,终究会令对方失望;

第二,她怀疑自己男友目的不纯,觉得男友跟她在一起纯粹是为了性或者是为了她的房子。

所以,当一个人极度缺乏自爱时,他的自尊也就随之分崩离析。


自尊的第二大支柱是“自我观”,也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判,积极的自我评价会让人充满力量,克服困难。

但这种自我观主观性占据绝大部分,因此,往往会出现实际情况与个体自我评价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导致旁人很难理解。

譬如,之前有个明星说自己“丑”,这件事曾在网上引起很多争论,在大多数人的审美中,她是很美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实际情况是“她很美”,而她的自我观是“我丑”。很多网友无法理解她这种现实与自我观的矛盾是引发争论的真正原因。


“自信”是自尊的第三大支柱。

自信,是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有多大的把握去解决问题。

“自信”与我们刚才提到的“自我观”和“自爱”是有区别的。

在一些场合下,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是个很自信的人”,但我们很少听到“某某是个自我观很积极的人”“某某是个自爱的人”。

因为,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观察到一个人的表现出的自信。自信是一种外显的气质。


自尊以“自爱”为基石,我们是否爱自己、是否值得被别人爱,拥有“爱”是拥有自尊的前提;积极或消极的“自我观”对自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自信”是自尊三大支柱中最为外显的属性。

这三者相互依存,共同构建着我们的自尊。

自爱体现着一种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精神。在困难面前,自爱者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做出回应。以积极心态应对困难会对自己产生正向的评价,产生更好的愿景。也就是说自爱会让我们产生积极的自我观,继而提高我们的自信。

这三者也会存在彼此分离的现象,例如,有人持有消极的自我观,虽然表面看上去非常自信,然而一旦受挫,他的自尊就瓦解了。

有一个读初中的来访者,青春期高涨的自我意识让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整天睡觉、逃课、泡网吧却依然觉得自己的未来光明璀璨。

对父母老师失望的眼神,他视而不见,即使被叫家长后,回到家挨一顿毒打,也会倔强的扔下一句:不用你们管。

直到有一次,谈论到比自己优秀的哥哥:人缘好,成绩棒,老师喜欢,爸妈疼爱。

他不屑的回应:哥哥不就是成绩好一点,有什么了不起!

嗯,哥哥成绩好是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你呢?他缓缓地低着头,低声说:我是个只会睡觉和泡网吧的废物,玩魔兽争霸甚至还打不过人机。

这一刻,他盲目的自信被击碎了。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家庭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家是我们接受教育和进行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对我们自尊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尊三大支柱的来源都和家庭有关:自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家庭在儿童时期给予我们的爱以及情感的滋养;自我观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父母的期望有关;自信主要来自于我们接受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模式。

在优良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儿童,更容易建立稳定的情感、更能够忍受挫折和失败、行动更加果断。

如果在成长路上没有家人的支持与陪伴,我们很可能会缺乏自爱、自信,形成消极的自我观,这样会导致我们难以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做事拘谨……

这些观点似乎在告诉我们,成长阶段的不幸会影响我们一生,我们一辈子也走不出童年时期的阴影。

但事实并非如此。自尊不是一次塑造、一劳永逸的,它是我们人格当中不断变化的一部分,需要不断获得滋养。

原来,自尊也能成长!

自尊的养分很简单,只需要我们满足自己的两大需求,爱的需求和能力的需求。

爱的需求是指我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爱、被人欣赏、被人同情或渴望。

能力的需求包括:我们感觉到自己有能力、表现出色或者有做某事的天赋。这两大需求缺一不可。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思考,有哪些途径可以满足我们爱的需求和能力的需求?

也就是说,回忆你做过什么事,让你的爱的需求和能力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滋养自己的人格,让自尊获得成长。具体的内容,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展开。

标签: 自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