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依恋
时间:2017年09月30日|2095次浏览|2次赞

关于依恋,有一个有名的恒河猴心理学实验。实验者把一只刚出生的猴子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代替真母猴。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而只有铁丝母猴可以提供奶水。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猴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而且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威胁时,它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到绒布母猴那里去寻求安全感。事实上这个实验剥夺了小猴享受母爱的权利,因为不管是“铁丝母猴”还是“绒布母猴”都无法真正满足小猴的亲密依恋需要。

人和猴子的成长是一样的,婴幼儿期和童年时所经历的亲密关系的经验会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单纯的食物喂养,并不能带来情感上的依恋。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交流和安慰能让婴儿有情感上的安全感,依恋最好的解释就是婴儿抱着母亲柔软,温暖的身体,母亲也温柔地抱着他;婴儿凝视母亲的眼睛,母亲也怜爱地看着婴儿;婴儿靠着母亲,母亲也轻轻地靠着他。

1940年代,John Bowlby Mary Ainsworth 开创了依恋理论的研究,依恋理论认为依恋是自发的,本能的行为系统,向抚养者寻求亲密的倾向是一种行为的适应,具有生存与进化的意义,依恋关系的中断和失败会导致心理病理形成。婴儿通常将他们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作为安全港和安全基地。

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的实验,来观察一岁的儿童在短暂离开母亲后再与其重聚所做出的反应。从母亲离开时,孩子的反应、对探索的投入程度、对陌生人的焦虑、与母亲重逢时的行为这些方面观察了数百个美国儿童,概括出了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1. 安全型

  2. 回避型

  3. 矛盾型

  4. 混乱型

其中后面三种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

在中美班上课时,有两次课上老师讲授了关于依恋理论方面的一些要点:

在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中,抚养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婴儿-抚养者互动中,聚焦于抚养者:

·母亲的敏感性:对婴儿的信号的觉察,准确地理解,合适的反应,及时的反应

·合作

·可亲近程度

·接纳

不同依恋类型的母亲表现和婴儿反应是不一样的:

安全型的婴儿母亲对孩子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同时能尊重婴儿的感受,允许婴儿对母亲有期望,如安抚,宽慰和支持,随之再有同理心。安全型婴儿的母亲还会发展出心理化和调节作用的能力,所以这样的母亲才能在孩子四个月大的时候与他们和谐共处。安全型的孩子在孩童期更容易与父母和同龄人建立、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

抵抗型(焦虑型)的婴儿母亲更有侵入性,不带感情地身体接触造成触觉入侵,婴儿会逃避母亲的触摸和躲避脸部的接触。抵抗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会做出一些分裂的回应,所以孩子的表情眼神可能会传达渴望亲近,温暖,以及被保护的意愿,但是身体姿态发出的信号却表达的是痛苦和攻击正在逼近。这样的情况下,婴儿是焦虑的,难以被抚慰的,但同时又粘着母亲以寻求安慰。婴儿快乐的能力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所有触摸甚至友好的触摸都产生了一种不信任,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变成是痛苦性的。不管婴儿是与母亲或是陌生人共处,都呈现出一个紧张的状态。当母亲回来后,婴儿寻求妈妈的慰籍,并且哭泣,希望被母亲抱着但是情绪很难被安抚。在这种情况下,婴儿不能自发的去探索,母亲似乎不鼓励婴儿有自主的能力。在六岁的时候,这些孩子在情感和关系上表现出过多的需求,但是却充满着矛盾。这些孩子身上保留着被虐待后的脆弱,而且有可能倾向于承受受虐的痛苦。他们总是尝试着去适应其他人,但是却从来没有很成功过。

在陌生情境中,12个月大的回避型婴儿,在母亲离开时是没有反应的。婴儿在和陌生人待在一起时没那么多不适反应,能很容易和陌生人玩起来或是只是自己和自己的玩具玩。当母亲离开又回来时,婴儿回避与母亲的接触。回避型婴儿更倾向于有一个没有亲附行为的母亲,而且当母亲表示亲昵和照顾的时候,婴儿感到反感,而当母亲尝试去肢体触碰婴儿时,婴儿感到厌恶。母亲的心理化能力受损了,同时婴儿的心理化能力也受损了,感情被分离和压抑了。回避型婴儿被唤起的体验是解离。在托儿所,回避型的孩童倾向于骚扰和欺负同龄的其他孩子,他们更易引起老师的反感和拒绝,因此,也就把他们的施虐反应与别人的施虐回应相联系起来,同时受虐的状态。他们处理问题和对待刺激的方式更加固态、刻板。比如,他们面对家庭合影照片时会很回避,似乎这个照片就代表真实的家庭。

紊乱型的婴儿母亲倾向于做出大量可怕的行为(脸部表情是侵入性的),同时对婴儿的不开心视而不见。这类婴儿同样不喜欢与母亲接触,可能是因为母亲带来的混乱和痛苦,将婴儿置于恐惧,焦虑以及狂乱之中。比如,婴儿一边微笑一边哭泣,或是母亲温柔地安抚婴儿同时对其伤害性地触摸,或是母亲用微笑回应婴儿的痛苦。解离成为紊乱型婴儿的标志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呈扩大趋势。十二个月大的紊乱型亲附关系的婴儿长大后,到成年早期,会发展出不安全亲附关系,解离,边缘性障碍,自伤和品行障碍。

对四个月的婴儿进行母婴二元关系录像分析观察到,四个月的婴儿和他的母亲似乎已经被卷入到施受虐的亲附关系谱系中。即从生命最开始的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开始了,在自我和他人经验中体验到关系性。(节选自中美班讲义)

       在婴幼儿期,婴儿会利用与主要看护者相处的经历来强化对于他人的情感和意象。儿童开始在内心刻画对给予他们帮助的主要看护者的印象,认识到即使看不到主要看护者,他们也没有消失,而是独立地,永久地存在着。这种能力被称作客体恒常性object permanence。大约两三岁的时候,儿童对主要看护者才会形成稳定持久的印象,即使当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也会保持这种印象。这就促使儿童理解了人可以既有好的,而又有坏的一面,这被称作客体恒定性object constancy。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化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即充分意识到了别人可以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信念、情感、需求和动机。依恋关系和心理化是相联系的,心理化通常是在依恋关系的情境中受损的,依恋关系的质量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化水平发展的是否充分,也会影响成年期的亲密关系。

在婴儿早年与母亲的互动中,母亲提供喂养、抱持、回馈、容纳,期间有大量机会发生自恋损伤、创伤、嫉妒、高强度的攻击性、恨和爱。婴儿尝试保持联结,有时候是令人满意的,有时候是令人挫败的,由此引发了对融合的恐惧和渴望、退缩,伴随着摧毁或者被摧毁幻想的攻击。在早期母婴互动中,婴儿的感受在需要和满足、充实和空虚、自大和不被看见之间摆荡。由于不安全依恋,以及回馈、抱持、容纳缺乏导致的断裂,这些共同促成了施受虐的形成。一个充满了极大张力的内部世界,很容易就会使个体依赖施受虐的方式来建立痛苦的联结,带来自大式融合和幻觉。

施受虐或许是能找到的最好的与客体联结的方式,而不至于退回到自恋、孤立的境地。当个体身处恐惧当中,相信任何生命活力都会招致超我的报复,并且会再度经历早期的自恋伤害和婴儿期创伤时,施受虐或许就是个体唯一可以保持内心完整的方式。这种类型的依恋也是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并且给治疗联盟带来脆弱性。母亲和婴儿在痛苦中连在一起,同样的动力也将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中重演。

前俄狄浦斯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婴儿的需要、情感调控和安全感,以及对原始母性客体几乎完全的依赖,前俄狄浦斯期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内化客体关系,以及将其整合进客体和自体表象。这有助于恒常性及与早期客体分离的能力,结果是一种和真正母性客体的分离感,允许从二元关系到俄狄浦斯期复杂三角关系的转变。

诺维克夫妇(1995)认为,施受虐的一个主要功能在于保留了和母性客体的联结。这是一种适应性的替代选择。避免儿童意识到母亲的施受虐和关于自身破坏愿望的内在冲突。通过这样,施受虐关系抑制了分离的进程,阻碍了客体恒常性的正常发展,而正常的发展功能之一在于促进分离的能力。没有母性客体,儿童无法生存。他们必须停留在施受虐关系中才能保持客体,避免分离和分化的恐惧。

我曾经讨论过(Bech19912002),施受虐幻想被特别用来回避最为强烈的分离焦虑。在这些幻想中,受虐者在潜意识中仿佛是在对他的伴侣说:

   “你可以对我为所欲为,我会对一切逆来顺受。你可以用鞭子或者精神分析的解释来抽打我,只要你不离开我。”

另一方面,施虐者对他的伴侣说:

   “无论我对你做什么,你永远都无法离开我,我们可以在这个永恒的世界中永生不死,你则处在我的无限能力之下。”

       A先生的母亲一直生活在被抛弃和完全丧失的恐惧中,她无法作为一个恒常的依恋客体为A先生提供联结,同时又认识到A是一个独立的人,因此也无法给A先生提供安全感。他依恋于一个给他带来痛苦的客体。早期依恋于一个痛苦之母的典型结果就是:愉快感变得令人厌恶或者感觉不真实,唯一让人感到熟悉和真实的东西就是痛苦。通过跟瑞驰巴特博士的共同治疗,他第一次认识到他可以依恋某个人,这个人会持续地认识和接纳原本的他,而这个人自己又能保持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化的人,改变他施受虐的依恋模式。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反复去上的一课,因为这一课,我们会和病人一起对瑞驰巴特博士说“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

 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说,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我终于知道了,依恋是为了分离。

 

参考文献: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生与死的战斗-与施受虐的对抗》

《爱的艺术》

标签: 依恋理论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