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道歉的陪伴---与孤独症儿童心理咨询小札
时间:2018年03月12日|1982次浏览|2次赞

一声道歉的陪伴

         ---与孤独症儿童心理咨询小札

                      

     “小刚”(化名)是个3岁男孩,瘦瘦小小的样子羞涩的躲在父亲身后,怯生生的用眼睛偷瞄着我。寒暄后让进工作室,我没用让他们坐在沙发上,而是拉过几个小小的凳子,陪父母坐在沙盘旁。“小刚”被父亲从身后拉过来时把脸埋在父亲腿弯里,我观察到他的眼睛从缝隙中偷偷看我。虽然和父母对话但关注点一直在小刚身上,我用手捂住脸再拿开,与小刚用“捉迷藏”互动。虽然看不到他具体的表情,但每次我把手从脸上拿开时身体有轻微的颤动,偷偷的乐着。几次过后,他慢慢把头抬起来,脸上的表情少了恐惧,带着一丝好奇和腼腆,我继续着跟他的互动。

     许久,他身体慢慢与父亲有些距离。目光开始波及到更大的空间。眼睛在一辆小车的沙具上停留了一会。我顺势拿起小车,蹲在地上“自顾自的”滑动着………这一次的见面我和小刚都蹲在地上玩着小车。

接下来的每个星期六下午,小刚都会来沙盘室跟我一起“玩”小车。

…..

…..

某一周,我突然临时有紧急事情需要外出。于是分别给家长和来访者们发消息停止这周末的工作。直到我出发前也没用收到小刚的父母的回应:“老师您好,真不好意思,带小刚去了您的工作室没人才看到信息您今天外出了。”…..

 

隔周后的周六下午,小刚被母亲带着如期来到沙盘室。看到我后在铁门外大哭不肯进入。母亲很是疑惑,训斥想让他进来,他始终口中喃喃自语却不离开铁门,隔着门与我相望。我在铁门里蹲得与他身高一样,看着他听着他不清晰的语言,感受他的委屈。在他抽噎间歇,我开始慢慢说话:“对不起,小刚。上周小刚一定很伤心。看到老师没在,铁门关着。是不是。老师上周临时有很重要的事情出去了。我给妈妈发过消息。可能妈妈当时没用看到,所以就让小刚没能见到我….”。说到此时,小刚的抽噎声小了,但没用停止。目光迅速与我对视了一下。

对不起……….”我继续着道歉。直到此次时间结束。这一次我和小刚在铁门内外对视相隔着。

 

下一个周六,小刚如期来到沙盘室的门外,依然不肯进来。与上次一样的动作和表达。我也依然做着同样的重复,道歉。最后的进展是,他答应我可以用手指头轻轻与我手指想触碰再见。

…..

…..

直到第五个周六,小刚才慢慢的同意我把门打开。他走进门口的位置,跟我继续玩着那辆小车。

….

….

我们只有真正体会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并允许他们用他们自己的速度去消化和表达时,陪伴的作用才会发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