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读书笔记
时间:2021年07月05日|1939次浏览|1次赞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谈到了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四种精神疾病。看上去像是一个人类学的研究,


作者认为在不同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层面下,精神疾病,实际上带有很强的人类建构的性质。香港的厌食症,日本的抑郁症让我印象更加深刻,斯里兰卡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那个心理援助的一厢情愿的浪潮,使人自然地回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们曾经面临过的类似情境。


即让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甚感尴尬的“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不同于欧美,精神分裂症在桑给巴尔似乎没有承担很严重的“污名”,甚至精神分裂症病人会被当做一种道德高尚的象征。本书是在动车上看完的,变动的环境下,居然被这本书的描述吸引住了!原来我们和所谓精神卫生的先进国家差距没那么大!


如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一样,美国在精神障碍的全球化中同样占据了过分重要的位势。在无意识状态下,全球唯美国“马首是瞻”,不自觉地将美国的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当成是最先进的科学,对其适用性和实证性缺乏足够的反思。


心理障碍的特殊性使我们不得不去重视相关知识的社会建构问题。既然公认的心理障碍有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三个来源,我们就不该把诊断和评估仅仅放到生物性层面上。同时,不要忘记经济基础这个决定性因素,资本寻求利益的天性是无处不在的,日本抑郁症的被动接受和治疗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例子。


上述问题同时关涉到当代心理学知识与方法论范式的演变,近年来中国大陆已有不少研究与讨论全球化的倾销式的配置,以及携带着的心理学应用的泛滥灾情。


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中西方文化与知识遭遇碰撞的时间里,接受高等教育栽培的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均无可避免的或生吞活剥地,或东拉西扯地,片片断断地学习着欧美知识,等到进入某个特定的本土社会环境,面对迎面扑来的个人与群体的具体难题,需要亲身推进一线的实务工作时方才悟得出:尽信书不如无书,接地气,走自家路的才是正道。

我们不安的觉察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可能导致了巨大的代价,这个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渐消弥,尽管我们对罪行供认不讳,但至今还没有来面对这些令人不安的影响,那遍地开花的金黄色拱门,不足以代表美国对其他文化的冲击,真正坏事的是让人类的心理地貌不断扁平化,我们加入了一项伟大的运动,让全世界人对心灵的理解都变得更美国化了,这是一个貌似无法证实的断言,因为如此之改变,发生在几亿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维流动中。


不过近年来有些现象很能说明问题,让这担忧愈加无可无可置疑,最突出的就是全球心理疾病症状形式的改变,例如过去20年里,进食障碍病例在中国香港开始升高,并蔓延至中国大陆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然成为一个常见的诊断通用术语,用来形容战争灾害所带来的苦难,此外还有一种美国版抑郁症,目前正流行于世界各国,如此的疾病到爆大爆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病又是如何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传播的?


本书旨在揭示病毒正是“美国人”。30多年来美国人以规模批发的方式,出口自己的心理疾病观念,美国人对疾病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变成了国际标准,尽管这么做,通常是出于善意,我们还是疏于预见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全盘效果,事实上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如何思考心理和精神疾病?他们如何给症状分类和排序如何医治并预期病程及疗效,这些都会影响疾病的本身,在教育全世界,像我们一样思考的同时,我们已经或多或少的使这个世界发疯的样子越来越相似。


是什么动机让美国如此竭力说服全世界来用美国的方式思考,这里有好几个答案,但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制药公司利润,这些资产动辄以亿计的超大集团,在推广全球性的疾病诊断分类中,十分有利可图,因为接下来他们就售卖声称可以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赚取巨额利润。


其他的原因相对更复杂,许多现代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相信药物背后的科技,我们的疾病分类诊断和心理学理论,已经把这个领域推到超越文化和信念影响之外的前沿领域,不是吗?甚至有机器已经能直接观察大脑如何运作,我们也能用各种方式改变大脑化学分泌,且观察出现变异的DNA序列,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我们自豪地推广心理疾病的生物化学观念,人们应该用看待躯体疾病,同样的方式,临床的科学的理解心理疾病,这里的假设是:这些了不起的科学进步,能让今天的职业者避免前辈的偏见和谬误。然而本书所记载的跨文化研究者以及文化人类学者,却讲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他们证明,心理疾病的体验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精神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个人创伤,经历社会动乱,或者大脑中的化学失衡,而不管致病原因为何,我们无一例外的依靠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传说来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文化对一个心理疾患病人内心的影响,通常是一种本地且私人的现象,所以尽管本书讲述一种全球的趋势,却不从全球视角出发来叙事,考虑到对现实人情的影响和冲击,我们选择了四种心理疾病,在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故事,之所以选择这四个故事,是因为它们分别揭示了西方心理健康观念,全球化的不同传播系渠道。

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把焦点投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从彼岸观望那些文化性的假定和塑造了我们自身信仰的肯定,常常变得不可思议的明晰,让人洞若观火,由此可见,真正古怪的是美国人自己对疯狂的假设和美国人的自我。


人们应当用担忧生态多样性消失一样的态度来担忧精神症状的地域差异性理解和不同疗法的消失,各种各异的疗愈形式,以及特有的心理保健文化信念,人们永久痛失这些精神物种的严峻形势不亚于某种植物或动物悄无声息彻底灭绝的状况。很有可能,我们还来不及真正理解其价值,人类对自己精神世界之领悟的丰富多样性,就再也无迹可寻了。


生物学家指出,正是在这浓密而又生机勃勃,充满多样性的雨林里,蕴藏着未知的化学复合物,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治疗新型瘟疫的特效药,相类似的,蕴藏在多元的心理健康文化观念中的,或许正有我们丢失不起的宝贵知识,继续抹杀这种多样性,我们无异于自掘坟墓。

那些美国输出给其他文化的各种概念的核心,通常是一种美国牌的超级过度自信和超级个人主义,深深影响这些信念的,有笛卡尔的灵肉分离器官,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无意识双重概念,以及层出不穷的智力书籍和治疗流派。


对个体健康要与群体健康不断分离开的鼓励,就连令人着迷的生物科学科研,对大脑工作方式的探索,在文化的层面来看,也是让我们对人类心灵的理解,愈加远离社会和自然世界,而后两者正是大脑时刻自我导航的环境,这种化约式思维已经到达何种地步?这在制药公司的广告网页上可见一斑,就像一个蛋糕菜谱教你用正确比例的面粉糖和小苏打,你的大脑也需要精确的化学平衡,以保证最佳运行状态。


西方人的头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理论家和学者不停地分析以后,如今已被简化为承载头骨这个“抟面盆”里的一坨化学物质面糊糊了。


唯一能肯定的是世界其他地方对人类心灵的文化理解,依然比美国的包含更多宗教与习俗信念,由于生态和社会环境有更紧密的结合,他们尚未把身心割裂,也没有把个体的心灵健康孤立于社群的健康之外,不懂得理解和欣赏这些差异的我们,继续努力说服全世界按美国的方式思考,鉴于美国自己文化的心理观念带来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都十分低下,也许是时候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慷慨大方了。

后记

抄书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一则消息:中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学院制连续培训教育项目推出,比照精神医学模式,从“中德班”算起,中国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连续培训项目已经走过了20年,是不是也应该摒弃拿来主义,做一下“反思”了?

标签: 心理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