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主体间取向 (史特罗楼等著 郑瑾译) 序
时间:2020年07月24日|1517次浏览|1次赞

Robert D. Stolorow, Bernard Brandchaft and George E. Atwood  (1995).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 An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

精神分析是一门主体间性的科学(a science of the intersubjective),我们的这一构想(conception)是在十五年来共同合作的工作中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在这段时期,关于一个主体间场域(an intersubjective field)的概念在我们的思想中逐渐明确起来,它是指导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与治疗的核心解释结构。正如下文所述,这个关于由组织性各异的、相互作用着的主观世界所构成的系统之构想,对于阐明精神分析治疗的变迁以及人类的心理发展过程来说,都是无价的。我们在本书中的目标是十分实际的:将我们的主体间性的方法应用到精神分析治疗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系列临床议题与问题中去。我们希望证明,采用主体间性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分析师持续进行共情性探询(empathic inquiry)的能力,并且在同样的程度上,增强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效果。

如果没有已故的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里程碑一般的卓越贡献,本书可能永远无法写就,谨以此书献给他。如果没有Daphne Socarides Stolorow,Elaine Brandchaft与Elizabeth Atwood充满爱的支持与不懈的鼓励,这本书也不可能写成。Daphne Stolorow合著了关键章节《情感与自体客体》,并且对整本书的编纂予以了巨大的帮助。Frank M. Lachmann合著了关于移情的极其重要的章节。

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最初是在其它期刊与书籍中发表的。

第二章的早期版本出现在《精神分析探询》(Psychoanalytic Inquiry)(1986, 6:387-402)中,并且这章的部分内容也出现在《自体心理学的进展》(Progress in Self Psychology),第二卷,A. Goldberg编辑(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6, pp. 273-279)。

第三章的早期版本出现在《精神分析年鉴》(The Annual of Psychoanalysis)(1984/85, 12/13:19-37.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第五章的早期版本出现在《精神分析年鉴》(The Annual of Psychoanalysis)(1984/85, 12/13:105-119.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临床说明也出现在《心理治疗师手册》(Psychotherapist’s Casebook),I. Kutash与A. Wolf编辑(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6, pp. 43-54)。

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出现在《自体心理学的进展》(Progress in Self Psychology),第一卷,A. Goldberg编辑(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5, pp. 194-201)。

第八章的早期版本出现在《共情 2》,J. Lichtenberg,M. Bornstein与D. Silver编辑(Hillsdale, NJ: The Analytic Press, 1984, pp. 333-357),以及《边缘型患者》(The Borderline Patient),第二卷,J. Grotsterin,M. Solomon与J. Lang编辑(Hillsdale, NJ: The Analytic Press, 1987, pp. 103-125)。

我们感谢这些期刊与书籍的编辑以及出版社,允许我们将这些内容纳入本书中。

最后,我们要对Paul E. Stepansky宝贵的编辑指导表达我们的感激,还要感谢Lawrence Erlbaum与Joseph Lichtenberg对这项工作的热情支持。


** 译文在喜马拉雅可听——http://xima.tv/j8mrql

此译文仅为分享学习之用。​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