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文.德.贝克尔《恐惧的礼物》
时间:2012年01月20日|4116次浏览|2次赞

  相信你的直觉,而不是科技,将保护你免受暴力的威胁。
                                                                                        ——《恐惧的礼物》
        贝加尔被认为是研究暴力的危机评估、预测和处理领域的领军人物,曾参与过很多有关犯罪的案件。犯罪心理学作为和大众接触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在媒体催化下,lie to me ,《法证先锋》等题材电视剧可谓是层出不穷,今天和大家分享《恐惧的礼物》,该书是一部美国味十足的作品,内容蕴含美国文化背景下枪支乱用和对他人冷漠。
        书中作者试图证明恐惧其实是一种福气,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换位思考,把自己作为潜在的杀手,去总结暴力中的精神状态和一些外在表现信号,从而让自己面对恐惧有所准备。他认为人类拥有一套应对危险的内在提醒系统,只是我们平时对此没有给与足够的信任而敏感度下降.(假如看我们的感官,这个感觉性在人意识高度集中情况下,最大会是多少的?)他习惯用这个观点来解释人们为什么在面对一些危险的事情可以迅速做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为。
       最近脑科学发现了经常犯罪的人大脑和普通人有些区域不同,而在作者看来,他反对这种“犯罪思想”,他认为暴力的来源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它们是根据我们的理由而变化的。重点定位在了人是否具有伤害的意图和能力。
       贝加尔概括了四个因素导致人们会实施暴力行为:辩解理由(在犯错之后)、备选方案(这样可以获得问题解决得到自我的公正)、不计后果、能力(对自己实现目标自信)。而暴力前兆就是来自这些人对受害者的威胁,把暴力理解成一个过程进行预测的话,很多暴力并不一定特定时间下的作案动机,而要去挖掘暴力的历史或者暴力实施之前的意识状态,文中举例:家庭暴力多半是有预先策划的,在丈夫企图对妻子图谋不轨时,妻子的拒绝无异于导火索,在丈夫看来这种拒绝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伤害,而杀死配偶是种自尊获得的途径,而统计表明四分之三的婚姻谋生案件发生在妻子决定抛弃婚姻之后。(以后可千万做事不要伤了对方的自尊心,不要伤了对方的人格啊)。
        动荡不安的或者遭受到虐待的童年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来预测凶残的犯罪嫌疑人,定义他们是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世界观,为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同时这类人也有一些伪装特征,看了之后最大的感受,越不像嫌疑犯的越是,更电视剧情节一样。但这类人还是会在非语言交流中有所破绽,这也就是面部识别越来越火的原因吧,当然这类人的人格特征,在行事中还是可以被洞察到的。
         书中作者对潜伏跟踪者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最后定义是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想要杀害他们的目标,多半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渴望。而暴力犯,更多会在暗杀中使他们达到一种完美的感觉,对获得名誉是种捷径,这种精神变态是不介意后果的积极与消极的。有时候光靠一些条文限制是不起作用的,相反更会加剧,暴力倾向的人靠交战生存发展,如果他们无论如何都感受到一种失衡,仅凭一张限制令不会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美国治安方面也不是那么好么,说是民主的,危机四伏。让我想到了前不久**校长提到的美国教育中不太注重全球公民的意识的教育,太过自我意识,如果人人都自我防卫过强无异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强化吧。
 

标签: 恐惧  礼物  贝克尔  暴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