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祈祷与归根(归根心理学第十八讲)
时间:2018年11月25日|1813次浏览

基督教的祈祷与归根

(归根心理学第十八讲)

孙泽先


佛教讲修炼,道教讲修炼,基督教也讲修炼。基督教的修炼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祈祷pray。祈祷是基督徒每日必行的功课。祈祷的形式很多:有集体的祈祷,也有个人的祈祷;有定时的祈祷,也有不定时的祈祷;有出声的祈祷,也有不出声的祈祷。

 

祈祷产生的力量源于归根

很多信徒能以自身的经历证明,祈祷能够产生力量,使悲伤者得安慰,使病痛者得医治,使过犯者得宽恕,使迷惘者得启示,如此等等。那么,祈祷所产生的力量是哪里来的呢?

有人说,祈祷所产生的力量,是上帝God的恩赐。因为上帝是仁慈而全能的,你的祈祷蒙上帝垂听,于是你所要的,上帝就赐给了你。这虽然不失为一种解释,但这种解释不够彻底。而这种解释之所以不彻底,往往是因为对上帝的理解不够彻底。

《国语和合本圣经》是中国基督教会通行的汉语圣经版本。这个版本的汉语圣经是20世纪初根据英文圣经詹姆斯王本King James Version集体翻译而成,对中国基督教有着至深至广的影响。英文版圣经中“God”一词,在《国语和合本圣经》中译为“上帝”。现在,“上帝”一词已经更改为“神”。这一更改非常必要。

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上帝就是玉皇大帝,一个完全人格化的神祗,不但有妻子(王母娘娘),而且有子女(如七仙女等)。由于著名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不凡的魅力,使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过,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几近平庸之辈,堂堂天国之尊,竟被孙悟空这个小小的“妖猴”闹得六神无主,最后不得不向西天佛祖求救。以这样一个形象比对《圣经》中God就会潜移默化地产生严重的误导。

《圣经》中的God,无相无名(《约翰福音》424节),却造天、造地、造人(《创世记》1-3章),且无所不在(《诗篇》1397-12节),无所不知(《约翰一书》320节),无所不能(《耶利米书》3217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11节),这是《圣经》对God的最为简捷的解释。由此可见,从归根心理学角度来看,God就是宇宙的本源、生命的本源,God就是根。“上帝”一词实在表达不了上述的含义,所以改译为“神”是完全正确的。

 

基督教也讲归根

按照《圣经》的说法,人类的始祖亚当Adam和夏娃Eve是神造的。神造人之初,人与神尚未分离。神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Eden,并告诫他们不要吃园中那棵智慧树(亦称分别善恶知识之树The 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上所结的果子。后来,他们到底还是吃了那树上的果子,结果酿成了人类的原罪,受到了神的惩罚。这是因为,他们吃了禁果之后,产生了分别善恶的心,这便是与神分心的开始。从此,人和神的关系不是二合为一,而是一分为二,形成了人神分离的局面。

“分别善恶的心”,就是归根心理学中所说的“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意味着识神起主导作用,于是形成“离根”而不是“归根”的局面。

基督教认为,耶稣降世的最大目的,就是重修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使人神之间由“一分为二”,变成“二合为一”,重新实现人神合一。关于这一点,耶稣在被捕前为众人祈祷时说得十分清楚:God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象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翰福音》1722-23节)。

正因为如此,作为基督教修炼重要方法的祈祷,也必须以重新实现人神合一为最大目的。所以,信徒祈祷之时,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意念all heart, all soul, all mind归向神,与神合而为一。

见过大海的人,都会叹服大海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可是,如果取出一盆海水放在岸上,盆里的海水就不再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了。祈祷的作用,就是让那盆海水回归大海的怀抱,重新体现出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归根心理学认为,祈祷就是在把一分为二的分别心,转化为二合为一的无分别心,即把识神转化为元神。元神起主导作用,就是归根。归根就能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开发潜能。可见,佛教讲归根,道教讲归根,基督教也讲归根。

 

基督教归根的三个特点

基督教的归根有三个特点。

第一,基督教是一神教。一神教就是只信奉一个神,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神(《出埃及记》203节)。一神教的好处,在于能使信徒的信仰专注,祈祷之时其意识的聚焦不发生分散。不像多神教有众多神祗,常常令人莫衷一是、用心不专。

第二,基督教只用一部经典——《圣经》。《圣经》没有艰涩难懂的字句,没有层出不穷的名相,其中义理深入浅出,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耶稣降世,以被挂十字架、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给世人树立了一个如何得救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这个榜样,得救的道理就变得非常简单:信靠基督,效法基督,体现基督的精神——爱和奉献,“因为神就是爱”(《约翰一书》48节)。

大道至简至易。基督教的这三个特点符合这一标准。同时,基督教的祈祷本身也符合这一标准。

 

祈祷四字诀

基督教的祈祷,不需要复杂的程序,不需要高难的动作,不需要华美的词语,只需要圣洁诚挚的心灵。

理解基督教祈祷的初步要领,应当记住四个字:“敬”,“净”,“静”,“竟”。

“敬”,是指如何对待神。既然祈祷是归向神,对神必须具有深切的情感。没有情感的参与,祈祷就不能深入。神有造化之功,造天、造地、造人,故当敬仰。神有生杀之权,惩恶扬善、赏罚分明,故当敬畏。神有大能,在人所不能的,在神则无不能,故当信靠。神有大恩,惟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故当感谢。敬神之功,畏神之威,信神之能,谢神之恩,这就是“敬”的含义。

“净”,是指如何对待自己。净就是洁净,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净与不净,在于罪sin之有无。无罪则净,有罪则不净。信徒受洗是为了净,祈祷也是为了净。受洗只有一次,祈祷则须持守终生。神是圣洁的,信徒也必圣洁。不圣洁,就不能进入神的殿堂。所以祈祷之时,当具忏悔儆醒之心。已有之罪,及时忏悔;未生之罪,时时儆醒。另外,净亦有端正祈祷心态之意。祈祷的宗旨,是归向神、与神合一,不可总是怀着贪心向神要这要那。

“静”,是指祈祷之时,身心内外,宜宁静安和。祈祷最好选择安静的环境,这是外静;同时要求心无杂念,这是内静。内外俱静,有利于祈祷的顺利进行。个人祈祷,当以默祷为宜。祈祷之深入,不在多言多语,而在情真意切。正如耶稣所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们祷告,不可象外邦人,用许多重复的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马太福音》65-8节)。

“竟”,是指用心恒切、坚持到底。祈祷是信徒终此一生的功课,所以要坚持恒常、始终不辍。恒切祈祷要有坚定的信心为基础。初学祈祷的人,由于信心不足,常常发生波动。他们往往急于见证祈祷的效验。如果所求之事得以实现,就情绪高涨;如果所求之事未能实现,则情绪低落。这种祈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祈祷,是在与神做交易、与神讨价还价,从而失去了祈祷的真实意义。祈祷的真实意义,不在于同神要这要那,而在于全心归向神,与神合而为一。当知祈祷之中,为求而求,其求不纯;不求之求,其求乃真。

归根心理学认为,“立信能积,功德万种;得一直通,道法三千”(《上元归根铭》第4章)。“信”和“一”,是归根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基督教祈祷的上述原则完全体现了这两个因素。所以从归根心理学的角度上看,祈祷就是归根,归根则能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开发潜能,从而收到“悲伤者得安慰,病痛者得医治,过犯者得宽恕,迷惘者得启示”等等功效。

 

说方言并不神秘

《圣经》记载,耶稣去世后,使徒彼得St Peter带领众人聚会祈祷时,曾出现一个奇特的“说方言”现象。

“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象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听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使徒行传》21-4节)。

这种现象叫“说方言”,曾被某些信徒所推崇,祈祷时竞相仿效,以为非如此则不能圣灵充满。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归根心理学认为,归根理顺根结过程中,当某些根结被理顺之时,就会由信息转化为能量,在其越过“界面”而被识神感知时,或可出现“六根震动”的现象。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震动在眼,或可目见异象;震动在耳,或可耳听仙乐;震动在鼻,或可鼻嗅香气;震动在舌,或可口承甘露,或可口说异语;震动在身,或可周身抖战;震动在意,或可获得启示。归根之时,会不会出现“六根震动”,出现“六根震动”时到底会震动哪一根,这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事情,不可预期、亦不可强求,不然就会引动分别心,从而减低归根的功效。


【圣心塾关联信息】
电话:13604903264 
邮箱:shengxinshu@foxmail.com
微信二维码:扫码进入免费公开课 

标签: 基督教  祈祷  方言  归根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