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咨询:蛇仙与辟谷
时间:2019年12月21日|1988次浏览

中医心理咨询:蛇仙与辟谷

孙泽先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根里包含着个人一生的信息。荣格(Carl Jung ,1875~1961) 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根里包含着父母双亲乃至祖祖辈辈的信息。下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根里储藏的信息量之大远远超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描述。
    这个案例是一位中年女性,在沈阳某大学做教师工作,练功大约三年。
    有一天练功时出现了自发动。以后每次自发动出现的时候就要到学院操场的草坪上去行走,行走时肢体呈一种柔软的蠕动状。
    同时,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她过去一直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而现在开始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她说,每天早晨在露水打湿的绿色草坪上蜿蜒而行的时候,心中都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有几次出现自发动在雨中行走时,周身淋湿,她不但没有感冒,反而觉得神清气爽。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辟谷。辟谷,为道教修炼术语,是指修炼过程中停止进食而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现象。她每天除了喝水和偶尔吃点水果,别的什么也吃不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
    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家人,都不理解她,认为她的精神出了毛病,使她苦恼不堪。她求助于医院,医院认为不属于常规医疗范围;她求助于气功圈,有人说这是蛇仙附体,却没有解决的办法。最后,她到辽宁中医学院来找我。
    首先我给她讲归根心理学。从归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是在可以理解的范畴。
    在中国古代的巫术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蛇仙附体”。当然,这不意味着真的有什么“蛇仙”附在她的身上,而是说在她的身上表现出蛇的某些特性。
    在人的身上出现了某些低等动物的特性,这看上去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不然。在我们人类的根结里面,不只存在着人性,也存在着野性,或者说存在着动物性。
    1920年10月,印度牧师辛格(J.A.L.Singh)在米德纳普尔密林中发现两个狼孩。狼孩就是被狼群所收养而与狼共同生活的人类幼儿。辛格组织人力把这两个狼孩从狼群中解救出来,发现是两个女孩,大的八岁左右,小的约一岁半。她们的牙齿排列紧密,特别锋利,犬齿尤其发达。口腔粘膜像血一样的鲜红。她们的眼睛半夜睁开时,有一种青森森的光。她们的嗅觉非常灵敏,能嗅到60米以外的生肉味。饥饿时,发出嗷嗷的嚎叫。行走和取食都和狼一模一样。大的取名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阿玛拉一年后死去了。卡玛拉9年后也死了。虽然经过多方的培训,卡玛拉的智力最后也只达到3~4岁孩子的程度。
    除了狼孩之外,世界各地还陆续报导过豹孩、熊孩,甚至猪孩。试想假如我们人类的根结当中,只有人性,没有动物性,那么这种结果就不会出现了。
    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不要忘记我们人类在进化的历史上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原始脊椎动物到人,这一步步的进化信息,不仅以化石的形式留在自然界,同时也以基因的形式留在我们人类的根结之中。
    归根心理学认为,人的根中信息不仅包括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还包括人类进化过程中乃至宇宙演化中的全部信息。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
    道家认为:“若吾身,亦一小天地者,周天之行健也”(《性命圭旨》)。
    佛家也说:“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楞严经》卷四)。
    中医理论也有相似的见解:“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
    这样看来,人类的根结不仅伸向个人生命的本源,也伸向种族生命的本源,还伸向整个生物界生命的本源;而且还要伸向那茫茫宇宙的本源。
    她听得很入神,完全赞同这样的说法,内心的恐惧释然了。接着我又给她做了一次暗示疗法。
    一周之后,接到她的电话,已经正常吃饭了,并且不再到学院操场的草坪上蜿蜒而行了,全家人都很高兴。


【圣心塾按语】

    这个案例的当事人后来我又见到过一次,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场合。
    城郊有一所学校,叫毛泽东思想教育学校,其中的学员都是FLG的资深人士。学校邀请各路专家讲课,对学员进行反邪教教育。我曾应邀在那里讲了一次课。
    据学校领导说,学员对归根心理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学校本年度的经费预算已满,下个年度一定请我再来讲课。我当即表示,如果学员真的想学,而且能够对他们有帮助,钱不是问题,我愿意免费为他们讲课。就这样,我先后去了十二次,把归根心理学的理论部分讲完了。
    站在讲台上的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台下谁在听课,而是台上台下的感应度。感应度是指人际之间意向流感应性(interactivity)所达到的程度。
    意向流是意向性内存在的流动,它有十二个特性:(一)指向性(directivity),(二)流动性(mobility),(三)连续性(continuity),(四)超速性(superluminality),(五)建构性(constructivity),(六)感应性(interactivity),(七)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八)主观性(subjectivity),(九)非想性(unobservability),(十)直解性(direct knowing),(十一)自明性(self-evident)(十二)统一性(intergrality)。              
    意向流的感应性是意向流十二个特性中与心理治疗关系密切的一个特性。无论是个体治疗还是群体治疗,意向流的感应性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取得理想的疗效。
    我愿意给这些学员讲课,是因为与大学本科学生相比,在这里所形成的意向流感应度更高些。这些学员都有修炼的实践,都有对道的追求,都有寻求解惑的愿望。从学员们听课眼神的那种专注,做课堂笔记的那样认真,我的课程体现了它的真正价值,是心灵的沟通与碰撞,而不是单纯的秀(show )——秀知识,秀口才,秀幽默。
    我给这些学员讲解修炼的四无法则:信无偶像,法无判断,修无替代,行无戕生。着重讲解第一项,剖析了“大师”崇拜的危害。
    那一时期学气功的人大都存在着对“大师”的崇拜。
    有一次,TJ中医学院的Wei教授请我去办归根疗法学习班,海报上把我的名字和“大师”两个字连在一起,我马上要求改正,把“大师”改成“老师”。他们问为什么,我说:“现在的气功界,‘大师’说的都是大话,老师说的都是实话;‘大师’要人沉迷,老师要人觉醒。”
    那时的气功“大师”惯以大话为生,把自己说成是“法身无数,法力无边”的救世主,利用人们潜意识中的巫术情结和宗教情结,在受众之中扩散催眠效应,使其心理年龄发生大幅度的退行性变化,从而剥夺他们对意向流进行信念管理的能力,导致人格独立的弱化以及自信的丧失。这是典型的制造偶像崇拜(idolatry),即便在正统宗教里面,这种行为也属于重罪。
    有一堂课我讲到了“蛇仙与辟谷”,下课后有一个学员来到我的面前,说:“孙老师,您还认识我吗?”我正在努力回忆之中,她做了一个蜿蜒而行的动作,说:“我就是您刚刚讲到的那个例子。”原来是她。不过我还是无法把现在的她和以前的她联系起来。
    人们往往以为,迷是迷,悟是悟,迷悟之间相隔万里。其实不然,迷之与悟,间不容髪;或迷或悟,只是一念之差。

标签: 中医心理咨询  蛇仙  辟谷  意向流  感应性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