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只为一宗事:思维一元化——佛学空性(Sanyata)的意动心理学诠释
时间:2022年12月10日|520次浏览

心经只为一宗事:思维一元化
——佛学空性(Sanyata)的意动心理学诠释

孙泽先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思故我在  无思故道在——思维一元化在中国传统心理疗愈技术中的作用》,其中提到了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式,即意向流(The Intentional  Stream)运行过程中由“表象——判断——情欲”所构成的笛卡尔漩涡(Cartesian Vertex)。
        笛卡尔漩涡中包含着两种力,一种是思维二元化的力,一种是思维一元化的力,二者相反而相成。
        思维二元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识神的功能,它所产生的力叫做智。思维二元化的特征是一分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众多概念,并且不断探求概念与概念间的关联,从中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汉字“智”的结构是上“知”下“日”,表明智的力在于知识与日俱增。
        思维一元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元神的功能,它所产生的力叫做慧。思维一元化的特征是二合为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纠正极化思维(黑白思维),及时清理诸多概念与情欲形成的心理缓存,为智的运行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充足的平台。汉字“慧”的结构是上“彗”下“心”,意味着慧的力在于对心地的适时清扫。
        关于智与慧的关系不在这里赘述,拙作《归根心理学》中有深入的讨论(见  第四章  智与慧:两种相反相成的洞察力。微信公众号圣心塾中有载)。
        智与慧这两种力的对立统一是笛卡尔漩涡正常运行的关键。智是理性的力量,慧是悟性(灵性)的力量。有了慧的加持,笛卡尔漩涡才能起止有常、消长有度、运行有序;缺少慧的加持,笛卡尔漩涡就会起止无常、消长无度、运行无序。这种异常的笛卡尔漩涡是焦虑的根源,我们称之为心理内卷(psycho-involution),亦称作刹那轮回(Instant Samsara)。
        在佛学中,与慧密切相关的常见名词有三个,一是般若(Prajna),二是菩提(Bodhi),三是空性(Sanyata)。般若是音译词,与慧同义,意译常作大智慧。菩提也是音译词,意译常作觉悟,是对于慧的认知与把握的能力。空性是意译词,是慧的根本性认知所展现的终极境界。布伦塔诺关于意向流的自明性(Self-evident)的论述对我们理解空性提供了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的支持。
        佛学最重视般若法门,据说释迦摩尼临终前嘱咐阿难,八万四千法门之中或有可舍弃者,但般若法门绝不可以舍弃。大般若经洋洋600卷,浓缩为5180字是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浓缩为260字是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是史上被诵读次数最多的佛经。
        心经讲什么?心经着重讲一个“空”字。明了这个“空”字,就能把握般若法门的要领。这里的空,指的是空性。空性与意向流的自明性密切相关,是慧所展现的根本性认知,或者说是思维一元化所达到的终极境界。
        因明学(印度逻辑学)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论。从因明学角度看,思维二元化的智属于比量(Anumana),比量要靠分析判断推理,所以也叫推理量;而思维一元化的慧属于现量(Pratyaksa),现量是直接呈现,不靠分析判断推理,不可用语言表达,所以又叫感觉量。换句话说,比量是凭借概念去推理,而现量则是凭借体验去感悟。注意到这个区别,有助于我们明了空性。
        因明学常用的知量除了现量和比量之外,还有一个准量(Uamana),也叫做比喻量。中观学和唯识学在研究空性的时候都用过比喻量。
        中观应成派论师月称菩萨在《中观四百颂疏》中说:“我们所说的空,不是寺中无僧式的空,而是绳上无蛇式的空。”绳上无蛇,说的是有人被蛇咬过,后来看见草绳也会害怕,因为那人把草绳当成了蛇。这就是说,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像庙里了和尚都跑光了一样;而是清空了妄念,清空了虚假的认知。慧是思维一元化的结果,属于现量,是直接呈现,当然必须是如实呈现。如实呈现叫做真现量,虚假呈现叫做似现量。
        唯识学的比喻用的是镜子。转识成智的最高境界是大圆镜智,这是对空性的另一种解读。镜子能够照鉴万物,然而万物却不会留滞其中,这叫做鉴而不纳。了知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干扰,这确实是空性的特点之一。
        明了空性,不能单靠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离不开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在思维二元化中打转转,这不过是解悟的过程罢了。真正明了空性,更重要的是证悟,必须在思维一元化的过程中,通过修行的切身体验去感悟,因为慧属于现量,而不是比量。
        事物在思维二元化过程中是被无限分割成两两相对概念组,并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在这些碎片化概念组之间寻找其中的关联。
        事物在思维一元化过程中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存在。当思维一元化达到终极状态的空性境界时,二元对立观念被消解了,事物不再被分割,而是整体的、全息的存在。用布伦塔诺的话来说,是以一个统一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佛学认为,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构成事物的五种不同类型的成分。当然,这种认知存在于思维二元化的过程中。而在空性境界中,二元对立观念被消解了,事物不再是碎片式的存在,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同样的道理,凡是思维二元化分割出来概念,在空性境界中都不复存在:六根(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意)归于无,六尘(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六法)归于无,六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六意识界)归于无,十二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归于无,四谛(一苦二集三灭四谛)等等都归于无。
       证悟空性是思维一元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意向流管理中属于表象管理。在笛卡尔漩涡中,表象环节是上游, 判断环节是中游,情欲环节是下游。表象环节至关重要,把握住这个环节,就能及时纠正极化思维,不断清除妄念和虚假认知,防止误判以及由误判所引起的负面情欲。所以心经才说:“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盛赞般若法门,是因为它能“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为什么?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根本性的不合理认知,即不晓得缘起性空(万物因缘而起,诸缘自性本空)的道理,不晓得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之中,进而滋生贪欲,追虚逐妄,惹来种种烦恼。这个不合理认知,历经世世代代的沉积,滞留在人们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ness)当中,如同厚厚的乌云,遮蔽心底悟性(灵性)的阳光,使之长期处于晦暗无明的状态。这种深深的习惯势力,只靠字面上的理解无法加以撼动,只有通过实地修行的证悟功夫,而且必须达到甚深的程度,才能拨云见日,断除无明,像观自在菩萨那样,“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罗蜜多,通常译作大智慧到彼岸,即通过思维一元化的修炼到达空性境界。修炼的实际操作通常包括九种要素:①信念,②恒心,③情感,④凝神,⑤想象,⑥象征,⑦呼吸,⑧口诀(咒语),⑨关窍。其中的口诀古代称为咒语,是修炼之中权威指令非理性植入的常用工具。《了凡四训》的作者袁学海在修炼中采用过两种方法,一种是功过格,一种是准提咒。心经把般若菠萝蜜多称为“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可见实现思维一元化,进而证悟空性,乃是佛学修行的不二法门。
        思维一元化是证悟空性的必由之路,慧由之而生,空由之而现。古往今来一切修行有成者,都必须牢牢把握这个环节,勤修苦练,才能在证悟空性的过程中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正如心经所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证悟空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悟性(灵性)的阳光虽然被无明的乌云深埋心底,但它会时不时地透过乌云的缝隙闪现出来。这种情况不仅可以出现在修炼实践里,也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悟性(灵性)闪现之时,会带来光明、圣洁、愉悦、通透等诸般感觉,人们常说的“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心有灵犀”、“心血来潮”等等,多半与悟性(灵性)有关。
        如果说证悟空性、开悟成佛或许是少数人能够成就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是人人都可以办得到的。那就是,我们在实现思维一元化的过程中,适时管理意向流,让表象环节如实呈现,让判断环节准确及时,让情欲环节充满正能量。通过这样的过程,向意向流输入负熵,获得内在和谐(inner peace),从而化解焦虑,缓解抑郁,改善睡眠,乃至激发创造性思维。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之所以能与中国传统心理疗愈技术具有更高的融合度,那是因为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是基于现量的心理学,而现代主流心理学多是基于比量的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把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把握住意向流,就把握住了人生;改变了意向流,就改变了自己。



标签: 心经  意动心理学  描述心理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