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心理学思想:我思故我在的三个环节与三层境界——《第一哲学沉思集》与中国本土
时间:2023年04月22日|400次浏览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我思故我在”的三个环节与三层境界

——《第一哲学沉思集》与中国本土心理疗愈技术的交集

    孙泽先

        中国被称为心理学第一故乡是当之无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心理学思想,同时积攒了宝贵的本土心理疗愈技术。由儒家的“三纲八目”、佛家的“戒定慧”和道家的“性命双修”所构成的古代修炼学,特别是其中的本土心理疗愈技术,近年以来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国际知名的心理疗法,如森田疗法、正念疗法、禅定疗法等,都与古代修炼学密切相关。
        当前,摆在中国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古代修炼学的与时俱进,通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把古代修炼学当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应用到现代心理疗愈领域。
        为此,我们必须从心理学立场明确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心理疗愈过程中,古代修炼学第一原理是什么?或者说取效的核心机制是什么?
        每当我们运用心理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去解读古代修炼学及其心理疗愈技术的时候,总会感到言之难尽,不明了、不通透。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心理学没有提供一个足够的视野,我们需要一个广角乃至超广角心理学视野,才能洞察古代修炼学的过程与机制,才能把握古代修炼学第一原理。
       说来令人感到意外,能够为我们能提供这个超广角心理学视野的人,不是我们熟知的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Carl Jung ,1875~1961),也不是弗洛伊德的老师、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的创始人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而是法国学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源头活水。

        《第一哲学沉思集》与《静修问道集》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法国学者笛卡尔的代表作。这本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经典,实际上确切地说,它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诠释欧洲修炼学的著作,并为后来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这个名词是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那里来的,本义是形而上学,也叫玄学(metaphysics)。《易经 系辞》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是说学问有两种,一种是研究道的学问,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存在,故称形而上学;一种是研究器的学问,器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存在,故称形而下学。毫无疑问,第一哲学是形而上学,是研究道的学问。
        沉思是英语单词 meditation 的汉译,有时也译作冥想,当然这是哲学家的观点,而欧洲宗教学家则另有解释。meditation 这个英语单词与古代法语的 meditacioun 密切相关,它是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的修炼基本功,通常汉译为静修或灵修。在实际修炼之中,既非思、也非想,而是在静默中安享与 God 同在的时光。韦氏词典(Webster′s Dictionary)对于 meditation 的解释是:“To engage in mental exercise (such as concentration on one’s breathing or repetition of a mantra) for the purpose of reaching a heightened level of spiritual awareness.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心理锻炼(如专注于呼吸或重复咒语)。”
        由此可见,《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书名汉译,如果讲求确切的话,应该是《静修问道集》,或《灵修问道集》。
        笛卡尔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少年时期的八年基础教育是在法国耶稣会主办的拉夫赖公学(La Fleche)完成的,在那里接受了拉丁文、希腊文、诗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学、道德学、哲学、形而上学等方面的系统教育。耶稣会是法国天主教的重要组织,要求会士发愿三绝(绝财、绝色、绝意),每年要有40天摆脱俗事,潜心祈祷静修。笛卡尔一生之中虽然居无定所,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新教主政的国家和地区,但他从未萌生过改变信念的想法。笛卡尔说他此生有两件引以为傲的事:心里装着天主教的信念,身中流着法国人的血液。
        《第一哲学沉思集》成书于1641年,此书并非心血来潮之作,早在1619年笛卡尔就把这个领域的研究认定为 God 赋予他的使命。笛卡尔深信天启(类似开悟体验),那一年的11月10日,他见到了异象,并一连做了三个奇怪的梦,这种体验刻骨铭心,由此确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正确理解“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有一句举世皆知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我们不能按照汉语的习惯把这句话理解成“因为我思维,所以我存在”,那不是笛卡尔的原意。笛卡尔说的是:我怀疑一切,但决不怀疑我正在怀疑。万般皆可假,我思必为真。笛卡尔这句名言的要点不是我与思的因和果,而是我与思的统一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笛卡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思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属性。
        笛卡尔这句名言的英译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 在 I am 后面省略一个表语词组 a thinking thing(思维的东西)。“I am a thinking thing( 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是笛卡尔时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正如笛卡尔所说:“现在我觉得思维是属于我的一个属性,只有它不能与我分开。有我,我存在这是靠得住的;可是,多长时间?我思维多长时间,就存在多长时间;因为假如我停止思维,也许很可能我就同时停止了存在。”(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28。  以下简称厐译沉思集)
        思维是什么?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有多广阔?超出我们的想象。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曾说:“有一种景象比海洋更壮观,那就是天空;有一种景象比天空更壮观,那就是心灵深处。There is one spectacle grander than the sea, that is the sky; there is one spectacle grander than the sky, that is the interior of the soul.”面对如此广阔的领域,能够“执大象,天下往”的人一定是天才,一定满有深刻的感悟体验。笛卡尔就是这样的人。

        笛卡尔漩涡:“我思故我在”的三个环节

      众所周知,人的生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然而当我们把握了它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时候,我们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就产生了飞跃式的进展。 那么,人的心理活动有没有像细胞那样的基本单位呢?答案是肯定的。人的心理活动也有一个基本单位,或者说一个基本程序,无论心理活动怎样复杂,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程序。发现这个心理活动基本程序的人就是笛卡尔。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指出,人的心理活动由三个环节构成:表象(presentation)、判断(judgement)、情欲(emotion & desire)。表象是第一环节,判断是第二环节,情欲是第三环节。这三个环节依次关联、循环往复,构成了心理活动的基本程序。
        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指出:“因此,我们可将心理现象区分为三个基本类别。笛卡尔首次做过这种区分,在《沉思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整而准确的论述。但是,笛卡儿对心理现象的分类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快就被遗忘了。近来笛卡尔的分类方法被独立地重新发现,现在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某种定论了。”(布伦塔诺:伦理知识的起源  20)
       “我思故我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能思之我,一个是所思之物。把所思之物呈现出来的功能叫做表象(presentation)。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从表象开始。也就是说,思必有所指,所指的对象一经呈现就开始了心理活动。呈现出来的对象笛卡尔称之为观念(idea),我们习惯上叫做念头。无念不成思,没有起心动念就没有心理活动。心理学家所说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表象是心理活动的第一环节。
        观念通常带有具象性,它可以是图像、想法、观点、建议、意图等等。笛卡尔认为观念的来源有三:“有些我认为是与我俱生的,有些是外来的,来自外界的,有些是由我自己做成的和捏造的。”(庞译沉思集,40)
        笛卡尔还告诉我们一个“观念不常真”的道理,即观念不能涵盖关联事物的全部实在性。他以太阳为例,我们举头可见的太阳只有篮球大小,而天文学告诉我们它比地球大数十万倍。用《金刚经》的观点来看,应该这样说:“太阳者,即非太阳,是名太阳。”
        表象环节是“我思故我在”的第一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善恶之别。对象一经呈现,即刻引起对于对象进行评价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判断(judgment)。
         判断是一种评价功能,是对表象所呈现出来的对象进行评价。在表象环节无对无错、无善无恶,而到了判断环节就有了对错、有了善恶。如同王阳明先生所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在判断中,对象有了对错之分、善恶之别,于是就引发了或亲近或疏远、或获取或舍弃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情欲(emotion & desire)。
        情欲是基于判断而产生的对于对象的亲疏取舍的功能。情主亲疏,欲主取舍。凡是对的、善的就喜欢、就接受,凡是错的、恶的就厌恶、就拒绝。
        作为第三环节的情欲,是心理活动的推动力,情欲环节中的亲疏取舍会时时产生新的表象,新的判断,以及新的情欲,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像一个大漩涡,构成了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把这样的心理漩涡称作笛卡尔漩涡(Cartesian Vertex),以此纪念这位首次发现心理活动基本程序的伟大学者。
        笛卡尔漩涡的中心是自我(self)。自我是心理活动的枢纽,心理活动所涉及的信息变化总是围绕自我进行的。没有自我就没有能思,没有能思就没有所思,心理活动就会归于静止。也许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另外一种体现。        
        由“表象——判断——情欲”三个环节构成的笛卡尔漩涡是心理活动的基本程序,也是“我思故我在”的基本范式。需要指出的是,笛卡尔不仅发现了心理活动的基本程序,同时还揭示了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三层境界——物理境界(Body Realm)、心理境界(Mind Realm)和天理境界(Nature Realm)。

        物理境界:“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层境界

        思维是能思之我和所思之物的统一体。思维总是具有指向性。一般来说,思维有两种指向:一种是指向外部,叫做外知觉(external perception);一种是指向内部,叫做内知觉(inner perception)。当思维指向外部之时,就产生了物理境界,也就是说,外知觉所把握的是物理现象。当思维指向内部之时,就产生了心理境界,也就是说,內知觉所把握的是心理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是心的功能,“心之官则思”(《孟子 告子下》),心可外观,亦可内观。外观是以心观物,形成物理境界;内观是以心观心,形成心理境界。物理境界与心理境界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从修炼学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不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两个境界的关联与区别,就会在实修过程中面临很多障碍。
        笛卡尔告诉我们,物理境界是外知觉所把握的存在,也就是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所感觉的存在。
        笛卡尔把物理境界中的存在叫做物体,他说:“物体,我是指一切能为某种形状所限定的东西;它能包含在某个地方,能充满一个空间,从那里把其他任何物体都排挤出去;它能由于触觉,或者由于视觉,或者由于听觉,或者由于味觉,或者由于嗅觉而被感觉到;它能以若干方式被移动,不是被它自己,而是被在它以外的什么东西,它受到那个东西的接触和压力,从而被它所推动。”(庞译沉思集,27)这里所讲的这个特性叫做广延性(extensibility)。
        广延性是物理境界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物理境界中的存在都会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重量、位置、数量,以及相关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温度等等。也可以说,物理境界的存在大都带有具象性。
        物理境界还有一个特点,叫做可分性,物理境界中的存在总是能够被分成多个部分。笛卡尔指出:“凡是物体性的、有广延的东西,没有一个是我不能很容易用我的思维分成很多部分的,从而没有一个是我认为是不可分的。”(庞译沉思集,94)如《庄子 天下篇》所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物理境界中的存在可以被精确测量。研究物理境界的规律需用数理逻辑。
        从常识中我们还知道,物理境界中的运动速度有一个极限,物体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每秒钟30万公里)。这一特点显示了时间在物理境界中是单向的。

        心理境界:“我思故我在”的第二层境界

        笛卡尔把物理境界中的存在称作物体,而把心理境界中的存在称作精神。
        笛卡尔说:“关于人的精神,既然它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一个没有长宽厚的广延性、没有一点物体性的东西,那么我的这个观念当然比任何物体性的东西的观念都要无比地清楚。”(庞译沉思集,58)心理境界中的存在没有广延性,没有形状、体积、重量,也没有颜色、声音、气味等等,这种存在带有明显的抽象性。
        笛卡尔还说:“我们把一切物体都领会为是可分的,而精神或人的灵魂只能被领会为是不可分的,因为,事实上我们决不能领会半个灵魂,而我们却能够领会哪管是最小的物体中的半个物体,因此物体和精神在性质上不仅不同,甚至在某种情况下相反。”(庞译沉思集,12)心理境界中的存在是不可分的,它总是以一个统一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不可分性也导致了心理境界的存在不能被精确测量。研究心理境界的规律需用因明学。
         与物理境界不同,心理境界中的运动速度不受光速的限制,可以超过光速,这一特点显示了时间在心理境界中是双向的。

        天理境界:“我思故我在”的第三层境界

        应该说,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清晰地描述了物理境界和心理境界各自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不过这不是该书的重点,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和求证了第三层境界——God 的存在。
        请注意,《圣经》中的 God 一词汉译作“上帝”最初出现在1919年正式出版的《和合本圣经》中。这个译法容易产生将 God 人格化的误解,现已做了更正,用“神”取代了“上帝”。
        实际上,在中文语境中与 God 相应的汉字有三个:道,神,天。“道”表示根本性,如《道德经 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神”表示超越性,如《易经  系辞 》所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天”表示规律性,如荀子《天论》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当然,在同一语境中,这三个汉字通常只能择一而用,本文讨论侧重于规律性,所以我们选用“天”字,把 God 的存在称为天理境界。
        《圣经》的主旨是确立对于 God 的信念。那么,God 是怎样的存在?《圣经》中有明确的说明:"God is spirit, and his worshipers must worship in spirit and in truth. 神是灵;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翰福音 4章24节)这里说得非常清楚,spirit 就是精神,就是心灵,所以 God 是心理境界中的存在,是心理境界的最高层面——天理境界。
        信念(faith)能够产生的心理能量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树立信念不仅是各门宗教的根本——无信不立教,也是各种心理疗法的根本——无信不疗心。
        在确立对 God 的信念之中,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那就是决不允许把 God 从无相无名的存在变换成有形有质的存在,也就是说,决不允许到物理境界中去寻找 God 。如果把God当做物理境界中的存在,把广延性强加给God,那就违背了摩西十诫的第二条诫命:“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埃及记  20章4-5节)违背这条诫命就是犯了拜偶像罪(idolatry)。
        笛卡尔确信 God 是至高无上的、永恒的、无限的、不变的、全知的、全能的存在(庞译沉思集,43)。他的确信,不是基于教条的灌输,而是基于理性的论证。 他的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从 God 的效果上证明,一个是从 God 的本质或本性的本身来证明(庞译沉思集  128)。他的推理论证涵盖了原因与结果、有限与无限、完美与不完美等等方面,甚至还涉及了几何学原理。尽管笛卡尔用心良苦且辩才无碍,但还是遭到很多质疑,以至于该书的答辩部分远多于正文部分。
        其实,God 是不证自明的存在,确认God的存在,不是靠论辩,而是靠感悟。我们常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果没有“天”作为背景,“鸟飞”就不会存在;如果没有“海”作为背景,“鱼跃”就不会存在。所以说,任何存在,都离不开它的背景。毫无疑问,我们所在的世界和我们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弘大背景(Grand Background),这个背景之大远远超出人类智慧所能企及的范畴,宇宙万有都是在这个弘大背景中完成自己的变化周期。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以及宇宙的大爆炸理论、膜理论、弦理論乃至超弦理论,都只是这个弘大背景的冰山一角。这个弘大背景就是大自然,就是 God,就是天理境界,就是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德经  第25章)
        笛卡尔指出:“毫无疑问,凡是自然告诉我的都含有某种真实性。因为自然,一般来说,我指的不是别的,而是上帝本身,或者上帝在各造物里所建立的秩序和安排说的。”(庞译沉思集,88)这段话提示我们,面对天理境界这个弘大背景,秩序是个关键词,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感悟,进而产生对于天理境界的确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天理境界就是秩序,秩序就是生命,有序向生,无序向死,这是我们体验天理境界的一个重要契机。

        古代修炼学第一原理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让我们不从宗教学的视角而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古代修炼学及其心理疗愈技术,从而能够将其中的精华进行彻底的心理学还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心理健康事业。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 中重点讲了三个理:物之理,心之理,天之理。这三个理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形成了三层境界——物理境界,心理境界,天理境界。主导物理境界的是感性,主导心理境界的是理性,主导天理境界的是悟性(灵性)。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这三层境界是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统一体,各司其用,不可或缺,三者的适度和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物理可感,心理可知,天理则在感知之外,难以理解。为此笛卡尔用了一个比喻,他在《哲学原理》的前言中把描述天理境界的形而上学比作树的根。由此可见,修炼的本质就是归根。诚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  第16章)
      所谓归根,就是要实现境界的跃迁:从物理境界跃迁到心理境界、并从心理境界跃迁到天理境界。这种跃迁,也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悟性(灵性)的跃迁。修炼的核心机制,在于超越物理境界,净化心理境界,体验天理境界。这就是古代修炼学第一原理。
        《华严经疏》是佛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到了三种世间,即器世间,众生世间和智正觉世间。器世间是物理境界,众生世间是心理境界,智正觉世间是天理境界。对于天理境界,佛学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说法,禅宗称之为佛性,净土宗称之为极乐世界,唯识学派称之为大圆镜智,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
        在修炼的实际操作中,完成境界跃迁的基本法则是实现思维一元化。从《易经》的角度来看,两仪是物理境界,太极是心理境界,无极是天理境界。两仪以一分为二为特征,是思维二元化的过程。太极以二合为一为特征,是思维一元化的过程。至于无极,非分非合,是无思的过程。我思故我在,无思故道在。所以《易经  系辞》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意向流管理学: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该在于心理活动的过程与机制。笛卡尔揭示了心理活动的三个环节与三层境界,为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德国心理学布伦塔诺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创立了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他的代表作《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德文版于1874年出版,开启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新纪元。书中所论述的“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外知觉与内知觉”、“心理现象三分法:表象——判断——情欲”、“心理现象统一体”等等,都是直接承袭了笛卡尔心理学思想。布伦塔诺还提出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y)和意向性内存在(intentional inexistence)等重要论题,认为意向性内存在是心理现象的专有特征。
        布伦塔诺说:“这种意向的内存在是心理现象所专有的特性。没有任何物理现象能表现出类似的性质。所以,我们完全能够为心理现象做出如下的界定:它们是在自身中意向的包含一个对象的现象。”(布伦塔诺: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郝亿春译,商务印书馆2017,106)对意向性内存在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二十个字:意必有所指,所指必应物,应物必成象,象必藏于心。
        意向流管理学(Management  of the Intentional  Stream)  是笔者对笛卡尔心理学思想和布伦塔诺心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国古代修炼学(特别是大乘唯识学)与西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一种融合。通过对意向流三个环节和三层境界的适时管理,不断汲取负熵,化解焦虑,从而获得生命力、洞察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意向流管理学关注的重点,不只在于理论层面,更在于实际操作层面。
        意向流(The Intentional  Stream)是意向性内存在的流动,是心理本体,是心理活动的统一体,也是唯识学中八识四智的统一体。
        意向流的内容:简单说来,包含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ness)和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两方面信息;如果求深的话,可以理解为唯识学中第八识所藏的种子。
        意向流运行的基本程序:表象——判断——情欲。
        意向流运行中的三层境界:物理境界、心理境界和天理境界。
        意向流的十二个特性:          
    (1)指向性(directivity)
    (2)流动性(mobility)
    (3)连续性(continuity)
    (4)超速性(superluminality)
    (5)建构性(constructivity)
    (6)感应性(interactivity)
    (7)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8)主观性(subjectivity)
    (9)非想性(unobservability)
    (10)直解性(direct knowing)
    (11)自明性(self-evident)
    (12)统一性(intergrality)
        这里的每一个特性,都与中国本土心理疗愈技术的实践紧密相关,是相应疗法运用的依据。
        意向流管理学的宗旨:适时管理意向流的三个环节和三层境界,不断汲取负熵,化解焦虑,开发心力资源。
        意向流管理所用的各种方法统称为归根疗法,归根疗法实施过程中遵循三个规律:分合律、转换律和相应律。(见拙作《归根心理学》第10-12章,本人微信公众号圣心塾载有全文)
        当我们起心动之时,就形成了一个“表象——判断——情欲”的心理漩涡。如果这个心理漩涡起止有常、消长有度、运行有序,我们就称之为笛卡尔漩涡(Cartesian Vertex)。如果这个心理漩涡起止无常、消长无度、运行无序,我们就称之为心理内卷(Psycho-involution),亦称刹那轮回(Instant Samsara)。心理内卷是焦虑、烦恼与抑郁的基本来源。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1887~1961)指出:“有机体就是赖负熵为生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的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78)简而言之,熵(entropy)代表系统秩序的紊乱程度,负熵(negative entropy)则代表系统秩序的优化。对于有机体而言,有序则生,无序则死。心理内卷致使系统秩序紊乱,对治之法是向系统输入负熵,而天理境界是最大的负熵源。
        形成心理内卷有两种因素,一个是诱发因素,一个是基本因素。诱发因素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基本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理活动三层境界中的天理境界出现匮乏。在现代人的心理活动中,物欲在物理境界中不断膨胀,烦恼在心理境界中不断增加,使得天理境界被不断遮蔽,这种境界的失衡构成了焦虑、烦恼与抑郁广泛存在的基本因素。天理境界的匮乏,常常使人对大自然毫无敬畏心,对全社会毫无责任感,多了傲慢自大,少了自知之明,精致利己,贪得无厌,行为短视,不计后果。
        笛卡尔深知天理境界的重要性,他预见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人们更多关注物理境界,同时冲击人们对于 God 的信念,所以他甘冒触犯教会成见的风险,竭尽全力去改变人们的积习,把对于 God 的认知从感性跃迁到理性。
        当然,对于天理境界的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要比笛卡尔更加透彻。道家的“归根复命”、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禅宗的“明心见性”、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以及中观学的“证悟空性”,都比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更深刻、更具有可知性与可行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深刻的道理从心理学角度阐发出来,破迷启悟,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意向流的管理是彰显天理境界的心理学方法。天理境界是弘大背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对于运行其间的一切存在相待恒常。这里之所以用“彰显”二字,是因为天理境界与生俱来,人人固有,禅宗五祖弘忍称之为“本心”、六祖慧能称之为“自性”。慧能指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行由第一)只是由于人们物理境界中的物欲不断膨胀以及心理境界中的烦恼不断增加,严重地遮蔽了天理境界,就像乌云蔽日一般。诚如慧能所说:“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坛经》般若第二)
        就彰显天理境界而言,西方传统文化是以敬拜为先导,采取情入的方式,具有比较浓厚的宗教学色彩;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领悟为契机,采取理入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心理学意味。当然,在实修之中,情不远理,理不远情,情是动力,理是方向,唯有情理交融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彰显天理境界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语言途径——言教,一个是非语言途径——体验。意向流管理学侧重于体验,即通过简便可行的实际操作来达到彰显天理境界并汲取负熵的目的。
        意向流的管理共有五项:表象管理,判断管理,情欲管理,信念管理和智慧管理。前三项是基本管理,后两项是加持管理。简而言之,意向流管理是转成的功夫,表象管理在于转极化思维成辩证思维,判断管理在于转思维二元化成思维一元化,情欲管理在于转俗心成圣心,信念管理在于转小信成大信,智慧管理在于转有智无慧成智慧双全。(见拙作《归根心理学》第4章)意向流的五项管理是实现大乘唯识学“转识成智”的具体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判断管理是实现思维一元化的入手功夫,所以称为意向流管理第一法则。意向流管理的所有具体操作方法都不难掌握,难的是必须超越四种障碍,即修炼的四重陷阱——物化陷阱、观念陷阱、神通陷阱和情欲陷阱。如果对此一无所知,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效益。
        举个物化陷阱的例子。众所周知,气功是实现中国古代修炼学与时俱进的一种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方法。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只停留在动功阶段,而对于效果更好的静功则没有进行推广。这是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习练气功的人群中出现过较大面积的偏差现象(俗称走火入魔),我曾经调治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形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不能超越物理境界,落入物化陷阱。
        所谓物化,是指思维物化,所思所想,唯物是求,致使心理活动锁定于物理境界,在练功之中总是追求带有广延性的存在,即那些具有形状、体积、重量,颜色,声音,气味等等感官所及的东西,并且乐此不疲。长期以来,人们把“气”当作物理境界的存在,认为是静电富集、磁场、微粒流、受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等等,并把这种“气”当作可以在人群中相互授受的东西。练功的时候,刻意追求生理感觉,如丹田发热,气通周天等等。这种思维物化的情势,是久练无功甚至出现偏差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知识爆炸式增长的今天,我们有幸站在众多知识巨人的肩头,理应看到一些他们言之未尽的东西。读他们的书,是一个重新诠释的过程。诠释之法共有四种:史诠(根据史料),文诠(根据文法),哲诠(根据哲学观点),心诠(根据内心体验)。在很多人眼里,笛卡尔是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在笔者眼里他更是一个心理学家和得道修炼家,按中国历法他与明末高僧憨山、智旭同住一世。笔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主要是用心诠,凭借自己四十余年的专业修炼体验,站在中国古代修炼学(特别是大乘唯识学)的立场,领悟《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道理,获得一些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东西,并在这种对观之中觉察到东西方两种修炼学的融合点。
        意向流管理学可以看作是从意动心理学(描述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乘唯识学的结果。笔者把其中的主要内容总结成三十个话题,每一个话题是一首七言绝句(中华新韵),叫做《唯识新论话题诗三十首》。本文万言有余,说了这么多的话,实际上是在讲解《唯识新论话题诗三十首》中的第5首,题目是“第一原理”:

        树有根株水有源,
        通达境界物心天。
        虚极静笃勤合道,
        道在无思现自然。

        《唯识新论话题诗三十首》已存放于笔者的微信号公众号圣心塾之中,如有兴趣可以前往浏览。

        


标签: 笛卡尔  沉思集  心理学  意向流  唯识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