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书目 »



相关网页.......

学术组织:
中国心理学会
美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
部分学术期刊: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Science》
《Social Development》

book on amaz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

儿童心理学

(英)谢弗 著,王莉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原 价:30.00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介绍儿童心理学的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行为发生发展的科学。心理学家力图描述和解释儿童的行为及其变化发展方式。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即使没有任何心理学知识的读者,也会饶有兴趣地从头到尾读下来。

 

1.

理解孩子的成长(第4版)

(英)史密斯 等著,寇彧 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9
原 价:68.00
这是一本被广泛采用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因其广泛的覆盖面和以研究为基础严谨作风而备受赞誉。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从“理论与方法”、“儿童的社会世界”、“儿童的心智发展”按照17个专题论述分析了儿童的成长过程。本书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可读性,其最突出的特点——专题性——使读者能对儿童心理学某一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的把握。本书的这些特点使其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参考读物。

2.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心理学导读系列

(美)谢弗(Shaffer,D.R.) 著,邹泓 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原 价:75.00
  本书是亚马逊排名第一的发展心理学教材,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David R.Shaffer所著。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心理发展进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状况。内容涉及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语言发展、学习、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及最新的生态学理论等,汇集了各领域经典研究和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在各个章节中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大发展特点,为个体成长提供建议。全书理论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于实际研究和生活中,是发展心理学专业的一本经典教科书。

3.

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第9版)/欧美心理学译丛

(加)勒弗朗索瓦Lefrancois著,王全志 等译
北京大学
原 价:55.00
  本书全面阐述了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历程,内容丰富、知识丰厚。作者不仅运用最新的有关儿童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以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各个部分的研究重点;生命之初、婴儿期、童年早期、童年中期与青春期,并且分别分析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身体、认知、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情况。

4.

发展心理学与你——心理学译丛.3

(英)朱莉娅·贝里曼 等著
北京大学
原 价:18.00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发展心理学的入门读物。它既总括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又具体介绍了有关人类知觉、语言、思维、智力、学习、创造力与艺术性、人格、道德与社会性等方面毕生发展过程的理论和研究结果,还专辟章节着重讨论了儿童早期所获照料的性质、儿童的游戏、童年期问题、青少年期问题、成年及老年期问题等毕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重要环节。
  本书原著者均为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他们在教授发展心理学入门课程的同时还积极从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与学术研究工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面向对发展心理学尚无甚了解的入门读者,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方式探讨人类毕生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以极其实际的方式来研究发展心理学。书末附有专业词汇表,有助于读者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5.

发展心理学:第九版(英文版)

(美)黛安娜·帕帕拉,萨莉·奥尔兹,露丝·费尔德曼 著
人民邮电
原 价:68.00
  手头这部由黛安娜·帕帕拉等三人合作撰写的《发展心理学》一书,无疑是发展心理学领域一部比较优秀的教科书。通观全书,每一章的开头,都是一段引人入胜的人物传记片断。它生动地再现了真实人物在人生特定时期的真实故事。

6.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美)谢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原 价:85.00
  本书是亚马逊排名第一的发展心理学教材,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David R.Shaffer所著。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心理发展进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状况。内容涉及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语言发展、学习、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及最新的生态学理论等,汇集了各领域经典研究和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在各个章节中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大发展特点,为个体成长提供建议。全书理论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于实际研究和生活中,是发展心理学专业的一本经典教科书。

7.

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第五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美)贝克Berk 著,吴颖 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原 价:95.00
《儿童发展》一书中,在近六十年大学教学经验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个体从受精卵到成人所走过的生理和心理历程。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而且它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深度,也要尽量全面地涵盖本学科的范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达九百五十个十六开页码的第五版汉译本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种创作理想已经实现的证据。

8.

智能的阶梯:儿童发展的新皮亚杰理论

(英)凯斯(Case,R.) 主编,屠美如 等译
南京师范大学 2001-4 
原 价:19.00
本书尝试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开始时要选择这样一个特定目标的原因,我们在完成这一目标过程中对目标的认识发展过程,以及这种发展的认识所导致的方法和结果。本书分为六大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们回顾了我们所感兴趣的理论问题的历史,以及我们在本研究开始时所选择使用方法。在接下来的三大部分中,技术了这些方法发展的历程,它所产生的新的数据和概念。我们对儿童的三大领域中处于发展中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探讨;逻辑—数学的、社会情感和视觉运动的发展。在第五部分,我们技术了对特殊儿童的研究,以及他们在认知过程和知识方面与其他儿童的差异。最后,在第六部分,我们对这种修正的发展观进行了概述。这一观点既是我们许多不同的研究结果,也是我们为缩短组件的一般性理论之间的距离而提交的一个思维成果。

9.

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当代学前教育译丛

(美)约翰逊 等编著,华爱华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5 
原 价:42.00
本书一直围绕四大部题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各种有关游戏的理论、观点和定义,试图回答什么是游戏这个复杂的问题。第二章则围绕什么是好的游戏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论章引用相关的研究理论探讨了游戏与各种行为以及与儿童各个发展领域的关系。本书前半部分的其他章节则分别讨论了游戏的发展(第三章)、个体差异(第四章)、文化与社会阶层因素(第五章),以及在治疗、住院和特殊教育情形下的游戏干预(第六章)。

10.

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美)科尔伯格 著,郭本禹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 2004-9
原 价:72.00
  人们的道德判断是基于个人对道德的不同认识、对道德标准的个性化理解而形成的。根据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道德判断是处于人类道德发展的整体结构中的。他称这个有阶段的、有序的、严密的整体结构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设计学校道德教育计划以及编写各级学校道德教育教材和指导手册的依据,并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此理论的详细介绍现已译成《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著   ISBN753382858
浙江教育 2002-5
原 价:68.00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把全书十章分为两个部分,前两章是研究发展原理,并评价诸多心理学派关于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后八章则系统地论述个体心理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当然,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心理的原理和研究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是相互交叉的,在本书中,这种思想亦一以贯之。例如,前两章也涉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问题,后八章在讨论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时,也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这样的体例安排,在国际发展心理学界是常见的,而对我来说,却是刻意安排,因为这体现了朱智贤教授和我的学术思想。

12.

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

雷雳,张雷 著
北京大学 2005-01
原 价:15.00
青少年发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心理学家霍尔100年前出版其里程碑性的青少年心理学专著以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开展和深化。本书主要总结过去10余年青少年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较为全面的框架向读者呈现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图画。本书论及青少年在青春期所面对的心理适应问题、青少年对自我的探索、青少年波动的情绪及其调节、青少年认知发展中较特殊的自我中心思维、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变化特点、青少年性别角色及性别认同的建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以及近年来从行为遗传学角度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展开的研究。

13.

儿童语言发展引论

(英)福斯特科恩(Foster-Cohen,S.H.) 著,李行德 导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7 
原 价:22.90
This volume introduces the field of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studies,and presents hypotheses in an accessible,largely non-technical language,aiming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hypotheses and interpretaions of data,lt makes the assumption that having a theor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is as important as having reliable data about what children say and understand,and it advocates a combinaton of both 'rationalist'and more'empiricist'traditions,ln fact,the author overly argues that different traditions provide different pieces of the picture,and that taking any single approach is unlikely to lead to productive understanding.

14.

0-6岁婴幼儿机能发展研究与实践

广州黄金幼儿早期教育培训中心 编
暨南大学
原 价:19.80
《0~6岁婴幼儿机能发展研究与实践》一书是对这两个研究课题部分成果的高度总结和进一步深化。8所课题实验基地幼儿园共撰写了500多篇科研论文,课题组从中筛选出部分有代表意义的文稿,编辑出版以飨读者。这些论文既有一定具备理论深度的研究报告,也有可操作性很强的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论文和个案研究,在此一并奉献给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年轻的父母,并希望能有所启迪、有所收获,从而为开展幼儿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作出贡献。

15.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桑标 主编
上海教育
原 价:26.00
  近年来,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一些高校迫切需要有一本既充分反映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发展状况、又密切联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实践的教材。《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经过几年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而写就的。本教材主要涵盖有关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影响心理发展的有关因素,以及儿童认知、语言、智力、情绪、个性、道德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

"
16.

"
17.

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
原 价:12.00
相同图书11.2元购买
本书是我在多年对该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撰写而成的。在本书中,我力图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阐明我对儿童创造力的本质与表现形成的基本观点,探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年龄特征与规律,剖析儿童创造力发展与其身心其他方面发展的密切联系,分析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各种有利与不利的主客观因素,探索儿童创造力测量的科学方法与培养的有效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收集、研读了国内外大量的经典与最新文献之后,我深深感动在该领域中有关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还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加以探索的问题。这一方面表明,该领域是当前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领域,也是最需要用人类创造力去探究的重要领域。另一方面,这种状况也给本书的撰写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尽管我们对该领域的现有文献已有较全面、系统的把握,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许多方面仍尚无系统的科学数据与资料,敬请同行、读者谅解,并希望大家能一起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18.

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

王灿明 著
社会科学文献
原 价:28.00
本书分析了儿童创造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状况,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探讨了儿童创造心理结构中诸因素的发展问题;并选取了两类特殊儿童(顽童和超常儿童),对他们创造心理的发展及创造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探讨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科学理念和行动纲领,实践性强且通俗易懂。

19.

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

刘金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01-2 
原 价:13.00

20.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伍新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7
原 价:27.10

21.

22.

儿童发展与社会责任——转型社会研究文库

杨雄,王禄宁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4-7 
原 价:36.00
本论文集是在论坛收到的52篇与会议论文基础上遴选出的优秀论文。这34篇论文就和童发展与社会环境、儿童发展与社区指导,儿童发展与学校教育、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儿童发展与心理干预、儿童发展与权利保障等方面议题进行了阐述与探讨,提出了对策建议,它可为政府儿童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3.

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培养

王美芳 等著
华文 2003-8 
原 价:22.00

24.

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

李幼穗 著
华东师范大学 2004-12 
原 价:27.00

25.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王振宇编
华东师范大学 2000-11
原 价:17.00
  本书论述了现代心理学中七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观点,本书贯穿卷土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在发展中的自动调节作用的基本观点,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6.

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影印版)——海外博士文库

周兢 著
南京师范大学 2002-2 
原 价:14.00
本书是作者于1997年至2000年就读香港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系期间的博士学位研究论文。这项研究以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集汉语儿童的语用语料,并用哈佛大学的研究编码系统和目前国际儿童语言研究通用的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引起国际儿童语言界对汉语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关注,填补了汉语儿童语用发展研究的空白。

27.

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

黄伟合
华东师范大学
原 价:19.80
一本以广大自闭症患者家长亲友及专业治疗人员为读者对象、介绍自闭症及其治疗方法的书,应该符合这样四条标准:可信,易读,实用,注重治疗。通过阅读,读者不仅可以对自闭症及其他严重的发展性智力障碍有系统的了解,而且能够学得积极治疗的方法。

28.

发展心理学——全国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教材

龚维义,刘新民 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 2004-7 
原 价:32.00

29.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现代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丛书

方建移 ISBN753385744
浙江教育 2005-02
原 价:16.00
图书简介: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当今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日益为致力于子女全面健康发展的广大家长所关注。本书首先介绍家庭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及两者间的关系。然后将家庭教育视为“自变量”,从家庭生活环境、亲子关系和家长自身因素三个维度考察它们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接着从构成社会性发展的三个侧面,考察家庭教育对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影响。最后设专章结合咨询个案分析儿童社会性发展各阶段的家庭病理,介绍家

30.

31.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张文新 主编
山东人民 2002-2
原 价:39.80
本书撰写过程,对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尽可能广泛,并特别重视近年来国外出版的青少年心理学著作和研究成果。

32.

社会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现代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丛书

方建移,胡芸,程昉著
浙江教育 2005-9 
原 价:13.00
在过去的儿童发展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家庭、学校、伙伴集团等微观体系的内容,而微观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儿童不直接参与的外部体系等,往往被忽视。本书从生态系的视角,将儿童社会性发展纳入更广阔的宏观环境中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章概述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物质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理论。第二章阐述现代儿童的文化环境。从第三章起,着重介绍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互联网以及广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最后两章分别阐述现代儿童的时间环境以及社会病理与儿童社会性发展障碍的矫治。

33.

社区儿童早期发展(3岁以下)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 编
北京医科大学
原 价:6.00

34.

童年期发展心理学——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郭亨杰 主编
南京大学 2000-6
原 价:15.00
  本书正文12章,各章均设有应用与研究专栏。设置专栏的目的是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正文的理解或扩大知识面。正文之后还有2章附录,其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童年期儿童心理的来龙去脉。整体现与发展观的本书力图贯串的两种基本观念。儿童心理的知识常需要按心理现象分门别类地叙述,但这样做虽然显得条理分明,却难免有支离破碎之嫌。本书的写法是让儿童一开始就作为行为着的完整个体出现,作为一个男孩或女孩、作为一个有这样那样的社会行为的儿童出现,而最后则是其健全个性的形成。
  本书主要介绍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以及童年期的社会性情绪、品德、言语学习、智力及个性。本书是由国内学养深厚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编,一大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集体参与编写,是小学教师和自学考试人员的指定教学用书。

35.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庞丽娟
北京师范大学 1995-1 
原 价:11.30

3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

周念丽 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 2006-5 
原 价:26.00
为了适应我国学前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需要,本教材通过修订,力求做到理论新颖、内容广泛、编排独特。具体地说,理论的新颖主要体现在对0—6岁儿童的全新认识,修订中收纳了目前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最新的实验结果;内容的广泛则体现在资料的收集方面,修订中尽可能收纳最新的研究动态资料,除了以往对0-6岁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研究的阐述,还介绍了胎儿的发展,并对影响学前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作了剖析和论述;编排的独特性则体现在编排体例上打破以往的传统,将学前儿童的年龄段作了0—3岁和3—6岁的明晰分段,以使读者对0—3岁婴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有更好的理解,同时将心理机能主要归纳为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心理三部分。本教材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两章构成,综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由三章构成,系统介绍0—3岁婴儿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心理发展;第三部分由三章构成,介绍分析3—6岁幼儿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心理发展。

37.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王坚红编
人民教育
原 价:19.00
本书共十一章。第一章论述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涵义、特点和要求,介绍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步骤,并讨论了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和基本类型。第二章详细阐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使读者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具体方法奠定了基础。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介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七章讨论研究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选择策略。第八章论述研究报告的撰写技巧与质量要求。第九、十、十一章分别详细论述了婴儿研究、儿童认知研究、儿童社会化研究中的多种特定方法及使用实例。

38.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法

郭力平编著
上海教育 2002-3 
原 价:20.00

39.

40.

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现代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丛书

方建移 ISBN753385824
浙江教育 2005-06
原 价:16.00
图书简介:学校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媒介和环境,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首先从总体上分析现代社会中的学校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况以及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理论基础。然后以三章的篇幅考察班集体、教师和同伴关系系列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接着设专章考察学校教育对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最后以学历社会为背景分析教育的病理发展和儿童社会性病态发展的矫治。

41.
当当价:22.10  节省3.90
卓越价:  节省
蔚蓝价:  节省

幼儿教育心理学

林泳海 著
商务印书馆
原 价:26.00
    本书的特点:
1、尝试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幼儿的学习与教学,在每一领域、每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以及有效的教育指导,尽可能体现出内容的简明扼要和系统性
2、为尝试建立较独立的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新学科,围绕幼儿的学习与教育问题,吸收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技术和成果,吸收现代教育学科的思潮和理论,力争理解幼儿相关的学习实质以及寻求有效教育技术和方法,尽可能体现出本书的学术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3、本书的第一章包括正文、问题与思考、术语及定义,均力图提供丰富而有用的知识资源,尽可能让学员学习起来比较便当。

42.
当当价:2.00  节省1.00
卓越价:  节省
蔚蓝价:  节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年6月 

原 价:3.00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创造力、学习能力与智能;
语  言
社  会  化: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道德发展、情绪、社会化动因;
认知发展:字词概念、数字认知、元认知、核心领域、社会认知;
亲子关系
超常儿童
特殊儿童
老  年

国内学者
朱智贤、刘范、左梦兰、施建农、桑标、邓锡平、刘明、左任侠、李其维、庞丽娟、朱曼殊、缪小春、韩进、李伯黍、方富熹、徐芬、王莉、陈会昌、卢家楣、林崇德、郑希富、查子秀、林仲贤、张世富、严标宾、雷雳 、董奇

国外学者
皮亚杰(Jean Piaget)、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谢弗(David R. Shaffer)、贝克(Laura E. Berk)、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

 

中国发展心理学概况

邓赐平 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中国上海, 200062)
1. 中国发展心理学简史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心理学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就儿童发展领域而言,古代的有关论述涉及相当广泛,这些朴素的思想闪现着睿智的灵光。然而,由于历史及文化原因,发展心理学在中国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发展心理学被引介进中国并在这个国度生根开花,始于20世纪初。大约在1919年前后,若干儿童心理学书籍被译成中文。一些学者不满足于对西方相关著作和理论的引介,他们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中国进行了具有先驱性意义的研究。尽管缘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相对零乱,并未形成明晰的框架体系,但作为发展心理学开始扎根中国的标志,这个时期研究者的工作蕴义深远,他们是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先行者。

  相对而言,下述一些心理学家及其研究则在更大意义上对该领域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是新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这些研究者的工作,使中国发展心理学体系日趋完备;他们对发展心理学在新中国的传承贡献卓著,而且他们培养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多数成长为心理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这些心理学家包括:潘菽(1897-1988)、左任侠(1901-1997)、陈立(1902-2004)、朱智贤(1908-1991)、刘范(1918-1988)、李伯黍(1914-)等。

  建国后,中国发展心理学的成长一波三折。1949-1958年,中国主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同时结合实际,在儿童方位知觉、6、7岁儿童年龄特征比较、词在儿童概念认识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这一阶段以国内对心理学界的批判而告终。1959-1965年,心理学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得以恢复,促成了中国发展心理学在60年代初的第一个繁荣期。这段时间里开展的研究横跨儿童早期到青少年期,尤以幼儿期及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研究居多;关注了儿童发展的生理机制、心理过程、年龄特征等多个领域;在有关儿童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上亦有所突破;196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朱智贤编写)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紧密结合国情、兼容并蓄国内外学术成就、体现中国当时学术水平的发展心理学教材。同时,西方发展心理学的评介工作也逐步展开,皮亚杰(J. Piaget)、瓦龙(H. Wallon)等的理论进入中国,其中左任侠做了大量工作。1966-1976年,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使整个心理学事业濒临毁灭。1976年文革结束,心理学走出低谷,儿童心理学才迎来了发展新纪元。

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概览

  整体上讲,发展心理学一直在中国的心理学中占有重要比例,从事这方面教学与实践的学术研究人员较多,学术活动相对活跃。有两个涉及发展心理学的全国学术委员会。第一个是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60年代中国心理学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就是儿童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文革后又首先恢复了该委员会。 1984年,考虑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有别,故将其分为两个委员会。现在,作为中国心理学会已成立的15个专业委员会之一,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个是中国教育学会下辖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着力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其参加者既有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亦有从事儿童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从历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所递交的论文上看,发展心理学一直占有较大比例。1978年以来,中国心理学会共举行过8届全国性心理学学术会议。1978年(第二届)、1979年(第三届)和1984年(第五届)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发展心理学约占19%;1981年(第四届)约15%;1987年(第六届)约13%;1993年(第七届)和1997年(第八届)约16%。除第四届和第六届的比例稍低外,其余各届都维持了较大比例。

  从业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报告看,发展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领域所占的比例较高。中国心理学会目前办有两种学术刊物,分别为《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Acta Psycholigica Sinica)和《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办)(Psychological Science)(1990年以前为《心理科学通讯》),均为综合性的心理学期刊。缪小春(2000)曾对1980-1999年这二十年间发表于这两份期刊的发展心理学论文和报告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前10年(80年代)在《心理学报》上占18.7%,在《心理科学》上占24%,平均为21.5%;后10年(90年代)分别为16.9%和21.3%,平均20.5%。比例相当高,超过了在历届心理学会上所占的比重。除了上述两份刊物外,还有其它的期刊登载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报告: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s)(2002年以前的《心理学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的《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江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心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以及各级各类大学和学院的学报等。

  从研究领域上看,这些研究涉及理论探讨、感知觉与动作、认知(包括语言与智力)、个性与社会化(包括情绪)、特殊儿童(含超常与低常)及跨文化研究;从年龄阶段上讲,纵贯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小学儿童、青少年期、中年及老年。1980-1999这20年里,就发表于《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两期刊的发展心理学论文在研究领域和年龄阶段上比例分前后10年作一对比,不难发现,认知领域的研究比重最大,前10年占57.5%,后10年占 48.1%,约下降10%;而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研究在前10年仅占17.8%,后10年则占37.3,约升20%;其它方面的比重均较小。反映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认知(包括语言与智力)和个性与社会化两方面。而年龄阶段上前10年主要集中于小学儿童及幼儿;后10年青少年的比例有所增加;婴儿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研究偏少。从2000-2003年《心理学报》所载发展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分布情况容易看出,这种特点仍被维持。但也约略看出一些趋势:涉及特殊儿童的文章有所增加;青少年期的研究也在增加(见表1)。

表1 中国发展心理学在研究领域和年龄阶段关注上的分布情况

类别 项目 1979-1989年 1990-1999年 2000-2003年



理论探讨 7.6% 1.1% 1.4%
感知觉与动作 9.8% 4.5% 7.6%
认知(包括语言和智力) 57.5% 48.1% 53.5%
个性与社会化(包括情绪) 17.8% 37.3% 31.9%
特殊儿童(包括超常与低常) 3.7% 4.5% 4.2%
跨文化研究 4.9% 4.4% 1.4%



婴儿期 6.9% 4.5% 3.3%
幼儿期(学前期) 30.4% 26.7% 28.2%
小学儿童 38.6% 30.9% 36.6%
青少年期 16.3% 26.4% 28.4%
中年期 2.9% 3.3% 2.0%
老年期 4.9% 8.1% 1.4%

注: (1) 本表根据缪小春. 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 心理科学, 2001, Vol. 24: 1. 此文乃由2000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学会( ISSBD)双年度年会上所作的报告删减而来。
(2) 2000-2003年的比例是从《心理学报》上所发表的发展心理学方面文章统计得出,以示例证。

  与发展心理学各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相适应,发展心理学的书籍大量出版,数量之多,种类之全,领域之广,乃前所未有。一方面,诸如朱智贤、刘范等人的儿童心理学教材不断被修订重印。朱智贤于60年代主编的《儿童心理学》到1993年修订3次;印次更多,仅1993-1998年5年期间,即有5 次。另一方面,一些发展心理学教材陆续印出。涉及人生各发展阶段的书目齐全:如婴儿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毕生发展观已体现于诸多著作之中。而且,各发展领域的著述颇丰:比如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心理研究方法、思维发展、认知发展、儿童社会性发展、品德发展、个性发展与教育等。再有,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译作大增,诸如《认知发展》(Flavell)、《心理模块性》(Fodor)、《超越模块性》(Karmiloff-Smith)、《儿童发展》(Berk)等等反映发展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的书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科普性的书籍纷纷被译成中文。在译作方面,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时效性极强,往往某本书出版不久就能以中文版与读者见面了。还有,此间还出版了不少发展心理学研究文集,涉及儿童认知发展、语言发展、跨文化心理发展、超常儿童心理研究等内容,反映了中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大量发展心理学科普读物涌现出来,这些读物有的面向家长、有的面向教师、还有的是直接面向广大青少年,许多作品融心理学的理论于朴素的语言叙述,通俗易懂,非常利于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随着发展心理学在中国的迅速成长,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和深入。早在1980年,发展心理学家刘范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是中国发展心理学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开端。1987年7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ISSBD)在中国北京举行第9届双年会卫星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的心理学会议,会议上刘范教授当选为ISSBD执委会委员。这次会议的成功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在国际上影响日前增加,促成了1987年国际心联(IUPsyS)执委会在杭州的召开。这之后,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出现的包括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在内的中国心理学者的身影越来越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与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关系。199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对中国心理学界来说意义非凡,就是在这个大会上,中国申办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获得成功。2004年8月,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的发展心理工作者与其它心理学领域的同行一道,在自己的首都开展了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学者(包括学生)参加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如今中国发展心理学已经有了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不过目前中国发展心理学重要的研究机构仍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等地。例如在北京,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比较有影响得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有如方富熹教授、方格教授、施建农教授等)、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者有如孟昭兰教授、周晓林教授、苏彦婕教授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研究所(研究者有如董奇教授、林崇德教授、陈会昌教授、陈英和教授等);在上海,主要的研究机构有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知名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有如缪小春教授、李其维教授、桑标教授、李晓文教授等)、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者有如李伯黍教授、岑国桢教授、李丹教授)。还有众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散布于各省市师范大学的心理系中,例如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杨丽珠教授,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李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张文新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程利国教授等。
3. 中国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简述

 3.1 认知发展研究
  在较早时候,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字词概念发展和儿童数学认知。朱智贤最早探讨了小学生字词概念的发展,他还领导全国协作组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刘范领导的一个全国协作组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刘静和等人研究了儿童对数学中部分与整体的认知,认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小学数学概念和运算中的一种本质关系,是儿童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并据此观点编制了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教育实验,效果良好。最近一项由张华等进行的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数学认知能力包括数、计算、测量、空间/几何和模式认知能力五个维度,3、4岁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结构具有稳定性,且男孩女孩早期的数学认知能力结构模型具有一致性。这为进一步从动态角度考察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过程奠定了的基础。此外,在儿童的推理与分类、时空概念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元认知方面的研究。研究者尤其关注元记忆及元认知监控等方面。一些学者研究了元记忆在各个年龄段发展情况,如左梦兰等的研究揭示了年幼儿童的元记忆特点,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的儿童不能说清楚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儿童对自己记忆效果的评价准确性在入小学后才有了明显的发展;儿童从小学开始能够意识到有意义材料易于记忆。还有研究者比较学习困难儿童与非学习困难儿童元记忆特点,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水平明显偏低。施建农对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的记忆监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超常儿童在回忆量上比常态儿童更为优异,更重要的是,前者在记忆速度和记忆组织上发展得比后者要好;儿童的记忆和记忆监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但作为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记忆速度与记忆监控之间有显著相关;作为元记忆的组成元素,记忆组织和记忆监控之间有显著相关。据此,他认为儿童在元记忆方面的差异反映了其认知水平的差异,元记忆可以作为鉴别超常儿童的一项指标。桑标等人研究了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早期元记忆知识发展情况,结果表明,5-7岁儿童是元记忆知识快速发展的时期,每一年龄组儿童的元记忆知识总体水平都显著地高于低一年龄组的儿童;超常儿童的元记忆知识水平均与高一年龄组的普通儿童基本相同,与超常儿童发展的单一优势模式相吻合。还有一些研究者考察了元认知与学习成绩、儿童人格、问题解决、智力发展等的关系。目前而言,关于元认知的探讨已较为全面,一些结论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核心领域(core domains)的认知发展研究。儿童的物理理论(naïve physics)、生理理论(naïve biology)和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or naïve psychology)等朴素理论被认为是认知发展的核心领域的基本理论,履行着框架理论的功能,具有为具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一系列准则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心理学者给予这个热门研究领域以高度重视。其中以心理理论方面居多,涉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儿童早期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儿童欺骗/说谎的研究、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心理理论的文化差异及心理理论中的情绪理解等内容。比如,邓赐平考察了幼儿表现的任务特异性及材料刺激的影响,发现幼儿的表现存在任务特异性,特殊领域知识习得观的解释效能似乎优于表征缺失理论;邓赐平等还通过研究发现,若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程式知识对幼儿关于错误信念的认识、假装-事实的区分和假装者信念的推测影响显著,而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言语能力对幼儿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的影响不显著。刘明等研究发现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差异与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某种密切关系,但心理理论的发展与社会行为发展的不同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模式。徐芬等人发现,幼儿心理理论水平与抑制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还有的研究考察了心理理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等。婴儿物理因果感知能力的发展及幼儿对生物现象的认识也成为受到关注的课题。以上这些研究既验证了国外一些理论家的论断,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但在物理理论和生物理论方面的研究不多。

  自从皮亚杰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一批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在学习掌握其理论和方法后,除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外,开始进行重复或变式研究。在理论方面,左任侠和刘范两位前辈贡献良多;李其维教授在这方面钻研颇深,除在学术刊物发表大量有关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外,还写就专著《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系统阐述了皮亚杰的理论。李其维远访日内瓦皮亚杰档案馆,与该馆馆长J. Voneche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0年Voneche应邀来中国讲学,系统介绍了皮亚杰的理论尤其是皮亚杰去世后其理论遇到的挑战和皮亚杰追随者的应对以及新皮亚杰学派。从实证研究方面看,有些结果与皮亚杰的结论基本一致,但亦有不少研究表明儿童的反应除年龄因素外,还受到诸如材料性质、作业类型、实验条件、指导语、儿童已有的经验及文化背景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很难将守恒、分类作为一般指标,认为它们必然出现于某一年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更倾向于支持领域特殊性观点而非如皮亚杰理论反映的领域一般性观点。甚至有人怀疑儿童认识发展阶段论,认为并未有明确可区分的发展阶段。但总的来说,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观点在中国并未受到明确的反对,而中国发展心理学者更倾向于认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的皮亚杰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着,近段的一些研究关注了皮亚杰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注重将皮亚杰的理论置于众多认知发展理论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的确,作为发展心理学家,谁都“不能绕过皮亚杰”。

  相对而言,中国发展心理学界对社会认知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中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考察了认知观点采择,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进行了比较;二是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探讨了小学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对友谊理解的影响因素和友谊关系的认知结构及其年龄差异等方面。近来,有人对中小学生社会认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将其与非社会认知进行对比,揭示了中国中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另外,对于儿童心理洞察力的研究正逐步展开。庞丽娟等人提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有5个主要特点,即: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等。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相信中国发展心理学者应该在社会认知领域能有所作为。

 3.2 语言发展
  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语种,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将大大丰富儿童语言发展的内容,为全面认识语言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证据。在此方面的研究,要首推朱曼殊、缪小春等人。他们在近20的语言发展研究中,课题涉及儿童的语音、语义、句法、语用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主要关注了儿童词汇和句子的发展,研究发现,我国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其他语言背景下儿童的语言发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的一些独特性,研究者根据我国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发展理论,编有《心理语言学》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等书。在词汇方面,考察了儿童的早期词汇,儿童对时间词汇、空间词汇、代词、形容词、量词和动词的掌握;句子生成方面,研究了儿童句法的一般发展、疑问句、把字句及句子各种动词结构的发展;句子理解方面则研究了儿童对疑问句、否定句、被动句、量词句的理解、儿童对各种复合句的理解、对间接意义的理解及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等;在语用方面,考察了儿童对会话准则中量的准则和质的准则的掌握、儿童根据情境和听者的特点调节自己言语的能力等;探讨了元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关注了儿童语意意识和汉字中语间线索的意识及它们和阅读能力的关系。

  还有学者研究了儿童第二语言的获得和发展问题,目前的研究视角主要放在揭示中国儿童第二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上,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李娟等人研究了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结构类型的相应影响以及年龄对汉字识别中结构类型效应的作用,发现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形成是以识字为基础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萌发了正字法意识,但至五年级时才基本达到了成人水平;汉字识别中是否存在结构类型效应可能与被试识字经验、材料熟悉性等因素有关;年级内部正字法意识的萌发和年级之间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差异不受结构类型的影响,但萌发之后各年级内部均是对左右结构汉字正字法意识优于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总起来说,从研究对象而言,这些研究绝大多数关注的是正常儿童,对弱智、聋童、盲童等很少。仅有少量的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方面的领域受到关注。这些是今后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中所应予以考虑的。

 3.3 社会性发展

  3.3.1 自我意识及自尊的发展
  较早的自我意识研究是以韩进之为首的研究小组进行的,他们认为自我意识有三个成分,即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据此他们考察了学前、小学、中学至大学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情况,发现三个自我意识成分发生时间前后稍有不同,且随年龄不断发展,但存在着发展速度和模式的差异。还有研究者探讨了自我意识的发展机制、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不同智商水平(高智商与一般智商)自我概念的差异。自我意识与环境适应、攻击儿童的自我感知、自我价值感等课题亦受到关注。此外,儿童自我控制、儿童自我价值感的测量工具也得以编制。自尊方面,中国发展心理学者主要研究了儿童(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自尊的水平与特点,探查了自尊与父母

  3.3.2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皮亚杰、柯尔伯格等人做过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理论。在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应首推李伯黍。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就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和公正观念的发展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发现儿童道认知发展确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研究结果基本支持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但也发现,中国儿童的道德判断由不成熟至成熟比皮亚杰所描述的要早。他们同时还研究了儿童的公私、集体、分享、劳动、爱国和利他等观念及责任心方面的内容。后来的研究者将视野拓宽至儿童道德概念的影响因素、道德情感归因、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等领域。就在最近,方富熹等人就儿童道德推理的发展做了中西方(冰岛与中国)跨文化研究,发现两种文化下的儿童在推论实际行动动机和道德动机方面发展路线上的差异:冰岛儿童是以自我利益占主导的考虑逐渐让位于友谊责任感和承诺义务的考虑,而中国儿童是从偏重于人际间的同情利他考虑转向友谊关系和承诺义务的考虑,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被试者在青年初期表现出相同的发展模式,即均优先重视亲密的友谊关系,可谓异中有同,研究结果耐人寻味。徐芬等就儿童对交往情景下说谎/说真话概念理解与判断进行了研究,发现3-4岁是说谎概念理解的转折点;3岁以上的儿童基本上依据事实成分来理解谎言或真话;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学开始,儿童对“白谎”与直率直话的道德评价中会越来越多考虑交往动机或情景因素。

  3.3.3 情绪发展
  情绪的早期发生发展问题一直吸引着发展心理学们。研究者通常从三个角度对儿童的情绪进行研究:情绪表达、情绪认知及情结的发展性功能(比如对社会化的影响)。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近来的一些研究关注了儿童早期情绪调节策略,这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比如,王莉、陈会昌等参考了Grolnick等人研究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时采用的编码方法,对中国2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个年龄的幼儿已经具有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有六种:积极活动、分心、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帮助、被动行为策略和回避策略。在5种实验情境下,积极活动策略出现的频率最高。而且,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母亲的介入程度和陌生人行为有关,母亲言语的数量和特征与儿童策略使用显著相关;儿童的策略使用与陌生人对儿童的要求、安慰、赞扬也有密切关系。随后,这些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儿童群体进行了2年的追踪,以考察儿童情绪调节的早期发展对以后社会行为的预测。分析发现,2岁时情绪调节策略对4岁时社会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卢家楣等则研究了情绪状态对中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发现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尤以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为甚。还有一项研究探查了影响高中生情绪状态的因素。随着事件相关电位(ERP)仪的独到作用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同,涉及情绪方面的ERP研究在中国已有所开展。但也应看到,整体上,涉及情绪方面的研究数量与其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尚不能相称,理论综述文章多,实验研究少。仅从心理学报上看,1997-2004年间(2004查至第2期),发表的有关情绪发展的文章只有3篇,看来,该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3.4 儿童社会化的动因及儿童健康研究
  许多研究证明,诸如家教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成员互动态势等家庭因素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同伴群体、班集体、学校、社区及公共媒体等也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此外,儿童自身的气质与性格也是重要的因素。
  随着系统发展观和系统发展观日益成为发展心理学中两个理论模型,人-环境动态拟合的观点已为中国一些研究所体现。这些研究关注了儿童自身与其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家庭这个子系统是怎样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可能的重要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的确,如果要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就必须考虑到一个因素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至少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一是直接起作用;二是通过其它变量起作用;三是与其它变量一起协同起作用。而且只有从动态化、动态化角度分析,才能得出较为稳妥的结论。这方面的研究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儿童心理健康历来是中国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利用有关个体心理发展的知识以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乃国际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其中有林崇德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结合自己思维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能力结构及相应培养方案,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实验点,影响较大。桑标、邓赐平等以生态观和系统观为指导,尝试构建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并首先对家庭生态系统作用儿童心理健康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对相关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干预与预防方案、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4 亲子关系研究

  亲子关系反映着父母与子女相互作用的态势,亲子关系的质量影响着儿童的发展。郑希付认为,与其它关系(比如同伴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相比,亲子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持久性、强迫性、不平等性和变化性等特点。他将亲子关系分为5种类型:养育型、财产拥有型、反向型、冲突型和泛爱型。养育型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子女,其它方面的功能显著不足;财产拥有型关系中,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求子女要绝对服从自己的权威,可以随意指挥和操纵自己的孩子;反向型的亲子关系是指本来应该是父母主导的关系却颠倒过来了,子女处于支配地位,父母则处于从属地位,子女几乎包揽所有的决定,不难推断,这样的亲子关系会带来许多问题。冲突型的亲子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冲突,父母攻击子女,子女反击父母,这些攻击有身体攻击(比如父母体罚子女、子女攻击父母)、言语攻击(比如互相责骂)、心理攻击(比如冷落、奚落、心理折磨、虐待、子女对父母表现出明显的逆反行为等)。泛爱型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对孩子作较多的限制,比如不让孩子参与同伴游戏等,这也易使儿童发展出现问题。亚平等型亲子关系是一种较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关系,特点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一定权威性,同时孩子也有较充分的民主。建立良性亲子关系是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其建立方法有:父母行为的咨询和控制、亲子沟通和角色互换等。孟育群等中国少年期亲子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当前我国少年亲子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四:一是少年的“独立意识”与父母不愿意或不善于让他们取得和自己平等地位的矛盾;二是存在着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三是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与子女愿望能力的矛盾;四是少年自身年龄特征的局限与父母对此不理解易产生的矛盾。并指出,由于少年时期的发展特征,特别是由于父母教育思想与态度方面的偏颇,是加深少年期亲子关系矛盾的主要原因。他根据父母管教态度的特征(研究者关注的都是消极的)将亲子关系分为5个大类、10个小类,每大类有两小类。

  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关乎儿童能否健康发展。研究者亲子关系不良是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比如母亲期待型的支配态度、父母态度不一致,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显著关联。而且,中国学者还发现,亲子关系与父母关系、祖孙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确认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父母经济条件对亲子关系的质量有显著影响。王坚经提出对亲子关系相关各因素及亲子互动态势,应采用生态化的动态分析方法。

 3.5 独生子女研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数过大,为国家发展及人民生活幸福考虑,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原则上只能生一胎,独生子女课题浮出水面。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认知领域与非独生子女没有差异甚或优于非独生子女。但更多的研究关注的是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方面,结果不尽相同:总体而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诸如合群性、人际关系、助人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甚至独生子女在某些特征上还表现出优势;但也发现独生子女独立性、自制性和坚持性较差,比较任性、自我中心等。研究者认为,通常这些问题似乎不在儿童,更多的可能与父母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及其它因素有关。

 3.6 超常儿童研究
  中国超常儿童研究成绩突出。其中,应对查子秀为首的研究小组的工作浓墨重彩。早在1978年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促进”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不久就开展了全国范围的科学普查和研究工作,拉开了中国超常儿童研究的序幕。这之后,中国的超常儿童研究迅速开展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6年,查子秀及其同事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开展的中德少年创造力的跨文化比较。该课题组不但关注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还一直致力于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研究,并对创造的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还开展了与创造力和超常儿童发展有关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包括:人类智力的本质及其发展、创造力发展与促进、个性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智力和创造力跨文化的研究等。该课题组曾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育科学委员会和国际国内合作的多个项目。仅1990年以来,该课题组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报告或在重要著作中撰写章节合计50多篇,著作多种,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3.7 老龄化的研究
  对老年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直接导致了老年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需求的增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老年心理研究课题组从80年代初率先开始对老年心理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课题组重点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深入考察,内容涉及:记忆、智力等认知功能的老年化特点,认知功能的可塑性和储备能量,记忆和问题解决的日常生活与实验比较,非认知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等。通过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记忆发展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退的趋势;从老年人的智力变化看,老年人的词汇、知识、经验减退晚而且慢;老年人的发散性思维、类比推理和分类概括能力均有减退;而且,通过对成年人言语的研究,发现人到中年以后说、读、写时保持词语流畅性的能力开始下降。而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功能保持较好,减退较缓慢,那些刚步入老年行列者尤不明显,到75后才能较明显的减退。心理健康的研究则涉及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幸福感、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等内容。研究表明,刚进入老年者,自觉比较幸福,对生活也较满意,能保持完好自我;但高龄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减退,心智功能下降。该课题组还进行了对老年人的认知训练,并对健康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结果必将促进老年期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3.8 发展心理学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此方面包括两类研究:一类为中国国度内民族间研究;另一类为国家或地区间的比较研究。

  中国有56个民族,开展发展心理民族间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80年代有学者在云南和青海两个多民族的省份进行了认知发展跨文化研究,其中包括一部分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普遍性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顺序相同,与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只是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之所以存在这些水平差异,主要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差异,并非缘于民族自身。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对双语儿童的守恒、归类、类比推理能力的研究,推断认知可能独立语言,认知发展不受语言水平的制约。林仲贤等对汉族、蒙族、维族、壮族、白族、哈尼族3-6岁儿童的颜色命名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不同民族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不同民族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存在一定差异;对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总体发展趋势一致,正确命名的先后发展次序是:先是黑色、红色、白色,而后是黄色、其后是蓝色,最后是紫色与橙色;对儿童进行早期颜色命名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和促进其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在社会性方面,张世富等人在1980年发现云南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基诺族、哈尼族和拉祜族的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品德与个性。22年后,他们重新对这些民族的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期发现现代化对于品德与个性有何可能影响。结果显示,青少年的品德与个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积极、自信、乐观并具竞争意识,他们的品格保持良好,犯罪率低,指出民族青少年的社会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考察了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问题。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学习、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是少数民族初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国家或地区跨文化研究。前已所及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超常儿童研究小组进行的中德儿童创造力差异比较研究,亦是一项典型的跨文化研究。施建农等报告了中德儿童技术创造性方面的性别差异问题:无论是中国还是德国儿童,无论是超常还是常态儿童,性别差异具有稳定的趋势。而且,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未发现两国儿童在数字、图形和实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性别差异,在心理折叠、学习爱好、技术问题理解和科学活动方面两群儿童性别差异均很明显。随着中国开放力度不断扩大,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发展心理学国际学术交流大大促进了该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一方面,中国发展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实施跨文化研究计划;另一方面,许多发展心理学工作者亦是国外跨文化研究的合作伙伴。这些研究涉及冰岛、日本、德国、美国、希腊、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内容涵盖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压力应对、道德发展等方面。严标宾等人曾对48个国家的10,018名大学生进行了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感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最重要因子,其次为生活满意感,且验证了主观幸福感主要由感情和认知两方面预测的理论观点。还有一项研究考察了留学中国的非洲大学生与西方大学生进行压力应激源感知问题,发现这些学生最常感知到的应激源来自学术和人际交往两方面,文化差异仅表现在部分具体的应激源感知上。这些研究对于发展心理学界认识发展的跨文化一致性与特殊性具有重要的证据意义。

4 小结
  综上,中国的发展心理学得到了空前较快发展: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扩大,研究课题日益深入,学科体系初显丰满,国际研究合作密切,理论方法实践研究均十分活跃,这为发展心理学积累了丰富资料和证据,为促进中国发展心理学进一步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循此以往,通过中国发展心理学界不懈努力,中国的发展心理学一定还有更大的作为。但也必须看到,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关注:比如,研究体系框架不完整,存在短期研究行为,片面追求研究工具,某些领域的研究涉足不多,研究的本土化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中加以解决。唯如此,中国发展心理学才会有更快的发展。 

----



刷新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