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咨询 > 依恋理论
作者:Lauren Lindsey Porter
译者:董建中(ttzoo@163.com)

打开电视。到玩具商店里走走。仔细观察婴儿室里的玩具架。你发现了什么?引人入胜、令人兴奋的玩具。令人情绪缓和平静的产品。提高智力的音像。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商品数不胜数,它们都是要打动我们的婴儿、令婴儿更聪明、帮助婴儿成功应对世界。同时还有大量指导用书。还有祖父母、儿科医师、朋友、产科医师、保姆,等等,每个人都能就养儿育女说上一大套。常谈的话题包括培养婴儿的独立性、不要溺爱、以及鼓励好的行为和睡眠习惯。大多数这类建议集中在减轻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负担上,母亲因新婴儿的降生或幼童带来的挑战,而经常会力不从心。即使采取以孩子为中心、关注依恋的抚养方式的父母,也会遇到令人迷惘和疑问的困难,使我们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该如何清理这团乱麻?到底有没有对错?如果有,如何找到它们?

依恋理论领域提供了一些答案。在资本市场的背后、在主流媒体之外、在人们的建议之下,还有神经科学、心理学、婴儿发育领域中的丰富、可靠、有力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提供了我们所寻求的答案,但却可能不是我们想听到的答案。我们的本能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满足婴儿的需要,即使我们不理解应如何满足或为什么要满足。现在,令人信服的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成果与神经学、精神病学、生物学、遗传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发现一起,向我们提供了解开养育之谜的密匙。该研究提供的清晰证据,使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到:为什么依恋是婴儿成长的基础、如何创造安全环境以引导儿童完全实现其潜能。母-子纽带是婴儿成长的基本和主要力量。

依恋理论开始于1950年代Bowlby和Ainsworth的工作。年幼儿童对失去亲人的反应,引起了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的兴趣,他开始研究依恋及心理纽带这一领域。美国心理学家Ainsworth对母-婴互动做了最广泛的实地研究,Bowlby和Ainsworth一起系统阐述了现在所称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基于这一信念:母-子纽带是婴儿成长的基本和主要力量,因而它奠定了应对挑战、关系处理、以及人格发展的基础。如果妈妈不在或不可亲近,则另一位基本照看者就起到妈妈的作用。可以从行为和情感两个方面定义依恋。在行为方面,依恋表征为儿童的一系列本能行为,它们的作用是创建依恋纽带、保护儿童免于恐惧和伤害,并协助儿童安全地探索世界。这些行为包括伸出手交流、依附、吸奶、以及位置移动,而这一切都能促进最大程度的身体和情感发育。(董建中译ttzoo@163.com)

在情感方面,依恋就是建立一种相互间的纽带,正是在这个纽带中,母亲通过自己与孩子的互动和关系,使婴儿得以发育。婴儿出生时不具备解读意义和情感的能力,无论是内在或外在方面,它们在世界中的生存都依赖于母亲的帮助。这种关系使“内部工作”模式得以形成,婴孩以该模式为“剧本”或“模板”,来量度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而当婴儿开始建立这些内部工作模式时,母亲起着“安全基地”的作用,婴儿从它出发,去探索、学习、发展必要的自我保护及亲密技能。

儿童也从而形成并显示出独特的依恋风格,可大体将其划分为“安全”或“不安全”依恋。不安全风格以具有不稳定性为其标志,这包括矛盾行为、执拗、回避性响应、以及母-子间缺乏合作式交流。而另一方面,安全依恋就表明儿童借助于稳固建立的信任感和一贯的养育响应,而稳定地关联于母亲。是发展成安全或不安全类型,这取决于母亲对婴儿的依恋、取决于母-子对间是否存在敏感察觉。也就是说,是母亲与婴儿的互动、以及该互动与婴儿需要的相互作用,确定了儿童的沟通风格。婴儿中的这些情感纽带迅速形成,并对婴儿的成长及未来一生的命运,起关键性作用。

鲍尔比以科学方式研究依恋,他的研究手段横跨多个学科,包括一般系统论、进化论、动物行为学(行为生物学)、以及对儿童与照看者相互作用的描述性研究。在他的每一个研究方面,一个事实都变得明显无疑:依恋是一种生物性需要。在各个成长时刻,婴儿必须与一位稳定的照看者建立密切的依恋,以确保在面对内部变化和环境刺激时,会得到保护。依恋完全就是通向生存的密匙。

亲子专家如William Sears的工作和现在称之为“依恋养育”的整个现代趋势,就是建立在依恋理论之上。这些势力虽然仍不是我们西方社会的主流,但它们为设法完全有意识地和敏感地养育子女的家庭提供了重要而周全的指导。不幸的是,已有的依恋-养育婴儿的书和信息常常只包含实际操作方法,如on-cue喂奶及wearing婴儿。这些操作提供了可靠的建议,但很少提供理论、更少提供科学数据,来支持所阐述的方法。另外,这些专门信息常常不会提供养育两岁以上儿童的建议,而大量最困难、最令人发懵的依恋方面,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在我们的社会中,依恋式养育只被看做是可供选择的养育方式之一,而且通常被看作最难用、最没吸引力的选择。所缺失的,是现代评价方法及技术所能够提供的科学。现在,科学已经有能力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复杂的大脑及其功能,因而能够提供确实的数据,足够全面支持Bowlby理论的各方面。所提供的数据是强有力的,从中得出了其它养育模型所无法相比的结论:有关婴儿大脑的机能、有关压力和健康对大脑发育的无偏见、可验证的信息。

从怀孕后期到二岁时,人类大脑经历了一个加速生长的关键时期。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比一生中其它任何阶段都多,并且不仅需要足够的营养,还要求获得最佳人际间体验,以最大程度地成熟。该时期中的重点是右脑发育。右脑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紧密相联,它们控制着维持生存、应对紧张的重要功能。右脑还与脑边缘系统紧密相联,其中包括海马状突起及杏仁核。脑边缘系统中的神经控制着情感,而海马状突起及杏仁核与记忆和情绪调节(包括攻击性)密切相关。

人类大脑皮质的70%质量是在出生后增加的,三岁时的大脑皮质已达成人的90%。因此,正在生长的大脑直接受其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生物性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现在,借助于神经科学以及脑电图、正电子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等技术的使用,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相互作用的情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压力和心理创伤会妨碍最佳的大脑成熟,而健康的依恋则促进它。

那么,婴儿所受的压力是什么呢?什么是健康的依恋?现在我们也有了对此的答案。我们知道,婴孩不能独立生存,它们的所有基本需要都必须经由与一位照看者的关系,而得以满足。而这一新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些需要远不止单纯的饮食和睡觉需要,它们密切依赖于情感世界。在整合大量数据并形成新理论和新解释方面的领先者,是Allan Schore博士,他是UCLA医学院的心理学家。Schore使我们进入心理生物学世界,这是基于遗传编码的生物性性情、以及照看体验的实质这两者间的交汇点。(董建中译ttzoo@163.com)

用心理学术语讲,婴孩无法调节自己。婴孩天生具有感受深层情感的能力,但无法使自己处于情感平衡状态、缺乏调节这些情感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技能。没有照看者的协助和监视,婴孩就会被自己的情感状态淹没,这些情感状态包括恐惧、兴奋、悲伤。为了维持情感平衡,婴孩需要有与一位照看人的稳定而可靠的关系。研究表明,最适合这一关系的那个人,就是母亲。

这种母亲-婴儿对的迷人之处在于,类似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它也是一个同步系统。母亲敏感察觉婴儿的内部状态和反应,并做出响应,从而进一步巩固该系统。双方都不会自主行事,并都对下次应答有深刻的影响。对于婴孩的健康成长,这种母婴对是关键性的。正如鲍尔比所相信的,母亲必须能够敏感察觉婴孩的状况,以建立健康的依恋。因而,健康依恋不过是这种敏感察觉关系的形成。

简单地说,敏感察觉意味着跟踪婴孩发出的信号。婴孩会自发地表达自己。你对这些表达的关注,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你理解婴孩现在的行为、感受、甚至思维。这会帮助大脑发育,并为处理各种社会互动打下了基础。当母婴对处于敏感察觉状态时,双方都会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如果这种敏感察觉不同步,婴孩就会显示出压力的迹象,如哭泣,表明它需要重获敏感察觉。

对于婴孩来说,使之离开敏感察觉进入消极情感状态的任何事物,都是压力。引发恐惧、焦虑、悲哀等痛苦情绪的事件都会产生压力。这可以包括任何事情,从母亲的短暂意外离去,到严重虐待。还应指出,婴儿所受压力并不只限于消极事件,陌生或不寻常的任何事物都是压力。新情境给婴孩造成压力,因为它们未曾体验过它们。母-子对在压力情境中的敏感察觉导致形成自我调节——这是婴孩所天生不具备的。处于心理平衡状态的婴孩的情绪受到控制,并依赖与母亲的关系来减少失调。例如,如果母亲放下婴孩去接电话、而婴孩开始哭泣,则是婴孩需要母亲返回、需要母亲的敏感察觉,以避免被悲哀所吞没。没有母亲的这种支持,则哭泣会增强,并导致一连串内部反应,从而使婴孩进入一种求生模式。在求生模式中,婴孩的机能处于最基础水平,被迫将所有资源用于基本生存需要,因而丧失了成长的可能。(董建中译ttzoo@163.com)

这一连串事件形成一种高度唤醒和分裂的循环,它始于婴孩变紧张之时。最初是高度唤醒阶段——对威胁的“受惊”反应。这动员起交感神经系统,它会提高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在这一阶段,压力通常表达为哭泣,随后变为尖声叫喊。对此,大脑力图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解:提高主要压力荷尔蒙水平,提高大脑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这触发成长中的大脑进入高代谢率状态。压力荷尔蒙起保护作用,只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以协助身体渡过危险情境。过久地处于危险情境中是有害的。另外,过久承受压力会诱发甲状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水平的升高。血管加压素是一种下丘脑神经肽,不安全或挑战性环境会诱发它的出现。它还与恶心和呕吐有关,这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许多婴孩在长时间哭泣后会呕吐。

随后还会出现对压力的次级反应:分裂。这时,儿童疏离外部世界的刺激,退缩进内部世界。这种反应包括麻木、回避、顺从、以及缺乏反应。当婴孩面对压力情境感到绝望和无助时,会出现这种次级阶段。婴儿试图修复这种失衡和非敏感察觉,但做不到,因而疏离,变得羞怯起来,努力回避关注,以变为 “不可见”的。这种代谢关闭是对无法忍受情境进行反应的被动状态,它与高度唤醒相反。就生物和进化而言,我们会从不可抗拒的情境退缩,以治愈创伤并补充消耗的资源,该分裂反应也是起这种作用。然而做为对母婴间非敏感察觉的反应,它却是伤害性的,即使短时间的分裂,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在该阶段,具有止痛作用的内生麻醉剂和具有行为抑制作用的压力荷尔蒙(如皮质醇)水平被提高,血压和心率也被降低,尽管肾上腺素仍在循环流动。这种终极生存策略使婴孩维持基本的体内平衡。(董建中译ttzoo@163.com)

婴孩处于压力状态时,它们的大脑受这些状态的摆布。这意味着,婴孩的所有调节资源必定都被用于努力重新组织和恢复平衡。正快速成长的右脑中的这些生物化学变化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对婴儿来说,状态变为特质,因而这种早年关系性心理创伤所产生的影响,会进入未来的人格结构中。这一切发生在大脑发育最易受到影响的时期。在发生压力反应时,婴儿大脑无法正常发育,因而在大脑发育的这个关键时期丧失了学习机会。如果长期陷入这种循环,就会损害大脑发育、引起脑萎缩症。

依恋理论及研究的另一个很被人误解和忽视的方面,是依恋和敏感察觉在年长儿童身上的作用。与流行的文化信念相反,对于从幼童到早期童年期的儿童来说,对母亲的亲密依恋依旧至关重要。与婴儿一样,这时的依恋具有适应作用,起着确保儿童的生存和社会化的作用。虽然儿童的需要发生转移,但依恋仍然是关键。在幼童期,儿童的身体生理能力和运动能力获得重大发展,但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儿童随着长大而变得更加自主、自立,但仍易于遭受各种危险。因而,各种依恋行为如寻求亲近母亲、母亲离开时表现出焦虑、以及抗议分离,仍是适应性机制,而并非退化。

我们的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不欣赏这种适应模式,它被不幸而错误地标识为“控制”、“寻求注意”、或“溺爱”。大量研究发现,二岁儿童与母亲的亲密程度仍与一岁儿童一样(如果不是更亲密的话)。另外,大多数满三周岁的儿童即使独处一个短时间,也会表现出痛苦。研究表明到四岁时,大多数儿童会更坦然地面对分离,而较少需要与照看者的接触和亲近来维持安全感。

儿童随着继续长大和发育,他们的需要在演进,但他们对依恋系统的依赖仍持久存在。甚至通常被认为是成长挑战最尖锐的青春期,其关注焦点仍是依恋。青少年挣扎于这两者间的紧张中:与家庭的关联、以及形成自己的独立性。那些在早年岁月里奠定的基础,成为在该人生时期中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如果依恋是安全、稳固的,儿童和父母就能够较容易地应对青春期事件。

接受、相信、实行依恋养育,则在为儿童创造出最佳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父母有心理治疗效果。研究还突出显示出,非母亲照看者对于儿童的一生具有重要性。由于母-子对是基于生存和最佳成长的心理需要,而仍具有最高重要性,但儿童也同时培养起一系列“情感纽带”,其中最主要的有父亲或伴侣、亲密家人及亲密朋友网中的他人。在这些关系中能够敏感察觉,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儿童一直在从世界中吸收信息、并被世界塑造。母亲的作用是协助儿童成长,儿童生活中的其他主要人物也有如此作用。依恋理论集中关注一位主要人物(通常是母亲),以它做为儿童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基础,但这不是发生在真空中、也不排斥父亲和伴侣的作用。在婴儿成长进程中常常是,父亲最初主要是协助母亲照看婴孩。但并不到此为止。随着婴孩能力渐强,父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越来越多地探索外部世界,而父亲则常常成为这种探索的激励者和安全基地。按照依恋理论的描述,婴孩关联于母亲,并在各个特定阶段受到影响其成长和发展的许多人的支持。 (董建中译ttzoo@163.com)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经由健康敏感察觉的健康依恋,是婴孩健康的关键,而健康婴孩则是健康成人的关键。可是研究虽然富有启发性,但也听起来令人感到恐惧。至关重要的是要记住,母-婴对是一个相互系统。不存在永远完美的系统;每个人都有与自己的婴孩不同步(即情感失调)的时刻。但好消息是,这些非敏感察觉时期只要是短期而非长期性的,就似乎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婴孩正在学习自我调节,如果短期非敏感察觉之后重新获得敏感察觉,则这具有训练恢复力的效果。人们进一步推测,这种交互式修复可能还是共情的基础。不可忽视这一点,对于理解大脑发育和做出现实的养育期望,这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长时期的失衡、或一再重复经历短期非敏感察觉,并不是有益的。这种环境的长期影响类似于短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它们都使婴孩气馁。现在,研究把这样两者直接联系起来:这里讨论的早年体验、以及人一生中的各种心理疾患和心理缺陷。你可以想到,如果一个人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易于被压力事件压倒,则他不太可能进行健康的应对、而易于出现心理疾患。

但另有一些研究令人满怀希望。在积极情感和游戏状态对母-子关系的影响方面,有了越来越多令人兴奋的研究。这类研究表明,与婴孩一起逗乐、欢笑、好奇、兴奋的能力,对于早年的健康成长及一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来,是关键性因素。因而,焦点不仅在于压力的消极影响及压力回避的重要性,而且在于认识到快乐和愉悦的核心重要性。儿童依恋于起调节作用的母亲,母亲帮助儿童尽可能地保持积极情绪、避免消极情绪,从而使儿童的心理健康达到最佳。

对于在今天的世界里养育儿童的父母来说,这一切有着广泛的意义。我们需要改变文化——改变我们的期望、养育观、女性及男性气质观、经济体系及医疗观。依恋理论的广泛应用,要求我们反思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观念。我们必须放弃旧知识和错误信息,以重新敏感察觉到自己的人际关联本能。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应用这一新知识。

如果能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则可以不理会喂婴儿食品、奶瓶喂养、定时喂养的说法。母乳喂养做为一种依恋行为,不仅满足儿童的营养和情感需要,还有助于巩固母-婴对关系。鲍尔比本人看到了母乳喂养的这种双重目的,他认为依恋是基本关系。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护理促进了视觉关联的发展。到约八个月大时,婴儿的视觉增强了,早年视觉体验对于成长有重要作用。母亲的面部表情,是婴孩所接触到的最有效的视觉刺激。热切专注的相互凝视会使婴儿大脑内的内啡肽水平升高,引起愉悦感;这又会使母亲的内啡肽水平升高,出现情感同步。另外,在母乳喂养、抱持婴儿、及为婴儿穿衣时的皮肤接触也有助于这一过程。(董建中译ttzoo@163.com)

依恋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共眠。共眠时由于母-婴间离得很近,可以快速对心理失衡做出反应。在共眠中建立的稳定的调节方式,与发生在依恋架构中的自我调节学习遥相呼应。正如McKenna博士的工作所展示的,共眠对婴儿的发育和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裨益。

或许最重要的是,必须避免进行入睡训练等基于行为的儿童养育技术。基于本文概述的有关依恋和大脑发育的跨学科的深入研究,婴儿在短时间抗议之后对睡眠训练的自愿接受,显然不过是一个高度唤醒-分裂反应循环中的一环,它对婴儿发育是有害的。因为婴儿被动接受了新的睡眠方式就认为睡眠训练是“成功”的,就是错误理解了婴儿大脑的工作机制。我们也不能再接受婴儿哭泣只是要“锻炼肺部”的传统说法;我们也不能把婴孩的哭泣解释为“操纵父母”。婴孩用哭泣来表达痛苦、让照看者满足它们的需要、促进它们健康成长。哭泣是一种沟通的努力,不是操纵。婴孩的目标是生存和最佳发育,这是通过安全依恋来实现的。

或许依恋理论的最困难应用涉及我们自己的童年期。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按依恋范式养育的。我们会忧虑于自己做出的事关孩子的选择,或忧虑于自己的童年期对自己当前生活的影响。虽然发生在早年的快速脑发育期是最脆弱的时期,但它不是大脑发育可被更改的唯一时期。大脑是灵活而复杂的器官,一直都能够进行新的学习。父母接受、相信、实行依恋养育,就会在为儿童创造出最佳养育环境的同时,也对父母产生心理治疗效果。按Gandhi的说法,“要改造世界就必须先改造自己。”

(英文来源:Mothering, Issue 119, July/August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