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咨询 >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

沙利文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场白:王学富
各位朋友,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了南京脑科医院心理治疗专家林万贵老师来主持今天的沙龙。林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现在正攻读他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有十几年的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在专业的道路上认真探索,做得非常好。今天他来向我们介绍一位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我们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

主题讲员:林万贵(时间:2004年11月26日)

本周讲题:沙利文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很有幸跟大家在一起做一个交流,我感到这里的气氛很热烈,吸引许多人到这里来。我到这里来不能说是做讲座,而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人与人之间分享很重要,人有了关系才会有吸引力,才会热爱这个世界。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不知道是世界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我觉得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我想向大家介绍沙利文的理论。精神分析学家都很关注人和人的关系,不过他是较早提出这点,并非常努力地从事着重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

  沙利文 1892年出生在美国乡村,父母生了许多孩子,只有他活了下来。他一生没有结婚。1949年1月他在巴黎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时,突发脑溢血去世,活了57岁。沙利文的学生整理了他的一些演讲及讨论文稿,以他的名义出了四本书。一个人走了,还有人来整理他的著作,这在学术界是少见的。

  我们一般所说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指人与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在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中,除此之外,还有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比如说我现在坐这儿和你们谈话,你们各自是谁,我并不知道,实际上我是在和我心中的你们打交道。我可能会紧张,思维不连贯,也可能很放松,侃侃而谈。原因并不在你们,而是我自己内心带来的。你们也是同样,坐在你们面前的我是同一个人,但你们每人心中的“我”是不一样的。沙利文理论所讲的是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观世界的人和人的关系,主观世界里也包括一个人和过去的人的关系。比如说每个人是在家庭中成长的,是在和父母打交道的过程中成长的,这种关系会影响他(她)和现实中的人的交往。从这个意义来讲,沙利文的理论把我们一般的人际关系理论拓展了。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怎么与人相处好,倒不如说是怎么和自己的内心相处好,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说一个人不好,可能是他(她)真的不好,也可能是我们认为他(她)不好,他(她)还是他(她)。如果仅仅埋怨对方,就会产生冲突,使我们跟他的关系不和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会调整心态,我内心的你改变了,我对你的看法就改变了,我和你的距离也改变,我和你的人际关系就改变了。这就是沙利文理论中关于人际关系的含义。
 
 沙利文的重要贡献是从人际关系角度构建人格理论。沙利文作为精神分析学家,在这个领域有独特的贡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个体: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我” 相互作用构成人格特征。他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或障碍都由内心的三个“我”相互间的争斗不休、不能协调发展出来的。弗洛伊德的视角集中在个体内部,而沙利文是从人际关系角度来阐述人格的。他认为人格都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的,如果离开一个人际环境,就不存在人格。人格是相对持久的人际关系模式,每个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独特的方式。这种独特的方式在和不同人交往时会表现出来,这种相对持久的关系模式就是人格。

  我们来看沙利文理论中所讲的人格动力是什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之上的,这三个结构的动力是本能。一种是生本能,一种是死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性从一出生就带有各种各样的冲动,和动物没什么区别,是没经过文明驯化的,是起破坏作用的。沙利文反对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婴儿生下后的人格发展动力是焦虑。对于焦虑他是这样论述的: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如果有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是恐惧;焦虑是有弥漫性质的,没有具体逃脱途径。婴儿生下后,焦虑从何而来?沙利文认为是来自于母亲。人类最开始的交流是非语言的交流,在人的语言得到充分发展前,人与人之间是用情绪进行交流的。情绪是有感染性的,母亲内心如果有矛盾冲突,在接近孩子时会传递这种焦虑,孩子开始产生不安、哭闹,母亲想帮助又不知从何做起。婴儿的焦虑是母亲带来的,母亲越接近越难处理,孩子的反应更大,这会更激发母亲的烦躁,有可能会打孩子,这一来就更应验了婴儿内心焦虑的不祥之兆。怎么去减少焦虑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他会渐渐发展出一种存活机制,形成自我系统;而自我系统的形成标志人格的发展,它是健康或是病态就另当别论。这种现象在临床中很常见,孩子出现问题的父母,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其他父母少,甚至更多,但很多人不知道原因何在。有一对母女来我这儿咨询,平时女儿什么都对母亲讲,但有一次心情不好,回家就关着门不出来吃饭。母亲非常着急,敲门进去后坐在她床边不断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整整问了五个小时。想像一下,当我们心情不好时,一个人在旁边唠叨五个小时,我们会怎么样?

 沙利文认为自我系统由“好我”和“坏我”两个部分构成。父母和婴儿在互动过程中,由于父母将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孩子因此产生烦燥的表现,这会导致父母对他的惩罚,孩子便知道表现烦燥不安的“我”就是坏的“我”。如果“我”的表现让母亲安心,并且得到称赞,就是个“好我”。这两个“我”就构成自我系统,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减少焦虑和惩罚,获得安全感。沙利文有一个词“security operation”,我把它译成“自保机制”。在所有自我系统按保障安全的原则运行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运行会向良性方向发展,比如和家人建立人际联系的紧密性;有的则会相反。传统的精神分析是让来访者坐在沙发上,自由联想各种情景,治疗师从中选出问题进行提问。沙利文学派的精神分析有这样一个口号:我们比来访者知道得更多。因为了解自己是最难的,所以治疗师会主动发问。有这样一个人,结婚后经常和妻子吵得不可开交,在单位上班时想到妻子的好处又决心回去后要对她好,但一回到家就吵了起来。他常常陷入这样的循环状态,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治疗师问他回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说准备做好吃的,妻子回来知道了很高兴,也提起单位有好吃的东西,显得兴高采烈。这个人突然觉得妻子这时的表情很像她母亲(他对岳母非常不满),就对她说“你真像你母亲”。妻子觉得被攻击,就反击他,两人就吵了起来……他知道争吵是他引起的,但他不清楚自己当时为什么这样说。咨询过程中得知,这个人从小父母经常争吵,给他的内心带来很大的焦虑,以至于成年后在夫妻关系中体现出来。他在家里的目的是要占个位置,做个高等的人,让自己变成个批评者,通过批评别人获得优越感,这样做就减轻了内心的焦虑感。这种情况不是一次咨询就能得到好转,但用这种方式不断工作,治疗的效果会体现出来,如果深入到生活中的细节中,你会在方方面面都有体会。

  我有个当事人每次都按时来,也很配合,从头到尾自己提出问题分析,也没有提出中止,就像在茶社喝茶,没有痛苦。但我认为他既然来了,就一定有问题,只不过他自己没意识到。我就问他生活中的细节。问他早上几点起床?一般是七点半起床。我问:是自然醒还是有闹钟?是妈妈叫的。那叫之前是醒还是没醒?醒的。为什么不起床?是习惯。他习惯妈妈来叫他。再问他下班回家做什么?他说做饭。怎么进门?按门铃。这个当事人是可以提前下班的,我问他为什么不带钥匙而按门铃?他的表情顿时就像是被逮住了似的尴尬。原来,这个当事人日常的行为是一定要依照某种规矩和程序来的,不敢轻易打破这种程序,担心一旦打破会给家人带来灾祸。他每次从单位离开时,会在办公室窗外回头看五眼。有一天他走得匆忙而忘了看,第二天他的奶奶被查出癌症,他觉得是因为自己忘了履行这个程序而连累了奶奶,从而产生罪恶感。从此之后,他从这个办公室搬走,再也不敢经过这个办公室。原先家里的钥匙和办公室的钥匙放一起,他又把它们分开。所以他进门不拿家里的钥匙开门,有这样一种含义在里面:避免给家人带来灾难,减少内心焦虑。

  人际关系精神分析师非常关注细节,人是生活在细节里的,通过生活中细节的改善来帮助人的改变。我们会问一些来访者:“你跟我讲话时你在听吗?”我们说这句话更深的含义是了解当事人在跟人交往、谈话时有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我赞成沙利文的说法,所有心理障碍患者都是自我观察比较差的人,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观察,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做的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可能会造成我们和对方的矛盾,而这矛盾我们又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怎么消除它,甚至不知道错在哪里,因而下次还会这么去做。因为人格是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在不同的情景中会反复使用。沙利文认为精神分析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发掘潜在运行的安保机制。

  另外沙利文非常重视语言研究。沙利文认为一个人的语言意义是在特定的成长环境下获得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不同,他头脑中词的含义也不同。当一个来访者说“我很痛苦”,我们要清楚对于他而言痛苦的含义,要弄明白他的痛苦的含义,就必须明白他的成长环境。有人说“痛苦是快乐”,这一点有人不能理解。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享乐、避免痛苦,因而也无法解释西方国家里有人花钱受虐待的现象。我认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个词典,每个人对词的解释不尽相同,不能按自己的解释去对照他人的。所以在沙利文的咨询中,很少让治疗师讲这样的话:“我理解你”。比如说城市里的交通标志符号,我们知道含义,但第一次进城的农民看到就可能认为是标记而不是符号。符号是有意义的,当我们知道其意义时才被称作符号。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人格也是这样。我们对人的认识是用语言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标记,是用你的词汇系统标记你的对象,你在和你头脑中标记的对象进行交往。其次,沙利文提出人的成长过程包括人格化过程。简单地说,人格化是个体内心世界中关于人和事物的形象。一个个体对世界对他人的看法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是我们头脑中语言标记的变化,词典在变,他人在变,形象在变。这种变化影响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沙利文描述人格化是个体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过程中,而产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各种事物具有的态度倾向性的形象,这是一个过程。在这里他强调,个人与自己、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往往反映的是与自己人格化形象的关系。比如恋爱,这是一个难解的谜,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痴男怨女,有的人爱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恨不能掏出心来,爱得这么苦,耗尽心血,对方却没法接受。用沙利文的理论解释,那是因为他(她)爱的是自己心里构想的人。例如,他认为对方善良单纯,但对方却认为那不是自己,去做另外一个人太累了,当然没法接受。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是理想化的爱。真正的爱是什么?应该是一种关心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