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庞美云
 
庞美云
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自体学心理学取向的分析师都可证明自体客体联结之破裂所带来的巨大疗效。纵观Kohut的文章,他解释这疗效的发生为恰恰好的挫折所提供,恰好的挫折促进了变质性内化,这一解释引起诸多有识之士的质疑,(Bacal,1985,Socarides和Stolorow,1984/1985,Stolorow,1987,Terman 1988)。根据我现在陈述的理论如何解释分析关系破裂的治疗行为呢?

大部分来找我们做分析的病人,在幼年时期,经历过重复的自体客体失败的复杂经验,对于这经验,我图解地定义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遭遇冷淡和失望,产生了一个痛苦的的情感经验。第二阶段,孩子渴望被自体客体同调以调节、包容、缓解其痛苦情感反应。然而,其父母反复地令这自体客体需要受挫,他们通常未能提供对孩子痛苦情感的同调反应。孩子觉察到他的痛苦是不受欢迎或破坏性的,必须防御性地隔离它们,以维持与父母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同事和我已强调过,这些被屏蔽掉的痛苦情感变成了创伤,是其长期脆弱和冲突的源泉,在分析中,他们会倾向于奋力抵制向分析师的再暴露。

从这个发展的论述来看,我们该如何定义分析过程中自体客体移情纽带破裂为疗效带来影响呢?是原初的自体客体失败经验的移情重复吗?在分析的进程中,分析师研究和解释与移情破裂有关的各种因素,从展望病人主体建构,可能制造此破裂的分析师的品质或活动,此破裂的特别意义,尤其重要的是,病人的期望和对分析师将如何回应的恐惧,到其痛苦情感觉醒后的清晰度(Stolorow,1987)。我相信,正是研究和解释的移情意义,它是治疗行动的原则性资源,在其中,它使分析师成为第二个被渴望、可被接受的、理解人的父母——通过同调的反映,他会支撑和逐步减轻病人的痛苦(由于原始自体客体之失败)。这自体客体关系因而被修复和扩展,原初自体客体的渴望可被更自由地表达,因为病人越来越有信心,他受挫、失望后的情感反应将受到分析师的接纳、包容。随之,一个发展的进程被启动了,原先被隔绝的痛苦情感状态、其创伤发展的残留物,会逐渐地被整合和转换,病人的情感忍耐力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