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童慧琦
 
童慧琦 美国太平洋心理研究院
 
 
 
http://images.dangdang.com/images/20061895.jpg2007年的春天,都被耗在了翻译这本书上。

每日里我临窗而坐,很多时间里是焦虑的,因为去秋签下约后,为了实习面试,一直到1月底面试完成,才能真正坐定下来翻译。许多次,我想到几年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要完成一份有关鸟的课堂报告,第二天就要交了,他却连一只鸟都没有写。他焦急地问他的父亲该怎么办,父亲说:你就一只鸟一只鸟地写呗!这个小男孩是美国作家Anne Lamott的弟弟,她的一本有关写作和生活的书就取名为《Bird by Bird》。就这样,我低下头来,做手中的功课,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一行一行,一段一段地翻译,终于连缀成了这个十五万字的、有关心理治疗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我很熟悉:我的窗正对着金妮曾经生活的山景城那青黛的山色,我的学校就在帕拉阿图高高的树木中,我将在旧金山临海的医院里朝八晚四地实习一年。故事里的人物--雅罗姆医生--因着一个读书会的缘故,曾经就坐在我左手边上,但也就那么四次,每次两小时,其余的时间里有些EMAIL来往,譬如想邀请他到中国去,但他说年龄大了,七十五岁,不远行了;但他八月里会在帕拉阿图,可以见中国的同行;或是他在欧洲哪处的演讲成功或是被评上了十佳治疗师,他会给我发来别人的评论,跟我分享他的喜悦。我也告诉他我正翻译着他的这本书,并向他描述我的幻想:时光倒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会在旧金山的联合广场上撞见书中的人物,编辑玛利莲,金妮,雅罗姆医生,卡尔若隐若现,我告诉他们我将此书译成了中文,然后或许39岁年轻的雅罗姆医生会答应去东方,去接触东方人和东方文明。他对我的幻想不置一词,依旧说些别的话,这打消了我请他谈谈对他这本33年前出的书的念头。我相信他对东方之行不仅仅有着体力与健康上的焦虑,还有着文化上的焦虑—因为他浸淫于西方文学与哲学,但对东方文明却接触甚少。然对此我又能有何奢求呢?人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大师亦是有限的。不过我还是在他的后记里找到了一部分答案:有关写作,心理治疗与梦想的答案,有关治疗师与患者同行的答案:金妮的写作才能激发了雅罗姆的写作欲望,他竭力想要在金妮身上看到的一个作家的梦想,在他自己身上完满地兑现了,他成了比金妮更了不起的作家。又一次证明,治疗师的价值是不仅仅由帮助患者成长得以体现,治疗师也从患者那里汲取滋养。这两者确实是同行者,并以不同的姿态作着不同的贡献。美国心理协会临床分会的曾经的主席Larry Beutler 教授在讲〈心理学入门〉一课时,说:你们一定以为是在帮助患者,其实是他们成就了你们呀!

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地有新景致和新体验的过程。我一开始觉得雅罗姆医生的自恋。当他逼着金妮谈她对他的感受时,有好多处,我在书上写:讨厌!自恋!你已经有美丽的玛利莲了,为什么还要从患者身上渴求更多的赞誉,性幻想来满足你自己的需求呢。但到最后我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他的这份用心让我忍不住流泪。也有很多投射性认同,在治疗中金妮的那份绝望无助被投射到了雅罗姆医生身上,而他认同并感觉到了这份绝望和无助;而在文本阅读中,这份绝望无助又被转移到了读者身上――治疗循环进行着,有时进步难以觉察,让人泄气,这份泄气也反应在翻译开始时我的缺乏热情,总是“你说”“我想”的,这能将我们引向何处呢?一本没有悬念的对话体的书,会是引人入胜的吗?好在我对金妮以及治疗本身的关切,让我继续保持着好奇,我想知道金妮怎么啦,金妮和卡尔怎么了,金妮和这世界怎么了?雅罗姆医生又是如何展开他的治疗的?这恰成了最大的悬念。

金妮是很多很多曾经惶惑的女子,曾经惶惑的青春时光。由于种种的原因,金妮总想在人面前做个最好的,让人喜欢的人,我看她尴尬地陪着笑,为了迎合,说些逗趣的话,以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来定义自己,为了一份不用独自的所谓安全,让自己萎缩,压成一张苍白扁平的纸,攀附,委屈,自省,看重跟男人的关系胜过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最终还是失去。但同时,金妮又是个敏感、善良、具有创造力的人,她又幸运地遇上了雅罗姆医生,如果不在治疗的设置中,我愿意看到他们如平常人一样相亲相爱。雅罗姆不愿意给她贴上“边缘之类”的标签,我也不愿意。

卡尔是个可怜的人。当一杯咖啡成为一个人权利的宣言的时候,他是可怜的,他的曾经被剥夺的过去,就在咖啡的苦味中。当一个人的归因都是外在的,无法面对别人的评判,而总在苛求别人,也无法面对生活中哪怕一瘅食一瓢水的责任,他是可怜的。他所呈现出的过度防卫,自然跟他的经历有关。然如Ellis老先生所言:我们接受一切但接受并不等于爱。作为译者,我可以同情卡尔,但我不喜卡尔。金妮的防卫如果是过度的善良与自我放弃,而让人同情的话,卡尔的是过度攻击,以及在过度攻击中自我的被疏离。如果卡尔成为我的病人,作为治疗师的我,必须具有更大的悲悯来接纳他。希望他的出走,是寻求自我的开始。

那么治疗呢,那么发生在金妮和雅罗姆之间的一切呢?我愿意将之看成为金妮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契机—治疗师的进入两人关系,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打破了原来两人关系的粘稠与毫无出路;患者得以跟治疗师形成一种有意义的关系,甚至发展出精神分析术语中的“神经质性的移情”,而这份移情的发生需要时间,治疗师应用这份移情展开工作。虽然不同学派的治疗师会对这份关系有不同的言说,但在我自己的治疗工作中,也越来越相信,促进患者改变,发生治愈作用的是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正是跟雅罗姆的这份关系,为金妮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成长的可能。

最后不得不提到,金妮所处的年代,正是西方女权主义发展的的重要年代。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妮在性别角色上的挣扎,对厨房的矛盾情感。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Virginia Woolf在<一个人的房间>里提到女性需要面对的三个世界:内心世界,两性世界,男女共同面对的客观世界。我看到的金妮正在以一种更明澈的目光凝视这三个世界。虽然我喜欢理论上的明晰:女人从关照内心开始,关照与男人的关系,然后与男人共同面对世界,但这种关照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不是依次地,而是交替进行的。

有很多需要感谢的人。几个跟我相识经年、执着于心理治疗的朋友们在百忙中耐心地读了书稿,写了他们的感受,我非常地喜欢他们个个不同的立足与见解――吴和鸣读读停停,读得不顺畅,觉出了“不亲近”,琢磨再三后他在《不确定之旅》中给出了解释。我知道他是个雅罗姆迷并读过几乎所有在中国能找到的大师的书。没想到读《日益亲近》破除了他的“大师情结”。可喜可贺!施琪嘉则在读了第一章后就感受泉涌,一气呵成了《超越设置》。我读罢嘿嘿一笑,正是因为有了设置,雅罗姆才能这般作。所以中国的治疗师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设置,创造些“心理治疗中的行为艺术”,跟雅罗姆的媲美。他又称我为文学青年,让我欢喜。张天布的《瞬间对话》,照旧带着他的“禅意”和“空性”。我将生涩的第一稿给他,并不停地道歉,但他说“先睹为快”,在他面前,我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接纳,我也可以想象在治疗室里的那个率性而真实的,“不勉强地,在包容中静候咨客改变”的他。李孟潮比我年幼,虽然他人在我面前时,我常不自觉地想要关照他,但要讨他的文字,我却问得有些胆怯。他果然明人快语,“先将稿子寄给我,读着有感觉的话就写。”我有点防御地说起英语“It sounds fair.”。这就有了他的《他们的故事写在纸上》。我一直佩服他对心理治疗理论的谙熟,这回更感佩他可以将读后的感觉纳入理论的框架。问童俊则有点迟疑 ――她正忙着编她的《人格障碍的评估和治疗》一书,她邀我写的章节,我还没完成,却突然要她读十几万字的译稿并写感想。没想到她回复得极快“尽管我忙得一塌糊涂,但你的书序,我一定写,不看书,心中也涌动着千言万语”。书,她自然看了,而且直言喜欢我的文字,安了我的忐忑之心。她的《现代人的孤独与自我救赎》一文,犀利的文字中饱含着“爱人类”的慈悲和深情,文如其人。我最早就问曾奇峰,能不能写序,后来又烦他为文稿作校译。在他辗转中国各地,讲着精神分析的路途上,他推敲过每个字,打量过每个标点,他的序《为了离别的纠缠》却是最后收到的。他说“亲密是为了别离的。”而在“别离之后,另一种亲密就即将发生”。牵着孩子的手走路,那小手是多么柔软温润,而你给他/她指引和稳定,可某一天孩子就不那么愿意握着他/她手了,蹭地就跑到拐角上,然后回过头来望着你。另一种亲密就在那回望和等待中吧。某一日,孩子终会跑出你的视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如此,成人之间的依恋也大抵如此。

我要感谢我的责编徐玥在整个过程中给我的体恤和鼓励-“童老师,翻译进展得顺利吗?”问得那般恭敬温和,让我感动。感谢我的写作教练Dr. Dee Seligman,一个跟金妮同时代的文学女博士,我们亦师亦友地见面谈论书稿,我们还坐在金妮曾经坐过的店里,点一杯“黑白苏打”,在侍者的一脸茫然中,我们只得改要了 “巧克力香草奶昔”。我要感谢我的学校――太平洋心理研究院(Pacific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对我的支持,学校为我支付了所有翻译辅导的费用。感谢我的孩子,他经常会走到我的身边,问我:妈妈,我可以帮你打字吗?这将是一本很长的书啊。这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还帮助我翻译一些口语,譬如孩子们玩的“躲球”游戏,他边解释边示范。自从学心理学,我就犯了一个毛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学心理学,只是他现阶段的志向是做个乐高玩具设计师。感谢我的先生,在我不能陪伴孩子的时候,是他带着孩子读书写字习琴练武;当我失去锻炼的动力,在电脑前一坐就几个小时的时候,他当起了我的个人教练。并且不失时机地老生常谈般说一句:当年傅雷作翻译,用的应该是蝇头小楷,而且一天只译……傅雷先生的工作方式和态度,确实令人敬佩羡慕。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每一天》这首歌,“日益亲近”则是歌中的第一句。这是一首动情的歌,而今我将以歌词为名的这本小书呈现给你,希望它所讲述的有关心灵康复的故事也会打动你。


每一日

-------James Taylor

时光飞逝
我们正日益亲近
我注定会遇到你那样的爱

每一日似乎都过得快了些
朋友们都说去问问她
我注定会遇到你那样的爱

每一日似乎都变得更浓烈
每一日都变得更长久
愿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来自我的真爱, 如同我渴望你的那样,宝贝

时光飞逝
我们正日益亲近
我注定会遇到你那样的爱
我注定会遇到你那样的爱

每一日似乎都变得更浓烈
每一日都变得更长久
愿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来自我的真爱, 如同我渴望你的那样,宝贝

时光飞逝
我们正日益亲近
我注定会遇到你那样的爱
我注定会遇到你那样的爱

每一日……

童慧琦
美国太平洋心理研究院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