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李孟潮 
 
李孟潮 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理论人物

主要理论贡献

Sigmund Freud 发展动力在于驱力,生存驱力和死亡驱力。
心理性欲发育分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Karl Abraham对口欲、肛欲、生殖器期进一步细分:
(1)口欲早期:自体色欲,前双价矛盾;
(2)口欲晚期:自恋、口欲-施虐;
(3)肛门-施虐早期:带有合并的部分之爱;
(4)肛门-施虐晚期:部分之爱;
(5)生殖器期早期:排除生殖器的客体之爱;
(6)生殖器期晚期:客体之爱
Anna Freud对青春期研究,青春期是不和谐、不抑制、具有很大不稳定性的时期。
发展线研究。
Melanie Klein新生儿就具有自我。
强调内生性幻想的作用。
用偏执-分裂位(3-4个月)和抑郁位(4个月)补充/代替了心理发育分期,认为PS←→D的循环贯穿了人生。
W.R.D Fairbairn最根本的需求是“寻找客体”,自我是力比多的来源。
客体关系发展的三阶段:
(1)婴儿式依赖阶段:以口腔结合或摄取的态度认同客体;
(2)中间或过渡阶段:体验到依赖和独立的冲突;
(3)成熟依赖阶段;一个成熟关系所牵涉到的是两个人以相互的施与受(尤其可能是性)来表达他们关系的分化特质。
D.W.Winnicott个体的发展由环境决定。环境和个体形成真自体和假自体。客体发展分为绝对依赖、相对依赖、迈向独立三个阶段。认为人类终身保持幻想,无法完全接触现实。
Margaret Mahler一、正常的孤独性(autism,出生--1个月):儿童以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睡觉.对外界的客体关系只是投入了少量的注意.
二、正常的共生(symbiosis,2--6个月):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与母亲的心理融合与联合。
三、分离与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6--36个月):在此期间,儿童发展了自我的概念和区分他与母亲的关系。在同一时期,儿童也发展了一个内部的,稳定的内投射。这个阶段又分为4个亚阶段:
  1. 分化与躯体意象(6--10个月):理解了与妈妈的不同,儿童理解了妈妈是不同的人。
  2. 实践期(10--16个月):儿童热情的探索周围世界,热衷与他们新近发展和获得的能力。
  3. 和解期(16--24个月):它的特点是他们需要知道妈妈在哪,和经常地“返回”。这个阶段促使儿童得到独立性的认识,但也使他或她易受伤害。
  4. 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24--36个月)(24-没有终止期)
Erik H. Erikson1)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Vs.不信任;
2) 儿童期(1.5~3岁):自主Vs害羞和怀疑;
3) 学龄初期(3~5岁):主动Vs内疚;
4) 学龄期 (6~12岁),勤奋Vs自卑;
5)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 Vs角色混乱;
6)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 Vs孤独;
7) 成人期(25~65岁):繁殖Vs停滞;
8)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Vs绝望
Heinz Kohut 出生后自体具有三种需要:镜映、理想化、另我需要。
依次演变为对镜映、理想化、另我(孪生)自体客体的需求。
健康发展是在满足和挫折这些需求之间的平衡。
John Bowlby依恋发展的四阶段:
(1)无特殊的定向和信号期(出生-3月);
(2)朝向一个人的定向和信号期(3-6个月);
(3)通过运动和其他方式对一个特殊对象的维持亲近感时期(6-3岁);
(4)形成目标指向的同伴关系(3岁以上)
Daniel Stern身体的自体:出生到两个月,以身体感觉为主。
核心的自体:二到六个月,能够连接到人际关系
主观的自体:七到九个月,符合了婴儿和妈妈的心智成熟度,这时候才形成主观的自体。
语言或分类的自体:十五到十八个月,能够象徵性的思考与语言的沟通,形成语言和分类的自体。
叙事的自体: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