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李孟潮 
 
李孟潮
 
 
  “此疗法本身一直是整合的。”在这本书第4页如此写道。
  就此,我得出结论,“本人一直是分裂的。”
  因为我一直以为理性情绪疗法是反对精神分析的,而这个信念的得出仅仅是因为我听说过此疗法的创始人阿尔伯特•艾里斯说过一些反对弗洛伊德的话。
  艾里斯1998年自己写的这本书——《理情行为治疗》澄清了这个观点。
  此书第5页写道,“就像弗洛伊德作的一样,本理论反映了当事人的潜意识动机和防卫系统;它也采用了荣格的自我实现概念:它融合了罗杰斯的无条件正面关怀或全然接受的理论和实务,并且极力鼓吹当事人改变,就像阿德勒学派的治疗师一样。……”
  同时,艾里斯在1950年代的时候的确是因为精神分析效果不好而离开了精神分析,自创一派。比较反对经典理论,115页,“REBT比较接近寇哈特的自我心理学,而非弗洛伊德的性及恋母情结理论。REBT发现自我贬低是大部分情绪障碍的根源,……在某些方面,REBT也比较接近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因为它发现大部分当事人,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程度胜于其他事物。”
  REBT不仅仅是对精神分析攀亲戚,其实在此书宣扬,几乎所有其他疗法都和REBT有亲近关系。
  所以要赞美任何一个疗法,也就捎带赞美了REBT;要批评任何一个疗法,也就随便打击了REBT。反之亦然。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艾里斯列出来的三种核心非理性信念。分别是:
  第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一定要达成重要任务且得到重要他人的认同,否则我就是一个不适应、不值得人爱的人!”
  第二,“无论处在何种情况下,别人绝对要公平地对待我,否则他们就是卑鄙无耻的小人。”
  第三,“我所处的任何情境绝对要依照我要的方式进行,立即满足我的欲望且不会要求我过度努力改变或改善这些情境,否则就很可怕,我无法容忍这些事,我根本无法快乐起来。”(p36)
  显然,这是一个自恋者对自我、他人、和世界发出的指令。他要求自我变成他想要的那个无所不能的样子,他要求他人变成永远公平的上帝,他要求世界变成温暖可人的、有求必应的观世音菩萨的怀抱。
  艾里斯的特点在于,他认为这种对整个宇宙的傲慢的自恋是所有人共有的状态。这在本质上比较接近于佛学的“我执”的观点。
  
  问题是,既然“我执”是人类一切痛苦的总源头,为什么人们还要如此愚蠢地自找苦吃?
  我想,因为如果没有我执的幻觉和迷雾的话,人生的痛苦将会无法忍受,存在性的漩涡将会把你的自我粉碎。
  现代性的存在是一个女人的存在,一个《圣经》所说的大淫妇的存在,男性身份认同被裹挟、绑架和窒息。这个女人,她和两个男人坐在一起,眼睛闪动着,奇异的光芒,沼泽地的水面,映射太阳的影子。正午的光线,透过绿色的窗帘,目光呆滞的木僵的脸。远处的笑声,穿越沉重的空气,麻木的耳廓,雨后的蚯蚓,钻出潮湿的泥土。
  她的笑声,格外响亮。
  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兴起仅仅是因为,在真实的眼睛里,“我”的眼睛脱落了,而在“我”的眼睛里,真实脱落了。就像古堡里的脱落的窗户吱吱嘎嘎的声音。父亲的基因低声的咆哮,它有一个不光彩的名字。而母亲的眼睛挂在窗户上随风飘荡让人不敢逼视他们裸露的眼睛他们躺在那儿躺在夜的幕布后面它们在游荡它们血红色的外衣披在我的眼底上那上面有骷髅的头和许多十字架。
  大他者红色的嘴唇不曾说话,而理性情绪疗法干涩的微笑掩饰不了自己的慌张。这个深秋的夜晚,一阵精神分析的燥热袭击了很多大母神,一切都像一场华尔街的交易。
  弗洛伊德的灵魂仍然在警告,“不能再说了,他们不懂你秋风中的颤抖,他们的收音机永远不会有你的频率。”
  这是一个适合嫉妒乞丐和农民的季节。他们的瞳仁里,映着我的一生, 一个可悲的动词,一个漫长的问号。
  一个声音响起,不知来自我的理想还是我的妄想?  
  
  参考文献
  (美)亚伯•艾里斯,凯瑟琳•麦克赖瑞著,刘小箐译,2005,《理情行为治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