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者 > 李孟潮 
 
李孟潮
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据说有两种美人。
  一种叫做漂亮。是标准的美,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翻开时装杂志,一眼过去的都是漂亮。
  一种叫做出众。就像我中学的一个女同学,把她的五官拆开来看没有一样是漂亮的,可是这些不标准的东西合在一起,看着就是舒服,男生为她失魂落魄、不思茶饭、迄今不绝。
  奇峰人长得很漂亮,是个标准美男子。很奇怪,在这个追逐眼球兴奋的年代,怎么在他的文集居然没有搞上几张曾医生的写真,以刺激人们的荷尔蒙及销量?
  而他的文章确实是典型的出众文章。
  他以前经常给一家杂志写稿,后来这家杂志的风格变了,要贴近大众文化。便发出了很多命题作文式的约稿,没想到他文风依旧故我,让编辑们头痛不已,甚至为了他一个人的稿子是留是弃要讨论半天。
  奇峰是个有骨气的人,写文章过日子都是这样。
  其实我们那个时候穷的要命,只好经常爬格子赚稿费贴补家用。而奇峰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不为杂志改变,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我是个媚俗而又附庸风雅的人,对科普文章一向嗤之以鼻,每次自己写科普都觉得好像是良家妇女去卖淫一样,更别说去看别人写的了。

  唯独奇峰的“科普”文章可以让我有兴趣读下去,以前一直以为是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这个人,故爱看他的文章。

  的确,《你说不知道的自己》中这305页文章大多都有一段他自己的生活在里面,有些故事甚至比他写出来的更加精彩。

  前几天收到了这本文集,惊奇的发现我仍然挺喜欢看这些文章。

  这就和人没关系了,那些故事我早就知道,早就湮没在记忆中。

  是纯粹的文本的美吸引了我。

  奇峰的确是一个善于建构“出众”文本的作家。

  如果从写作的各个要素拆开来看这些文章,会觉得他们其实并不“漂亮”。文字比不上诗歌的优美,议论拼不过哲学深邃,至于故事,自然也不能和小说相提并论。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我会在喜欢王维,弗洛伊德,曹雪芹的同时,喜欢看这么不够风雅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魅力究竟在何处?

  前几天念佛经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这个问题。
  他的文章的魅力能够把各种不同的要素结合得恰到好处,有点像佛经,既有诗歌、又有故事,还有一个如影随形的哲学思想贯穿其中。 就像你头一次去高级餐馆吃菜,本来只点了一个扬州炒饭,你希望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炒饭而已,最终却发觉有很多的稀奇古怪的配菜,有铁观音等多种饮料,还有舒适的沙发,钢琴的伴奏,以及彬彬有礼的服务员。
  如《修补人生》,一开始是冷峻的笔调,叙述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琐事,瓶瓶罐罐,修修补补。突然来了一句“……岁月也就慢慢老了,很遗憾岁月本身是不可修补的。”那些灰暗的、单调的生活琐事一下子闪亮了起来,激起人很多哲思。你正期待着下面是大段的人生感悟。
  可是文本又回到了描述的笔调,这一次描述的是城市,刚才那个中年男人生活的城市。一个生机勃勃、永远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的城市。
  沿着描述的轨迹,你正准备进入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寻访那些古老的故事和记忆,文本又变了,把你拉到另一个角度,看到另一幅场景——学习。
  哦,学习,这个时代大概没有人没在学习的,你会自然地想到自己的学习岁月,从小学达大学,那些痛苦和欣喜。你的身体也会随着学习场景的出现,产生细微的变化。低下头,靠近书本,就像一个埋头苦学的高中生。 可是文本没有让你沉浸在这种带有施虐-受虐色彩的自淫快感中。 那个哲思的幽灵又出现,在你耳边轻语,“毕竟知识是一切可以对人进行修饰的色彩中最灿烂的色彩。”
  那个学习的你仍然是金碧辉煌,可这一切已经无法激起你的快感,你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个幻觉。一切快感都来源来自于你的心。你不得不低下头,回光内照。这时候文本贴衬地跟了上来,和你一起观察着那些心灵的缺口、破洞和补丁。
  你会开始有些情绪,这时候歌曲就出现来帮助你抒情,“当我们看着这座城市,想着在这座城市里一定有许多破碎的心吧。”
  最后,以上的各种要素统统聚合在一句诗歌般的语言中“地陷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从人的生活到了宇宙,颇有些天人合一的味道。
  奇峰的文章大多都有这些峰回路转的特点。
  这本文集让我觉得最倒胃口的就是封面上那句“心理医生对你说”的口号,好像在引诱人们去关注这个作家的心理医生的身份,而忽略这些文字本身的力量和美感。
  感觉就像歌唱家唱完高难度的歌剧,看到观众来鲜花,正为自己遇到知音高兴,这个观众却问出一句:“你是不是做过隆胸手术?”一样。
  王安石写过一首诗,“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拔出飞鸟上,图画难为容。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遗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人去邈不反,洞壑空藏龙。侧行苍崖烟,俯仰求灵踪。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安能久尘土,倾倒相迎逢。”《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
  写的是风景,一个人内心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