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波特 | Gordon W. Allport  

Gordon W. Allport1897~1967

Allport A–S reaction study
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Social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Narrative Psychology: Gordon W.Allport




谣言心理学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
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897—1967)是在他哥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弗劳德•奥尔波特(Floyd H.Allport,1890—1978)的影响下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的。他曾在一个有著名心理学家在场的研讨会上介绍自己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 of personality),但他发言后,全场一片沉默,他没有气馁,于1937年出版了《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一书。两年后,他就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和个人特质(personal traits)。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如外向性,任何人都具备这一特质,个体之间的差异只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已。
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视为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这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其他的特质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他因而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个人特质:(1)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2)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3)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如偏好某种颜色的衣服,闲暇时喜欢收拾房间,等等。显然,某种特质是一个人的首要特质,但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是中心特质,在第三个人身上可能只是次要特质。人们通常用中心特质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


西北师范大学 吕国光 博士 http://www.nwnu.edu.cn/mzjy/lvguoguang/index.htm

(1897~1967)人格心理学家,属于特质论者,认为个体和另一个体以一组普遍的特质相互比较,是无法获得个体间的独特性,且无法专注于特殊的个体特质之模式或轮廓,因为个体间重要的差距并不表现在普通的特质上,而在某些核心且组成其人格之特质上。

Allport的兴趣主要在于意识的部分,而非难以确定的深层潜意识。他经常谈到与弗罗伊德唯一的一次见面,因为这次见面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二十二岁参访维也纳时,写了一封信给弗罗伊德,说他时就在城里,想与他会面,弗罗伊德大方的接待他,但却一声不响的坐着,Allport试图找话题,他提到来弗罗伊德办公室的途中,听到一个小孩告诉他母亲说: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东西,他显露出对脏乱的恐惧,然而他母亲穿戴整齐、衣衫烫过、气宇非凡,Allport认为这与小孩畏惧脏论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如他所回忆的:「弗罗伊德用他那双仁慈的、治病救人的眼神看着我说:『那小孩是你本人吗?』」Allport目瞪口呆,只好转换了话题。他后来回忆道:「这次经验告诉我,深层心理学研究尽管有种种好处,但它容易钻牛角尖,而心理学家在深入潜意识的世界以前,能够把动机等事情说明清楚,也是同样可以获得认可。」

Allport认为每个人的特质都是以一种层次结构集中在一起:顶层是一个人的主要特征或关键特质;其下是一些中心特质,也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凝聚焦点。最后在这一切之下的,是一大堆次要特质,每种次要特质都是由少数特殊的刺激引起的。因此,一个人的行为在特殊事件上可能不大一致,但大体上还是相同的,例如:如果你观察一个人本来慢慢行走,后来又急急忙忙地拿着一本书回到图书馆,你可能会判断他是前后不一致的人,因为在一种情境之下他轻松自在,但在另一种情境之下他健步如飞。然而,那只是次要的特质行为。Allport始终认为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