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加德 | Ernest R. Hilgard

Ernest R. Hilgard 希尔加德
1904—2001

   美国心理学家,早期研究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后来研究人的动机作用和无意识过程,晚年主要从事美国心理学史的研究。194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希尔加德,欧内斯特R.(Hilgard,Ernest R. 1904--?)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贝尔维尔,是普通开业内科医师的儿子。1924年以优异成绩获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30年在R.道奇指导下完成关于人的眼睑的条件反应的论文,获耶鲁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1929年起任耶鲁大学讲师,至1933年接受L.M.推孟的邀请转入斯坦福大学。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华盛顿任各种机构文官并关心社会心理学以外,他的职业生涯一直是在斯坦福大学度过的,他在该校人文学院和教育学院同时任心理学教授,1942-1950年和1951-1955年,分别任该校心理学系主任和研究生院院长,1969年退休后仍任荣誉教授。他曾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8-1949)和国际催眠学会会长(1973 -1976)。

  希尔加德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学习和动机心理学,涉及面广,从早期的眼睑条件反应的实验工作,到对动机的作用、随意与不随意反应、志向以及催眠的心理动力学的研究等。
  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概括为六种类型,揭示了这两类研究的复杂关系。
  类型1,与教育无直接联系,如动物的学习研究,学习的生理、生化研究。
  类型2,被试或课题与教育有关,如人的言语学习、概念形成等的研究。
  类型3,被试和课题均与教育有关,如用桎联想法学习外语词汇的研究。以上三类研究属基础研究范畴。
  类型4,实验性课堂内由专门教师进行试验,如程序教学、早期的语言实验室的研究。
  类型5,正常课堂内试行,如优秀教师对新内容、新方法采用有规定时间的研究。
  类型6,提倡和采用。以上三类均属应用研究范畴。

  对两大研究范畴六种研究类型的划分,表明了他对学习的基础研究至教育革新的分步观点。希尔加德的另一成就是强调学习理论的可应用性。认为研究学习而主要精力不放在教育问题上的人仍能提供某种有用的忠千,各种学习理论或多或少能对教育或教学提供某种有用的建议。如对行为目标进行任务分析,从而规定可测量的教育目标,要求主动应答,支委会学习策略,强化与任务有关的行为,为理解而教等。希尔加德和G.H.鲍尔等人认为,教育工艺学是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学习心理学或学习心理学的重要应用。

  希尔加德的主要成就,樗着美国心理学家对学习心理学研究基调的改变,使学习心理学研究具有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的新趋势。他于1940年获实验心理学沃伦奖章,1978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并曾获B.富兰克森奖章。主要论文有:《人的眼睑条件反应的获与保持过程》(1940)、《学习论及其应用》(1960)、《学习理论和教学》《当代学习论》(1964)等;著作有:《条件作用与学习》(1940,合著)、《著学习理论》(1948年初版,1981年第5版,合著)、《心理学导论》(1953年初版,1983年第8版,合著)、《催眠的敏感性》(1965)等。

沈生民  尤正明

希尔加德(Ernest Hilgard,1965)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HSS)被公认最为有效.至于受暗示性的实质,过去人们曾认为那属于一人格特质,与易受吸引和表象清晰有关,但研究表明二者的相关很低.再考虑其他方面,发现对催眠的受暗示性与一个人的态度和期望密切联系,凡对催眠持积极态度,相信催眠的可能性,同时又对该催眠者表示信赖时,他就容易很好地配合接受暗示并取得成功.这也与我国在宗教信仰上常用的一句谚语"心诚则灵"正相符合.


希尔加德(1992)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意识分离是生活中一种经常出现的正常体验.例如,长途驾驶的人对交通信号和其他车辆做出了一系列反应但多不能回忆,就是由于当时意识明显地分离为驾驶汽车与个人思考两部分了.正是由于隐蔽观察者的存在,所以,人在催眠状态下也不会完全接受暗示而失去自我.

 

Ernest Hilgard distinguished himself through his studies of the role of hypnosis in human behavior and response. Hypnotism, often regarded as nothing more than a stage trick by pseudo-psychics, is in fact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tool; it can be used to alter behavior (smoking cessation, for example), and to relieve pain. Much of Hilgard's research and writing on the topic was done with his wife, Josephine R. Hilgard (1906-1989).

Born in Belleville, Illinois, on July 25, 1904, Ernest Ropiequit Hilgard was the son of a physician, and he showed an early interest in science. Interestingly, it was engineering, not psychology, that originally attracted Hilgard; he receiv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1924. He decided that he wanted to study psychology, and he went to Yale, where he was awarded his Ph.D. in 1930. His initial area of interest was conditioned responses. He did extensive research with the human eye lid; as part of this research he developed a photographic technique for examining the responses. His work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responses, and won him the Warren Medal i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n 1940.

Begins work on hypnosis

Later, Hilgard became intrigued by the mechanism behind hypnosis. In part, this was not an unusual move: his work on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responses focused on the control factor, as does hypnosis. The popular stereotype of hypnosis, in which a person falls into a trance-like state after staring at a moving watch and then involuntarily being made to bark like a dog, is hardly all there is to the process. Nor is hypnotism some mystical power that channels evil forces. It is true that, under certain hypnotic conditions, patients can be given suggestions that they will follow-moving a limb, for example, or holding it rigid. But to treat hypnotism as nothing more than showmanship misses the point. Hypnosis is a tool that, used under the right circumstances, can be useful and even beneficial.

Hilgard, working with his wife and other colleagues, began experimenting and collecting data on hypnosis as a means of, among other things, treating pain. One of the interesting aspects of Hilgard's research into hypnosis is the concept of what he calls the "hidden observer." Ostensibly, a person undergoing hypnosis to manage pain, for example, feels no conscious pain. That does not mean the pain is not there, however; nor does it mean that the patient's subconscious is not registering the pain. In one experiment conducted by the Hilgards, subjects were hypnotized and told they would feel no pain or discomfort when an arm was placed in ice water, or when a tourniquet was tied at the elbow to restrict blood flow to the arm. The subjects reported no pain or discomfort during these procedures. When their "hidden observers" were tapped into, however (usually by a prearranged sign or suggestion from the experimenter), there were reports of pain and discomfort (although not necessarily as severe as would be expected). In subjects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hypnotic suggestion-those who could be rendered hypnotically deaf or blind, for example-the "hidden observer" could recall "heard" or "seen" objects.



Wins praise for writings

In addition to his important work as a researcher, Hilgard was also a noted author. He wrote a number of books and papers on the specific areas he studied, and his authorship was distinguished by an ability to make complex issues understandable. This was evident not only in his first book (written with Donald G. Marquis in 1940),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but throughout his distinguished career, perhaps most notably in his textbooks for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courses such a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first edition 1953) with Rita and Richard Atkinson.

After teaching at Yale for three years, Hilgard accepted a position at Stanford in 1933 . He headed the psychology department at Stanford from 1942 to 1951 and served as dean of the graduate division from 1951 to 1955. He became a professor emeritus in 1969 but continued on as head of the laboratory of Hypnosis Research. Among Hilgard's awards over the years are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 Award (1969) and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Gold Career Award (1978). His memberships include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Further Reading

For Your Information
Bower, Gordon H. and Ernest R. Hilgard. Theories of Learning,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1.
Hilgard, Ernest R. and Josephine R. Hilgard. Hypnosis in the Relief of Pain. Los Altos, CA: W. Kaufmann, 1983.
McGraw-Hill Moder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New York: McGraw-Hill, 1980.


希尔加德《学习原理》

  希尔加德(E·R·Hilgard,1904— ),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哲学博士、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希尔加德1904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西南部的贝尔维尔市一个普通医生的家庭。1924年在伊利诺斯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1928年在耶鲁大学任助教,1929年至1933年期间任讲师,1930年在雷蒙德·道奇教授指导下完成了有关人类眼睑条件反射的学位论文,获耶鲁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受刘易斯M·特曼之邀,来到了斯坦福大学任职,在这里,希尔加德度过了后半生,并于1969年晋升为荣誉教授。1942年至1950年,斯坦福大学人类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任命希尔加德为心理系主任,1951年至1955年为研究生部主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希尔加德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学习和动机心理学领域,战争期间,以普通公民身份在华盛顿各政府部门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工作。1957年至1979年期间,在心理系领导一个催眠术研究实验室。与此同时,继续发表和修订了许多书籍,包括有关催眠术领域的。希尔加德后来转向了历史写作。

  希尔加德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美国科学学会成员,全国教育学会成员,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成员,美国哲学学会成员。为表彰希尔加德为心理学发展所做出的毕生贡献,美国心理学会曾授予他金质奖章。

  希尔加德的著作和文章不少,但介绍过来的很少,唯有《学习原理》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内一本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学习原理》(Theories of Learning,1949年、1975年),1948年第一版,全书除前言外共有12章。1956年第二版,1966年第三版。1975年,希尔加德与G·H·鲍威尔共同修订,将内容增加到16章,成为第四版。1981年第五版。我国心理学老前辈章益先生曾根据第二版的《学习原理》辑译了其中三、四、五、六章和十四章的部分内容,即希尔加德有关新行为主义四家学说的评价及其在学习理论上的个人见解,这几部分在《学习原理》一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收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新行为主义学习论》一书。中译本《学习论——学习活动的规律探索》,由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教授等根据该书英文版第五版译成,1987年9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部分,十五章,996页,72.6万字。

  《学习原理》一书内容极广,探讨了各种各样的当时有关学习心理的热点问题,如驱力、教学模型、学习类型和学习律等。修订版讨论了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各种学习理论的新近发展和教学理论。全书阐明的观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关于学习的一些具体问题

  1.学习指一个机体在它固有的行为结构基础上遇到新情境时,它的行为为什么和怎样发生变化。

  2.集中分析了驱力与习惯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强化的性质和派生的驱力由原来或内在的驱力引起的,并指出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3.学习的教学模型的价值已被证明,并可做出准确预测,伹模型的制定缺乏一种起整合作用的参照系统。其后果是造成有限效用的小规模模型增多。希尔加德认为这也许是发展初期的特点,确信学习的数学模型是发展的趋势,前景乐观。

  4.无论是长时记忆还是短时记忆,在意义性和学习与保持的难易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5.同化律在机能主义心理学中古据重要地位,可以研究迁移,相当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和换位一以及泛化现象的框架。

  (二)关于新行为主义四家学说的述评

  1.葛漱里的接近性条件作用。他的体系是一种刺激一反应相联系的心理学,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某些方面,与桑代克的体系极为相似,但葛漱里重联系性转移,否认桑代克效果律二点又构成了两者的不同。

  葛漱里认为学习只有一条规律:“刺激物的某一组合,如果它曾伴同过某一动作,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那一动作将会随之发生。”

  希尔加德认为葛漱里的学习理论体系的主要贡献有二点:(1)“在实验研究的水平上,葛漱里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行为中存在着重复性和刻板性这个重大元素,只要时机有利于单调的行为,这种元素就会出现。” (2)运用轶事、举例说明心理现象的才能是无与伦比的。

  不足也有两点:(1)葛漱里对于学习问题所提出的答案过于肯定,没有看到理论是逐渐发展完善的。(2)对待不同见解采取不加深究的态度。

  2.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希尔加德认为,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沿着桑代克效果律作用下选择与结合的学习这条路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理论表述为“如果随着一次操作性活动的发生之后,呈现一个超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它的力量就增加了。”

  希尔加德认为,斯金钠的理论体系有两项主要成就,使它在心理学中享有稳固的地位:(1)首次系统地收集到间隔性强化的不同时间表的资料。(2)以马上见效、可以预测的方式来训练动物,并体现其学说中的原理。

  3.赫尔的系统性的行为学说。赫尔的理论体系是本世纪前半期出现的创建假设一演绎理论体系的最好范例,它是对S(刺激物)—O(机体)—R(反应)公式的艰巨加工,他坚持强化是学习过程中唯一中心原理,共提出17条公设和17条附律。

  赫尔理论体系的优越性有二点:(1)“他的体系既是无所不包,又是条分缕析,既注重理论,又注意经验性的数量化。” (2)为了处理自由空间的行为,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意念之类的问题,赫尔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边缘机制,特别是他所假设的 YG—SG序列。

  不足主要是有许多公设和附律是以单个实验结果为依据的。

  赫尔的主要贡献看来不在于他的理论内容,而在于他对一门真纯系统的、数量化的心理学体系所抱的理想。

  4.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遵循着指向目标的一些符号,是在弄清他的通路,是在遵循着一种地图,即他不是在那里学会动作,而是在学会意义。” 期待奖赏、位置学习、潜在学习三种情境有力支持这一学说。

  托尔曼的贡献主要有二点:(1)“指出一种细致加工的行为主义是可以把种种丰富多采的心理现象包容进来,而不必斤斤于制造一个学习机器的工程模型。” (2)善于发现重大问题,工于设计巧妙的实验方法。

  不足也有两点:(1)理论体系不够严密、完善。(2)托尔曼主张的中介变量无特别新鲜之处。

  (三)学习心理学家对学习问题的共同见解

  希尔加德在全面分析每位理论家的体系后,经过认真总结、概括,发现了14条对学习问题的共同见解:(1)在决定谁该学习什么时,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能力。(2)具有一定动机的学习者学起来比没有动机的人更快更容易。(3)对于学习某些作业,特别是含有难于辨别的资料的作业,过强的动机不如温和动机的效果好。(4)用奖赏控制学习通常比用惩罚控制学习更为可取。(5)受到内部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比受外力推动的学习更为可取。(6)遭遇失败时,要准备卷土重来以争取胜利。(7)树立现实的目标比树立不现实的目标更能导致满意的进步。(8)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能阻碍,也可能提高向某位教师学习的能力。(9)在学习中,学习者如能积极参加活动比消极接受更有好处。(10)学习有意义的教材和有意义的作业,比学习无意义的教材和学习者不能理解的作业,学习起更快更容易。(11)重复练习是使技能纯熟的唯一方法。(12)明确作业的评价标准并得到反馈,对学习是有益处的。(13)让学习者发现事物间相互关系,并学会在不同情况下应用原理,是学会迁移的最好方法。(14)若要将所学的材料长期保持在记忆中,时间间隔的或分布的回忆是有利的。

  (四)希尔加德关子充分发挥心理学对训练、学习作用的几点建议

  希尔加德认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要想使心理学对训练的问题和其他学习的实际问题配合得更好、更有用,应该做到:

  1.将实验室里发展出来的原理拿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进行论证。从实验当中产生出来的学习原理必须在教室里经过试用,才能断定它有用还是无用。

  2.对于否定的结果要能容忍。强调对于课堂教学条件下,得出的实验结果要正确对待,不应失望,也不该隐瞒。

  3.争取善于创新的、讲求实际的人们的协作。强调心理学要与有经验的教师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

  4.要把研究工作侧重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首创性方面,不要偏重机械性的学习。强调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文化环境中,人必须学会运用知识来应付当前的问题。

  《学习原理》是一本关于当代教学理论影响较大的专著,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对新行为主义四家学习理论的评价上:(1)能坚持以“理论背景、基本观点、代表实验、对典型学习问题的立场”这条主线全面介绍每个理论家的理论体系。(2)能坚持以历史的、发展的、科学的观点正确评价每个理论体系的成就与不足。(3)在正确评介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概括出许多公认的学习基本规律,对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4)强调实践是验证原理的标准,对实验结果要实事求是,理论家与教师相结合,注重创造思维发展的几点建议是很有价值的,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