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孙晓杰依德心理

表象idea 或preserntation;事物表象,文字表象thing presentation, word presentati

依德心理2019-10-22 10:53
查看:4429次

表象idea preserntation

 

哲学与心理学中之古典词汇,指称“人们所再现之物,形成一思维行为具体内容之物,以及“特别是一先前知觉的复制。佛洛伊德将表象对立于情感,此二元素在精神过程中各自承受不同境遇。

 

Vorstellung (表象)一词属于德国哲学古典词汇。佛洛伊德起初并未改变其字义,但他对该词的用法却是原创(α)。我们在此简要解释其原因。

 

1.最早用于说明精神神经症的理论模型,集中于“情感定量”与表象的区分。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情感定量从一连结于创伤事件之致病表象被移置于另一对主体而言毫不重要的表象。在歇斯底里中,情感定量被转换为身体能量,被抑制表象则由一身体部位或活动所象征。根据此一命题,情感与表象的分离是抑制的主因。这个命题致使佛洛伊德分别为这些元素描述各自不同的命运,并考虑不同过程的作用表象会被“抑制,情感则被“压抑”等等。

 

2.我们知道,佛洛伊德论及“无意识表象”时亦语带保留地——恳请读者谅解该词——指出,他并未忽略将此二词并联的悖谬。倘若他依然维持此一称谓,正表示在其Vorstellung (表象)一词的用法中,古典哲学之首要面向——对一客体之主观再现——退为次要。对他而言,更正确地说,表象是指客体铭记于“记忆系统”之物。

 

3.然而我们知道,佛洛伊德并未根据严格经验论概念,将记忆构想为影像之单纯接收器而是讨论记忆系统,将记忆减化为不同的联想系列,最后并以记忆痕迹一词指称始终与其他符号持有协同关系,且不连结于任何感官质的一种符号,而非与客体保有类似性关系之“微弱印象”。就此角度而言,佛洛伊德的Vorstellung 近似于语言学上意符的观念。

 

4.不过,在此应随着佛洛伊德,区分这些“表象”的两个层面“文字表象”与“事物表象。此一区分强调一种差异,一种佛洛伊德赋予根本的拓扑论价值之差异作为无意识系统之特征的事物表象,与事物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原始幻觉”中,事物表象对儿童而言将等同于所知觉的客体,当客体不在时,此表象则受到投资(满足的经验)

 

同样地,当佛洛伊德在联想途径的终点寻找“致病之无意识表象”时——特别是在1894-96年间有关治疗之早期描述中——-他所针对的目标是客体与其痕迹不分、意旨与意符不相隔的终极点。

 

5.记忆痕迹与作为其投资之表象间的区分,虽然一直隐然存在于佛洛伊德用语中,却始终未被明确提出。这无疑是因为在佛洛伊德思维中,很难设想一种纯粹的记忆痕迹——一种既被无意识系统亦被意识系统彻底撤回投资的表象。

 

(α)人们经常提及,佛洛伊德可能曾受赫尔巴特(Herbart)所发展的一种真正的“表象机制”概念所影响。如欧拉·安德生(Ola Andersson)便指出,……在其科学观发展形成的那些年,佛洛伊德置身的科学界之主流心理学是赫尔巴特主义

 

 

事物表象,文字表象thing presentation, word presentation

 

佛洛伊德在后设心理学论文中使用的词汇,用以区别两类“表象”一种主要是视觉性、衍生自事物的表象以及一种主要是听觉性、衍生自文字的表象。此一区分对他而言具有后设心理学上的重要性事物表象连结于相应的文字表象,是前意识-意识系统的特征,不同于无意识系统,后者只包含事物表象。

 

关于表象一词,以及它与记忆痕迹一词——有时被当为其同义词——区分的方式,请读者参阅以下二文表象、记忆痕迹。

 

事物表象与文字表象之间的区别,始于青年佛洛伊德对失语症的研究。

 

事物表象的观念与另一十分近似的词汇“记忆痕迹”——存放于不同记忆系统中——很早即出现于佛洛伊德学说中。在《失语症释义批评研究》中,我们遇见Objektvorstellung(客体表象),在《梦的解析》中则有Dingvorstellung (事物表象)。佛洛伊德赋予此观念最明确的定义之一如下:“事物表象即为一种投资,若非对事物记忆影像的直接投资,至少是对衍生自它们且较为疏远的记忆痕迹的投资”。对此定义须作两点说明

 

1.在此,表象与记忆痕迹截然不同表象对记忆痕迹——本身仅是事件的铭记——再投资,使其复苏

 

2.事物表象不应被理解为整体事物的一种心灵模拟。事物会呈现于不同系统或联想综中,但仅就其某一面向而言。

 

文字表象则是在一种语言表达与意识醒觉(prise de conscience)相联系的概念中被引进。因此,早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我们即可看到以下观念透过与一文字语言影像之连系,记忆影像可能获得意识所特有之“质的指标”。此一观念始终存在于佛洛伊德著作中。它是暸解从原过程到次过程、从知觉同一到思想同一过渡之关键。在《无意识》一文中,此一观念以下列强调出其拓扑论价值的形式,再度出现“有意识表象包含事物表象及附属的文字表象,无意识表象则只是事物表象”。

 

文字表象的优位,不可被化约为一种凌驾于视觉之听觉至上性。这不仅因为在此的相关感官装置不同之故。佛洛伊德指出,在精神分裂中,文字表象本身也被当成事物表象,亦即被依据原过程法则看待。就梦而言亦是如此,某些清醒时说出的文句,在梦中会受到凝缩与移置,一如事物表象:“……当日间残余的文字表象是知觉之当下、鲜明的残余,而非思想表达时,它们才会如事物表象般被对待”。可见事物表象与文字表象不仅指称“记忆痕迹”的两种类别对佛洛伊德而言,其区别具有本质的拓扑论重要性。

 

文字表象如何衔接于己是前言语意符的事物表象?两者分别与知觉有何关系?何种条件会赋予它们幻觉式呈现?分析到最后,什么条件确保了其相对文字性语言符号之优势?对于这些问题,佛洛伊德曾多次尝试予以解答。

 



依德心理的其他日志

投射projection
读懂弗洛伊德
读懂弗洛伊德
无意识
重读弗洛伊德
自我ego
生命欲力life instincts;死亡欲力death instincts
逆投资anticathexis;撤回投资withdrawal of cathexis;多重投资hypercathexis
投资cathexis
动力论的dynamic;拓扑论;拓扑论的topography, topograph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