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朱旭东蓝蓝

体会和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池见阳青空聚焦工作坊笔记(一)

蓝蓝2016-3-12 23:18
查看:3550次

34号到6号,有幸参加了池见阳博士的工作坊,虽然主题是青空聚焦,然则就好像《聚焦的源流》一文中提及:简德林《聚焦》的原版中,六步骤构成的聚焦方法(short form)只是书的2页附页,全书的五分之一都在讲倾听一般,博士花了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悉心向我们传递了聚焦的内功心法:过去是现在创造出来的,各种交差(crossing)会产生新的意义出来,而聚焦帮助我们挣脱那些束缚自己、迫切渴望加工信息的思维模式,由此我们就能对自己的,对伙伴的,对来访者的对所有的一切体验都如实如是观察,as it is,这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可以推动生命之流carried forward was

 

那么这样一个工作坊中,信息纷呈,观点交会碰撞,又给我个人带来了何种对聚焦的理解推进乃至对我的实际的咨询工作的影响呢,容我在丰盈的感受中尝试文字化一下,当然这是有难度的很可能是相当个人一己的理解,因为“真实”是有很多种表达的。

 

一边去感觉一边说出或者写出来是很精密的工作,在这一点上,我经常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喜悦的交织感,就好像某些品茶的过程,从微苦到回甘,由来是发现:直接照合(direct  reference的贴切表达也是一种愿景,甚至是永远无法达到严丝合缝的精确当然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并不需要这种追求,因为不断会有新的意义在我与老师或者伙伴甚至是书籍文献,又或者是我的个人经验的互动过程交差,生生不息。基于工作坊中谈到的:聚焦是来自狄尔泰的诠释学的循环在心理学上的运用,我正处在把一些体验到的东西尝试用言语化的表达来增进理解的循环之中,因为只有通过理解对象在这里也就是这个工作坊)对我个人的意义才能被把握被阐发并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加深理解。

 

博士提及聚焦有三个面向的运用:首先是日常生活的体验,第二是聚焦取向疗法,原本聚焦并非是专一技术的疗法,而是在各中原有的技术流派之上使用聚焦的方法促进倾听和理解,但目前也日益发展出专门的聚焦疗法,第三是聚焦的运用的传授方法,我理解可能就是我们俗称的六步法的教授,有点类似招式传授的感觉。其实这三个面向的运用对于治疗师来说,也不是割裂的,可能都要研习。

而且说一句题外话,在参加聚焦工作坊的同时,我也在参加《受伤研究者》的微课,里面的诗证的研究方法和炼金诠释学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次工作坊中我如何去理解池见阳博士带来的对简德林的聚焦哲学的教学研讨,也许这也是一种交差,我甚至有一种奔逸的遐想,不知道聚焦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哈哈,不过在想要笔记本次工作坊的时候,我是遭遇了蛮大的困难,可落笔的点很多,且分几篇文章来反刍这么多的收获吧,想要在一篇文章里表达所有的体会,实在是力有不逮。

本文就先着重从体会和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入手吧,容我慢慢在其他文章中再来探讨有关聚焦视角下的倾听,包括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在咨询中的观察与运用等等。

 

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不管做不做聚焦,简德林的哲学依旧存在,虽然简德林从未来过东方或者受到东方哲学影响,但是《周易·系辞下》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无论是我们的古人在书写作画等之前要屏气凝神静心,又或者那些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开工的时候的状态,其实都是一种聚焦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从简德林的哲学的缘起来看可能就比较明晰。

简德林自己认为对他的聚焦哲学影响最大的是狄尔泰,特别是狄尔泰的诠释学的循环理论:从体验到表达到理解,把聚焦的步骤和这个循环重叠在一起看,会发现:体验就是体会,表达就是把手,透过把手产生领悟,这个领悟就是理解,没有产生的时候就使用“叩问”促使理解产生,然后再到体会发生变化,进入下一个循环。我们再来看看聚焦和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或者生活一般的交流的区别,似乎核心就在于更强调从体验、体会包括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为切入点来观察这个循环。

所以体会无论是:direct reference,还是felt sense,或者felt meaning,虽有微妙区别 (后会详述),都只是简德林给予的命名,在命名之前,体会就是一种存在,而聚焦是特别有意地来做,来激发,特别是在互动中去产生新的追体验-行进生命的体验,聚焦的过程,就是为了让体会从暗在到明在更好地呈现出来。,就好像在源源不断的向前的生命之流中起一朵浪花,凝视之,再继续表达和理解的进程

我们来放大看下体会,简德林的聚焦文献里有三种表达方法:

direct reference 、 felt meaning、 feltsence,意义一致,但是强调的侧面有所不同,造成了一些细微的却又是非常重要的差别。

首先池见阳博士在工作坊和《聚焦的源流》一文中都有提到:简德林的聚焦认为感觉和体会的一种含义是:模模糊糊的对情境和自己状态的分辨,也叫instance of itself另一含义是direct reference-直接指示、直接照合,因为是direct,所以是没有任何的中介的,是比语言的出现要早的一种感觉,自身并不是语言构成的,而我们是在尝试用语言去描述它,把它表达出来,达到更进一步的体验,但是一旦当语言表达了,这种体验就会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里包含着很多的意义的创造。我认为:也因为是direct,所以就含有了如是As it is,直接,不做加工等意,所以我们的语言需要更多去和体会推敲,觉察他的吻合度,正如同诗人写诗,写一行擦去一行,还要诵读,还要沉吟回味,多次比对,方能敲定某一个字一般,因为总是感觉在前的,最后达到照合的是一个包含着身体感受的、包含着隐喻的、包含着情感的或者更多意涵的指代。

   felt meaning这个词则主要指“意会”,就好像我们中国人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feltsence通常指体会。

    池见阳认为:意会是一种前反身(pre-reflective)的表达,所谓前反身是相对于反身而言的,这两者都是意识形态。

   “反身”现在聚焦中也被翻译为再归(reflection),是以感觉为中心,停一下,反回来依靠身体去看一下是什么被感受到了,体会通常是在反身的形态下出现,而前反身则是反身前的一个形态,通常是简德林所说的人的体验大量地还在暗在的(implicit)部分时的形态,是一些好像隐约被感受到,却并未成型的体会。如在秋天,路上一阵旋风在卷入树叶,树叶还未被聚拢,但是有一些小叶子已被卷起在旋流中的这个情境(坎贝尔·帕顿解说),池见阳老师在这里用以辅佐说明的是:日本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从意会来看:俳句中并没有清清楚楚地写出青蛙的数量,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在不经意间,去体会那青蛙可能是一只,这可不是体会,而是暗在下的意会,而如果说我们去感受这句子的意境,好像有青蛙偶尔的扑通入水声,反衬出池塘的宁静,而这个宁静又整体进入身体里激发出一些独特的感受,这时出现的是体会,它是有意图地感觉一下看一看了。

随着池见阳老师的解读,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王维的《五绝·鹿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或者可以以此来感受下意会和体会的差别: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我们的意会中其实在不经意间已经“总觉得似乎是···”一两个人吧,肯定不会是旅游团,还有一种模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什么情致在里头,而在有意图的感觉下看看这首诗,体会到或许是宁静?或许是忧伤,又或许是世外清廖等等包括激发的身体上的感受,那是不一样的东西。

而且这个工作坊的研讨强调了一个概念:Nacherleben——在日文中翻译为追体验,而徐钧老师和张沛超老师合议将之翻译为“行进生命体验”的一个词汇。这个词也是没有悬念的来自于狄尔泰,重新体验(Nacherlebenre-experience),我认为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本文中这样来联合使用)在聚焦中是挂钩feltsensing的,更强调产生在当下的相互主观的现实中,互动中,或者是关系中的重新创造出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创造性的,能生成当下的理解和领悟的,它可能来自过去,但不是过去产生的,始终指向未来,暗示未来,但未来会发生什么却是不知道的,只是包含了会变化的所有,所以简德林说:我们不由未来决定,也不由过去决定。如我们信任体验过程互动中的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则一切自然会流动向前,意义会被创造且carried foward was

这在狄尔泰的哲学中,也是可以找到支持的,狄尔泰认为:体验(Erlebnislive experience)与重新体验(Nacherlebenre-experience,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Erlebnis是根据动词erleben(经历,特别是在个例中经历)创造出来的,更有直接性、具体性和限定性,乃是指一种个体亲身经历的、直接的经验,是直接与生活连接的那种当下的鲜活的经验(immediate live experience)。《狄尔泰全集》中说:“精神科学就建立在体验、表达和理解三者的关系基础之上”,但这个诠释学的循环是重新体验中的诠释学循环。因此彭启福教授认为:作为狄尔泰生命诠释学的核心概念,“重新体验(Nacherlebenre-experience)”把体验、表达和理解三者联通起来了。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基于此,再来看下表达和理解,这两者总是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简德林曾经说:在“说”的“真实性”的存在的同时,有时又感觉不是这样的,又在修正,或者叩问,直到产生一个和内在体验贴合的把手。

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下有三种哲学是支持这个论点的:一、柏拉图,认为对话间真实在变化,二、黑格尔,三、狄尔泰,狄尔泰认为:表达式是通往理解的桥梁。所以,我查阅了一些文章来了解狄尔泰的表达和理解到底是什么?

1900年,狄尔泰受到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启发,在《诠释学的起源》中认为:“······,解释不再只是对生命世界的分析和阐述,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也从属于解释;语言原来就是生命的表达,现在语言还是世界和生命的解释手段。我们不能通过内省直观直接把握心灵,而只能通过对精神表达式的解释,来把握精神实在。狄尔泰把表达式分为三类:

一是语言的使用。包括各种民族语言以及辅助的符号系统如代旗语、摩尔斯电码。

二是人体的表达式或生命表达式。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姿势、声调,以及自发行为,如眨眼、恐惧的尖叫以及耸肩等等,人们通过他们有意或无意的微笑、挥手、哭泣或踌躇,不仅揭示出他们有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甚至还揭示出他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的精神状态。

三是虽然可能主要目的不是交流,但也可揭示人的精神生活的有目的的行为。

 

所以在这里,我尝试的理解如下:

首先,表达是体会的表达,正因为聚焦的核心概念是体会,所以反身性表达式的意涵远大于内省,虽然内省和反思确实是reflective 的含义之一,内省和反思的功能也是我们判定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心理发育的重要指证,聚焦的反身性倾听下的reflection的问答有促进反思的含义和作用,但还是要强调体会是先于表达的,体会并不是脑的功能发挥出来的,而是反过来,正是因为体会从felt meaningfelt sense逐步显现的过程中,脑才发挥了后续的表达,促进了内省和反思功能,因为要感受和行进生命体验体会,总是需要脑的功能的, 所以反身性现在被译为“再归”其实是有深意的。

 

第二,当前聚焦流派技术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的,诸如物件聚焦、汉字聚焦、艺术聚焦等等,把手各不相同,但都涵盖在表达式的范畴中,甚至连行为雕塑,非语言的表达都可以成为创造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的把手,在聚焦中,语言表达的并不是内在的心,而是一种情境或者关系下自然而然发生的的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在关系中达成了沟通和理解,这样,我们得以在治疗中与时间的历史并行,或者与一个发生在遥远地方的事件并行,又或者与来访者的心灵中正发生的事情并行。

 

在工作坊中池见阳博士举个例子来解释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它是自然的过程,并不只是在聚焦或者心理治疗中出现或者存在的,比如,夏天去海边的沙滩散步,风扑打着身上的衬衫,沙子硌着脚底,感觉到有点热,远处有孩子的笑声,感觉有点渴,看见有一处有饮料售卖机,却没有意愿过去买,教授描绘了这个场景,然后请我们去尝试性地理解和感受可能在那个场景中还有什么,有人说有海风的咸湿,有人说有海鸥的叫声,还有人说售卖饮料机可能是白色的,或者海边还有比基尼美女在嗮日光浴,亦或有一堆黄金埋在某处,教授笑言:比基尼美女有,海鸥的叫声,黄金没有,但是这并不是在教授回想那个场景时有的,而是当下随着大家的互动中浮现出来的,丰富了博士对那个曾经的记忆场景的感受。在这里,博士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当我们在治疗中听到来访者的表达后,可以去感受一些出现的意象或者感觉,我们要尝试性地去理解,如果在回应的时候,来访者没有说的话不能够说的话,来访者的体验就不能丰富起来,我非常喜欢这个观点,并联想到行之有效地推动改变的动机式访谈法也正是基于此理念的,具体到倾听中如何贯彻尝试性理解的回应,其实在交互聚焦中也有涉及,而这些很奇妙地都是在去年十月的深圳聚焦大会上就暗在我的世界里,而在现在的当下追体验到的,在那个大会上,我觉得疲倦,所以很多时间都在宾馆房间睡觉,因而错过了其他的工作坊,却独独选择了青空聚焦和交互聚焦,当下的我感受到了,也许正是我的疲倦,我身体要求休息,为接收和浮现“尝试性理解”留出了位置。

 

我们做聚焦的时候有时是去回想某个牵挂在心头的往事情境,再试图重新体验我们的感受,而在场的听者是在感受我们的感受,然后尝试性地去表达,通过语言等达成了更进一步的行进生命的体验,这不是来自过去的,也不是指向未来的,是无需加工的新的体验和新的表达,是当下的过程中对过去的新的理解,这和潜意识的意识化是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型,这在后续我打算写的《聚焦视角下尝试性理解的倾听在咨询中的作用》一文中会详加说明,此处暂略。

 

简德林最早的著作《体验过程和意义的创造》就指出,我们一边聚焦一边在创造新的意义,原来指的就是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在关系的互动中,鲜活地向前推进,那是carried  forward  was。在工作坊中我曾经对这种体验非常的困惑,我几乎做梦都在和这个词聚焦中,我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在一片沙地上我就像一个草履虫一样干渴地蠕动向前,前方有一颗苍翠的大树,我钻进了这棵树的树根,在醒过来之后,回想这个梦,有一种对追体验的尝试性理解,或许对于人的心灵,并不是像机器的运作加工一样,会有一个储存的地方,就好比潜意识,或者就像输料器,不断在往意识加工槽里运送材料,而是像一棵大树一样,生长的树叶葱翠朝气,不断有新的叶子生成,不是过去的老根里的什么,那些过去只是好像管道一样,在新的叶子和阳光雨露进行接触的时候,有一些新的流动汁液在其中,形成新的叶脉,现在看来这还是很模糊的没有说明白什么的一个体验,在那天的清晨却让我很激动,迫不及待地要得到教授的认可,教授并没有评判我的理解是不是准确,好不好,而是说:“你在这个时候是和植物发生了一个交差,其实机器也好,植物也好,两者都是真实的,就如同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和聚焦的理论这是不同的,但都是真实的,有用的,as it is 。”当时我觉得自己一下子明白了,我说:“i see ”还觉得很有心得。有意思的是下课了之后,小伙伴来问我:“老师回答了你的问题么,我怎么觉得老师都没有回答啊?”我还言之灼灼地说:“回答啦,我都明白了,那是你自己可能有不明白的吧。”她有点不解地离开了,但是在工作坊的后来不断的进展的过程中,这个对行进生命的体验的感觉的模糊,不知道怎么才好,总觉得没有放妥的感受,想要穷尽了解的欲望,一直充斥着我的身体,其实在我否定小伙伴的问题的时候,是有一个不同于我回答“i see ”时的追体验产生的,在那个当下,我在和植物机器的交差中,和小伙伴问答的交差中,在后来课程的交差中,以及在后来又好几次真实地感受或者观摩到的追体验的交差中,包括此刻写文章的过程中,我对这一个概念,包括着一个概念对我的生命体验的理解被推进了,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到了一个脉络,我看到了自己是怎么来学习一个新的东西的,我看到了我不是独立的生命的存在,我周围的一切生命和事物是怎么明在的暗在的都在和我的体会交织交差,然后创造出新的理解和对追体验行作为行进生命体验的共鸣的。(在这里我仍然使用追体验,是因为我们在工作坊中使用追体验一词来研讨行进生命体验)

此刻当我写下这段追体验的时候,我又有新的让自己感觉到新奇的追体验生成,那个梦境在那天清晨是与池见阳博士的工作坊发生了交差,若是和受伤研究者微课发生交差的话,何尝不是又有另一个途径的理解,但是准确的表达是怎么才能说明白呢,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又觉得被堵住了,还没有到真的能够写清楚的时刻,于是其实当下的我有一点小兴奋啊,暂且as it is ,先完成这里的书写吧。(此文发布后隔夜早晨补: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追体验也是从未成型的意会中开始的,也是来自于身体的整体感受的,这是我们身体宝贵的智慧。正是我身体的兴奋感:“有点小激动”推动着我继续去感受它,哪怕昨晚,我在这里有意做了一个停顿,所以聚焦不管我们意识到没有,它总是在我们的身体中进行和被运作着着,追体验总是存在的,现在我们只是有意识地来做,来把某一个也许是一晃而过的瞬间放大拉长延缓,因为在时间的纬度加入之后,很多东西我们产生了新的理解,和不一样的体验,正如,我曾经在一个纪录片中看到,科学家们拍摄闪电,当把拍摄的时间拉长,播放速度放缓到一定的时候,惊奇的事是:闪电并不是从天上劈到地上的,那美妙的光弧是从地面升起到空中的。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科学发现,那幅闪电的生发影像时常会萦绕在我的脑海,但每一次和不同的情境交差后,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感受)

 

聚焦中,追体验-行进生命的体验与feltsense等一样,都涉及我们以身体感觉呈现出来的个体性和生命的整体性,这里的个体性,不是建基于先验原则的个体性,而是与生命的整体性息息相关的个体性。狄尔泰在《精神科学引论》中说:“个体虽然都是来来往往、生生死死的,但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既是社会—历史实在的这种无限结构的承载者,也是这种结构的共同发展者。”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说:“每一个体验都是由生活的延续性中产生,并且同时与其自身生命的整体相联。这不仅指体验只有在它尚未完全进入自己生命意识的内在联系时,它作为体验仍是生动活泼的,而且也指体验如何通过它在生命意识整体中消溶而‘被扬弃’的方式,根本地超越每一种人们自以为有的意义。由于体验本身是存在于生命整体里,因此生命整体目前也存在于体验之中。”伽达默尔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表达了狄尔泰体验和重新体验(追体验、行进生命的体验,Nacherleben)概念中的双重整体性:体验者个体的生命整体性与整个人类的生命整体性。在我看来,也是池见阳博士提出的“共同身体过程”(cobodying)的强有力的支持。

   追体验-行进生命的体验概念更强调个体生命与人类的整体生命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差。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的个体性与生命的整体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个体生命在与人类生命整体的融通之中,既延续着人类整体的生命,也拓展着自身个体的生命。个体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整体之间由此形成了一种诠释学循环关系,而这似乎也影响着全身聚焦的发展。这里再补充一下我对体会与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之间共性的一个理解,这好像我们说的氤氲:字从气从因,混沌之气承袭发展联合起来表示混沌之气飘荡聚合,轻扬者化为天,重浊者化为地的变化过程。字从气从昷,意为湿热水汽,这是说混沌之气具有湿热特性而显然这个湿热特性的感受是从身体层面来感觉到的,本是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一种“气”的运作,“气”并不是一个什么“心”的实体,却能孕育出万物,相当贴合聚焦的运作方式,而氤氲的哲学含义正是:万物由相互作用而生成并变化生长我们东方的文化是不会把个体性与生命的整体性对立起来的,这是与西方不同之处,有时候会发现我们并不需要特别去强调这一点,就能够理解我们也是万物之一的独立存在。

 

Eddington(爱丁顿爵士)曾经说过:“我们往往以为一旦彻底研究了“一”,我们就会懂得“二”,因为“二”就是“一”加“一”。但是我们忘记了,我们还要研究“加”才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表达是对体验的表达,理解是对表达的理解,而理解的基本途径就是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因此,追体验-行进生命体验作为理解的基本途径与体验、表达关联在一起,正是其中的“+”,对这个加的体验表达和理解还在继续中。 但是目前正如工作坊后,李明老师经由池见阳博士商讨,有如下观点表达:

1)我们是去理解体验而不是去理解头脑编织的故事。

2) 觉察体验As it is包括如实地觉察思维心对体验的种种干预。

3)理解赋予体验以意义。这一点待商榷)

4)若干交差会带来新的意义,新意义带来理解。

5)不存在聚焦者个人的过程,过程都是主体间性的现实。聚焦者在生活中因态度或关系致使体验过程阻滞而来聚焦,这时我们不必太在意做了什么会妨碍原来的过程,而是要通过倾听到达理解。因为只有当聚焦者认为自己被理解了过程才可能推进。

池见阳博士邮件回复添加了第六点:

故事经常是说narrative(叙事),但是这里不仅是narrative,也包括理论模型(图式)。许多治疗师倾向于通过理论解释的过滤器来理解体验。我们必须放下这些,如实原样((as it is;如是)地观察体验。这次能够像这样地来讨论哲学,我认为是我们相互之间交了彼此的理解。关于意义和理解的关系,容我再思考一下。

 

所以本文也搁笔在此,暂停一下,容我在日后的行进生命体验中再感受之,包括行进生命体验与因缘哲学的交差的理解,因为还未产生成型体会,所以只能做留白之处,待日后补正,整理里有理解不到和拖沓之处,请老师们涵容指点。






蓝蓝的其他日志

人间滋味第七篇:甜(原创微小说)
无字书——己亥木年立夏诗作一首
8.5.11众生(神)归位暨刘洪到底是谁?(4)李彪何用?陈光蕊有何意义?
8.5.6一往无前戒为刀 红尘烦恼俱出家(2019年4月10日)
人间滋味第六篇:沧海五粮液 良伴唯脐橙(原创微小说)
人间滋味第五篇:双踏BOS--请你喝一杯烈焰珍珠奶茶吧(原创微小说)
探讨临床实务危机情境“不伤害原则”的运用(微分享文字稿)
人间滋味第四篇:魅机--不要吃蓝色的那款冰激淋(原创微小说)
小暑颂
端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