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zhuyifeng

关于“垂直分裂”(上)

zhuyifeng2018-4-06 14:18
查看:3595次
朱一峰

垂直分裂是令很多学习科胡特理论的人感到困扰的一个概念。本文试图对此概念做个系统描述。

元心理学:

垂直分裂是科胡特提出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并无此概念。科胡特指出垂直分裂是与弗洛伊德的“否定(disavowal)”概念相关。在《自体的分析》(世图版P138)中,科胡特说到“和最后这个否定机制相关的是一个特定的、慢性长期的结构改变,……,我会称之为精神中的垂直分裂“。在《自体的分析》(世图版P67)中,“在双亲一方外在消逝之后,古老的理想化双亲影像就会发生决定性的压抑(或难以接近的其他形式,例如,通过一种心理上的“垂直”分裂)。潜意识中确定的固着,或是常见的对一个全能的理想化双亲影像的分裂和否认(见Freud,1925; Jacobson,1957; Basch,1968)的幻想,会阻挠相关资料结构的渐进和街道恰当的转变内化作用。“

在Freud,1925中弗洛伊德指出“否定是认识压抑内容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它是对压抑的一个提升,虽然当然不是对压抑内容的接纳。“在Jacobson的“否定和压抑(Denial and Repress)“中,Jacobson指出“通过比较压抑和否定,他(弗洛伊德)指出在它们中我们都能发现两种相反的理念或态度。在压抑中,一种存在于自我而另一种相反的存在于本我;在否定中两种都保留在自我中,因此导致自我中的一个分裂”。而在在Freud,1925中弗洛伊德指出“否定是认识压抑内容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它是对压抑的一个提升,虽然当然不是对压抑内容的接纳。“

所以可以这样来区分压抑、转移和否定:

压抑:将潜意识内容限制在潜意识区域。

转移:潜意识内容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绕过压抑屏障进入意识。

否定:潜意识内容(或外在现实)直接进入意识,但被现实自我(意识);以及潜意识内容占据意识时也否认现实自我的状态。

 

转移和否定的区别是,虽然都是潜意识内容进入意识,但否定是被禁止的潜意识内容直接进入意识,然后被现实自我否定;而转移是潜意识内容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自我,以换取被现实自我接受。

科胡特就用“垂直分裂”和“水平分裂”来描述这种分裂。

 


所以垂直分裂、水平分裂是在描述心理结构,而否定和压抑是分别造成这两种分裂结构的防御机制。这种否定引发的分裂从潜意识中就开始了。

上图中的公开展示的夸大与压抑了的原始自恋需求之间是怎样的区别呢?书中的J先生提供了实例。通过分析发现“个案担忧分析师——像他自我中心的母亲一样,只爱她的物质财产甚于个案本身,只爱她可以完全拥有和控制的(她的珠宝、家具、瓷器、银器)——会较喜欢他的物质财富甚于个案本身,会知识把个案视为其自身夸耀的载体;而如果他主张要自动地展示他的身体和心智,如果他坚持要活的他自己的、个别的自恋报偿,我就不会接受他“。所以在J先生的垂直分裂中,能公然进入意识的是自恋的成就部分,而被压抑的是自恋的身体和心智部分。

所以,“正如发生在强迫症个案分析中的,它相近于废除“隔离”的防御机制。但是,虽然在这里的情境和那些在强迫性神经症的情境有某些类似,但它们绝非同一。在自恋人格障碍中(特别是包括某些性错乱者),我们不是处理周遭内容彼此之间的隔离,或处理意念( ideation )和情感( affect )的隔离,而是处理深层异类的人格态度的并列存在;即统整的人格态度并列存在,却带着不同的目的结构( goal structures )、不同的享乐目标、不同的道德和审美的价值观。”P144

 

症状学:

弗洛伊德用否定来解释恋物癖身上存在的两种矛盾态度的现象。而Jacobson用否定来解释边缘状态的行动化和否认倾向。而科胡特用水平分裂和水平分裂与垂直分裂的组合来解释自恋人格障碍中的两类人群:

“对第一群而言,为数较少,是那些夸大自体主要以压抑和(或)否定(注:此原文为negated,世图版将其也翻译成否定,但与上面所说的disavowal之否定是不同的,是指将压抑水平提高),但这里状态呈现的人。因为在此我们是处理精神中的水平分裂,而水平分裂剥夺了现实自我从自恋能量的深层源头获取自恋的养分,症状就是自恋的匮乏(自信的减少、模糊的抑郁、对工作没有热忱、缺乏驱动力等等)。”

“第二群比第一群为数更多,是其或多或少未经修正的夸大自体,借着垂直分裂被排除于精神现实区段掌控之外的那些个案。因为这夸大自体可以说是在意识的范围中呈现手至少也影响很多这些人格的活动,所以部分而言,症状的结果和第一群的个案是不同的。无论如何,个案态度是明显不一致的。一方面,它们是徒有其表的、夸耀的飞关于他们的夸大主张过度肯定。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拥有(除了他们可以意识到,却是分裂的夸大之外)静默压抑的夸大自体不可接触地埋藏于人格深处(水平分裂〉,他们表现出和那些第一群个案相同的症状和态度,但是却有更强烈的变异,带着公开展现其分裂区段的夸大。”这部分“公开展现期分裂区段的夸大”难以用压抑和转移来解释,因为它们像是不带掩饰地直接进入意识。“(P139)

“‘垂直的’,即一种分裂,从携带中心自体的精神中分裂出一整块精神区段,表现为在(a)夸大状态,否认受挫的赞扬需求;和/或(b)明显的空虚和低自尊状态。“(P154)

科胡特提供了F小姐的例子来说明垂直分裂的症状:

小姐,二十五岁,因许多弥漫的不满而寻求分析。虽然她有在专业上活跃的事实,且有许多社交活动与一连串爱的关系,她仍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且与他人隔绝。虽然她有很多朋友,但却不觉得与任何人亲密;而且她虽已有多次爱的关系和一些真心的追求者,她却拒绝婚姻,因为她知道这一步将会是个骗局。在分析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她苦恼于情感的突然改变,这关联于一种对自己的感觉和思考的真实性的普遍蔓延的不确定。以后设心理学的词汇而言,她的困扰是由于夸大自体整合入整体精神装置时的错误,结果是让她倾向于在以下两者间摆荡:( 1 )焦虑兴奋与洋洋得意于一种让她觉得高人一等的神秘“贵重感”的状态[在当自我几乎让位于夸大子结构(亦即被强烈灌注的夸大自体)的时候];和( 2 )情绪剥夺、无剌激和无动力的状态(这反映了当自我用尽其力去阻挡非现实的、夸大的次结构时的周期性衰弱)。

所以如果只存在单纯的水平分裂的话,症状主要是匮乏感(自信的减少、模糊的抑郁、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驱动力等等)。而第二类现象无法用单纯的压抑机制来解释,需要借助压抑和否定的组合。

 

在描述两类人群时,科胡特也指出“第二群比第一群为数更多”,这说明大部分自恋人格障碍拥有垂直分裂与水平分裂组合结构。

起源学:

在1970“作为阻抗和驱力的自恋”一文中,科胡特提出:

The genesis of the disorder can, forinstance, be the insufficient mirroring of the child's self by the mother (herlack of empathy for her child's need for mirroring through the gleam in themother's eye). The child's self can therefore not establish itself securely(the child does not build up an inner sense of self-confidence; it continues toneed external affirmation). But, as was mentioned above, we do not see merelyfixation on a small child's normal need for mirroring-the traumatic frustrationof the normal need intensifies and distorts the need: the child becomesinsatiably hungry for mirroring, affirmation, and praise. It is thisintensified, distorted need which the child cannot tolerate and which ittherefore either represses (and may hide behind pseudoindependence and emotionalcoldness) or disavows and splits off. Figure 4 is a diagram of the latter case.

自体障碍的起源是母亲对孩子不充分的镜映[她缺乏对她的孩子的镜映需要通过她眼中闪耀的光芒)的神入]。儿童的自体因此不能安全地建立(儿童不能建立一个内在的自我确定感;它持续需要外在的确认)。但如上面提到的,我们并不仅仅看到固着在一个小孩的正常镜映需要上——正常需要的创伤性挫折强化和扭曲了需要:儿童变得对镜映、肯定和表扬贪婪地渴望。儿童无法忍受这个强化的、扭曲的需要而将其压抑(会隐藏在伪独立和情感淡漠之后)或否定和分裂掉。如图4:

[垂直分裂部分:病态强化的被镜映的需要被公开表达,但是以扭曲的形式(例如,自体被体验为母亲的阳具);现实自我部分:意识到抑郁;意识到自卑感;压抑屏障部分:正常的被镜映的儿童需要被压抑]

在具体个案中:

个案J:

“  ……一条通往发现个案人格重要层面的路径,和通往揭露个案童年历史起源学上重要部分的线索。直到这个点,我们才知道个案明显的浮夸和与其傲慢相关的童年历史的那部分一一也就是说他接收了母亲对他各式各样表现的欢呼,这些表现被她用来炫耀以加强她自己的自尊。他人格中吵嚷展示夸大一表现癖的区段,从头到尾占据了他生命中精神舞台的意识中心。”

“……其身体一自体的夸大一表现癖愿望需要被接纳……和母亲没有能力对这些作回应……” 

 

个案Z(“Z先生的两次分析”):

“从回顾中不难看到Z先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出现了怎样的转变。不愿意永远放弃一个独立的自体,然而发现自己面临一个要去一瞬间完成多年工作的任务,他开始在两种不同的、分裂的方式中体验自己——他的人格建立了一个垂直分裂。表面他保留了对母亲的依附,存在一个与她过于亲密的人格,并且——通过一个单一、典型的剧情样本表达了一系列幻想,可能是母亲拥有的幻想的复制品——顺从地成为她的阴茎这一角色。而与他的这个人格部门(母亲和她的病理的部分,公开显示一个母亲赋予他的夸大,只要他不让自己与母亲分开)相邻的是另一部分,被一堵否认的墙所隔离。在这个默默的但非常重要的部门中,他保存了理想化,维持了与他父亲的连接,并深深隐藏了作为理想化基础的父亲的力量的记忆。也就是说这些在童年后期获得的理想化,作为他那并不是完全不成功的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并建立一个独立男性的努力的结果,被压抑了。“


因此垂直分裂-水平分裂结构的形成,是童年需要的创伤性挫折导致过度强化和扭曲,然后以压抑或否定和分裂。一种情况是早年原始自恋演化物的一部分被养育者的过度满足而停留在原始状态;另一部分由于被创伤受挫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    



zhuyifeng的其他日志

婚外情的自体心理学伴侣治疗
治疗师和督导师共情失败的分类
关于科胡特的"共情(empathy)"
科胡特关于培训分析师挑选的一些想法
关于垂直分裂(下)
关于“垂直分裂”(上)
分析师的自我表露与孪生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