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首页 > 心理学人 > 庄磊nose

有趣的建构--我们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吗?

nose2010-12-31 23:35
查看:2019次

我们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吗?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模棱两可的问题。也是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认为我们不是天天都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嘛!也会有人认为在日常的每一天无时无刻是在掌握自己的生活!
在这两极中,我们不断的摆动,而要能真正说清楚这个问题又是何尝的困难啊。

在我的一次团体体验中,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有趣的过程。而这次体验也让我重新思考关于建构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简单描述一下这个经历。
在小组中的成员中,A(女性)与我讨论到了一个内容,当时让我的感受是因为一些事情在指责我,表达出了一些愤怒的情绪。我即时进行了一些解释。而这个时候另一个成员B(女性)说刚才的场景让她感受到了好像是一个孩子在强势妈妈的面前进行解释和讨好(我是孩子,而A是母亲)。当时听到了这个有趣的反馈后,让我产生了一种很不同的感受,因为这种解构,是我当时没有体验到的。
于是,针对B我提出自己当时的一种理解。那个时刻其实我更多的是感觉到一个孩子在对“父母”的抱怨(我是父母,A是孩子),而我试图去抚平她。

这两种不同的解构,当时对我触动很大。因为对于一个来访者,在一次咨询中。他一定会因为咨询师对发生的事件(过去,此时此刻,未来)的不同解构而受到影响。而一个人的生长早期正因为周围环境中的各个人物,对他本身经历的一切的解构方式才最终对他的自我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我们每一次经历了种种的解释,在我们的内心逐步形成了一些让自己也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一些心理结构,而这种结构,恰恰让我们来始终如一的去应对自己的环境,哪怕是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曾经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奶奶级的人物(也许是外婆)抱着自己的孙子,在一个小摊贩那里。而这个时候小孙子拼命用手在抓摊贩上的一个玩具,但是这位奶奶也不断的把孩子的手打落,还说,那不好,拿这个,帮他挑了一个,终于这位小孙子在多次反抗无效之后,就选择了被奶奶挑选的东西作为妥协。而赢得的是奶奶的一声声称赞。在这个孩子的建构中,也许,他会认为符合权威的才是好的,而追求自我的发展是要受到惩罚的。也许,我只是说也许,他有一天会因为内心的冲突,自我的成长与需要否则自我之间,来到咨询室中,而重新去探索曾经的建构,获得改变。

罗杰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最重要的需求,1、个体完整性;2、得到他人认可。而在生命的的早期在形成个体完整性的重要阶段,恰恰是通过得到他人的认可来达成的。
所以每个来到咨询室的来访者,何尝不是需要来满足这两点重要的需求呢?而在通过和咨询师之间的那种特殊而具有信任感的关系,在得到满足第二个需求的同时自性的发展出个体完整性。
而这个时候咨询师在和来访者互动中的解构方式,深入参与到了来访者的内在建构。从而慢慢的打破了已有的结构,最终建立起一个更加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结构。
这个结构听上去给人以一种刚性的感受,但是真正有趣的是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富有弹性的灵活性的心理结构。来访者最终知道是是丰富的世界形式,也许每时每刻我们都在经历着与过去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么我们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吗?



nose的其他日志

中秋,是一篇命題作文
又一個一九年
秘密是什麼...(寫在特殊的日子裡)
堅持--人生下半程
慢慢的,就輪到我們去死了!
辭舊迎新--一路一起
人生馬拉松
最初的閲讀
新年好大霧
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