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心理学视角
何良 作者: 何良 / 6906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1月0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H,@)JqgY,O;s

“知行合一”是先儒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立言之大旨”,此说对知行割裂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亦对学者笃行实践圣人之学提供了修通的方法论。同时,“知行合一”也符合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本文尝试分析一二。
a$[R-jk M9Z4@\H0
#q$}J!b!^b7x0《明儒学案》卷十 姚江学案中,黄宗羲是从介绍阳明学说的“致知格物”来开始论述这点的。原文如下: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力行为功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
0V2jjh3@C:Rh p0
3] g^*N/\.H}O:Zr*w0这段话谈到了一个转换,将致知格物的对象由外在的知识对象,置换成内在良知,将天理统御在内心,先不谈阳明对“事物”的理解是否等同于程朱,但他当时必然看到将致知格物等同于追求心外之物而导致的人心弊病,比如“轻浮而不实”,才强调此点。换现在的话来说,将知识等同于真正的“知”,则会迷失在知识的汪洋中,如同一叶扁舟,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又如何能求得道德学问呢?现代人已经见识到太多科学狂人的荒谬和悲剧了。那么如何实现这良知天理呢?心理学空间*ZQ`Gv{ Pe
心理学空间\K-noDB
“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这句话非常具有形而上的风格,或说玄学的风格,所幸,如果我们了解了现代心理学,或可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忽略“良知”的形而上意义不谈,单看“感应神速”之说,在心理学中,不同的流派都有类似的概念体系。就拿行为主义来说,“行为”Behaviour的词根意即“呈现、展现”,主要指人类由内而外所呈现出来的各个层面的对象,包括躯体、情绪、思维和外在的行动(action)四个层面的现象。行为主义的著名公式S—R,由刺激导致反应,就是一个感应的基本模块。这“感”可以看成刺激S中所包含的内部刺激,有些内部刺激的发生在人类长久的进化生活中已趋于自动化而先天的印刻在刺激反应模式中,比如婴幼儿对方向或母亲脸庞表情等刺激的反应,有些内部刺激则在后天成人的过程中得到反复强化而保留下来,也形成了自动化反应,比如一些认知图式,那么,这些内部刺激反应S—R过程,在经历了无数次强化后形成“感应神速,无有等待”的心理学现象,是不是就很好理解呢?在《传习录》中,阳明又补充说明了“知行合一”,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大学中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阳明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得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用行为主义的视角去看,就能一目了然。
&X"]~H5H or3I0
m5c[%?*?.Z;^e0那么,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知行不合一”的现象呢?从行为主义视角看,这涉及到理解人类种种不良反应的习得现象及其内在依据。知行不合一,是指一个刺激发生后,原本应该发生的反应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个反应发生了。比如,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时,自然的反应是舒适的,心情愉悦的,可是,当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他人的称赞总是持批判态度,这样就会让这种美好的反应无法发生,长此以往,正常健康的反应就会被压抑或取代为其他不良情绪反应,比如羞耻、紧张或漠然。宏观上说,知行不合一,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来自各个领域(家庭、学校、社会等)异化的产物。人类成长过程的异化,使知行不合一现象的发生有了丰厚的土壤,情绪与理智割裂,自我穿上厚厚的盔甲,“本心之明”被遮蔽,这一切阻挡实现本心之明的内在念头或外在行为都是异化,人类在获得基本安全感以及主体自尊感的同时付出了巨大代价。所以,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行为主义治疗原理就症状而言,是撤除一个不良反应,或建立强化一个良好反应,可是,如果我们拨开现象,从更深的“知行合一”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义的治疗宗旨,实际上就是恢复人类自身反应模式的自然性啊,其形而上含义用《中庸》的一词表达,就是“率性之道”。这又何尝不是任何表达性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呢?心理学空间5M(s-m M}D k

&m5N7W3FoZL:T2fc0所以,调整了知,行必然随之而变化,这不是随意,而是心理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过程,这就是在心理学上知行必然合一的原因。
@ ~4[iq4bW'u_0心理学空间-z w;k R8\` h
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知行不合一会导致两种类型的人大量存在,一种是只知道去做,而不去觉察反省,“冥行妄作”,这样古人才说知的重要,另一种是悬空思索,不肯躬行,这样古人才说行的重要,是为了“补偏救弊”,其实就是一回事。这两种人,在精神分析话语中,只做不思的叫“付诸实施”,只思不做的叫“幻想/理智化/内省”,都属于较为常见的“防御机制”。而防御机制的存在原因,就是个体在社会化的成长背景中,为了保护自我(主要指安全感和自尊感)而将本应自然反应的痛苦的情感的某些部分移除到有意识的觉察之外的一种心理操作行为。这样,现实自我虽然得以保存和发展,但本心也因而被蒙蔽,因此,求道者自然要求一个“本心之明”,一些人格成长取向的心理治疗,比如精神分析或分析心理学,也是要学会放下那“欺”,理学说是“私欲”,精神分析专业术语就是“防御机制”和“移情”,这样看来,精神分析的过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欲”的过程,让人们把紧紧的捂在眼睛上的双手放下,看到他人,看到自己的”本心之明“。

;s4L p3`ad!W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暴怒与崩溃——从自体心理学角度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何良
《何良》
理性之殇与同一性的整合 ——评《安德的游戏》»

 何良

何良 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11-005);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上海市高校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会员;


训练背景:
1. 中德精神分析系列培训项目(2011-2013);
2.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连续培训项目(初级、高级)(2008-2013)
3. 中美认知行为疗法系列培训项目(2009-2012);
4. 中德催眠疗法系列培训项目(2009-2010);
5. 方新现代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2011-2012)
6. 首届精神分析自体班连续培训项目(2007-2010);


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u/21855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