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历史和原理
作者: noel smith / 11438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2月13日
标签: 人本主义 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如果我们听到心理学是研究自我实现、创造、爱、自主、自我、存在、快乐、忧伤、意义、满足需求、目的和选择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想要去知道这些术语的意义,我们可能断定这些术语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心理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些主题也许昕起来比着重于研究老鼠和鸽子的条件作用的心理学更贴近生活,而且它们比那些在心理学入门课程中经常提到的学习、知觉、动机、行为的"神经基础"、"心理"测量、研究方法论和"信息加工"等主题,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它们甚至昕起来很符合很多人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所设想的样子。而它们也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主题的一部分。

1?'K*a'md m2E?u m0心理学空间w*Q7MR#q[ lQ&A3W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历史和原理心理学空间4f`#^-`%^8J8f%b
心理学空间1@#~]'M.I3Jk m
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在始于14 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认为,对法律、艺术、政府甚至贸易的评价应该根据它们对人的作用,而不是根据它们对未来神圣的天堂的作用。人们应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教会和政府都无权规定。心理学空间E!w3B%q*x2l?
心理学空间0D)sh7ew jb&c)l
后来,在美国出现的一种人文主义形式,称为"先验人文主义"产生于由19 世纪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和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所发起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认为,重要的真理来自直觉而不是客观证据。先验主义者反对束缚和所有教条。反对建立神学教条和先验主义的社会反抗都与一神教派[后来称为一神教信普救教( Unitarian-Universalist) ]的形成有联系。一神教派宣称,不存在信条,它只鼓励所有的人自己决定相信什么。这个组织的成员后来发起了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联系的"人类潜能"小组(Back,1973) 。心理学空间\R*V9W,s%}!~;cLx

Fx:~gbCZ0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正式形成于60 年代,它反对: l)行为主义所认为的环境力量决定行为, (2) 精神分析所提出的潜意识力量决定行为。因此,它自称是"第三势力"。它的倡导者想要抛弃行为主义者的机械环境论(其中,正如他们看到的,个体只是受环境支配的被动机器)和精神分析的本能决定论(其中,伊底的罪恶力量,包括谋杀、乱伦和破坏,而与超我作斗争)。他们也想要抛弃心理学从物质科学借鉴来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他们认为,产生于实验室的、受到严格控制和量化的实验结果忽视了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成分。
6r#tiA9`yf0
6E;^K/H2w A(b].[ N0他们认为,心理学的主要题材应该是经验和意义,而不是行为。外部观察忽略了思维和情感是不充分的。内部题材可以通过艺术创造、文学作品、传记和访谈来收集。人类是独一无二的。老鼠、鸽子或其他"低等"动物的研究将无法达到对人的理解,也无法达到对条件反应的研究和人格特质的统计分析。他们认为,人类自由地选择,不受强化和潜意识力量的支配。每个个体在作出选择的时候,都有责任发展出一套价值观,用于指导寻求有意义的完满人生。他们称此为"自我发挥"或"自我实现" 。传统的心理学一直沉浸于严格的实验设计而不注重问题本身;相反,人本主义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它批判传统心理学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中忽视了个体。重点应该转换到个体的独特性上,个体具有认识他或她自己继而认识他人的潜能。通过艺术和人文科学,我们能增加此类知识,并且,为了共同的自我完满,与其他人共享这类知识。心理学空间 xm$k6Im[kOa
心理学空间SfJL;E3_U#e
在这个倡导中,主要的推动者是阿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他对传统心理学不满以及主流心理学杂志拒绝发表他的论著,导致他发起了一场新的运动。加利福尼亚的一位心理治疗师苏蒂奇(Anthony Sutich) 加入了他的队伍。他们吸引其他同样不满的人,并一起建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会"(后来去掉了"美国"二字) ,最终变成了塞布鲁克研究所(the Saybrook Institute) ,这是以他们于1964 年第一次在康涅狄格州的会议地址命名的。他们的简讯的第一个主题是呼吁大家反对: (1)把人类看成是"各部分功能的复合体"的观点, (2) 源自物理学方法的心理学, (3) 源自医学的临床实践,从而来加入这场运动。后来,该学会的简讯变成《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
~Qu!z+uk%F0心理学空间_q ~F,F;K.ds2M
创建这个组织的一些重要人物的观点具有建设性意义。戈登·奥尔波披特(Gordon AIlport, 1960 ,1961) 是一位人格心理学家,尽管他提出了人格特质的概念并制定了用于客观测量它们的测验,但他还是开始怀疑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心理学是否合适。在20 世纪40 年代中期,他带领哈佛大学的一群临床与社会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独立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关系学系。奥尔波特强调要把成长或"形成"的重要性作为指向的目标——该目标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传统心理学所忽视。他认为,心理学家太强调团体常模和其他统计数据("一般规律"),而大大地忽略了个人的经验("特殊规律")。心理学空间5b3nS\'K^i{D

U]AB0NgnTEc0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 , 1942 , 1951 ,1961) 的非指导或来访者中心疗法很有影响力,它从根本上突破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承认个体按照自己的方式恢复和完满。医生作为顾问,而不是治疗的权威,提供可接受的、真诚的和可理解的建议,帮助来访者克服成长的社会阻力。这就是说,是来访者自己而不是顾问具有让自己成长的才智。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假定了一个"现象场"(phenomenal field) ,它构成了人的全部生活经验。"自我"(self) 是这个场的一个区域,包括我们联系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方式。自我是现象场中恒定的评价区域,当它和"理想自我"一致时,也就是说,当自我像它真实的样子时,是最健康的状态。心理学空间e!_)V%}RiLH

@*yba8HO M7lfyu0亨利·默里(Henry Murray) 、加德纳·墨菲(Gardner Murphy) 、乔治·凯利( George Kelly) 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格理论也非常重要(Smith,1990)。马斯洛(1954) 不像罗杰斯那样反对精神分析理论,但是他想在其中加入更加乐观和健康的因素。他提出的动机理论非常有名,大多数心理学入门教科书和关于动机和人格的书籍都会出现他的理论。它将人固有的需要分成不同层次:生理需要,如饥渴和性,必需首先得到满足;然后是人们对于安全和保障的需要;接下来是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最后是自尊对一个人的接纳和尊重。一旦这些"匮乏性需要"得到满足,人类最高的潜能就能发挥出来。这就是自我实现。对一个人来说,它意味着完美的艺术品,对另一个人它意味着奖学金,对于第三个人可能意味着攀上顶峰。马斯洛相信,自我实现的人是最健康的。而且,对他们的价值观的研究能够建立一种科学的、确定的、普遍的伦理体系。这些价值观包括真、善、美、欢乐、公正和喜悦。自我实现的人达到"高峰体验"即超越他们存在的惯常方式,获得最大的动力,达到天人合一,以一种快乐顶峰的方式达到此时此地的生命完满。而那些没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则变得神经质,疾病缠身,缺乏本真(Maslow, 1961)。心理学空间} BeOcK+y&S
心理学空间-x;o1FTp5l
罗杰斯(1961)认为,获得本真性应该是每个人的目标,这意味着应该遵循每个人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指向。每个人都有"真实的自我"作为他或她的"内核"( inner core) ,此即为本真性,这种本真性是达到充分发展了的,并可以达到无需要求自我的发展。要获得本真性或自我实现,一个人的生活必须达到与其本真内核的一致。发现真正的自我比创造真正的自我更重要。内尔(Neher, 1992) 指出"行为主义者说,‘你可以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我们将指导你怎样做马斯洛和其他先天论理论家则说,‘你可以成为任何你的先天潜能允许你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其他的样子'''(p. 96) 。
;P+W2xu5OUOS0心理学空间 a1l7[*A7gbrbM+s
罗杰斯(1985) 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已经对美国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对学院心理学的作用微乎其微。他发现,没有任何博士生课程计划或实习医生课程计划和该取向有关,也没有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准许得以在美国各地存在。它的研究方法影响力如此的小,是因为大多数接受人本主义观点训练的心理学家都进入临床心理学,而在主要的大学里并没有取得其学术职位。心理学空间Wzt%K Mw/l&H
心理学空间#wx1I c8m
根据库尔特·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 的观点,实现倾向、自我实现和成长倾向等都是生物学的类比,即机体在受伤后重新组织并自己实现其自身(DeCarvalho, 1990b:1991)。格式塔心理学提供了经验的整体性概念及其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不要把格式塔心理学与格式塔治疗相混淆,两者是完全不相干的,格式塔治疗后来致力于交友小组所使用的治疗技术。)存在主义心理学同样也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马斯洛和罗洛·梅(Rollo May ,1961, 1967,1983) 的影响。与存在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一样,他们两人确定了强调直接经验在人的意义中的核心作用。但是他们并不热衷于存在主义者的悲观主义,悲观主义认为,个人意识到在世界无意义的世界中承担自己责任的自由时,始终有恐惧相伴随。他们也批评了萨特(1943/1957) 认为人类及其自由都是"存在的虚无"(p.441) 的观点。根据罗洛·梅的观点,我们已经屈服于唯物主义并抛弃了人性的意义。他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大学已经大量地以非人的科学和技术(如会计学、计算机和物质科学等)代替了人文科学和艺术的研究。前者指导我们走向无意义的被动的存在。他认为,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如何缺失意义,并体验到与这个认识相一致的绝望,我们才会有真正的选择和自我完满。心理学空间;g)fm:y:ss x9\

v!Xh0L]0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他们反对的观点非常明确,但是对他们支持的观点却不是十分清晰。下面是亨利·默里于1964年在塞布鲁克会议上的主旨发言中指出的关于后者的某些观点:研究的目标应该是: (1)是人而不是动物; (2) 完整的人,包括其所有的本质特性和整体性;(3) 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人;(4) 内在的人是外部人的补充; (5) 是自然界中的人而不是实验室里的人;(6) 人的积极和快乐的特征;(7)意志活动;(8) 包含着跨越时间的价值体系的生命哲学。上面的陈述缺乏清晰的连贯性或全面的框架。辛普森(Simpson,1977) 所列出的观点包括"运用能量流和身体的自然能力来平衡自己"并借用了超个人主义(参见p.118) 的"精神维度"(p.76) 。夏洛特·彪勒( Charlotte Buhler, 1971)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早年主席,她提出的主旨是: (1)人应作为一个整体;(2) 生命周期的内核(可能是无意识的,但通常"可以追踪它的痕迹") ;(3) 意向性(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指向世界);(4) 动机和目标的设定。对于她来说,"这些概念的共同特征是,所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要看到,生活的目标在于运用全部生命去实现你所信仰的事情,即自我发展或其他价值。据此,人期待完成朝向自己决定自己"(p.381)。近来,迪卡瓦胡(DeCarvalho,1990b) 发表了他的观点: (1)人是一个整体单元,能选择并组织剌激,并间接地对引发他们反应的剌激进行反应。(2) 人的行动带有目的和自我动机:(3) 人有能力引导自己的存在。马斯洛称这最后一点为"自我实现";戈登·奥尔波特称之为"机能自主";罗洛·梅和卡尔·罗杰斯从存在主义者那里借用一个名词,称之为"本真性"。心理学空间M,{4?]a,j&g.L

8bf6[,U'mli6J{ D0萨斯(Sass, 1989) 提出了不同的原理,认为四个概念构成了它的核心: (1)自由选择反对因果决定论;(2) 每个个体的独特性;(3) 私人性、主观性或内在现实性;(4)自我明晰、"自由的美好的源泉、独特性和私人的轨迹"和"关于人类存在的必然性和清晰性的源泉"(p.442) 。心理学空间 XV)YOa*m
心理学空间m(}e}`
在对传统心理学的彻底的抨击中,里奇拉克(1976, 1988) 认为,心理学已经走上了物质科学的道路,抛弃了处理相反和双极关系的辩证思维(代之以单极的线性因果关系)和指向事物的目的论(最终原因和目的)。他谴责道,关于自然界理论的公式化导致他们恪守研究方法,他还谴责这种理论和方法的混淆致使把人当作信息加工和控制模型的机械主义观点。相反,人本主义心理学转向了内省报告,产生了目的论:人不仅仅只是对剌激作出反应,而且指导自己趋向他们所设想的目标和替代目标。他们符合逻辑的行动都是趋向这些目标的(有目的的反应)。目的是"联系所有的人本主义者的纽带"(p.217)。里奇拉克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指向的选择是双向的和辩证的。与其他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不同,里奇拉克坚持人本主义心理学不能依赖哲学和艺术,必须完全进行严格的研究去验证其理论的有效性。心理学空间 M CDar?Ux

9qJS"g1{EH0里奇拉克假设,心理存在于身体内,心理进行辩证地思考。一个剌激引导心理思考宠爱的金毛猎犬,也思考其对立面,即非宠爱的金毛猎犬。心理能自由地选择是否作用于思维。思维和其他认知事件不受剌激的限制:心理主动作用于超出刺激所提供的内容;它建构并赋予世界以意义。他提出包含目标指向的"逻辑学习理论"("有目的的反应")。他告诉我们,行为不是剌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以完成某项有意义的目标为目的的。人们学习是为了提高他们对经验的有意义理解。学习包括一个两步过程:观察事物的两面性及其指示物。这可以使目的论认为,事物总是一端指向另一端,只看到其中一端的话,人是无法了解事物的。这就为任意选择留下了余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意义地理解事物。
ZusPko0心理学空间;\:[9m&U+}-F%j5^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有的个体都持续不断地向他们能力所及的方向成长。他们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为自我承担责任,接受他们的存在。为了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他们必须"功能自主"(按照奥尔波特的观点)或自我觉醒和自我中心(根据罗洛·梅的观点)。马斯洛认为自我必须自发整合,然后通过推动其前进的"似本能"( instinctoid) 实现它的潜能。似本能是一种生物潜能,只有通过创造性的过程,才能发现它并将它变为现实( Maslow ,1968) 。与这种生物决定论相反,罗洛·梅认为,成长过程不是生物性的,而是依赖于面临的焦虑,焦虑来自于存在的偶然性以及它所产生的自我觉醒中。罗杰斯认为,人性从本质上是善的,并有充分的机会实现内在成长的潜能。马斯洛同样信赖人性善,认为自我实现在良好的条件下就会发生。罗洛·梅(1961, 1967)与之相反,由于有着某些存在主义的根蒂,他认为恶、焦虑与善一起是本真、选择和意义的重要决定因素。心理学空间^ a8n*BM'e3i@+pM

7yCv0Iw9l,kdQ0戴维森(Davidson, 1992) 指出了强调人类特殊性的体系的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来自世俗的人道主义,它采纳了进化发展原理,把人和其他动物在性质上区分开来。世俗的人道主义与科学的哲学和其他非宗教的起源有密切的联系。它认为是人在他们自己的想像里创造了上帝,而不是相反,人类环境的所有进步都一定来自人类的努力,而不是来自一个神或众神。人类有能力去发展他们自己的伦理、价值和生活的哲学,并且,只要没有被教条主义和权威阻拦,他们就会这样做。第二个途径即超越个人心理学,发现精神的特殊性"人类是神的化身,按照造物主的形象所创造,因而,创物主留出造物的其余部分,凭借他们的潜能而得到启蒙(p.146) 。这条途径源自于神秘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东方宗教。马斯洛(1968) 预见了"超越个人、超人"的心理学是"以宇宙而不是以人类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 p. iv) ,作为"第四势力的心理学"因而比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更高级。心理学空间roFr!wf1VT

+xW,}8?.O-K$YY$K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人本主义 心理学
«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
考夫曼(Kaufman)自我实现特质量表»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